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百七十八章 遣使赴京

謝艾讓他不要這樣激動,先坐下喝喝水,有什麼話慢慢說便是。“司馬公!聽聞你向來對境內子民善待愛護,官身極佳,且兢兢業業,滿腔忠義,在人皆保身避難的情形下,卻毅然挺身而出,願意爲國盡忠。你的爲人和品行,謝某非常敬佩,又怎忍將你處死呢?”

司馬承還要激動說話,謝艾擺擺手,讓他先聽自己說完:“貴國從前是怎樣自棄中原,就不說了,而今的形勢,司馬公難道還不清楚?蘇峻已經徹底掌控了建康,一聲令下,無數人頭落地,文武百官統皆噤若寒蟬。無論南方各大門閥,究竟是不是真心順服,最起碼,就目前而言,江東朝廷,已經要改姓蘇了。”

“此前,貴國還寄希望於溫陶的勤王大軍。但不久前,韓晃徹底將其擊敗,溫嶠早死,陶侃畏懼本帥,頭也不回地逃去了廣州,而庾大相國,呵呵,先期遁走,都不曉得現在是死是活,但無論怎樣,還能指望他再掀起什麼風浪?所以,大勢已去四個字,用以描述晉廷處境,實在是貼切無比。”

“司馬公眼下求死,謝某不願殺你,非是不敢殺你。殺人容易,救人難。謝某統領數萬大軍,從北向南,從東往西,也算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謝某雖然在千軍萬馬刀槍劍雨中穿梭馳騁,但謝某其實並不好殺。人命關天,非是逼不得已,何必奪人性命?且司馬公乃是貴國宗室中佼佼者,持身嚴正,品行端莊,我當盡力救你重生,又豈會妄開殺戒?”

司馬承又開始沉默起來,但面色變得更加難看。謝艾緊緊盯著他,一面仍然在斟酌著詞句,來做勸說。

“司馬公爲晉宣帝子孫,挺身救國,心比金石,這是理所應當的本分,我十分讚賞。但是,譬如父母痼疾已深,你盡了全部力氣,使靈丹妙藥也救不回來,還能有什麼辦法呢?爾晉,既然走到氣息奄奄的這一步,半是人禍,半是天意。司馬公毋須這般悲痛,或有什麼自責,毫無用處。氣數將盡,這豈是你能一力扭轉的?”

“貴國南渡以來本就元氣大傷,現在再如此內憂外患,不啻致命打擊。再等到蘇峻廢帝自立後,貴國便就要徹底覆亡了,我料司馬公絕不會拜在蘇峻麾下,那不如與謝某同殿爲臣,共同侍奉我家皇帝陛下?”

司馬承哀聲嘆氣,皺紋交錯的臉,愈發顯得悲傷痛苦,幾乎要當場墜下淚來。卻聽著謝艾繼續道:“我皇帝陛下,神文聖武,乃是天降聖人,十年之間,滅亡匈奴劉氏,造我大秦,鑄就萬世不移之基業。而今,中原仍有僞趙羯石,儹逆抗拒,我皇帝陛下,發雷霆之怒,正要恭行天罰,一統北方,拯救萬民於胡虜鐵蹄鋼刀之下,還天下太平。

司馬公雖逢亂世,但又即將迎來盛世,爲什麼不拋去門戶成見,追隨吾皇,共同驅逐胡虜,也好青史留名?”

正說著話,秦將崔毅進來大帳,頗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司馬承,向上奏道:“大帥!被俘的晉將共十三人,除四人傷重不治以外,卜崇等九人,全部願降,末將特來向大帥稟報。”

謝艾面帶笑意,連連頷首,讓崔毅把降將們帶下去先好生安置,等戰事結束再做進一步安置處理。旁邊司馬承卻連連搖頭,滿臉的痛心疾首,只是要謝艾將他砍頭,一了百了,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投降。謝艾費盡了脣舌也是無奈,但卻真心不忍殺這個可憐又可敬的倔強老頭子,便下令將司馬承先看管起來,供給飲食不輟,待過段時日再做計較。

隨即,秦軍趕著湘州軍降兵潰卒,並特意將司馬承也推著,大張旗鼓衝向江陵,並重兵圍困起來。城上晉軍,本來就猶疑不定,當下眼見湘州軍敗到這般地步,且連譙王都做了俘虜,曉得從此怕是再無半分援兵,於是滿城都是膽戰心驚,絕望驚恐。在秦軍圍攻的第五日,城上終於再也無法忍耐,直接開門投降。

謝艾進據江陵,立刻張榜安民,好生撫慰降兵降將並及滿城百姓,然後又公開斬殺了幾名藉機哄擡物價或是從前民怨較大的不良豪富鄉紳,再借著精悍兵士的震懾和巡視,於是江陵城迅速被安定下來,並沒有起什麼譁亂。

謝艾坐鎮江陵,並令彭俊率偏師,南略湘州。湘州不要說反擊,此時連防禦的力量都沒有,好算是毫無縛雞之力的羸弱孩童,遇上了強壯彪悍的壯漢,勝負還有什麼懸念?彭俊一路暢通無阻,不出半月,便安然進據長沙城,湘州不戰而下。

至此,北荊南湘,悉數落入秦軍之手,整個九郡荊襄大地,從此劃爲秦國領土,本已是半壁江山的晉朝,無奈只得又將國土縮小了一半。

秦天聖三年正月,冠軍大將軍謝艾,上表奏凱,並請皇帝高嶽指示相關事宜。未幾,高嶽旨到,嘉獎徵南大軍並及南方諸將。主帥謝艾,一人獨下荊、湘兩州,前所未有,憑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開疆拓土的顯赫功勞,升任衛將軍,荊州牧,尚書左僕射,持節,並極爲榮耀的進爵爲國公,封爲楚公。從此,秦國四大國公的架構就此定型。

且說高嶽稱帝后不久,便設立了尚書檯與樞密院,分掌國家文武政事。尚書檯之首爲尚書令,樞密院之首爲樞密使,乃以楊軻、韓雍分別充任,兩者都爲正職相國。而尚書檯副手爲左右僕射,樞密院副手爲左右副使,人數若干不等,皆是副職宰相。

這一日,洛陽樞密院前廳內,很多來此上報、遞

送、領取各種信息塘報的軍人,正排著隊等候辦理相關事宜。樞密使韓雍半個時辰前外出,眼下還未歸來,故而有的人辦好了事自管離去,有的人,必須要將手中信報給韓雍當面批示的,則要留下,等候韓雍回來。

廖昌排在隊伍裡,雖然已經小半個上午了,但他並不著急,他有的是時間。廖昌乃是南方數萬秦軍中的一員,並隸屬於統帥謝艾的直屬嫡系親兵隊,年方二十一歲,因爲爲人機警又勇猛善戰,早已是中壘校尉。十日前,謝艾細述了荊州當前的各項軍事狀況,以及對將來戰爭的預測和分析,並將江陵及荊州湘州各地的人口財政等做了初步概括,做了一攬子彙總後,命廖昌帶了幾名隨員,北上洛陽,交給樞密院,並請樞密使、相國韓雍覽後答覆,最後上呈御前,待皇帝批示後,再將相關文件帶回江陵。

廖昌來京,只有這一項專門任務,也不用他多跑腿,只不過等著批示便是。今日裡,在出得驛館,他悠閒地吃了早飯,一路邊走邊觀光,從容不迫來到樞密院,已經有了不少等候者。值守將官告知韓使相還在忙,不多時韓雍又有事外出,於是慢慢人更多了起來。前廳裡也有百八十人,除了京師中禁軍、廂軍各部來人按常例稟報,其餘大多數,都是和廖昌一樣,來自朔州、夏州、盛州、秦州、雍州、梁州等等,秦國內各地的軍伍人員,有各種事宜要通過樞密院這個最高軍事機構來裁決批示。

廖昌站在隊伍裡,手裡抱著一堆文件,正在擡著頭東看西看,兀自好奇得很。不提防前面有辦好事的,低著頭只顧看手上的紙張,從他旁邊走過的時候,不小心撞了一下,將他手中一摞箋紙帶翻在地。

“格老子,毛躁躁滴,搞啥子嘛!”

猝不及防,廖昌當然失了手,楞了一下後,不禁有些氣惱,冒出了鄉音。他他忙不迭蹲下趕緊收拾那些重要文件,一面擡頭狠狠瞪著那莽撞的人,那肇事者自覺理虧,露出不好意思的笑,點點頭哈哈腰,一溜煙出去了。

正鬱悶的很,聽得後面又有個聲音哂道:“喲?這說的是哪裡話,沒聽過,你哪兒人?”

廖昌蹲著身擡頭一看,身後三四人之後,有個蠻牛樣的粗壯軍漢,正衝著他揚著下巴。廖昌手上麻利地收拾,邊不鹹不淡的回道:“涪陵的,你有啥子事?”

那壯漢帶著身邊人一起笑了起來:“果然是個南人,口音倒是有趣的緊。哈哈。看胚子也是瘦巴巴的,怎麼混進來吃了兵糧?”

談笑之間,彷彿是將自己當笑料一般戲謔。廖昌有些惱火,倏地站起身來:“大哈兒,你是啥子意思?”

(本章完)

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上架感言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三百零二章 格格不入第兩百八十二章 既定計劃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三十八章 安然無恙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兩百三十七章 奈何掣肘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一百五十九章 敵軍如蝗第四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六十四章 真知灼見第一百八十七章 微微情愫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一百六十八章 長安危急第六章 小試身手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十九章 迅疾出手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零四章 俱有所圖第七章 消弭禍事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三百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兩百七十六章 中途意外第一百九十八章 虛虛實實第四百一十七章 鐵石之人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兩百七十章 戰事又起第九十章 堅頭之勇第兩百四十六章 日落西山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三百九十二章 撫平邊地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上架感言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三百九十五章 故人故去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酬義士第四十四章 異變陡生第一百九十二章 愈發誤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十五章 別部司馬第一百六十六章 名王威勢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四百章 言出如鋒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一百六十四章 痛定思痛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有所動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二十九章 當街翻臉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第一百一十九章 要緊生意第一百七十六章 佳兒有策第四百一十三章 鄴城方面第七十二章 議立內衙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兩百一十三章 陳安又來第十一章 首陽小城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二十章 貴何如之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三百九十三章 慎重起見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三百四十章 兩趙決斷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兩百六十八章 就是此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图木舒克市| 江孜县| 黄山市| 图们市| 武城县| 馆陶县| 盈江县| 温州市| 渑池县| 河津市| 永城市| 花垣县| 鱼台县| 子长县| 辰溪县| 农安县| 格尔木市| 从化市| 鲁山县| 罗平县| 东至县| 布拖县| 都安| 安平县| 和田市| 高尔夫| 丰城市| 丽江市| 天长市| 石柱| 招远市| 葵青区| 新安县| 禄丰县| 汉沽区| 宁阳县| 蒲城县| 东台市| 盐源县| 无棣县| 鹿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