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

內外秦軍大舉合圍剿殺下,倉促迎戰的趙軍大敗虧輸,石生左臂被雷七指砍傷,在左右拼死護衛下,殺出重圍時,背上又中了兩支流矢,帶著半數潰亂敗兵奪路逃回到洛陽後,又得報雷七指趁勢搶下了弘農郡的陝縣和盧氏二城。石生臥於榻上,聽任郎中醫治傷病,卻仍大發雷霆,少有地當著衆人面將包括最親信的大將郭權等,皆重責了二十軍棍,還說道自己自年少從軍以來,未嘗吃過這樣大的悶虧。

被敵伏擊損兵折將,連帶弘農郡失掉半數領土,這樣大的敗局,根本無法掩飾,石生不得已主動給石勒上了請罪奏疏,表示是自己的疏忽大意,才導致了將士們的無謂傷亡,心中十分愧疚和不安,請石勒處罰。

未幾,石勒回旨,竟然並沒有怎麼責備,反倒還寬慰了石生幾句,只讓他戴罪立功也就是了。石生喜出望外,多日壓抑心頭的沉重包袱自然不翼而飛。他其實並不知道,石勒因爲已經斷斷續續病了兩三個月,還專門請僧侶前來做法祈福,僧侶告訴他,要多休養心性,少發怒少殺生,便可以在無形中增添福報,有助於消除不良妄念,疾病自然就褪去了。故而接到石生奏疏後,石勒確實很生氣,但終於還是壓住了情緒,沒有做任何處罰。

爲了掃除晦氣,扭轉頹勢用以振奮人心,新年方過,石勒在襄國稱大趙天王,制同皇帝。數月後正式稱皇帝,國號大趙,改元建平,立次子石弘爲皇太子,其餘文武皆有封賞,並詔令國內外暫罷兵事,休養生息的政策。

朝野上下,也算一片喜樂融融,羣情慰洽,但只有石虎心存怨懟,憤恨難忍。此前封賞羣臣的時候,石勒記得石虎的莫大功勳,將他從中山公晉升爲中山王,令升任太尉、尚書令,讓他位列諸王之首,掌有重兵和實權,好算是對他多年來的貢獻,給予了極大的報答和賞酬。

但石虎的要求卻根本不止這些,他的心理目標直奔將來可以承襲大統的皇太子之位。眼見石勒將他自己的兒子石弘立爲了皇太子、大單于,不禁非常失望,私下裡更且恨怒交加的切齒道:“主上自從建都襄國以來,端身拱手,坐享其成,靠著我身當箭石,衝鋒陷陣。這麼多年來,我南征北討歷經艱難,浴血奮戰的是我,成就大趙功業的是我!大單于的稱號應當授予我,現在卻給了奴婢所生的黃吻小兒,想起來令人氣憤,寢食難安!等到主上駕崩之後,我不會再讓他有後代活下去了!”

但這樣大逆不道的悖語,當然不會被石勒聽見,故而石虎仍然位高權重,睥睨一時。趙國中書令徐光、光祿大夫程遐兩位元老,眼見石虎愈發強橫,便屢屢苦勸石勒儘早除掉石虎,以免將來遺留巨患,石勒雖然猶豫,但終究還是沒有聽從。石虎對徐程二人恨之入骨,二人既驚且懼,甚是不安,雙

方自然互相嫉視不提。

長安城中,秦國左右二相,屢次來向高嶽提及,皆言道石勒夷狄之人,尚且竊據帝號,大王英明神武,更當早日即至尊位,纔好標示正統,收集天下人望民心。

先是文武數十人議論,繼而全體臣子都來奏請,後來連百姓也羣情洶洶難以抑制,朝野內外都來勸進。高嶽便將先前所議待收復東都洛陽後,再做討論。有大臣言道要麼可先稱大秦天王,高嶽卻直接怫然道,天王名號,乃是胡夷之人獨設,沒有皇帝之名,卻行皇帝之事,簡直是不倫不類自欺欺人的可笑舉動。我皇漢男兒中土英雄,不屑行此掩耳盜鈴的謬舉,要麼不做,要麼便光明正大的承襲大統,要天王之名何用?

他這番話,羣臣自然認爲他是在暗示什麼,於是也都樂得不再聒噪,只安心等著便是。不久,高嶽便敕令攻略洛陽。

在相對沉寂了一年多後,秦軍終於大舉而動。此番以八千夏州軍爲偏師,南下專門攻打河東,長安主力三萬人,以右相韓雍爲統帥,調楊韜、李虎、何成、姚襄等上將爲副貳,專任楊堅頭爲前鋒,並徵召西涼鐵騎六千,擂鼓東征。兵過弘農時,匯合雷七指所部五千人,疾行向東,迅速打下澠池、宜陽後,兵臨洛陽東北僅二十里的孟津港。

石生在數次迎戰失利後,一面加緊洛陽防務,一面火速向石勒求援。石勒聞報當然心驚,撐著病體召開緊急軍議,並打算以石虎爲主將,往救洛陽。但石虎說自己連日來一直頭疼欲裂,神智混亂,稱病面辭。石勒無奈,便請多年的老兄弟、老部下,曾爲他麾下十八騎之一的老將桃豹出來,以兵事煩他西行一趟。桃豹乃是曾與祖逖長期鬥智鬥勇,作戰經驗極其豐富的老成宿將,時任趙國大司馬,得授高官顯爵,正是半退隱在家安享清閒的狀態。聽聞石勒召喚,當即慨然領命,接下徵西大將軍的重任,統帥四萬精銳,趕赴洛陽,以拒秦軍。

彼時韓雍見洛陽堅固非同尋常,料難一時攻克,便傳令將城外的莊稼盡數收割,村鎮戶民等全部遷走,並深挖溝塹,大樹高壘,多豎木柵,然後將洛陽四面圍住,切斷一切外援,徹底孤絕洛陽城。

桃豹兵至虎牢,未及歇息,便在繼續西進,打算挾洶洶來勢,一鼓作氣擊退秦軍。然而韓雍早就聞訊,嚴陣以待,並沒有一絲驚慌。待及兩軍照面立時交手,趙軍反覆衝擊,秦軍結陣防禦,毫無退卻,如是再三,桃豹見秦軍果然無隙可乘,根本佔不得什麼便宜,只好下令暫行退軍十里,與秦軍隔營相望。

但桃豹畢竟老將,曉得遠來救洛,要務在於速戰速決,逆反秦軍久圍之勢,振奮城中沮喪士氣,纔好一舉扭轉頹勢。是故第二日一早,桃豹便就令五千鐵騎爲中堅摧鋒,兩側輔以步弩三萬,大舉進攻秦軍

此時秦軍方食早飯,驀然警聲大作,重鼓一下緊似一下,便都曉得定然是遇襲,俱都紛紛跳起,大呼反擊。左將軍楊堅頭,飯在口中還未下嚥,便索性啐出,一面抄起雙刀,無暇披甲就跳上馬來,招呼身側親兵隊,繼而領頭在先,風馳電掣般狂飆出去,迎面直直闖入趙軍陣中,反覆衝擊,竟似一柄鋒利尖刀,惡狠狠地朝著敵人心口刺去。

趙軍主旗下,鬚髮皆白的桃豹金盔金甲,被全副武裝的雄壯親兵們層層護衛。他凝神屏息,仔細觀望,遠遠只瞧見楊堅頭一隊百把人,竟然在自家大軍中左衝右蕩,多有殺傷如入無人之境,不禁恨起,便連下嚴令,要求務必殲滅這小股狂兵。軍令方下,戰場上獨特的雄渾牛角聲響起,隨即一支黑沉沉的鐵騎出現在桃豹視野中,然後以踏破山河的狂猛態勢,向趙軍猛衝而來。

“那是,那是涼軍!”

桃豹倏地瞪大了眼睛,他目視那軍旗號,曉得了是名傳天下的西涼鐵騎,不禁驚怒交加。隨即便看見自家摧鋒騎兵,與涼軍當頭撞在一處,廝鬥招架之間,立時便顯得被動艱難起來。桃豹面色變得冷厲,當機立斷命令再調三千騎兵上前,務必壓制住涼軍的攻勢。

但與此同時,秦將何成、李虎,各率五千步兵,從側翼開始堅決地逼迫趙軍中段,力求將其一分爲二,使其首尾不能相顧。而雷七指、姚襄兩人,也各領三千勁騎,緊隨涼軍,呈品字形一往無前地鑿突衝鋒。另有秦軍大將楊韜,卻是帶著兩千輕騎,只是在趙軍左側數十步之外,保持距離反覆遊弋穿梭,不停地瘋狂拋射箭矢,給專心廝殺的趙兵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和困擾。

戰場上,無數人馬身影攢動,猶如不計其數的密集蟻羣,在羅盤似的大地上交織廝殺。大小戰旗不斷的被砍斷,又被重新掣起,揮舞搖動。各部兵士,隨著聲音各異的號角和鼓點,追隨著將領或者旗幟,皆是在埋頭決死爭鬥,鮮血淹沒了汗水,振聾發聵的喊殺聲,掩蓋住了哀叫和慘嚎。

洛陽城頭之上,石生將一切盡收眼底,眼見援軍愈發不利,但苦於四方城下被秦軍死死圍堵,莫說城門,連從牆上垂下士卒都是困難,故而就算急得直跳腳,也只能眼睜睜地被迫接受他願意或者不願意的結局。

經過一整天的苦戰,趙軍終於支持不住,呈現敗像,桃豹憤怒不甘,親自上陣致身受創傷,不得已開始往虎牢撤退。洛陽城中的石生,見桃豹戰敗,不禁從前胸涼到後背,想到若是再不逃走,等秦軍重新再來圍死洛陽,他除了餓死便是投降。於是他當機立斷,趁著城下混戰不堪的時候,組織城中數千精銳爲前鋒,忽然破開東、南二門,以虛虛實實之勢,決死突圍出城,隨著桃豹的腳步,也朝著虎牢關逃去。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報到+抱歉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
第一百四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四十七章 左右爲難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九十七章 王儲行事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一百一十一章 情難自已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兩百零六章 趁勝安排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四百零三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報到+抱歉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一十八章 白嶺盛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一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一百五十三章 越級拔擢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一百章 主客歡談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一百零七章 悠悠我心第三百七十四章 志在殉國第五章 馬匪之首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一百八十六章 閒庭信步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兩百五十九章 靈魂出竅第七十九章 靈機一動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一百九十章 落花有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卜妙算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二十七章 諄諄以教第一百九十四章 全面敵襲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三百零三章 大川河畔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三百五十五章 與荊州戰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三百六十六章 捉摸不透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一百七十一章 所向披靡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賞私贈第四百零九章 不好處置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一百五十章 插翅而逃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泽普县| 远安县| 阿瓦提县| 镶黄旗| 奉贤区| 临颍县| 富顺县| 永泰县| 临桂县| 永州市| 七台河市| 波密县| 平远县| 苍溪县| 五莲县| 长泰县| 卫辉市| 寻甸| 禄丰县| 金平| 建瓯市| 新建县| 花莲市| 清河县| 双辽市| 濮阳县| 德令哈市| 宿州市| 普陀区| 土默特右旗| 论坛| 八宿县| 鹤庆县| 乌拉特前旗| 盖州市| 漳平市| 阳信县| 凤山县| 那坡县| 九寨沟县| 固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