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

高嶽劍眉一挑,虎目含電,身姿甫動,光影已隨,原來他已踩著節點,舞起劍來。須臾,劍正如銀蛇吐信,凜冽破風,又如游龍穿梭,行走周身。時而輕盈如燕,點劍而起,時而驟如閃電,落葉紛崩。真是一道銀光殿中起,萬里已吞胡虜血。

衆人看他,時而足不沾塵,輕若遊雲,時而力碎磚石,迅猛無匹。那劍氣如同被賦予了生命般,環他周身自在遊走,帶起衣袂翩躚,剛柔並濟間,又舉重若輕。

衆人看得發癡,竟至想不起喝彩。高嶽舞了一回劍,越發暢快淋漓難以自制,粼粼劍光之中,他身影不滯,邊已高聲頌唱起來,其音抑揚頓挫,震耳繞樑。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裡笙歌作。到而今、鐵蹄滿郊畿,風塵惡。”

“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張寔在內,大殿內諸人統皆目瞪口呆。這一篇似詩似賦,未曾有所聽聞,眼下高嶽吟出,格外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特別是看他人、劍、舞、吟相融合一,武技卓絕無比已是賞心悅目,其詞更是意境恢宏雄放,情感真摯,今昔對比強烈,使人如聞黃鐘大呂,驚心動魄。

高嶽一氣呵成,聲停劍收。他輕快邁步又走回座位,面上不紅喉間不喘。須臾,震天般的讚譽歡聲,不約而同的爆起,瞬間打破了無比安靜。連那本在殿外值守、卻情不自禁從門邊紛紛探頭來觀看的十數名兵卒,都忍不住跟著喝起彩來,內外的巨大喧聲幾乎要將高闊的殿宇穹頂也給掀開。

張寔激動地滿面紅光,不禁拍著案幾,搖頭太息道:“我少年時博覽經書,長成後,又爲先公專掌征伐,壓服西域諸鎮,故而每每以人中之傑自詡。然則相比於高公,才發覺文武皆有不足,真正是人外有人,自嘆弗如。且高公這般年少,便即有如許赫赫成就,可謂是天降英雄,不世奇才矣!”

歡宴的氣氛已達高潮。張寔也很久沒有這般愜意盡興了,他連飲數十盞,竟至半醉。正好也是已至羣宴尾聲,張寔耳目朦朧,不得不回府歇息。他頗爲抱歉地對高嶽再三致意,高嶽連道無妨,便請他速去休憩,又與涼州衆人再敘片刻,便告知一聲,要自去姑臧城中再隨意遊走。

本來就沒有多飲,當下走在闊達的大街上,被通透的微風輕拂,高嶽酒氣早已消散,愈發神清氣爽,耳目澈亮,和周盤龍二人一路前行。周盤龍戴了一頂格外寬大的巾幘,遮住滿頭白髮,儘量不惹人注目。他默默的隨在高嶽身側,偶然望過去的目光中,充滿了歎服和崇敬。

“盤龍。現在就你我二人,我和你說些實話。此來涼州,拜會張公,固然是很重要的原因,但

是,還有一個緣由,纔是促使我親自前來的真實目的。我要在此尋訪一人,然後努力將他帶回襄武,爲我所用。”

高嶽不緊不慢的走著。但看他轉街穿巷時,得空便尋人探問某處如何去的時候,便曉得他心中必然已有了清晰的目標。周盤龍眼下聽他這般說,忙恭敬小聲應道:“主公既然如此看重,屬下料想此人應是大才。”

“對。如你所說,正是當世大才一個。若是不趁著現在籍籍無名時候,挖掘過來,等到來日揚名天下,就不一定輪得到我囉!”

高嶽哈哈一笑,也不再講,腿上卻帶快了些速度。周盤龍更不多話,提腳緊隨便是。

若是單論面積,姑臧城比之上邽,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高嶽雖不停滯,但走走問問,也已過了半個時辰。來到一處建築前,當下二人擡首細看,面前門頭之上,有“秘書監”三字。高嶽點點頭,對周盤龍道一聲,就是這裡。

秘書監,乃是古時中央政府設置的專掌國家藏書與編校工作的機構和官名,有時地方政府或者半獨立強藩,也會隨機設立。此處是用來專門收集、編篡、整理本朝代之前的各類檔案書籍,很多極有價值的孤本寶典,也多虧有此專門機構保存,才能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延留下來,以供後人瞻仰。

見高嶽面色竟然變得儼然起來,周盤龍心中突然有些小小激動和好奇。他真想立刻就看看,使高嶽這般掛心的人物,究竟是怎生模樣,卻到底是何方神聖。正揣摩著,見高嶽已邁步進去,忙收了神,緊隨而入。

“古之建國君民者,必教學爲先。”涼州因遠避戰火,較爲安寧,對於文教,也自然而然比較重視。從張軌時,便視教育和倡導教化爲治理涼州的根本策略之一。境內立學校,施教化,文化氣息濃厚。雖地處戎域,然自張代以來,號有華風。所以姑臧城裡也設置了秘書監,不僅注意收集、保存各種典籍,還特地安排較多的小吏,專門分門別類的謄抄,以防原本的遺失和損壞。

此處因是公立的檔案處,每日裡也有不少各處官吏,來此查閱或者借調相關圖籍。故而高嶽兩人進來,也沒有引起什麼關注,裡面頗爲安靜,各色人等都在低頭忙著自己手中的事情。高嶽放慢了步伐,入得內裡,是一處頗爲寬闊的大廳。廳中橫直豎平如棋盤般,很多小案幾井然有序的擺放。每個案幾後,都跪坐一人,皆是在垂首提筆,專注謄抄。廳內,間或有人走進走出,但總還算是較爲安靜。

正在四下打量時,有一個九品校書郎身份的中年人,從高嶽身邊快步穿過,徑直來到廳末左側一處案幾前,將手重重一拍,那案幾後的一人驚得立時站了起來。

“還是這般看書看得發呆!光顧著看,又忘了謄寫!”

那校書郎垮著臉,探出手略翻了翻,更加不悅,又大聲道:

“眼見都快要到戌時。瞅著日落西山了,你案頭上還剩十餘章沒有抄完……我說過你多少次!謄書便認認真真的謄,如何還看入迷了?你這般屢教不改!”

高嶽見那站起的人,年紀甚輕,身材單薄,衣衫較爲陳舊。雖有些樣貌平凡面黃肌瘦,但目光很是明亮清澈。高嶽心中微動,便慢慢跺至近前,在一邊不動神色的旁觀。

廳內所有的目光都集中過來,有的人還小聲地嗤笑起來。那年輕人本是個外聘的小吏,專門負責謄抄什麼經史子集、名家兵書等等各類古籍。別人都是隻管依葫蘆畫瓢的抄寫,然後到月拿俸祿便是,只有這人,每每翻看原書竟至癡呆,忘了本職工作,交不了差甚至回家熬夜抄寫,但過不了幾日,又是入迷,被校書郎當場都逮住了好幾回。

年輕人孤單單的站著,耳聽得四周許多竊竊私語,和低低的笑聲。他擡眼看了看一臉怒氣的校書郎,便有迅速垂下眼瞼,訥訥道:“王郎中,這篇《尉繚子》實在是博大精深,所以就不知不覺看進去了。我,我下次再也……”

他還沒說完,校書郎冷笑出聲,敲著案頭,又復厲聲道:“下次,下次,你自己說,你給我保證過幾回下次了!我就不懂,你一個靠抄書來度日的小吏,老喜歡看那麼些個書,有什麼用?能多給你俸祿?怎麼著,肚子還沒填飽,難道就想著去文韜武略,匡濟天下了?年紀輕輕,總是如此不切實際的胡想,你能不能腳踏實地一點!

這一連串的反問、奚落和訓斥,也可算是毫不留情了。廳內的議論聲和嘲笑聲,登時也隨即變大,有些肆無忌憚起來。那校書郎有心讓年輕人難堪一回,故而也不約束,充耳未聞般,只管鬍子瞪眼的盯著。

那年輕人滿臉通紅,幾乎想找地縫鑽進去。想說些什麼,嘴脣動了動,終究沒有作聲,頭卻更加低下去,手中的筆攥得愈發的緊。

校書郎搖搖頭,哼了聲又道:“要不是你這筆字,寫得還算可以,我早就將你辭退了,難道不知?我今天再最後警告你一遍,若是還有下次,謝艾!我也不會再聽你隻言片語的解釋,你立馬捲鋪蓋滾蛋!聽到沒有!”

古往今來,多少曾心懷不凡抱負、滿含激情的年輕人,都被身邊各種循規守舊的冷嘲熱諷所擊倒,變成了一個個失去活力的泥塑凡胎。在冷漠功利的現實中,沒有人在乎你的目標和你的興趣,相比而言,更多的人,在乎的是你能賺到多少錢,或者能給他們帶來什麼觸手可及的利益。所有曾爲理想悸動的心,所有曾有過的不甘堅持,都在歲月中被無情地消磨壓抑,從而隨風散去。

校書郎大搖其頭,不屑的走了開去。那叫謝艾的年輕人,正訕訕的要坐下,高嶽聽聞他的姓名被當衆叫起,便已按捺不住,兩步便上得前去。

“你叫謝艾?”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
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三百三十二章 各級封賞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兩百九十九章 秦軍蹤跡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第一百六十九章 絕望不已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第兩百零五章 合攻張春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四十二章 斬首行動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四百零四章 威逼利誘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六十五章 史載大賢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五十二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三百六十二章 南戰北爭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丰县| 景东| 迭部县| 泗水县| 宣汉县| 名山县| 巴东县| 祁门县| 合肥市| 财经| 青海省| 三原县| 都江堰市| 西宁市| 周口市| 军事| 洪雅县| 神池县| 石嘴山市| 佛山市| 拉萨市| 桑日县| 松原市| 延长县| 全椒县| 长治市| 剑阁县| 于田县| 峡江县| 郴州市| 丹江口市| 莎车县| 突泉县| 汉阴县| 宁德市| 长顺县| 泽州县| 阿坝县| 苗栗县| 延川县| 洛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