第693章 大聖有難,黑猴來援
《大聖歸來》的評論區尤其魔幻,五星與一星短兵相接,中間地帶寸草不生:
【一星派】
“四大名著不容玷污,改編不是瞎編,看完簡直辣眼睛!”
“乍一看還湊合,細節全是槽點,根本經不起推敲,尤其最後彩蛋的哪吒比馬臉猴還醜,國漫吃棗藥丸!”
“惡意醜化大聖形象,是西方文化精神入侵的手段之一,建議有關部門應該查查大聖歸來製作團隊的底色~”
【五星派】
“大聖變身那段我踏馬當場吹爆,現在回想起來還會隱隱戰慄,國漫崛起!”
“比我預想的還!要!好!看!特效牛逼,完全不亞於好萊塢動畫,劇情老少皆宜,笑淚皆具,尤其是大聖,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帥。
百折不撓、重情重義、放肆桀驁的性格塑造的太棒了,尤其最後音樂一起,立馬跟著燃起來了,最後我想問那個插曲叫什麼名?”
“這一世我無法護你周全,下一世定傾我所有不離不棄。守護最好的大聖,最好的江流兒!”
【互噴垃圾話派】
“最後大戰不就是復刻火影裡的九尾妖狐對決須佐能乎麼?連鳴人的影分身都用上了,抄襲狗!”
“樓上是傻波一吧,要不你查查法天象地和猴毛分身?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時候,小日子還是草履蟲呢。”
“哭成狗、勾情懷、沒錢宣傳好可憐,我被這些影評騙進影院,只能說影院的座椅還不錯,睡了一個多小時,腰沒疼大家謹防上當!”
“樓上良心被狗吃了,這麼牛逼的國漫哦,小時代都能打5星.什麼成分大家都懂。”
“大聖歸來真垃圾,一點都不好看,好了罵完了,請問我去哪領錢?”
斷檔贊數第一的卻是這樣一條短評:
“我看的首映,那一場滿場小孩子,我以爲會很吵鬧,但是並沒有,小朋友們都很安靜。
快散場的時候,兒子問我,‘爸爸,你是爲了帶我,可爲什麼那些大人也來看我們小孩的動畫片?’
我說,‘因爲那些大人還在孩子的時候就在等大聖歸來啊!’”
受其輿論和口碑的影響,大聖歸來在整個國慶檔期間,口碑叫好不叫座。
首映當天,當日票房爲2800萬,排片比不到10%。
而在接下來的五天內,票房呈持續低迷的趨勢,日均票房不到《港囧》的一半,甚至都不如特效垃圾片《九樓妖塔》。
好在影視圈評論的媒體平臺除了圖文爲主的豆瓣還有個視頻爲主的B站,後者開始發揮了強大的宣傳陣地效果。
畢竟《大聖歸來》作爲彼岸影業自家親兒子,很少有人在B站上興風作浪。
齊天大腎餘瀟灑:《國產動畫已經王者歸來》
尼莫福瑞:《萬字拆解大聖歸來,國漫電影的一道曙光》
木魚水心、小片片說大片、電影最Top等一衆影視動漫知名UP自發推出視頻安利這部電影。
隨著劇情向和影評向的解說,大聖、江流兒、豬八戒,甚至就連妖王混沌憑藉美強慘的妖設,都有一票粉絲.
熱度絲毫不亞於隔壁火出圈的鬼畜區。
許多觀看了《大聖歸來》的影迷,開始對電影進行大量五花八門的二次創作。
剪輯向粉絲以《大聖歸來》片段製作動畫音樂視頻(如搭配《Warriors》《Natural》)進行高燃混剪;
畫手粉絲則畫出大聖、江流兒、混沌等Q版人物形象;
手工達人開始製作試圖復刻電影中的如意金箍棒,這根神奇的棒子會隨著動作發光和自帶音效。
引來許多“好了,你玩完該還給我了~”、“UP不是這麼玩的,這個金箍棒有隱藏玩法,你U過來我給你示範下”、“工業大摸底,怎麼把你給漏了?不應該~”之類的評論。
這些視頻在B站和抖音開始大量擴散開來。
就連電影裡面的《悟空》插曲和片尾曲的《雲宮迅音》也成爲B站音樂區的霸榜常客,前者的演唱者戴荃也被影迷愛屋及烏小火了一把。
可見這些音樂只要用心,不胡編亂改,還是能得到廣大聽衆認可的。
甚至起點小說都突然冒出一堆與大聖歸來的小說,諸如《大聖歸來:從五行山下開始無敵》、《人在西遊,大聖模板加載中》、《這大聖明明超強卻過分謹慎》、《重生西遊:我教大聖鬧天宮》.
在當代電影營銷領域,精準觸達核心受衆羣體已成爲決定票房成敗的關鍵因素。
正如優質遊戲需要鎖定核心玩家羣體,電影同樣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種子用戶”——在這部影片中,國漫和西遊愛好者構成了最原始也最忠實的觀衆基礎。
這些核心受衆展現出驚人的傳播能量。
他們不僅是第一批購票者,自發建立一個名爲“自來水”的組織,自願成爲其口碑營銷的水軍。
在B站、抖音等年輕人聚集的平臺,這些具備專業創作能力的“自來水”通過二次創作持續擴大影片影響力:從深度解析視頻到創意混剪,從同人插畫到手工藝品,多元化的UGC內容不斷吸引新的觀衆加入。 這種由“核心粉”到“二次粉”,最終輻射“路人粉”的傳播路徑,形成了一種新的口碑傳播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自稱爲“自來水”的粉絲羣體展現出與流量明星粉絲截然不同的特質。
他們不搞集資包場,不做數據造假,而是秉持著“讓好作品被看見”的樸素理念。
在微博建立的“水簾洞大聖自來水公司”賬號,以專業影評和創意內容吸引超10萬關注者,形成了獨特的“水正氣”生態——高產出者被尊爲“純淨水”,深度參與者則戲稱爲“深井水”。
星星之火已經點燃,隨著觀影人數越來越多,大聖的封印開始鬆動。
然而也僅僅只是鬆動
十一國慶檔雖然火熱,但其中有一半觀衆都在高速上,在景區中。
或許是隨著國慶假日步入尾聲,大部分人陸續返程,觀影人數迎來報復性上漲。
在自來水自發安利,B站和抖音進行宣發助推下。
10月6日,《大聖歸來》以日均14%的排片轟下了22%的票房,單日破億!
10月7日,《大聖歸來》票房更是達到1.5億,上座率不升反降,但是排片卻在13%這個數字上。
黃金場次更是被《崗囧》和《九樓妖塔》所壟斷。
《大聖歸來》和《夏洛特煩惱》這種憑口碑逆襲此刻遭受到了不是清晨就是凌晨的陰間排片。
當新興的互聯網口碑傳播與傳統的利益集團產生衝突時,優質內容仍然難以突破資源壁壘。
自來水再多,但水龍頭的閥門卻彷彿被一張無形的大手給遏制住了.
“.看片呢,老闆您就說啥時候吧
您還用看一遍麼行!那我明天就發
我只能說絕對牛逼!”
另一邊,馮驥掛了電話,目光灼熱地看著剛出爐不久的最終版成片。
原本日夜煎熬一週才能弄出來的宣傳片,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加持下,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
之所以耗時如此之短,除了靈感爆棚,猶如進入大聖狀態一般,更得益於他們特邀的一個外援。
那就是B站遊戲區名叫“-純黑-”的遊戲大神。
這就像一輛頂級跑車,即便性能再出衆,也需要頂尖車手才能發揮其全部潛能。
事實證明,馮驥這個決定堪稱神來之筆。
這個臉上帶著靦腆笑容自稱小黑的年輕人,只是花了幾分鐘熟悉了下操作,上來就把家門口的大頭給幹了。
工作室的小夥伴們都看傻了眼——這就是職業大神和普通玩家的差距嗎?
馮驥甚至開始懷疑,之前老闆被Boss虐得死去活來,可能真不是遊戲難度的問題。
這位大神第一天就展現出驚人的天賦,不是熟練而是精通,第二天已經可以無傷通關大部分Boss。
短短三天就完美達成了馮驥的所有要求,以至於有同事開玩笑問他,“你這是從哪請來的真·齊天大聖?”
要不是遊戲是他們親手開發的,他們幾乎要以爲這遊戲就是爲“純黑”量身定製的。
更令人驚歎的是,“純黑”還開發出許多連設計團隊都沒想到的精妙操作,讓所有人見識到了這款遊戲的上限之高。
馮驥當即決定與這位UP主簽訂長期合作和保密協議,邀請他擔任遊戲體驗官,爲後續開發提供專業建議。
宣傳片的每一幀畫面、每一句臺詞都由馮驥親自操刀。作爲項目負責人、製作人兼編劇,他幾乎把所有心血都傾注其中。
這次這個片子的長度不再是13分鐘,而是隻有7分鐘,剪無可剪,全是精華,缺了哪怕一幀都是不完美的。
看完最終成片,所有團隊成員都對他豎起大拇指,爲能參與其中感到無比自豪。
頂著比哪吒還重的黑眼圈,馮驥找到美術總監楊奇,
“片子發你郵箱了,明天一早就發官網和B站吧,我頂不住得好好睡一覺,什麼時候起來不知道~”
“你說咱這個片子能有多少播放量?十萬?三十萬?要不要打賭?”
馮驥只是笑了笑,“盡人事,聽天命。踏上取經路,比取得真經更重要。”
回到家後,楊奇翻來覆去睡不著,索性起來打開電腦,點進了《魔獸世界》和公會的人在ICC(冰冠堡壘)副本奮戰一宿,巫妖王虐他們跟大頭虐大老闆一樣,一遍又一遍。
早上十點,楊奇沒忘正事,上傳了《黑神話:悟空》的預告片。
看著寥寥無幾的初始播放量,他撓撓頭,此刻熬了一個通宵的倦意襲來,關機補覺。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預告片發佈的一個小時後,播放量像火箭一樣躥升,海量的評論也撲面而來
當馮驥和楊奇的手機都處於關機狀態時
B站遊戲區就像被人投了一枚核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