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三十三章 計策有疑

在此期間,王敦任何大的動靜,謝艾都一面及時上報高嶽,一面裝作不以爲意,做出種種無害的姿態,且因彼時秦軍正盡了最大力氣,和前趙大軍做殊死搏鬥,所以確實沒有多餘精力來顧到荊州的事態。

當下謝艾便將荊州之事的前後局勢,都當衆介紹了一遍。高嶽也曉得王敦之反,謝艾在暗中下了不少推力。但好比廯疥既然肯定要發作,那還不如早些讓它發出來。依著王敦本人的性情、地位、實力和野望等實際情況,從他與皇帝司馬睿不可調和的矛盾等現實考慮,王敦是必然要造反的。所以,高嶽默認甚至支持了謝艾的舉動,早些將王敦促反了好,時間越長,他有可能實力更加強大,屆時要想擊敗他,反而會愈發棘手。

謝艾娓娓道來,因爲他歷來事事上報,所以高嶽基本都知道。但殿中很多文武並不知情,所以還是讓謝艾從頭到尾講完。末了高嶽點點頭道:“卿說的這些,確是實情。早前,我軍因應允與石勒東西夾攻劉曜,戰事既開,便如開弓之箭沒有回頭路,故而一度投入了最大力量,無論如何要得勝,故而確實沒有多餘精力再放在荊州那邊。但是軍事上沒有餘力,不代表毫不顧及荊州。近兩年來,我軍的眼睛,還是在一直盯著王敦的。眼下既然我們已緩過氣來,下一步,應該要準備對南方用兵了。”

高嶽一開口,就已經將秦軍的接下來的軍事行動給定了方向。衆臣一聽,曉得出兵荊州平叛王敦,是勢在必行的事。但是作爲北方諸州,地形相隔遙遠不在都督區域內,最多隻能做輔助,真正的主力部隊,還是梁州軍。

“如果對王敦用兵,謝卿便爲主將。孤倒想問問,如今我軍東進荊州,水陸兩路皆被封鎖,想要強行突破,殊爲麻煩。從前的計劃既然難以施行,卿將何以處置?”

從前,趙募曾對謝艾建議,若是一旦出兵,最好的路線便是上路從魏興過上庸,攻打襄陽;下路從巴東出秭歸,直撲江陵。襄陽是荊州通衢之地、最重要的城市,江陵更是荊州治所。只要能佔領這兩座城市,不僅可以完全

截斷王敦的後路,且可以迅速盤活整個東南的戰略局勢,從而更好更快的完全佔據荊州。

但王敦就是爲了避免腹背受敵,在被迷惑、認爲高嶽應該不會與他翻臉的情況下,仍然搶先分派精兵,把守上下兩路要地。襄陽、江陵雖然空虛,但秦軍東進之路被堵死,先機已然失去。

謝艾侃侃而談道:“臣啓大王。從前我軍制定的計劃,兩路並進,攻取襄陽和江陵,使王敦立時陷入進退兩難的絕境,這絕對是上上之策。但如今既然上策已不可取,只好退而求其次,改用中策。”

“湘州,乃是本朝新立,下轄長沙、武陵、零陵、桂陽以及湘東郡,其實也就是從前的南荊州。眼下湘州刺史是譙郡王司馬承。譙郡王堅決拒絕了王敦的拉攏,並慷慨誓師,響應朝廷平叛。於是王敦便派了兩萬軍隊進攻湘州,眼下已經包圍了長沙城。發起了猛烈的圍攻。長沙城並不雄固,又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完全憑著譙郡王的一腔忠義來鼓舞士氣,仍在堅守苦苦抵抗。可以說,再用不了多久,長沙將有陷落的危險。而長沙一失,湘州危矣。”

“若是此時能有援軍突然殺到,魏乂毫無防備,必然會措手不及而被打敗,長沙之圍便解除,而湘州的局面也隨之可以穩定下來。屆時從長沙出兵北上,將江陵給打下來,甚至可以再往北威脅襄陽。這樣,等於又重新回到了咱們的上策,豈不是好?”

高嶽劍眉微蹙,若有所思,打斷他的話道:“卿說的,孤都明白。孤也知道湘州局勢,如今很是不妙。然則王敦派了大將魏乂統兵兩萬,專門去打長沙,是曉得譙郡王絕無援軍,而存了志在必得的心思。譙郡王雖然忠忱,但無奈麾下士兵戰力低下,實力不如魏乂,接連損兵折將,只好絕望地坐困愁城,有什麼辦法呢?”

謝艾躬身施禮,即刻朗聲應道:“我梁州軍,士氣高昂,爲大王而戰的決心毫無動搖。若是輕裝疾行,在十日內兵臨長沙城下,突然向魏乂發起進攻,可以保證能夠打敗他!”

這話一出,殿中衆人都非常訝異,

忍不住交頭接耳起來。高嶽劍眉一挑,想了想又搖首道:“十日內,譙郡王應該還能守得住。但無路可行,我軍如何出兵?”韓雍面色儼然,也出言詢問:“南下或東去長沙的水路陸路,皆被王敦軍隊鎖住,若要強行突破,也可使得,但就怕會拖延時日,到時候路打通了,長沙也早就陷落了,援救便失去了意義。倒要請教謝君候,我軍難道插翅飛去不成?”

殿中一片亂紛紛地應和之聲。也不怪大家當面質疑,局面在這擺著,打敗魏乂、援救司馬承、穩控湘州是有很大的好處,但關鍵只一點,沒有路去啊。梁州轄地,與荊州接壤之處,王敦都有軍隊駐守,幾處要地,更是有水陸重兵防備,而長沙戰事又越來越吃緊,救援宜早不宜遲,容不得慢慢突破,急切間怎麼飛到長沙去?

“不敢言請教。”謝艾仍是謙遜有禮,不慌不忙道:“大王之憂,韓公之疑,以及諸位同僚的困惑,都是有道理的。但實際上,通往長沙的路,其實還有一條坦途,且不在王敦的控制區內。”

高嶽在內,所有人都同時拿眼睛緊緊望著他,殿中一下便安靜了下來。

“臣爲大王詳細計算:涪陵郡最西南處的酉陽城,與湘州緊密接壤。若從此地出兵,一路往東疾行,三日便可抵達湘州的沅陵。然後從沅陵處,再順沅江東去,到益陽時,最多四日。然後立即棄水路而上陸路,便可往南奔向長沙,中間又不過兩日。再休整半日,連頭帶尾,十日內便可兵臨長沙城下,堪堪打魏乂一個措手不及,這便是臣的奇兵之計。”

殿中低聲議論紛紛。高嶽一直鎖住的眉間慢慢舒展開來,但隨即又重新蹙起。正要說話時,下面一個聲音驀然叫道:“慢著!此計雖好,但依在下意見,還是不可行!其中有一處最根本的疏漏處,在下正要當面請問謝君候,倒要看你如何解釋。”

衆人聽那聲音,不用看便就曉得,定然是秦州長史汪楷無疑。汪楷一面大聲質疑,一面向高嶽拱手示意,高嶽便暫且不做聲,要先聽聽他對謝艾問些什麼。

(本章完)

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
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八十三章 徒惹爭端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五十九章 人心如秤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三百七十章 幷州軍議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一百六十三章 忠烈殉國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一百三十四章 陳安之名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兩百四十一章 外城失守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三十四章 敲山震虎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三百四十九章 一夜密談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二十三章 強力臂助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師箴言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八十四章 心中煎熬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四十五章 同生共死第兩百九十一章 真實身份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三百四十四章 初次交手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五十章 隴西郡守第三百九十八章 節外生枝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八十三章 驚懼難言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陆市| 鄯善县| 乌拉特前旗| 抚顺市| 临潭县| 德兴市| 临邑县| 四会市| 哈尔滨市| 南漳县| 志丹县| 长寿区| 赞皇县| 东港市| 东乌| 三河市| 新蔡县| 互助| 仙游县| 治县。| 玉屏| 凯里市| 炎陵县| 博兴县| 平利县| 名山县| 稷山县| 三都| 武强县| 宕昌县| 大冶市| 正宁县| 安平县| 壤塘县| 温州市| 柳林县| 赞皇县| 太原市| 江达县| 泸定县| 柘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