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

事隔經年,高嶽再次走進了長安異常寬闊厚重的城門,只是這一次,他已經變成了這裡的最高主宰。能夠收復西京,將前趙勢力完全的驅逐出關中,這對於高嶽及秦國甚至中原的無數人民來說,已不僅僅是攻克一座城池、奪得一處地盤這樣簡單,而是有著極大的政治和軍事意義。

這代表著曾不可一世無法戰勝的匈奴帝國、那曾在多少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深重傷害和苦難的異族鐵騎,如今在始終不願屈服的抵抗力量面前,面對悍不畏死的強大反擊,終也有衰敗不支的時候。故而處處歡欣鼓舞,人情振奮無以復加。同樣,在聽說長安城自晉愍帝擡棺出降之後多年,這次終於擺脫了異族的壓迫和統治,又重新回到了忠於晉廷的藩鎮手中,遠在江東的天子及臣民,也是由衷感到一種揚眉吐氣。

高嶽入長安城之後三日,正式飛書報捷建康,並傳檄天下,昭告歷時兩年的戰爭,終於以勝利告終,並驕傲地宣佈關中人民,從此不用再害怕會有匈奴人的鐵蹄來隨時踐踏家園。同時強調了邪不勝正的道理,號召無分南北,皆要同心同德,一舉驅逐胡虜,早日還世間清平。最後與天下同賀,並謙虛的表示自己功勞微末,還將任重道遠。

隨後高嶽宣佈將秦國首府,自襄武城移至長安。又越五日,忽報說長安城西,有人眼見七彩鸞鳥形似鳳凰,棲於梧樹,向著長安清唳三聲方纔振翅而去;復有人自河中看到千年神龜浮起,背上有‘秦運昌隆’四字;甚至有人大呼親見黃龍浮游雲中。此後竟接連是上陳符瑞,迭報祥禎,或稱帝星現,或稱甘露降,種種奇異,愈傳愈廣,到最後鬧到長安城乃至雍州內外,皆是交頭接耳,衆口稱頌。

這一日,長史楊軻正從尚書省處理完公務,準備回府。作爲秦國內目前羣僚之長,很多事情必須要他過目、知曉乃至點頭。當下他正邊走邊獨自想著心事時,身後有呼喚聲想起。停下腳步回首一望,卻是別駕苗覽。

“苗別駕,有何事麼?”

苗覽年紀偏大,腿腳開始不便,雖然一路小跑著,但實際上速度並不快。楊軻作爲上官,並沒有不耐煩的神色,反倒是帶著微笑讓苗覽慢些,始終站著不動等他來到面前。

“啊呀,慚愧慚愧,倒要楊長史屈尊相候,倒是下官的不是了。”

苗覽顧不上擦去額上的微汗,對楊軻斂袖相謝。楊軻連道無妨,讓他毋須客氣。兩人都是謙謙君子的性子,便就一路同行相談。

“下官貿然相喚長史,其實也沒有什麼事

情,只是,只是實在是心中有事欲要詳詢,但大庭廣衆之下,又覺得或有違礙。”

楊軻一直暗中察言觀色,捕捉苗覽面部表情的細節變化。見那模樣,當下不由暗暗發笑,心道這老實人定然是忍不住了。

楊軻請他便說,苗覽也不懂得什麼拐彎抹角,直接詢道:“如今,主公收復西京,功勳卓著,雄霸關中,威勢煊赫。下官暗想,眼下南北東西,多少胡羯叛匪,佔著巴掌大的地盤,肆意妄爲的塗炭生靈,竟然也還公然的盜竊名爵,稱王稱帝。我主公神文聖武,氣度恢弘胸懷天下,王公之爵已然不足以彰顯他的地位了。”

楊軻腳步驀然一停,偏過頭來,目光炯炯地淺笑道:“別駕是說,請主公稱帝?”

苗覽捋著鬚髯道:“稱帝又有何不可?下官從前身爲晉臣,也不是不心念故國。但晉室無力收拾山河恢復天下,如今偏隅南方,看來是再不得北返了。乃是彼自棄吾等,非是吾等棄彼。主公崛起如斯,屢敗強胡,使我西北號稱樂土。此乃天意使聖人降世以令統御萬民,故而正可建國稱帝。”

楊軻把頭點點,似笑非笑道“忠厚質樸如別駕,竟也急欲做從龍之臣麼?”苗覽面色微赧,有些不好意思起來。楊軻也只是略爲說笑,並不當真要擠兌這個實在人,當即又繼續邁步往前走,苗覽便也跟了上去。

“戲言耳,別駕勿怪。其實這件事,我也考慮了一段時間了。主公天命不凡,英姿勃發,將來恢復天下者,必是主公無疑,吾等當彈冠相慶。但眼下思來想去,目前稱帝還是有些過早。西京雖然收復,但真正的古都洛陽,還在胡人手中,等到收復洛陽之時,我想才代表著撫有中原之意,屆時纔好談論帝號事宜。且主公對江東天子,素來恭謹,朝廷對主公,起碼在表面上也是格外厚待優容,一時沒有主動撕破臉的必要。若依我意,稱帝暫且緩睱,稱王則勢在必行。”

兩人邊走邊說,不多時便到了楊軻的臨時府邸。楊軻便邀苗覽進來坐下相談。左右無事,苗覽便也欣然應允,隨著楊軻進了府門,便往前廳走去,一邊不解道:“可是,眼下長安內外,各種祥瑞迭出,這難道不是天意麼?又當如何解釋呢?”

楊軻腳步不停,瞥他一眼,忍俊不禁道:“別駕真可謂實誠君子矣!我也不忌諱與你坦白:豈不知歷朝歷代,這種事其實皆是人爲?遠的不說,曹魏篡漢,司馬代魏,都有凡此種種。那‘大楚興、陳勝王’的故事,如何忘了?”

苗覽先是一愣,繼而恍然大悟道:“原

來如此,原來如此!長史之言,醍醐灌頂,”他說著,突然想到什麼似得,直勾勾望著楊軻,神色古怪道:“此間種種祥瑞徵召,原來竟然是楊長史的手筆!”

“別駕錯了,這絕對不是楊長史的安排。”

突然又另外一個聲音,朗朗傳來。二人愕然循聲相望,原來竟然是高嶽從前方不緊不慢的踱來。

楊、苗二人立時躬身施禮。因高嶽這幾日深居簡出,不意此時爲何竟然在楊府中相候,楊軻欲要相問,又且忍住,便忙在前引著,主從三人便在廳中安坐。侍女斟了茶水,便就告退。高嶽見苗覽的面色,曉得他心中疑惑不解實在難忍,又不敢再當面追問,當即笑了笑,挑明瞭道:“苗別駕始終存疑,寡人來爲卿解惑。長安內外種種祥瑞,雖是人爲,但不是楊長史所遣,應當是內衙那幫人搞得名堂。至於楊長史嘛,依他的手筆和格局,比這個要大的多。若是寡人沒有猜錯,此時,他安排的人手,現應該早已經在建康城裡四方緊密運作,最後必欲要搬出皇帝的聖旨來。”

楊軻難得也有些微窘,忙下拜道:“主公洞燭萬里,叫臣慚愧!”

“無妨。其實卿等的愛護擁戴之心,寡人感激不已。今天不請自來,也是想當面垂詢,當前之勢,稱王可否?”

苗覽立時就要接口贊同,楊軻卻搶先道:“臣敢請問,未知主公本意如何?”

高嶽抿了口水,放下茶盞,清了清嗓子,方纔目光炯炯道:“寡人歷來以抗擊胡虜爲己任,且多年來身體力行,從未改變初衷。如今,仗著將士用命上下一心,終於將胡人趕出了潼關以東,得以坐擁西北,捫心自問,也算功績顯著,進稱王爵,還是合適的。”

楊軻拊掌笑道:“誠如主公之言!世間之事,當名副其實,方纔能夠行之有效。主公今日文治武功,論國土、論實力、論威望,稱王沒有任何疑問。縱使有些宵小讒毀之言,偉人氣度,又豈會放在心中呢?”

高嶽此來,也是進一步明確衆臣的態度。楊軻爲代表的部屬,表現出來的興致高漲的擁戴,讓他格外放下心來。高嶽將頭點點,他也並不是一味謙退標榜無私。勢已起,勿得推。除了民族大義之外,很多人追隨他,也是爲了最終得到一個輝煌的前程。若是自己始終矯揉做作逗留不前,必然會失掉衆望,而將好不容易做大的事業,給生生敗壞掉。他的腦中,突然冒出了一句著名人物的錚言:‘天下大亂,爾夷狄禽獸之類猶自稱帝,況我中土英雄,何爲不得稱帝邪?’

(本章完)

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
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兩百四十四章 前後受敵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一百四十七章 覷機而退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三百三十八章 隨意處置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三百七十七章 公私抉擇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三百八十四章 亡命途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拉特中旗| 偃师市| 阿坝县| 新竹县| 普格县| 吴旗县| 临夏县| 新安县| 巨鹿县| 奉新县| 南康市| 东山县| 高清| 山东省| 资中县| 平谷区| 江门市| 江北区| 米泉市| 神木县| 霍林郭勒市| 万盛区| 牟定县| 南投县| 望都县| 河曲县| 昌邑市| 武冈市| 宜阳县| 体育| 光泽县| 灌南县| 莱阳市| 济南市| 南安市| 武川县| 霍林郭勒市| 邵东县| 凤城市| 克山县| 忻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