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

衆人忙擡眼望時,愕然發現,竟然是謝艾!

“命謝艾爲徵南行營統帥,晉升前軍師,加龍驤將軍銜,領漢中太守?!?

謝艾顯然根本沒有心理準備,事先也沒有得到半分透露和暗示。乍聞此言,不禁猛擡起頭,一臉的目瞪口呆。身後更是一片再也忍不住的譁然。

謝艾?謝艾!

他之前是什麼職位,從涼州一介抄書吏,被破格拔擢,也就是個新平郡長史。隨即轉任靖邊主簿,後來纔不過升任夏州主簿,都是偏裨輔官。而且投效本陣營的時間,比較諸位同僚,相對來說也是最短的。眼下大家想破了腦袋,也萬萬想不到,徵南行營統帥、甚至是將來的梁州刺史之職,竟然會落到這麼個名不見經傳的後進之人身上!

何成只覺得一股血直衝上腦門頂,再也無法忍耐,正要站出來說幾句心裡話,另一人早在他前面搶出來,對著高嶽施了禮,大聲道:“臣啓主公!徵南行營統帥一職,關係到我軍在南方的軍事勝敗,甚至將來能否順利掌控梁州,實在非同小可,臣意,統帥的人選,主公是不是請再三思?!?

大家一看,原來是新任雍州長史汪楷。此人性情鯁直,心中有話便說,又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這類人有他的直率和可愛之處,但說實話也比較容易得罪人。

高嶽面沉如水,沒有說話,冷眼觀察。只見不少人都連連點起頭來,有好幾人還情不自禁的附議。這說明汪楷的疑惑,不是某一個人,也不是某一片人,而是絕大多數人。

“謝艾,你有什麼話想說麼?”

不過這樣的反應,也在意料之中。高嶽想了想,沒有直接回答汪楷等人,而是目光炯炯看向了謝艾。

謝艾快步來到堂前,恭恭敬敬跪下,鄭重地叩首,繼而直起身軀,有些黧黑卻堅毅的臉上,一雙眼睛格外炯炯發亮。他激動地大聲道:“得蒙主公這般看重,臣敢不盡犬馬勞效。乞假以時日,看臣爲主公先吞陳安,後拒李雄!”

“好!壯哉!”

高嶽拍案大叫,非常高興。他知道,這幾年自己刻意將謝艾放在塞北去歷練,還是非常有效果的。塞北的風沙、寒冷和一望無際的荒原草場,那大漠落日的雄渾,不僅強壯了謝艾的筋骨,開闊了他的視野,堅固了他的心意,更讓他有了很大的自信和強烈的志氣。眼下,謝艾雖然還是年紀尚輕,但已不再是當初被他剛帶回秦州之時、那個還有些侷促怯場的新手,他現在好比完成了自我昇華,果然變成了歷史上那個真實的謝艾,敢於在一片質疑的目光中,大聲喊出心中的豪言壯語,繼而完成一項又一項的不可思議的逆襲。

高嶽不知道謝艾究竟是如何能夠做到的,但從史書中對他戰果的條條記載來看,此人必然是對行軍打仗捕捉戰機有著極爲有效地獨特方法,所以才能屢次創造奇蹟。以少勝多、以奇制勝、從無敗績是謝艾醒目的標識。

“衆卿有些疑惑,這是情理之中的事?!备邘[意味深長地道,“但謝艾的能力,沒有人能夠比寡人還要更加了解。他出任徵南行營統帥,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如

今任命既下,謝艾就要竭盡全力去達成目標,武都楊難敵部,也應當給予全力配合。衆卿且收拾疑竇,拭目以待。不過爲嚴肅綱紀,防止令出不行,各自爲政,寡人還要再借給謝艾一件東西。周盤龍!”

周盤龍應聲而至,下得階來,將某樣物事展現給衆人觀看,然後鄭重地交到了仍跪伏不起的謝艾手中。原來竟是一根五尺長黃燦燦的銅節!

節將!

不顧高嶽當面,堂下衆人幾乎要沸騰了,連一直沉冷無聲的韓雍,也不禁目光炯炯的看過來,頗爲動容,若有所思。

君主將象徵著至高身份的符節,借給率師出征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懾方面,做到令行禁止,接受符節的將領,便是節將。古來不是什麼將領都能有資格做節將的,但一旦擁有了符節,便代表著擁有了相應的極大權力。此前,秦國之內,還沒有一個人擁有節將的身份,便是歷來高出衆將一等的韓雍,也從來沒有持節過,大家哪裡想到謝艾竟能拔得頭籌!

“最後,任命謝艾假節,全權統帥南方三萬大軍。戰事將起,若有敢於違犯軍紀、不服管束之人,寡人特許先斬後奏?!?

假節之‘假’,乃是借給、短暫代理的意思,表示君主將符節暫借給臣子而行使權力。節將一般分爲四等。最低的第四等,便是假節,然後往上乃是持節、使持節,等級不同,便代表著相應的身份和權力不同,高嶽目前便被東晉朝廷授予了規格極高的使持節。至於最高等級的假節鉞,又稱假黃鉞,已非人臣之常器。魏晉南北朝時期,幾乎是朝廷頂級權臣出征時候,專有的稱號。到得後來,誰稱假節鉞,下一步基本上也就等著禪位,要改朝換代了。

當下高嶽忽然提高了聲音,正色道:“官爵名*器,非授常人。謝艾,須知收穫越大,責任越大。卿在南方,放手去做,寡人盡全力支持於你。但你若是膽敢玩忽懈怠驕縱不法,寡人必將正法以謝國內。可知道了麼?”

謝艾心中清楚,因爲自己年輕望淺,高嶽便以專賜符節,來加重他的分量。謝艾深深地拜伏,極重的信任、無上的榮耀和即將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使他激動地熱淚盈眶。他擡起頭,慷慨激昂無比堅定道:“臣,必爲主公效死!”

漢中郡,南鄭城。

陳安裹著一條氈毯,半靠在座椅上。他一面凝眉沉思,一面時而吸著鼻子。這幾日,他有些輕微的風寒,除了流鼻涕,還有些乏力。

幾名老部下,比如石容,還有姜衝兒、楊伯支等幾個心腹,和他一起圍坐著,共同在聽著謀主趙募在說話。

“……所以,眼下時局不同,則應對不同。先前,我們好不容易將漢中、魏興二郡握在手中,正要以此爲基礎,徐圖發展,投靠成國本來就是權宜之計,所以才百般推諉拒絕成國派人來接管。但當下呢,據聞高嶽已經成立了什麼徵南行營,不就是衝著我們來的嗎?既然屆時抵擋不住,還不如現在主動將二郡獻給李雄,將禍水引給他,讓成軍和秦軍去拼個你死我活。”

陳安鼻子堵著,只得悶著聲道:“軍師之言,很有道理。可恨

幾年過去了,高嶽還是不願放過我。委屈我的兵力薄弱,要不然我豈會懼他!哼?!卑l了兩句牢騷,陳安又問道:“那麼依著軍師,眼下我們該當如何呢?” wωω◆ttκan◆co

“主公可立時修書一封給李雄,多說些奉承的好話也無妨,表示咱們願意將二郡之地獻給他,請他自己派人去接管,同時向他求授永昌或者建寧太守,反正往南方就行。然後嘛,”趙募輕捋長鬚,胸有成竹道:“然後就看他成、秦兩家,究竟誰勝誰敗。若是秦軍敗了,咱們也能鬆一口氣,若是成軍敗了,也是好事,到時候咱們就在南方趁機割地自立便是?!?

“對!軍師果然是足智多謀,講得好!”石容興奮不已,“到那時候,秦軍離咱們還遠得很,成軍呢既然大敗必然也是元氣損傷,那主公便是稱王稱帝,也沒人再能管的了咱們!”

姜衝兒拍著大腿道:“關上門來咱們自己當家作主,何苦像現在這樣天天看別人臉色!好,好好,我現在都巴不得他李雄早些被高嶽打敗了?!?

陳安也被說的心動起來。朝聞道,夕可死矣??v使不能君臨天下,那麼做個一隅之王,也是值得的事。男子漢大丈夫,不爲功名奮鬥,還有何面目立於世間?

陳安用力的擤了把鼻子,一拍桌子,正要大聲表個態,卻不料門外騰騰騰地跑進來個傳令兵,當面稟報道:“稟將軍!我軍斥候已發現大股秦軍進入我漢中地界,來勢洶洶??雌湟幠#烂辽僭谌f多人的模樣。斥候臨來時,秦軍已到達百多裡之外的平木鎮一帶,好像暫時在原地休整。”

陳安猛地站起身來,失聲道:“這麼多人,來的這般快麼?”

幾名部下面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不約而同的站起。千算萬算,算不到人家的行軍速度,秦軍既然已經進入漢中郡地界且離南鄭城不遠,眼下形勢便有些急迫起來。趙募急道:“主公可立即派人去向成國求援。平寇將軍李鳳離我們也不遠,先讓他發兵來,對了,還有梓潼太守李稚不就在白水城麼,卻是最近,也可發一封信給他?!?

陳安無語的點點頭,覺得有些燥熱,一把扯下了裹的緊緊的氈毯,來回地踱了幾步,忙問道:“……偵查到了秦軍主帥是誰麼,可是韓雍?”

傳令兵大搖其頭,還沒答話,陳安便呼出一口氣道:“不是韓雍就好。那麼,是胡崧?”

傳令兵大搖其頭,還沒答話,陳安又呼出一口氣,面色明顯緩和了些道:“很好!秦軍將帥中,除了韓雍,便是胡崧。只要不是這兩個領兵來,其餘的要麼是好勇鬥狠之徒,要麼是徒有虛表之輩,根本不放在我眼裡。傳我命令,點齊人馬,隨本將軍前去迎敵。誒你爲什麼不回答,秦軍主帥到底是哪個?”

傳令兵暗自苦笑,卻將頭搖的像撥浪鼓相似,終於能接口道:“秦軍主帥,叫做謝艾。”

“謝什麼?謝艾?……謝艾是哪一個?”

陳安愕然,不停眨著眼,連流下來的鼻涕都忘了擤,卻怎麼也想不起這個謝艾究竟是從哪裡冒出來的。他迴轉身看看,幾名部下,個個都是一張茫然的臉。

(本章完)

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特殊情況說明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
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兩百九十章 什麼王法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換個思路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兩百零二章 莫名所以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一百一十六章 凱旋而歸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兩百八十章 平陽之亂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一百零六章 又與卿逢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各種僵持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兩百一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辱使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五十二章 隴西變天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入城面君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天道好還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特殊情況說明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四百二十章 想象不到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湖市| 凤冈县| 开化县| 石渠县| 女性| 镇江市| 石首市| 滕州市| 长宁区| 宁海县| 额济纳旗| 广宗县| 阜平县| 江门市| 驻马店市| 汉源县| 雷波县| 宜城市| 西乌珠穆沁旗| 龙海市| 土默特右旗| 蓝田县| 新安县| 罗定市| 泰来县| 平南县| 沽源县| 嘉兴市| 偃师市| 德阳市| 沙田区| 莱阳市| 和田县| 兴安县| 专栏| 乐亭县| 巴中市| 临西县| 平塘县| 巧家县| 永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