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

周府。臥房病榻上。

周盤龍靜靜躺著,雙目緊閉,沉寂無聲。他從前棱角分明的飽滿闊面上,兩頰深陷,嘴脣乾裂,而今連顴骨都凸顯了出來,臉上像蒙上了一層沉釉般,散著蠟黃的黯光。他如同一盞燒了很久的燭火,燈油已經幾近枯涸。

兩月前,在成功佔據了常山郡後,秦軍打算一鼓作氣,再打下鉅鹿郡,便可從側翼直接威脅趙國陪都鄴城乃至首都襄國城。彼時趙帝石虎正親征遼西,聞警立即分軍回師救援,並命太子石邃並太尉桃豹、太師夔安及太傅支雄三大元老,率軍迎戰。趙軍拼死相鬥,秦軍不得前進,鉅鹿一時難下。

爲鼓舞士氣,並嘉獎將士擴大戰果,秦帝高嶽派武衛將軍周盤龍領求死軍往前線督戰助陣,打開局面。求死軍戰力極其強悍,橫衝趙軍所向披靡,更有周盤龍大發神威,於陣前獨斬五員趙軍悍將,催動本方士氣暴漲,迎頭向前力克趙軍,奪得鉅鹿郡重鎮柏鄉城。但周盤龍在激戰中身被數箭,竟突發頭暈目眩,又被敵將伺機刺中胸肋,搶救回陣後急送洛陽。高嶽聞訊大驚,立命太醫館不惜一切代價日夜救治,但無奈關乎命數,藥石難挽,周盤龍病勢愈發沉重且迅猛,終於將至彌留。

經年累月的征戰廝殺,消磨光了他的氣血、力量和猛銳。但人的一生,究竟是平凡安穩但庸碌無爲的度過好呢,還是轟轟烈烈卻如流星絢爛劃過的好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周盤龍靜靜地躺在榻上,他緊閉的眼眶下,眼珠偶或轉動,那乾裂發白的嘴角,竟然露出了一絲微不可查的笑意。昔年的歡笑、激動、喜悅乃至憤怒,那樁樁件件,雖然已是浮光掠影,但卻真實地發生在他這個本是平凡的人的身上,他可以自豪地拍著胸脯說,他的一生,是驚心動魄無怨無悔的一生,這是他心甘情願的選擇。只是,如今,他累了,到了該歇息的時候了。縱使不捨,亦無法可設。

昏昏然間,耳聽得府上家人一片俯身叩拜之聲。彷彿條件反射般,縱使這雙眼皮沉重不堪,縱使靈魂已然迫切地想去沉睡,但周盤龍還是緩緩地睜開了眼。

周盤龍的夫人,本來女流之輩,不方便拋頭露面。但當此非常時刻,皇帝又親自駕臨府中,作爲周府主母,她不得不代爲應答禮待。此刻,她垂首趨步上前,伏在周盤龍耳旁不停的呼喚:“夫君,夫君!陛下又來看望你了,你感覺好些了沒!”

前些時日,周盤龍一直昏沉不能自理,太醫們來看診後都直搖頭。昨天傍晚,周盤龍突然清醒起來,不僅說餓要吃食,又吩咐夫人親自給他擦洗了身子,還換了一身新袍服。夫人心中驚喜不已,連道人已好轉,忙請太醫來看。結果‘迴光返照’四個字,刺得她心裡淌血。果然從午夜後,周盤龍復又開始陷入昏迷。

“陛下!臣,臣失禮了……”

周盤龍躺著,慢慢轉過頭來,用盡力氣伸出手去,大睜著已開始變得模糊的失神雙眼,努力地去找、去看榻前那站立的身影。那是他誓言守護並追隨一生的人。

高嶽俯身一把攥住周盤龍的手。這雙曾力能舉鼎劈山的強勁大手,而今卻變得乾瘦、冰涼。腦海中昔年的意氣風發雄姿勃勃,反襯著眼前這張黯淡枯萎的憔悴病容,高嶽強忍著心中的傷痛,話未出口,淚水早已奪眶而出。

君臣默然良久,周盤龍輕輕回握著高嶽,強提精神,澀聲道:“陛下何必如此?臣本是邊塞粗人,不是遇見陛下,早就填了荒土。一路相隨至今,而有陛下隨時提攜指點,幸也!男子在世,遇明主,殺賊寇,立功名,壯哉!盤龍此生足矣,今雖將永訣,陛下當爲臣笑。”

高嶽忙揩去了無聲的淚水,勉強擠出笑容道:“賊寇仍未驅滅,卻說什麼永訣?再說你若去了,哪個來日夜守衛朕呢?卿勿要胡思亂想,還是振作些,朕已命太醫……”

“邱將軍忠勇有才,且人品端正,臣去後,陛下可放心專任。臣的兩個兒子,資質平庸,文武皆難有成就,將來陛下萬勿念在臣的薄面上,而給予不應有的封賜賞酬。此外,前方戰事正酣,臣的喪事請陛下一切從簡,不要有什麼牽扯浪費,讓臣走的安心些。”

周盤龍自顧一口氣說完,面上泛出異樣的潮紅,喘息不已,良久才喟然道:“陛下,臣的身體,臣自己知道。而且昔年,神卜郭璞郭先生,當時曾測過臣壽不過十年。而今已然十一年矣,想來臣還是賺了。”

雖然心中不能不信,但高嶽將手用力一揮,還是像賭氣般厲聲叫了起來:“卿索性再多活些年,讓他看看,他測得不準!周盤龍!朕要你再活下去!這是聖旨你聽明白了麼?”

周盤龍雙手抖索起來,從高嶽指間無力的滑脫。他的喉頭開始急劇的滾動,末了終於有大顆大顆的眼淚傾斜而出,無聲地滑落鬢角。他輕輕搖著頭,淚如泉涌,卻慘笑著喘道:“陛下,陛……下!臣對陛下一生忠誠,從來不敢違背,但這一次,這一次怕是要抗旨不遵了……”

那壓抑了許久的深重的悲傷,此時終於控制不住,高嶽再說不出什麼話來,放聲大哭不已。門外,早已跪著的所有府中之人,從適才的無聲默默流淚到開始亂嘈嘈哭泣起來。周盤龍大喘,深深望著高嶽,不顧衆人的驚聲呼叫,開始慢慢閉上了眼睛,嘴裡卻輕聲道:“……屬下叫做周盤龍……拜見……高將軍……。”

他的夫人和兩個兒子,突然猛地撲了上去,撕心裂肺的捶胸頓足嚎哭起來,卻將牀頭的藥碗失手打翻在地。咔擦一聲脆響,高嶽聽見了自己內心破碎的聲音。

秦天聖九年十二月末,司隸校尉、武衛將軍、隴西侯周盤龍病逝,終年四十一歲。皇帝高嶽哭至雙目腫痛喉間喑啞,悲痛到難以自制。在軍情緊急的當時,仍下令輟朝三日哀悼,並御筆題寫祭詞,駐蹕周府親視治喪事宜。歸朝時贈周盤龍徵東大將軍,追封爲隴西郡公,諡曰“壯”。待葬,楊堅頭、雷七指二人自願領頭擡棺,高嶽更執意往送,且不顧禮制,令皇太子親自扶柩致祭,舉朝震動。

周盤龍不懂運籌帷幄,也短於排兵佈陣,但他用卓絕當時的過人武勇,和悍不畏死的決然猛烈,捍衛著他的主君,捍衛著他的國家,捍衛著他的信念。在千軍萬馬中視若等閒,斬將奪旗彷彿雲淡風輕。他以無上的堅毅和忠勇,得到了高嶽的極度認可和深深信賴。

雖然都是名傳天下的鬥將,且名爵地位相似,但不同於雷七指的粗狂,不同於楊堅頭的驕狂,周盤龍更難能可貴的始終持身以正,言行謹慎,從不爭名奪利,無論上下貴賤都待人平和有禮,很多中下層的將士,都曾或多或少的受過他的提攜和恩惠。如擒斬郭默、平定潁淮的平南將軍杜宣,便是他從前在基層之中慧眼揀拔推薦出來。故而周盤龍忠、正、勇、德兼備,乃是秦軍中聲望無兩、很受尊敬的傳奇人物。他的兇信傳出,軍中士氣爲之一沮,很多人都唏噓哀慟不已。

高嶽曾視周盤龍爲最忠誠的部下、最親密的戰友、最可靠的助手。因周盤龍乃是攻伐河北時戰陣受傷引發一病不起,高嶽悲憤難耐,內疚的同時甚爲銜恨遷怒趙人,勃然下令前線主帥胡崧,再拔城時,不準受降,男子全部殺死,女幼收捕爲奴。大冢宰楊軻苦苦勸諫,進言此舉若行,河北民心從此盡失。並道若是周盤龍在天有靈,亦當爲陛下此旨自疚不安,使得高嶽醒悟,最終收回了成命。

秦軍保持壓制之勢,使得石虎有心早日回師。但苦於遼西地帶,彷彿一口泥潭,踩上了便陷下去,無法輕易抽出身來。燕軍戰力不俗,再有土著段部人的配合指引,使得趙軍疲於奔命。而受周盤龍病逝大喪、皇帝痛悼等影響,秦軍前線亦暫時勒兵不動,除了小規模的襲擾及遭遇戰,河北戰局,整體態勢趨於平穩。

到了天聖十年三月,朝廷終於有最新旨意傳到,竟是前所未有的力度開始大舉進攻趙國:令大司馬韓雍爲關東道大行臺,都督河北諸軍事,統精兵五萬東進,全權主持所有戰事。仍舊命王該、楊堅頭爲大行臺左右丞,以雷七指、姚襄爲正副先鋒,並特設隨軍監察使,以御史中丞多柴充任。車騎將軍胡崧授爲關東道副行臺,旨到時,率本軍立即先期展開攻勢,以鄴城爲當前既定目標。同時,又令河東郡公石生率本部一萬人馬,攻擊兗州濮陽城,從側翼牽制,使鄴城方面守軍難以兩面兼顧。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
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兩百六十六章 涼州盛情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兩百七十一章 避實就虛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九十一章 何方來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六十六章 難遂所願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一百七十二章 霸王再世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五十八章 嚴以律已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兩百七十四章 公私混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兩百三十九章 上邽長安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零三章 螳螂黃雀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兩百一十四章 豈當兒戲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兩百六十五章 因故西行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四百一十四章 層層分析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五十七章 奴家惜奴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三十二章 無端示好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四百二十三章 知子如母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親臨朔州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辽市| 永和县| 通山县| 三原县| 同江市| 南京市| 昌黎县| 理塘县| 茶陵县| 乡城县| 万载县| 伊宁县| 怀仁县| 大新县| 平遥县| 泽普县| 衡南县| 陈巴尔虎旗| 万载县| 武乡县| 灌云县| 五莲县| 界首市| 吐鲁番市| 开原市| 那坡县| 腾冲县| 双流县| 光山县| 渑池县| 突泉县| 甘谷县| 嘉定区| 南川市| 饶平县| 襄樊市| 金溪县| 木里| 临海市| 宿迁市|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