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

夏州,靖邊城。

時至正午,城內外人山人海,無數士卒兼胡漢之民,俱都翹首踮足,引頸相望。在所有人的矚目下,夏州刺史、平東將軍韓雍,終於從襄武一路北上,蒞臨任上。

都護、後將軍楊韜以下,文官冠冕堂皇,武將頂盔摜甲,整齊而列,老遠便恭恭敬敬的下拜,齊呼恭迎使君。

韓雍忙跳下馬來,側身避過以示謙,並上前親自扶起楊韜,微訝道:“將軍禮節過重,何須行跪拜之禮!”

楊韜卻正色道:“虧有鮑典學出言提醒,不學禮,無以立。邊塞之地,多年以來未服王化,民風粗獷憨直。我今非惟拜使君,更是希望韓公您能因此做個示範,使此地上下人等,更加知道上下尊卑的禮儀,從而能夠代替主公,教化於民改易風俗,使其儘早與中原融爲一體,並且懂得敬畏尊者的威嚴。”

韓雍先是一愣,反應過來後,不由深深敬佩楊韜難能可貴的周正,且對鮑衝的行慎察細讚歎不已。當下也就不再躲避,昂揚而立,端正的接受了拜見之禮,並安之若素的接受了所有人的歡呼,坦然的飲下當地民望紳老敬獻的酒水,以示安撫。

於是數日之內,韓雍接見地方,聽取彙報,查看各類檔案簿冊,並對所有人進行了讚譽和鼓勵。

“諸位。韓某既奉主公之令,前來主持夏州大小事務,除了義無反顧之外,還是要請上下同僚人等,襄贊臂助,共同把差事辦好,不負主公重託纔好,不知諸位以爲然否。”

都護楊韜以下,紛紛站起表態,都道但請使君放心,吾等必將同心協力,開拓進取。

韓雍頷首,便開門見山道:“既如此,某便將眼下州務,與諸位溝通一二。本州土肥地廣,農事方面,有曹別駕專才在此,有條不紊去做,總可無憂。政務方面有裴長史裁決,至於教導勸化,鮑典學堪當此任,諸位放手去做,某絕不無端掣肘干涉,只要適當時候報於某知曉便可。”

“某兼任夏州都督,說不得,還是要側重於軍事,初步打算,乃是尋機用兵北方,驅逐劉虎,統一河套地區。總之,主公待吾等恩深義重,吾等也定要殫精竭慮,盡心公職,全力開拓進取,上不負主公,下不負自己。”

大家忍不住興奮的竊竊私語起來。若是能當真一統河套,那麼夏州衆人,立功非小,所謂開疆拓土,不外如是,於是各自慨然領命。

一晃數月,邊塞平靜安寧的表面下,各方力量開始蠢蠢欲動,急欲找到發泄的突破

口。隨著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河套之地終於即將爆發大戰。

話說此前,靳衝作爲靳準的使者,二度回到襄武,當面哭訴求情,請高嶽救援接應靳準。高嶽應允後,靳準又反悔,最後身死族滅。因其出爾反爾朝秦暮楚,靳衝既羞且慚,沒話可說,又因實在無處可去,高嶽見他喪家之犬般可憐,便也就將靳衝收留下來。

靳準一族,乃是北方的屠各族。屠各也是匈奴的分支族屬,祖上也是匈奴的王族,故而部落人口及財物輜重,也算不菲,等到靳準一度隻手遮天的死後,屠各部落更是煊赫的很,愈發繁榮昌盛。

結果靳氏被劉曜殺得精光,而石勒又開始秋後算賬。屠各部落很是恐懼,知道無論落在哪個手裡,都沒有好果子吃,於是只好遷徙,從山西地往北方逃避。靳衝得知後,一則想對故族伸出援手,二則也想爲高嶽做些實事,便據實奏明,並自告奮勇願意去將屠各部兩萬餘人引去夏州。

夏州初建,也需要各種補給。眼下能夠得到不菲的人口及財物去充實,高嶽便爽快的答應下來。按說這本是皆大歡喜的好事,但因爲出了些波折,導致一石激起千層浪。靳衝找到故族時,屠各部已經逃入了北方鮮卑拓跋的代國境內,正在等著安置。靳衝找到部落大長老及各位貴人,一番勸說,大家便就同意去夏州,夏州遼闊,土肥水美,從此安安心心的遊牧塞北,想來令人神往。於是部落上下,便跟著靳衝,連夜開拔,一路向西往夏州而去。

代國,乃是鮮卑人拓跋猗盧建立的北方政權,實力強大。因爲對晉朝保持著友好親近的態度,且與晉幷州牧劉琨曾結爲兄弟,數次打退過匈奴漢國的進攻,擊敗過鐵弗部劉虎的襲擾,經過劉琨保舉,晉愍帝司馬鄴封拓跋猗盧爲代王,從法理和正統上,承認了代國。

眼下,代王乃是拓跋猗盧的堂侄拓跋鬱律在位。拓跋鬱律雄武有謀略,使代國稱雄北方,後來野心勃勃,更有南下問鼎中原的心思。但此時,拓跋鬱律剛剛登上王位,正在大力整頓內部,排除異己以穩固自身,忙得暫時沒有精力過問外事。

等到屠各部遠走夏州的消息傳來,拓跋鬱律勃然大怒。因爲前來歸附自己的人,一聲招呼不打又轉而去投別家,他認爲這是對他的否定和蔑視,此外到手的資源得而復失,又很不甘心,最重要的,若是他隱忍下去,國人會認爲他軟弱,從而嚴重動搖剛剛坐穩的王位。

但彼時拓跋鬱律名義上也是晉朝臣屬,和秦州高嶽在情理上屬於同一

陣營。於是拓跋鬱律便先寫了一封書信給高嶽,責問爲何故意引誘屠各部叛逃。

高嶽得信,很是詫異,在詢問了靳衝之後,明白了來龍去脈。雖然對靳衝的做法也有些微詞,但高嶽認爲此事實在談不上故意引誘這四個字。不過,畢竟是本方拿到了既得利益,又從大局考慮,高嶽便回了一封信,有禮有節,不僅表達了歉意,還願意做出適當的補償。

但古往今來,世上從不缺乏得寸進尺喜歡蹬鼻子上臉的人。拓跋鬱律見高嶽信中禮貌客氣,於是更且目空一切,又復去信,言辭之間更是倨傲無禮,並以勒令的口吻,叫高嶽不僅要將屠各部交出來,還要再敬獻金銀和美女若干賠罪,並割讓夏州一郡之地。

高嶽勃然大怒,氣衝斗牛。當即便喝令將代王使者的耳鼻盡數割下,並於盛怒之下,親筆批覆了八個字叫代使轉給拓跋鬱律:“用爾人頭,自來換取!”

代使狼狽哭嚎而去。高嶽冷靜下來後,也想到史上記載,拓跋代國便是後來北魏的前身,歷來強盛,今朝翻臉,便成勁敵。於是立時傳令夏州,使韓雍戒嚴並隨時防備代國來攻,再令雍州刺史胡崧整軍,以便隨時北上支援。想想放心不下,高嶽親率兩萬大軍,來到安定郡最北境的慶陽城駐蹕,緊密關注北方態勢。

拓跋鬱律接高嶽回信後,結果可想而知。代國境內,立時全部動員。隨後,拓跋鬱律親自出徵,統帥十萬大軍浩蕩東來,決意蕩平夏州。

消息傳來,塞北震怖,境內一時動盪。長史裴詵等,親自深入遍及轄地各郡縣,竭力安撫民心。而州主韓雍以下,見代軍規模空前,頓覺壓力巨大,形勢嚴峻沉重。

數日後,壞消息繼續傳來,上河套鐵弗部劉虎,也兵發一萬,南下而來,意欲趁火打劫,合力覆滅高嶽在塞北的勢力範圍。

夏州戒嚴。九月初五,夏州刺史韓雍令都護楊韜領軍七千北上阻擊劉虎,自己親率三萬精兵迎戰拓跋鬱律。在州北之窟野河畔,秦軍與代軍遭遇,殊死搏鬥。但衆寡懸殊,初戰不利,將校以下陣亡十數人,韓雍下令後退百里,紮下營壘,暫且避戰。代軍乘勝而來,連番挑戰,韓雍置之不理,拓跋鬱律擬待強攻時,十六日,天水太守樊勝率漢羌聯兵一萬人,趕赴戰場,並於韓雍部南五里處紮營,互爲援助。月末,涼州發來軍械物資及糧秣若干,用以資助,同時大將軍高嶽率部親臨靖邊城督戰,秦軍聲勢復振,於是秦、代兩軍主力暫時於窟野河兩岸對峙。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報到+抱歉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報到+抱歉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
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三百三十九章 趙王怨憤第四百二十八章 黃粱一夢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六十三章 主動來附第三百九十章 莫名使者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八十二章 軍制商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八章 衆人暢談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一百二十八章 奪命而逃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三百六十九章 救人救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八十七章 緩兵之計第九十三章 進佔西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十七章 漢兵式微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兩百三十二章 直擊上邽第三百一十三章 意欲撤軍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兩百六十七章 真實緣由第七十三章 初次行動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兩百六十二章 靖邊城主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兩百零八章 見機避禍第兩百零九章 不行就走第三百九十六章 法外之恩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報到+抱歉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四十七章 反敗爲勝第三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兩百六十九章 後園之請第兩百五十四章 堪做棟樑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執子之手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報到+抱歉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名門之後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南市| 喀喇沁旗| 新竹市| 茌平县| 云浮市| 白沙| 方山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华蓥市| 项城市| 象州县| 南岸区| 广安市| 施甸县| 梓潼县| 遂宁市| 安国市| 辽宁省| 轮台县| 年辖:市辖区| 垫江县| 普定县| 新余市| 武定县| 邹平县| 浮山县| 祁东县| 山西省| 泸定县| 右玉县| 信阳市| 托克逊县| 甘肃省| 灯塔市| 红原县| 彭阳县| 孝昌县| 祁阳县| 长武县| 康保县| 霸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