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

當下楊難敵出列道:“啓稟國主。眼下若是向梁州用兵,意欲消滅陳安,那麼則一定會和成國遽啓爭端。昔年外臣也曾與成國發生過數次摩擦。那時外臣家,實力微弱,到最後總是委曲求全,主動求和。不過成主李雄,也算個寬厚之人,並不十分刻薄蠻橫,所以大部分時候,外臣家與他,還算是相安無事。但有一點,好叫國主得知,李雄雖然寬厚,但並不庸懦,較有些本事。成國的軍隊,與他父親李特做主的時候,不能相比,但眼下戰力尚算強勁,所以陳安倒是小事,若是與成國開戰,不可不小心。”

高嶽不禁頷首。成帝李雄,史冊有載,高嶽倒也記得。誠如楊難敵所言,李雄不僅不算庸主,倒還真是個有作爲有能力的開國君主。雖然是承襲了父親的基業,但他趁著風雲際會,勵精圖治兢兢業業,發揚光大,建立了成國,在亂世中,對內將巴蜀治理的平穩安泰,對外開拓了梁州之地,並以較強的軍力,保證了沒有外來敵人的入侵,好算是文武兼修。且本人生性寬仁,善撫士卒,品行及聲望都得到了很好的評議。雖然他擺脫不了本質是流民的粗疏習性,喜愛財物,喝醉了酒也會大呼大叫,平日裡治國沒有什麼準則,言行之間不講究威儀。但畢竟瑕不掩瑜,拋開其特有的侷限性來說,李雄還是很有可取之處。

即將與其成爲敵手,雖然談不上怕,但畢竟此時多樹一敵,沒有必要。高嶽沉吟道:“陳安,乃是我軍死敵,且曾屈膝劉曜,爲虎作倀,各種陰損事情做盡也毫無羞恥,於公於私寡人都一定要除掉他。梁州,我之南境,如今無主,正是大好時機,天以資我,故而寡人也一定要得到梁州。至於成國,寡人並不想與他作戰,當去一封親筆書信,與李雄述說緣由,剖析利害,儘量勸他不要援助陳安而與我爲敵。但若是他藐視寡人,一意孤行,那麼寡人也絕不懼他,放手與戰便是。”

苗覽出班,有些擔憂的奏道:“臣啓主公。眼下我軍雖然經過長期的休養,但一旦要面前三線開戰的局面,是不是仍會有些力不從心?還請主公三思。”

高嶽搖頭道:“卿言甚是。但寡人並不會三線開戰。等到南線梁州之事進展順利,寡人才會下令對雍州用兵,並允許朔州開始相關行動。若是南線局勢不利,寡人不會在雍、朔等地動一兵一卒。”

高嶽挺直身軀,朗聲道:“總的來說,前兩條行動爲輔,第三條行動爲主。既要消滅陳安,更要攻略梁州開闢新土,同時還要隨時應對極有可能與成國的戰爭,纔是眼下我軍頭等大事。因爲南方諸事繁雜,牽扯頗

多,寡人更將成立徵南行營,揀選一人出任統帥,全權負責梁州戰事。這便是第三條軍事計劃。”

衆文武忍不住一陣面面相覷,雖然忍住了沒有立即交頭接耳,但聽聞此言,吃驚之餘俱都又是心中活泛起來。成立某處行營,這是從前從未有過的事,在說明了梁州戰事果然是無比重要的同時,能夠代替高嶽行使各種權利而出任行營統帥的人,將來絕對又是位高權重之人,最起碼,梁州刺史一職,肯定是沒跑的。這究竟會是哪個幸運兒呢?不少人略低著頭,眼珠滴溜溜的轉,短短瞬間,無數個亂七八糟的念頭在腦中泛起。

高嶽復清清嗓子,正色道:“下面,就具體事務及任命,寡人來當衆宣佈。”

大堂之間,空氣瞬間變爲一滯。

高嶽挺直了身軀,凜然四顧,將各人的反應悄悄看在眼裡,停了停,方纔不緊不慢道:“朔州。韓雍遷爲朔州刺史,鮑衝升任朔州長史,鄧恆晉升後將軍,任朔州都護,李虎升任徵虜將軍,爲朔州副都護。”

韓雍毫不知情,但此刻面色卻是波瀾不驚,並不動容。不過有些人,已不禁悄悄轉頭左顧右盼,以目相示。韓雍鎮守夏州近四年,政績優良,戰功赫赫,可謂是文治武功業績斐然。眼下將他調任更北方的新立朔州,多半是要藉助他在北地的威名,更好更快的收治上河套,要倚靠他做塞外長城。韓雍轉任朔州刺史,這是意料之外但卻是情理之中的事。

至於長史以下的任命,也是合情合理。朔州新立,各族混居,亟待在短時間內使民心凝聚。鮑衝善於教化勸學,較能體恤人心,且性格很是親切隨和,對著黎民百姓,也不會刻意去擺什麼架子,所以就任長史沒有任何問題。而鄧恆、李虎兩人,從前也搭檔過,熟悉邊情,出任正副都護,也是恰當人選。

“夏州。樊勝升任夏州刺史,晉升安北將軍。裴詵仍爲長史,楊韜都護職位不變,晉升前將軍,強弩將軍彭俊升任夏州副都護。”

“雍州。胡崧刺史職位不變。汪楷轉任雍州長史。雷七指晉升後將軍,升任雍州都護,吳夏晉升鷹揚將軍,升任雍州副都護,領扶風太守。”

衆人耳中一絲不落的聽著高嶽的聲音,被唸到名字的,心中是一個想法,沒被唸到的,又是另個想法,腦中俱是在急劇轉動。未暇細細琢磨的時候,高嶽清清嗓子又接著道。

“至於梁州嘛。暫時不立刺史部。寡人之意,先行成立徵南行營,統兵三萬,代管軍民事。等到梁州徹底歸我所有、局面盡皆穩定之後,再做安排。下面宣佈行營相關職位

。”

徵南行營裡的各位官員,來日便是梁州的領導班子,而行營統帥,基本上就是候補梁州刺史了。提到這個重要處,所有人心中一緊,眼睛死死盯著地面,大氣也不敢出,有的連眉頭都不自覺的緊緊皺了起來,感覺心臟像是在被不停地吹著氣。

“何成、姚襄二人,出任行營副將,偏將軍楊堅頭晉升爲橫野將軍,任行營前鋒將。天水長史萬宏,轉任行營軍師祭酒,隨軍參贊諸事。”

隨著高嶽不疾不徐的任命,下面衆人終於忍不住開始竊竊私語起來。何成微垂下臉,思緒萬千,心中頗有些複雜難言。

何成心中清楚,當下的行營統帥,將來必然是梁州刺史,又是個位高權重獨當一面的封疆大吏。他是最早跟隨高嶽征戰四方的老部下,捫心自問,雖然並沒有在前線活躍,但何成替高嶽長期鎮守大後方陰平,沒有出過半點的紕漏讓高嶽分心,多年以來,兢兢業業沒有功勞還是有苦勞的。本來暗忖論資歷、論功勞、論親疏,他自覺這個徵南行營統帥、乃至將來的梁州刺史職位,八九不離十應該會歸屬自己。

你看,在如今秦國朝堂上,比他資歷還要高的,真正說起來,也就韓雍、馮亮、李虎三個人而已。馮亮職位特殊,且不會外放,暫不說他,韓雍及李虎二人,目前也都動向明瞭,去往朔州任職。其他比他後進的,基本上都是出任了要職,不是在秦公府裡做高級參贊,便是外放成爲一州的核心人員。最後剩下一個徵南行營,又是處在秦國之南,和他常年駐守的陰平緊密相連,便是輪,差不多也該是輪到他了吧。

結果任職是在行營任職了,但誰料竟然是個副手!也就是說,頂破了天,將來他也就是個梁州都護,離心心念的主官一把手的設想,中間還隔著個長史呢。且和他同一班子的搭檔,也讓他不自覺皺起了眉頭。姚襄,乳臭小子也;楊堅頭,好勇鬥狠的桀驁狂人,最後剩下個萬宏,好歹挑不出什麼毛病,但也就僅此而已,談名望論本事,也沒法子和裴詵等人相比。故而無論怎麼看,都沒有雍、夏、朔三州的領導班子來得沉穩大氣。

一瞬間,何成頗爲沮喪。他甚至在想要不要下決心,等廷議一散,便向高嶽提出,還是繼續留任陰平太守算了,什麼行營副將,實在不適合自己。想著又有些不平之氣涌上來,他人未動,但支起了耳朵,他倒要等著看看,究竟是哪個神仙,能夠出任這統帥之職。

“卿上前來。”

順著高嶽指處,有一人有些疑惑似得站出了班列。衆文武趕忙擡眼去望。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
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兩百三十六章 吾道不孤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三百一十二章 初次獨鬥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突發醜聞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兩百六十一章 真正心思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克东县| 乌鲁木齐县| 北辰区| 东城区| 阜平县| 息烽县| 濮阳县| 佳木斯市| 外汇| 新宁县| 韶山市| 博罗县| 肇州县| 贡嘎县| 长宁区| 武隆县| 龙口市| 江油市| 乐安县| 邻水| 厦门市| 岳阳县| 苍山县| 莲花县| 满洲里市| 开原市| 视频| 嘉鱼县| 祁门县| 桐城市| 永胜县| 庄河市| 萍乡市| 景德镇市| 阿瓦提县| 大石桥市| 阳谷县| 宿松县| 鄂尔多斯市| 江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