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

五日前,神都洛陽。

御書房內,皇帝高嶽正在和下首一名臣子單獨說著話。經歷暗殺事件之後,雖然是有驚無險,但引起的震恐很是不小。事發後,向來沉靜淑德的皇后嵇雲舒,帶了左右二妃並皇太子及諸王,竟破天荒將司隸校尉邱陽喚來,當面嚴厲地責問了一通,問他皇帝在大臣家中遇刺,這皇宮內外的防務安全到底是怎麼抓的。又責問內衙之首李鬆年,說皇帝在神都自己眼皮底下遭襲,內衙的情報人員呢?暗探呢?爲什麼一無所知!邱陽和李鬆年二人心驚膽戰狼狽不堪,皆是滿頭大汗退了出來,飯都沒吃慌忙部署去了。而姚弋仲一家就不說了,連大批官員都來請罪,首相楊軻也數次來問安。

高嶽本人情緒倒很是穩定。他曉得下面人自然會瘋了一般的去嚴查密訪,所以再生氣再著急也沒有用,在沒有抓到背後主使之前,還是把心態擺平和些。這天上午,他婉拒了皇后及二位貴妃的勸阻,又去了趟姚府,探視養傷的姚襄。在一片輿論譁然之下,見皇帝仍然如此待遇,並用實際行動表達了最大的信任,姚家父子感動到涕淚橫流,無話可說。

洛陽、司州乃至天下九州,偵查探訪人員如蟻羣離穴,交織密佈暗流涌動,暫且不提。從姚府出來後,高嶽有所召見。此刻,御書房內,只有一名中年將領,正半挨著椅面,恭恭敬敬地在和皇帝奏答。很顯然,雖然被當面賜了座,但他根本不敢當真。

“……所以當時臣乍聞陛下遇刺,真正有如五雷轟頂,急得一夜沒有睡著覺,有意想來洛陽,但沒有陛下的明文旨意,臣守城有責,不敢擅離職守。昨日裡,接到陛下詔令,臣高興得很,交待一番後,便連夜趕來了神都,終於可以一睹天顏。臣見陛下不僅毫髮無傷,且英武神氣,尤勝昔年,臣心中自然更是歡慰無比了。”

“哈哈,沒想到連你這種老實人,都學會當面奉承了麼。”高嶽大笑。時光如梭,而今他已年逾四十,要說精神,固然仍是炯炯,但怎可能還勝過從前年輕氣盛的時候,這不過是臣子善意的好話而已,聽聽也就罷了。

那中年將領有些不自然,也傻傻的陪笑著,撓撓頭不知接什麼話,果然是個口拙的實在人。高嶽望著他的目光很是親切,點著頭道:“吳夏!卿是最早跟隨朕

的舊部之一,朕深深瞭解卿性格忠正厚樸,是個難得的務實之人。累年征伐,有卿在的地方,朕總能毫無後顧之憂。是個值得信賴和託付的老部下。卿鐵石之名傳揚天下,卻不是朕賜你的,也不是別人哄你的,是你自己憑本事掙來的。了不起啊!士卒們,不是都喚你鐵帥麼?”

“這都是下面人瞎喊的,臣總覺得影響不好,太張揚了些。陛下若是也覺得不妥,臣回去後,當嚴肅管……”吳夏有些惶恐,趕忙解釋起來。

高嶽大手一揮,很不以爲然打斷他道:“無妨!這是你該當的,有什麼好顧慮的?再說了,你現今是安北將軍,被喚聲大帥,不違礙嘛。”

吳夏忙離席,深深拜謝皇帝的高度讚譽。他感慨道:“我聖朝文武精英薈萃,臣資質庸鈍,得蒙陛下錯愛,領兵打仗卻打不出什麼名堂,眼巴巴看著袍澤們去衝鋒陷陣,爲陛下殺賊立功。臣只有在旁人都不願爲的髒活累活上面下功夫。得蒙陛下扶持,又賴將士用命,這麼些年,在防務一道上,臣幸而有些許心得,總算沒有白吃陛下的俸祿。”

高嶽笑道:“都去前線殺敵,哪個來給朕守衛?攻守兼備纔是王道嘛!卿太謙了。世人都說卿是我大秦、乃至全天下首屈一指的防將。在防務上,你若只是算‘有些許心得’,那包括朕在內,豈不都是一無所知的愚人了,呵呵。”

吳夏曉得這是皇帝沒有拿自己當外人,在和自己開玩笑,是令旁人極爲羨慕的親切之舉,但他還是再次離席頓首,表示實不敢當。

君臣輕鬆愜意地說了一番,高嶽便徐徐道:“卿可知朕將你召來,是何事麼?”

“臣不知。不過無論何事,但憑陛下吩咐派遣,臣只是陛下手中一塊薄盾而已。”聽聞皇帝開始轉入正題,可能有所指示,雖然只是挨著半邊椅面,但吳夏仍端端正正的坐著,筆直的挺著身軀。垂手恭聽。

“好,好。”高嶽直截了當道:“朕想調你任冀州都護,去鎮守鄴城。”

“……?”

見吳夏滿面愕然,完全沒有心理準備,高嶽細細道來。“鄴城方下,軍政民事上,雖然各處都是紛亂如麻,而亟待整頓的,便是加強防務力量,切實鞏固既得利益,防止鄴城又被石虎給搶回去。前幾日,韓雍來信,

說他其實很想趁勢北上邯鄲,東進界橋,便可以進一步打擊趙軍的信心,從而卡死石虎的脖子。但現在兵卒們疲憊不堪,士氣低迷,難以組織大規模的二次進攻,實在無奈,心有餘而力不足。朕也是帶兵打仗的人,曉得他沒有說謊,他有難處!所以朕乾脆讓他先回來,飯一口口的吃,以後再說吧。”

“現在,朕已命胡崧轉任冀州牧,都督河北諸軍事,領五萬人馬駐守鄴城。卿曾鎮守虎牢四年,虎牢堅如磐石,天下有目共睹。所以,便想著再勞你辛苦去往鄴城,專掌冀南一切防務。朕已和胡崧說過了,軍事方面,在進攻上,他說了算;而防禦上,是你吳夏全權負責!”

吳夏三次離席,一絲不茍的下拜,毫不矯飾的朗朗應道:“陛下既然如此信賴臣,願意委以重任,臣怎敢言辛苦二字!臣謹遵聖令。”

“慢著。朕還沒有說完呢,卿可敢與朕做個賭賽麼?”

高嶽笑瞇瞇地望著吳夏那張茫然不知所措的臉,意味深長悠悠道,“石虎是一定要滅掉的。朕估摸,最遲三年,待糧秣充足,士氣恢復,並練一批新兵,朕便可以再次發起大規模攻勢。所以,朕給你三年時間。如果三年裡,你守不住鄴城,搞得冀南動盪不堪,甚至被趙軍又給搶了回去,那麼,朕會逮你回來,然後依法依律,撤職治罪絕不寬貸;可如果你守得固若金湯,讓敵人不得逾越雷池半步,那朕現在當面承諾,屆時定當公開嘉獎你,並進爵爲馮翊侯,晉升安北大將軍!如何?”

軍職上,除去大驃車衛,都曉得徵鎮安平爲尊。多少武人,殺伐一生,最後能躋身此行列者,不過少數。而其中能稱‘大’者,更是寥寥,不是皇帝極爲看重信賴、或者功勞非常突出者,等閒不授。吳夏可以從伯爵進位侯爵暫且不說,他現職爲安北將軍,若是能晉升安北大將軍,那麼,非惟是實打實的特殊榮耀,關鍵是以後他若再往上走,便可以跳過鎮X將軍這個級別,要麼直接鎮X大將軍,要麼就是最高的‘徵’字開頭了。

縱使吳夏是個埋頭做事不善鑽營的老實人,此刻乍聞及此,也不禁難以掩飾滿臉的喜悅憧憬神色。他當即跪下,恭恭敬敬地用力磕了三個頭,大聲應道:“臣斗膽接了陛下的賭賽,絕不辜負陛下的重託!”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統一回復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
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三百四十三章 絕世孤寶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一百六十五章 勁敵東來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一百零三章 共赴宴席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四百二十二章 心意鬆動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五十六章 末路殤情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四百一十一章 姚府用膳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四百一十八章 藏身之處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兩百八十三章 感念舊恩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統一回復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麦盖提县| 凤冈县| 农安县| 繁昌县| 滁州市| 商河县| 利川市| 瑞安市| 调兵山市| 邢台县| 邢台市| 汉源县| 连云港市| 囊谦县| 马山县| 德州市| 庆安县| 上饶县| 沙河市| 建宁县| 遵义市| 芦溪县| 麻栗坡县| 黎城县| 望城县| 革吉县| 乌审旗| 英山县| 江达县| 吉水县| 罗江县| 元朗区| 泸州市| 余江县| 尉犁县| 临潭县| 张掖市| 金昌市| 普兰县| 惠州市|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