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

“前些時日,忽聞皇上遇刺,我本也驚駭憤恨。有意想爲朝廷出力討賊,只是不曉得是哪個狗賊犯的罪。可隨後卻竟然傳出來說是我石生下的黑手,意欲除掉皇上,然後趁亂分一杯羹!”說著,石生已是暴跳如雷,忍不住拍著桌子厲聲道:“荒唐!渾話!都說我要稱王稱帝。哼,人貴有自知之明,當年我沒有那個命,如今更沒有那個命!皇上對我的好,我石生永生不忘,哪裡會去妄想?但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口氣,不是我做的,便是抵死也不會承認!如今朝廷要來討伐我,儘管來,我一無所有,只有一幫打抱不平願意爲我討個說法的好兄弟,了不起大家拼個你死我活!”

爲免他情緒失控導致事態急劇惡化,多柴忙勸解道:“在這裡,我先給諸位交個底,皇上並沒有當真猜忌河東公,更從來沒有要除掉爾等的意思,先放心罷!至於公孫潮麼,他也是奉令行事。且聽說他這個人,素來性格陰沉尖刻,也不算是針對河東公一個人,公是何等身份,何必與他這種人計較!”

郭權冷不丁又插話道:“既然沒有想除掉我們,那爲什麼三路大軍步步緊逼而來?如今我青州已被圍得水桶相似,不是想來殺我們,難道還是想來赴宴吃酒不成!”

這次石生沒有再作態責怪郭權多嘴,只是面無表情地看向多柴。多柴搖搖頭,滿面懇切道:“三路軍隊,雖然有所移動,但都是在正常的防務範圍內,並沒有哪一路真正深入到青州界內,對不對?再者,毋庸諱言,河東公畢竟從前身份特殊敏感,且又有刺客臨死前的親口咬定,換做任何人做主子,難道就毫無疑心?皇上固然憂心忡忡,但始終力排衆議,沒有采取最後的手段,對不對?如果要說朝廷真的想討伐河東公,旁的先不提,我只說一句,而今鄴城已下,冀州以南我大秦王師不下十萬。且韓、胡二相,都是用兵如神震懾天下的名帥,他二人隨便哪個,坐鎮鄴城,另一個揮兵五萬南下來攻,再加上李虎、杜宣、公孫潮三支偏師爲輔,試問河東公,憑著目前實力,真能敵對否?”

石生不作答,只冷冷哼了一聲。

多柴也不指望他回答,又繼續層層剖析道:“當然,如河東公也是百戰良將,熟稔兵道,曉得兩手準備有進有退的道理。萬一不敵,當有路可遁。在下來前,聽說公正在東萊私下打造船隻,指望一旦與朝廷撕破臉又打不過的時候,便泛舟而去,在海外逍遙自在,可對嗎?”

石生神色變得有些不自然。心中暗忖造船這事一向隱秘,而多柴卻似乎瞭如指掌,看來此人不愧曾是內衙巨頭,行事

精細縝密,業務渠道無比廣泛和暢通。

彭彪見主子尷尬了,便忙又站起想再圓幾句。多柴衝他意味深長地笑笑,示意他不用緊張,一面道:“沒有關係。河東公心有疑懼,才做此安排,可以理解。換了是在下,多半也會如此嘛!不過,就這個事,在下還真要說幾句。”

“世人都說狐死首丘。連牲畜都曉得心懷故土,何況人更講究葉落歸根。河東公本於趙國懷有宿仇,又被江東敵視,若是再得罪大秦,天下便當真再無立足之地。有朝一日若泛海而去,便是從此遠離祖宗世代生息於此的中土,將來後輩不知所謂,連祭祀都找不到先人的墳塋,河東公於情何忍!再說了,公要出海,到時候我大軍就不能出海追擊?除惡務盡的道理,公是打熟了仗的人,比我更加清楚,朝廷肯放任你從容遁逃麼?退一萬步,就算你成功逃走了,那瀚海茫茫,無邊無際,據說風浪滔天起時,連蒼穹都能遮蓋住,多大的船都好比落葉相似,眨眼就被掀翻而使人葬身魚腹,公就能保證在萬里汪洋中一直絕對平安無事麼?”

石生還是沒有做聲,但面色數變,本來如尖刺般的目光,變得有些黯淡下來。

多柴雙目如錐,死死盯著石生的臉,緊緊捕捉他情緒的變化,邊也放緩了些口氣道:“河東公心中冤屈,頗有情緒,這個,在下知道,大行臺也知道。之所以到現在仍然不發一兵一卒,就是相信河東公的忠誠!在下臨來前,韓相、胡相都有所叮囑,表示河東乃是懷有忠義感恩圖報的人,是勞苦功高的國家良臣,將來還要倚仗他開疆拓土,怎會聽信流言無端攻擊!二相叫在下前來,務必要帶來大行臺的誠摯之意,二相絕不相信河東公會是反覆無常的叛逆之徒!”

連番話,既是示好之情,也有點醒暗示之意。石生本來憤懣欲狂,被多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了好一通,當即覺得心中好過了些,覺得事情似乎當真不想自己想象的那般絕望。說到底,如果朝廷當真要除掉自己,必用雷霆手段,韓雍平鄴之後,挾戰勝之威大舉南來,憑他目前手中最多三萬人,還真擋不住人家幾掃。現在又何必使多柴來苦口婆心的絮叨呢?

“好吧!中丞的話,本公就相信了。”

一瞬間,石生彷彿顯得很疲憊,有些心力交瘁的感覺。“既然中丞不辭勞苦,一路遠來指教與我,傳達了朝廷與大行臺的誠意,我石生豈會當真不識時務,對抗王師?石某是個粗人,不會那些花花腸子。今天選擇了相信中丞,相信朝廷,便是將再次將這條命交給你們。我有個提議,若是當真顧忌石生是

個隱患,石生願意將項上人頭交出,以打消朝廷疑慮。只是我手下這幫兄弟,自投奔聖朝以來,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皇上的事,就放他們一馬吧!”

“公帥!弟兄們死生都要跟著你!”

“公帥!何出此言!屬下絕不背離公帥!”

“……”

聽石生意氣蕭索真情流露,非惟郭權立即跳起來,臉紅脖子粗地大聲叫嚷,表示誓死追隨,便是文官彭彪,也難得激動起來,對著石生不停的搖頭,堅決不同意他的提議。

見部下們在此敏感時刻,當著朝廷使者的面,仍然堅定表示不離不棄,一瞬間,感動、委屈、難過、失落等情緒猛然交替襲來,石生一下紅了眼睛,嘴角急劇抽搐起來,幾乎就要當場墜下淚來。

出於職業習慣,多柴卻當即嗅出些結黨結派的氣息。但在此場合,他怎會那般毫無情商的說出來,只是裝作不知,反倒順著他們,安慰了石生主從好些話。

待穩定了情緒,石生向多柴施禮道:“雖然朝廷無害我之意,但眼下頗有對峙之實,倒叫人惶恐不安。若要化解措施,中丞何以教我?”

多柴忙應道:“不敢。在下之意,河東公可抓緊時間,趕赴神都一趟,親自拜謁皇上,當面剖析心跡,辯清是非曲直。而皇上英明聖裁,必能有所感悟,再續君臣契闊佳話。這樣,天下人也都可以明瞭公的清白,感於公的正氣。在下不才,定當始終相伴公之左右,願意以身家性命,向朝廷保舉於公。”

這等於是多柴自己願作貼身人質來讓石生寬心了。石生連忙離座下階,來到多柴身前,將他強按坐不動,自己深深鞠躬,動容拜道:“石某落難,幾乎爲天下之敵,唯有中丞雪中送炭,指明生路。不意中丞義氣如此!來日無論石某何種處境,定當始終奉中丞爲恩主敬重!”

他回頭向部下招手,喚道:“來!爾等也當面禮拜恩主,聊表心意!”

郭權及彭彪都來大禮參拜。多柴一顆心,終於大半落進了肚裡,忙跳起身來辭謝,倒是歡笑一番。正在這時,他的隨從,從外面急匆匆通告進來,向著石生和多柴施禮,繼而從懷中掏出一張紙,興奮的大聲道:“洛陽最新情報,經大行臺籤閱後急發過來,好叫諸位得知:敢行謀逆之事的背後主謀,已被內衙查出來了……”

多柴大覺驚喜和意外,顧不得有所失禮,急忙一把將那信箋搶過來,與石生並排凝神觀看起來,郭權及彭彪也忍不住圍上來瞧。衆人仔細看了,竟異口同聲驚叫道:“原來是他!”

(本章完)

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兩百二十章 金屋有嬌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
第兩百四十九章 幕後操縱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八十五章 親征武都第兩百二十章 金屋有嬌第兩百一十二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兩百章 傳檄而告第三百六十五章 意外之客第九十九章 偶然邂逅第兩百三十五章 朝廷求援第四百一十五章 來者何意第二章 身不由己第三百八十六章 當面秘奏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一百六十七章 死間失敗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三百零八章 正是說客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一百零五章 潔身自好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四百零五章 當面告發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三百五十一章 痛下決心第三百零五章 太傅未歸第兩百五十八章 開個玩笑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六十一章 三件要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奉旨相送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三百三十五章 亂平之後第一百三十三章 兩難之處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三百二十八章 趙使來謁第兩百三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五十九章 兵圍洛陽第兩百九十七章 頭號節將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兩百五十三章 家事之難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三百四十二章 前趙崩塌第三百三十六章 暗生嫌隙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三百九十四章 三年局勢第三百零六章 誰是罪首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明敵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中樞之險第四百零七章 當庭處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獻出陰平第三百八十五章 傳話而已第兩百四十七章 往事已矣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一百四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五十四章 痛貶庸吏第兩百四十二章 皇帝的心第十三章 首陽主官第兩百九十六章 徵南行營第三百八十一章 君臣奏對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二十三章 上邽來使第兩百一十九章 南安使者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三百一十一章 虎牢歸屬第兩百二十一章 小小要求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三百七十一章 以身犯險第九章 當前形勢第一百三十八章 陳安之謀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八十章 端陽節至第三十五章 故人之情第兩百五十七章 張春送禮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竹在胸第五十五章 不齒之事第五十六章 民冤如山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一十七章 何以爲報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四章 少年驕狂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一百一十章 情悽意切第一百九十七章 會師宕昌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兩百二十七章 氣鬱心間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兩百零一章 另遣良將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三百三十七章 再伐代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白朗县| 吉木乃县| 林西县| 义马市| 嘉祥县| 佛教| 陵水| 景洪市| 菏泽市| 佛学| 尉氏县| 通化市| 武山县| 古田县| 汉沽区| 彭水| 广饶县| 承德市| 南通市| 栾城县| 舟山市| 镇赉县| 遂昌县| 诸城市| 鲁山县| 安庆市| 章丘市| 灯塔市| 宜城市| 修武县| 乌拉特中旗| 江油市| 仁怀市| 乳山市| 宿迁市| 河池市| 清流县| 盐亭县| 毕节市| 裕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