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

胡崧自被迫從南安匆匆回師上邽、卻被司馬保當衆遷怒埋怨一番之後,不幾日,便上奏表稱病,從此在家閉門不出。朝堂之上市井之下,皆不見其身影,時間一長,慢說文武同僚漸漸習慣了,就連司馬保都似乎有些眼不見心不煩,快要將其遺忘的感覺。

這天,吃過了午飯,胡崧悠閒無事,踱至自家後院的廊柱之下,負手而立望著院中一株梅樹,若有所思。

正神思縹緲的時候,一聲相喚朗聲傳來:“世佐兄,何以煢煢孑立也?”

胡崧愕然循聲而望,只見一人從迴廊處不慌不忙的走了過來,步態從容雙目有神,面上帶著親善的笑意,卻是從事中郎裴詵。

“獨自賞梅,參省玩味而樂在其中。”胡崧忙迎上前去,執手笑道:“繁卿兄,何處東風,使足下不請自來?”

裴詵哈哈大笑:“世佐兄府門甚緊。東風嘛鄙人無處可借,倒是費了好些個唾沫,才能說得動門衛將我放進來。”

胡崧也笑,連聲直道慚愧。兩人站著略作寒暄,胡崧便將裴詵請進了書房。時當二月初,春寒料峭,書房內燃了小炭爐,暖融卻沒有迫人的憋悶,很是舒坦。主從方落座,便有侍女上了香茶,二人捧杯在手,又是閒聊一陣。

胡崧雖然好奇,但並不焦急。俗話說無事不登三寶殿,裴詵主動來訪,必然是有些大事小情。胡崧暗道你既不說來意,我便也裝糊塗,反正難得有人上門陪聊,且當清談一回。

又悠閒講說了一陣,果然裴詵漸漸收了愜意的笑容,徐徐道:“如今天下離亂,胡虜作惡,本州境內且不太平。世佐兄元勳之後,胸有將略,難道就打算這樣閉門隱居,耽情於梅草花鳥之間麼?”

胡崧心中早有預防,當即面不改色道:“朝廷自有麴索二公主持大政。本州嘛……大王乾綱獨斷,且有文武如雲,我不過是個閒官兒,軍政大事也輪不到我操心,還是仗著先父之名,混著俸祿不至餓死就成。”

裴詵不禁低低嗤笑一聲道:“世人皆知大王優柔寡斷,偏你說他乾綱獨斷。好你個胡世佐,有意見可以當面提嘛。”

胡崧一臉苦笑,也不做聲。裴詵繼而搖搖頭道:“再說兄臺故意妄自菲薄,明顯言不由衷。令尊赫赫威名,天下皆仰,在先朝武皇帝時,便已是國之干城,出將入相。兄臺正應承襲先烈,奮發而起,奈何才及盛年,便就效仿垂垂老朽,而閉門自甘消沉呢?”

胡崧良久無言。半晌嘆一聲,將手擺了擺,嘆道:“我沒什麼言不由衷,時局固然如此,人情也難捉摸,非是我不願努力。你看,上回我臨危受命,在南安替他硬生生擋住了高嶽的大軍,正要有些轉機的時候,他被人家區區數千人馬嚇破了膽,置前敵戰局於不顧,非要我回來救他。救則救吧,我一路狂奔回來,敵人早跑了,他不僅連句安慰的話都沒有,還因爲惱羞成怒怕失面子,反過來還當衆將我責罵一番!你說這樣的主子,跟著他還圖個什麼呢?”

“罷了!多說也無益。繁卿兄,你難道不知,我雖位高,然則實不如一偏裨小校,根本無從置喙,所以還不如干脆縮頭回來,從此閉眼閉口最好。只可恨虎父竟有犬子,我如今這幅模樣,將來實在沒有顏面去見先父先祖。”

胡崧本是晉武帝時期朝廷高級將領胡奮親弟之子。胡奮,乃是武帝時朝廷左僕射、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一生東擊公孫,西討諸胡,北伐匈奴,南滅孫吳,端得是武功赫赫。且文武雙全,爲人忠正,名聲極佳。更有一女被武帝納爲貴人很是寵愛,故而於公於私,胡奮都極受晉武帝的看重和信任,乃是西晉初年的重臣名將。若是論及胡崧的祖父,也是了不得,乃是前朝曹魏時期的車騎將軍、陰密侯胡遵,更是國之勳臣。

因胡奮獨子早逝,於是胡崧少年時便被過繼給胡奮爲養子,被其視若己出。胡奮積勞成疾死後,朝廷褒獎追諡,胡崧作爲根正苗紅的三代子弟,便繼承了父親鎮軍將軍職位,只不過降一級,不稱大將軍而已。

祖、父皆爲一時雄傑,叱吒風雲天下敬仰。而胡崧卻蹉跎至此,他覺得除了先父遺傳下來的鎮軍將軍名號之外,自己已然年過四十,卻一無所有一事無成,不怪乎鬱鬱寡歡。

裴詵見胡崧那蕭索且悵恨的模樣,先好言勸慰幾句。但是既然提起了南陽王,便觸動了共同的心思,不免又相互嗟嘆一番。裴詵和胡崧,從前不過是單純的同僚關係,見了面不過禮貌的拱一拱手也就作罷,可算是泛泛之交。但是在司馬保麾下待了年餘後,這兩人邊迅速地愈走愈近,目前已經好算是莫逆。

兩人一個乃是元勳之後,將出名門;一個也是出身裴氏世家望族,門閥高貴,所以並不存在誰刻意巴結奉承誰的情況。也不單單是爲了結盟而抵制政敵張春派系,究其根本原因,無他,裴詵和胡崧,都是司馬保麾下,典型的忠於朝廷的保皇派。

上邽

城中這一派系,除了胡、裴外,著名的還有仍被關在監牢中的討逆將軍楊韜。此他們中心思想便是沒有朝廷,便沒有他們的一切,萬事萬物皆不可將朝廷置之度外。說白了便是封建社會忠君思想的具體體現。春秋大義,君臣正統,這絕對不容忽視和褻瀆。

你司馬保稱王稱霸,都可以默認或者接受,但是前提條件是你得擁護朝廷,忠於皇帝,謹守臣節不能有半分逾越,竭力守護大晉江山社稷。只要能滿足這一條,什麼都好商量。但關鍵司馬保長期輕視朝廷,無心勤王,匈奴人數次逼迫天子,也不見他拿出半點具體行動積極應對,哪怕是好歹表現出一個臣子應有的憤慨和痛心。

在他們的期盼中,司馬保應該是力挽狂瀾、中興皇晉的名王,能振臂高呼聚集天下人望和民心,這樣,到最後纔好順理成章的繼承皇位。可是司馬保所作所爲,明顯就是盼著皇帝死,他好來接班,這完全不符合二人心中的道德禮法衡量標準,於是裴詵和胡崧對司馬保漸漸大失所望。

再加上眼下局勢,盡然窮蹙到這般地步。從前不僅完全掌控秦州,其勢力還輻射青海、涼州、塞北乃至益州,很是強盛。如今這才過得幾年,司馬保的權力,連完整的一郡都不能握在手中,只天水郡的上邽、顯新、成紀、禮縣這區區四城還算奉他號令,此外之土地,要麼已經改換庭面正式易主,要麼便是打出旗幟自立山頭。

如今的秦州,連刺史和都督,都被皇帝正式轉封了高嶽。但是高嶽又不能和儹逆相比,畢竟他曾奮勇勤王擊敗強敵,這份忠勇天下人都清楚的見識過,皇帝讓他掌管秦州,也是投桃報李,你自己不盡忠,又沒有能力,那就完全怨不得別人要來替代你。所以胡裴等,對高嶽又無法理直氣壯的仇讎,反倒很有些心虛的羞慚。

這內因外果帶來的種種強烈反差和刺激,讓胡裴等心寒不已。司馬保已無法再追隨,上邽也不是理想之地,這已是城中保皇派們不約而同的心中共識。但是局勢擺在眼前,天下東南西北沒有一處不亂,長安岌岌可危,但投降胡人,這還不如叫他們去死;南下歸附瑯琊王司馬睿,也有種種顧忌。此外忠於朝廷的有鮮卑人段匹磾的幽州,不屑去投;而司空劉琨的幷州,卻是海中孤島般的危地,不敢去投。此外忠皇的樂陵太守邵續、河內太守郭默、滎陽太守李矩等,都不過是彈丸之地,深陷敵後苦苦支撐,自保都是問題,何談接洽庇護旁人。

(本章完)

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
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一百三十章 運回好馬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集县| 五台县| 庆安县| 新宾| 三门峡市| 达日县| 南宫市| 邵阳市| 民勤县| 华坪县| 元江| 白沙| 周至县| 三台县| 独山县| 浏阳市| 杭锦后旗| 晋中市| 大渡口区| 宁德市| 巩留县| 博客| 平阴县| 石泉县| 唐山市| 湄潭县| 丁青县| 天祝| 泾源县| 武乡县| 大安市| 五河县| 广灵县| 呈贡县| 沙洋县| 邳州市| 长丰县| 武义县| 松桃| 井研县| 漳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