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

劉曜身側,鎮東將軍呼延謨微微有些發白的鬚髯,在風中急劇飄動。呼延謨乃是經年老將,十五歲便跟隨開國之君劉淵,揭竿而起轉戰天下,大小功勞不計其數。待到匈奴漢國建立,劉淵因呼延謨乃是忠勇兼具可靠之人,屢加酬擢。後來呼延謨與劉曜相交相知,愈發契合,便轉而至劉曜麾下供職。實際上依著他的年齡及資歷,也好算是德高望重的前輩,劉曜並不將呼延謨單純視爲部下,而是有些良師益友的情分。

呼延謨目光如梭,緊緊地盯著戰場沉默看了片刻,側過身來,沉聲道:“大王,前軍潰敗如潮,與我中軍已不足二十丈了。再不採取措施攔阻,若是被那些敗兵衝過來攪亂陣腳,恐局勢愈發不堪。”

劉曜自少投軍,哪裡不曉得戰場上的局勢輕重。但他此刻心中惱恨急躁,一時無法平靜,還是在腦中急速天人交戰,到底是當機立斷採取自保穩控措施,還是不聽諫言不顧一切,投入全部兵力剿殺高嶽,好出一出心中惡氣。

“大王,士氣已去,眼下難以反擊,依著老臣之意,不如暫且後撤三十里,整頓軍勢再做道理。”

呼延謨見劉曜不做聲,曉得他還是有些想不開,便又諫道:“大王,爲將者不因怒興兵,局面如今對我不利,正應該保存有生力量,尋機再戰便是。”

說話間,已有流矢射到了中軍陣前。呼延謨長臂一伸,在空中穩穩的攥住了一支激射而至的飛箭,有些急道:“請王速做決斷!”

人怒,便無法做出冷靜的判斷。劉曜無聲嘆出了口悶氣。他曉得暫且退兵的建議,很是正確,確實是眼下不二的選擇。劉曜強自壓抑住翻滾心潮,瞥了呼延謨一眼,纔對親兵冷聲道:“傳令,留右翼兩軍攔截潰兵,近前者全部殺卻。其餘全軍將士,隨本王后撤三十里,嚴陣以待。”

“不,敵軍勢頭已起,我前軍兵敗如山倒,此正是不可掉以輕心的時候。”呼延謨面色凝重,轉頭諫道:“請大王先退,老臣願親自斷後,可保無虞。”

呼延謨乃是經驗豐富的老成宿將,他自請斷後,是有能力可以應對一切突發的不利因素的,對於掩護主力部隊安然回撤、最大化保存有生力量來說,實在是再好不過。

關鍵時刻,還是要靠這樣老而彌堅的干將。劉曜一句話也沒有說,只是向呼延謨投去了無比信重的感謝目光。隨著劉曜

軍令一下,匈奴軍主力部隊撥馬迴轉,有條不紊的後撤而去。劉胤騎在高頭大馬上,沉默無言的跟著劉曜離去,但卻頻頻回頭,目光復雜地緊緊盯著遠處那棗紅戰馬上的驍勇身影。

隨著匈奴主力大軍的撤走,勝負局面已經板上釘釘。剩下的散兵拼命想趕上去,卻被呼延謨親率右翼兩軍,以長槍大陣並強弓勁弩無情的攔阻殺戮。很多好不容易在隴西軍刀槍下逃出生天的兵卒,卻被自家人攔截阻殺。剩下的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絕望的嘶叫怒罵,於是乾脆匍匐在地,向隴西軍請降。

高嶽以雷霆萬鈞之勢,擊潰數倍於己的敵軍,一戰得手。他本想趁勢追殺,卻有匈奴右翼兩軍早做準備,以強弓勁弩阻擊,倒被射殺了數十名部下。隴西軍又數次有意驅趕敗兵,借勢呼嘯衝鋒,意圖再擊潰敵陣,奈何呼延謨防禦嚴整,不進擊不後退不妄行,只如磐石一般紋絲不動橫阻在那裡。

“罷了。窮寇勿追,見好就收,匈奴人哪裡是一戰就可以徹底打垮的。”

高嶽撥轉馬頭,招呼了雷週二將,引著隴西軍也便往長安城方向回撤,同時開始打掃接收戰場,清點俘虜。建威將軍樊勝見隴西軍停下攻勢,己部攻了幾次敵陣後無甚效果,便也轉了方向,往隴西軍這邊慢慢靠攏過來。

另一邊,見晉軍已經無意再擴大戰果,呼延謨匈奴右翼兩軍也停止攢射,戒備森嚴的開始倒著慢慢回撤,不一會,所有匈奴軍消失在了視線中,只留下遍地的殘血屍骸。

大戰之後的長安城下,高嶽的隴西軍儼然是當仁不讓的主角。這一次,憑著迅捷如電狂猛無匹的聲勢,憑著絕不畏死迎頭而上的衝勢,憑著攻堅克難遇強更強的氣勢,三千隴西軍竟一鼓作氣,擊潰了上萬敵兵,並迫使劉曜親率大軍後退。這種強烈的對比和結果,使棄械而降的匈奴軍兵,無不屈膝於地,戰戰兢兢不敢仰視。

此番降兵,竟然有近八千人之多。在數量上,數倍於隴西軍。但隴西軍方纔展現出的無上戰力,以及主帥高嶽強如天神般的武技,讓這些降兵匍匐股慄,不要說興起反抗逃跑的念頭,便是動也不敢動一下。

風,嘆息著拂過。遠遠望去,早已分不清大地的本來面目,但無論如何,那原先荒涼的漠土色,總好過當下那大片大片的烏紅色,讓人不由觸目驚心。鮮血無法凝固,戰場上空的陰霾無法散開,

偶爾看見的斷枝上掛著早已辨認不出的肢體部位。不久前還充斥在這裡的廝殺聲、呼喊聲、嚎叫聲消失了,無數鮮活生命的戛然而止,卻讓此時的逐漸寂靜顯得無比感慨,一切都消失了。

“敢問對面可就是高將軍?”

隔著老遠,樊勝便神采飛揚大聲招呼起來。這一次,倚仗隴西軍的狂猛軍威,樊勝在憋悶驚急了多日後,終於能夠主動出城大殺一陣,且斬獲頗多。故而,雖然與高嶽從未謀面,但此刻他對高嶽實在是充滿了深深的感激。

“正是高某。敢問這位將軍是?”

高嶽本在受降,指揮部衆押解清點大批的降卒。俗話說受降如受敵,雖然目前已然得勝,但多年養成的警惕習慣,高嶽還是不敢掉以輕心,有所鬆懈。眼下聽聞呼喚,高嶽在馬上轉過身來,拱手迴應。方纔在戰鬥中,他也注意到了城中殺出一彪軍來,雖然始終在側翼配合自己,倒也打出了一些聲色。此番,這友軍主將主動前來問候,正好也可結交一番。

“某乃建威將軍樊勝。高將軍如從天降,擊退敵軍又陣斬敵將,這份勇力,實在讓樊某欽佩不已。”樊勝也是個典型的武人,沒有什麼彎彎繞的腸子,他本就對高嶽毅然來援的初始印象非常好,此刻眼見高嶽形象高大威武,更是心有好感。

甫一交談,高嶽便覺樊勝爲人闊達爽直,倒不由心生好感。武人性粗,但多半更是性直,愛憎分明,喜歡便是喜歡,不繞什麼彎彎路子,打起交道來也比較暢快些。

“來來來,還不趕快都過來,拜見高將軍。”

樊勝回身,對手下連連招手。那邊立馬呼啦都涌了過來,紛紛給高嶽見禮。別的不說,方纔高嶽挺槍衝陣連斬敵將的鷙勇,隴西兵卒皆如亡命之徒般的強悍,讓這些常年廝殺的軍漢,心中都是印象深刻,既敬且畏。

“高將軍,這次劉曜親率大軍來攻,且即將得逞,朝廷本已抱著玉石俱焚的決絕,都道蒼天無眼。誰也沒有料到,高將軍半路殺出,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廷,這般來看,終歸還是皇天保佑,國祚不應就此絕滅。將軍救國之功,天下人都必將感念不已。”

高嶽剛謙遜禮對兩句,樊勝早已上前來,伸手便扯住了高嶽的馬繮,大聲道:“高將軍,咱們且待後敘,陛下恐在內相候,眼下快請隨樊某入城,覲見聖駕。”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特殊情況說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
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兩百七十二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四十六章 韓雍來援第七十六章 威脅逼供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委有重任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逆當前第一百四十二章 愜意聚酌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兩百六十四章 實在難料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三十二章 遊子之心特殊情況說明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二十一章 丈夫相交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三百七十九章 總不服氣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四十章 三人密談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七十五章 見機行事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二十章 自訪韓雍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三百一十五章 義不可廢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七十八章 糧倉重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涼爭鋒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印江| 长沙市| 当雄县| 延寿县| 察隅县| 平定县| 驻马店市| 依安县| 土默特右旗| 汉寿县| 锦州市| 绥江县| 通江县| 博客| 巩义市| 富阳市| 淅川县| 兴和县| 彰化县| 进贤县| 宜章县| 隆德县| 台南市| 建始县| 靖西县| 延安市| 昭觉县| 莱州市| 灵宝市| 广水市| 许昌县| 常熟市| 金乡县| 永州市| 高淳县| 抚宁县| 新郑市| 竹北市| 文登市| 东兰县|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