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麻煩

實際上,這個攻城戰,已經算是比較溫柔的,充其量大規模的攻城只有一天,而且重點也在城牆的附近,實際上,城牆被攻破,當禁軍進入到城內之後,這一戰實際上,已經結束了。

可是之前,叛軍對於保州城的毀壞,纔是重點,無論是建築物,還是人員。

這一場叛亂,保州最少損失了20萬人以上,如果沒有朝廷的幫助,可能要長達數十年才能夠恢復。

時間永遠是一劑良藥,哪怕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殺戮,在時間的面前,也會變化,五年十年,甚至一百年,以往的殺戮再也看不到結果。

在進入到文官的階段,韓琦的事情也就少了,好在,有了長弓,爲了訓練長弓,每一個指揮使都是興致勃勃的,他們也就沒有了以往戰爭結束的無所事事,紛紛投入到訓練之中。

長弓真是個好東西,這是所有人的共識,如果換成其他的武器,可能摸索都需要時間,畢竟,一款新的武器投入使用,總要把所有的優缺點都弄清楚纔可以。

長弓不一樣,首先,軍隊之中有大量的短弓手,從短弓轉向長弓,只是稍稍的不適應,長弓略帶低廉使用方法,一些精銳的弓手,甚至可以三五天就熟練,畢竟,長弓永遠是概率來攻擊,你說是射中100步之外的靶心困難,還是射中靶子困難。

更別說,長弓只要誤差不到10米,都算是可以,這樣,哪怕是一個沒有經過訓練的人,只要擁有一定的天賦,都能夠迅速的上手長弓。

正是這種方便性,還有軟度,讓長弓的普及成爲了可能,最開始只是弓手轉,後來,只要是士兵,只要可以拉開長弓,都上來試一試,一些激進的,甚至想要把絕大多數的士兵都轉爲長弓手。

短弓手的攻擊力是可以的,但是弱點也相當的明顯,反倒是長弓,同樣是弓手,因爲射程和覆蓋攻擊的關係的,弱點少了很多。

這就是攻擊力的相比,熱武器時代,已經取消了類似重步兵和騎兵這樣的防禦性兵種,原因就在於,當對手集團衝鋒的時候,沒有多少肉體,能夠抵擋住熱武器的集羣攻擊,白刃戰,只是非常少數的情況,或者是在特別的地方產生,以這個爲主的話,是本末倒置。

長弓有些類似,攻擊上,長弓比短弓高的多,射程遠,意味著,攻擊到長弓附近,需要付出更多的傷亡,射速快同樣如此,當量變發展到質變的程度,長弓的優秀就展現出來了。

從來沒有一款武器,在使用初期,都得到了這麼多的認可,一款價格便宜,威力強大,使用性還多的武器,當然是人人都喜歡,軍隊是最簡單的地方,或許有什麼派系或者是裙帶關係,可是有一點是無法避免的,那就是實力。

軍隊本身的實力,戰功,這些都是一個軍官升級的能力,可是在沒有戰功的時候,本身的實力就代表著未來的功績。

一個1萬人的敵軍,放在那裡,很少有人能夠吃的起,可是真的要是吃的起了,那就是潑天大功,這一點,都清楚,所以大部分的指揮使都泡在韓琦那裡,等待著韓琦儘可能多和早的分配給他們長弓。

之前的2000個,已經平均的分配下去,首批訓練的也均分了,500個團練,已經是香餑餑了,雖然,在禁軍的標準上面,他們有這樣那樣的不合格,可是單憑使用長弓這一點,他們就合格了。

孫吉也是好容易才保住了這些種子,他知道趙信對於這些種子的看重,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些人是未來趙信保護力量的合格的一部分。

不過,好在,長弓生產的速度很快,就在苗家莊附近,就有很多的材料,再加上現在苗家莊擁有500個熟練的工匠,再加上韓琦支撐的,一天可以生產出800把長弓,到是箭有些複雜。

這些指揮使們,也有替代的方法,長弓的箭,跟最小型的牀弩有些類似,雖然性能不好,可是拿了箭頭,再裝上箭桿,就是一個不錯的長箭,或許在戰鬥上面,攻擊力稍稍的有些弱,可是,訓練是足夠用了。

實際上,現在只是大宋的戰爭機器,還沒有關注到,只是苗家莊和禁軍的這些不太合格的工匠,可是這樣的生產速度已經非常的可怕了。

單就這一點上面,長弓替代短弓,就無可抵擋,這些指揮使非常清楚,也就前仆後繼的投入其中。

在這個節骨眼上,1個800里加急的信使,進入到了軍營之中。

如果是戰爭進行的時候,800里加急過來的時候,這些指揮使們,還會去聽,但是現在戰爭結束了,800里加急肯定是仁宗給韓琦的命令,這些官場的老油子們,當然知道這一點,立刻接二連三的告辭了。

韓琦也沒有挽留,他更想知道的是什麼,難不成,仁宗被他說服了,要全面的推廣棱堡和長弓,這是好事情,大好事,只要有一兩年的訓練,當長弓和棱堡分別成型的時候,就是報西北的仇恨的時候,他甚至願意,放棄樞密副使的身份,前往西北,主持戰局。

信使把加急盒子交給了韓琦,韓琦拿過來之後,沒有打開,而是檢查了一下鉛封,雖然說,在境內,不可能出現替換,但是一些該有的規矩還是要有。

所有的鉛封,秘鑰都沒有問題,這纔打開,裡面有一封信,上面沒有的中樞,樞密院,只又仁宗的私印,是仁宗寫給他的一道旨意,一道沒有經過內閣,而是仁宗親自給出的中旨。

中旨,他的強度不高,或許對於低級官員來說,同樣是聖旨,可是對於高級官員,到了韓琦這個程度的時候,如果是違反了某些的情況,他是可以奉還。

不過要怎麼,還要看過之後在判斷,當韓琦看完了之後,愣了一下,然後是苦笑。

韓琦完全沒有想到,這個八百里加急,不是爲了獎賞他,也不是爲了長弓和棱堡這兩大改變大宋軍制的武器而頒佈的,只是給他頒佈了一個命令,命令結果很簡單,還是苗家莊,讓他提供完備的保護。

這一次不再是之前那樣,雲裡霧裡的說辭,有些讓人不知道什麼是好,是確切的命令,原因很簡單,皇二子趙昕,目前在苗家莊,保護她的安全他的安全是所有一切的重中之重,不惜一切的代價。

韓琦沒有見過趙昕,哪怕他是朝廷重臣,原因很簡單趙昕還太小了,不到4歲,還沒有進學,也沒有老師,故而,還沒有進入到朝廷重臣的視野之中。

可是他的名字,所有人都知道。

子嗣,在一般人那裡,那是私事,可是在皇帝這裡,那就是國事了,有沒有一個繼承人,這對於任何皇帝而言,都是大事,北宋皇帝,子嗣一向比較稀薄,真宗時候,就只有真宗一人,仁宗的時候更加離譜,不但子嗣稀少,活下來的還少,現在活下來的就是幾個公主,還有就是這個皇二子,現在還存活的仁宗唯一的皇子。

趙昕就在苗家莊,這不是開玩笑麼,可是仁宗的私印,還有熟悉的字跡,證明了這一件事情,是真的存在的。

之前,看到保州兵變,甚至是兵變之後的動作,韓琦都感覺到很奇怪,這個兵變,怎麼看也都不像是一個目的性很強的兵變,也沒有什麼目標性,就是因爲存在而存在的兵變。

同時孫吉的出現也莫名其妙,這麼一個待御器械,會出現在苗家莊,這個本來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在孫吉沒有獻上長弓和攻破保州的方法的時候,韓琦一直都是比較懷疑的,看到長弓作用和炸藥之後,這才放下心,或許孫吉真的是在執行秘密任務吧。

這個疑問,一直都縈繞在韓琦的心中,只不過沒有說出來而已,現在,這個問題有了結果,原來趙昕在。

趙昕在這一點,一切的疑問,就迎刃而解了,哪怕他還是一個孩子,就一個仁宗之子,還是唯一還或者的兒子的身份,就已經證明了重要性,莫名其妙的在保州爆發的兵變,也可以解釋的通了,目的就是爲了苗家莊,爲了趙昕,同時孫吉在的原因也可以解釋了。

仁宗只有這麼一個兒子,他的安全,關係到整個國運,別說是一個帶御器械,就算是三個五個,也都正常。

不過,韓琦唯一有些奇怪的就是,仁宗纔多大歲數,趙昕纔多大歲數,居然已經牽扯到了這個事情之中,他甚至對於背後是誰,也有了一點的認識,作爲一個前途無量的年輕官員,作爲一個三十出頭,就已經做到了樞密院副使這個級別上面,韓琦有自己的判斷力,甚至隱隱的感覺到,背後可能有什麼人。

有些人曾經拉攏過他,只不過,他相當的清楚,這不是他可以介入的,哪怕他是樞密副使,可是現在,他必須介入了,仁宗明白無誤的告訴他結果,他想不介入也不行了,眉頭緊皺韓琦,很清楚,他遇到麻煩了,而且是特別的麻煩。

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
第一百八十一章 神奇粉末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二百八十一章 鋼鐵成本第二百六十章 繁忙港口第七章 神奇的具現第四百二十章 授田和耕牛第七十二章 官道之戰第三百一十九章 險惡局勢第八百七十二章 不同的發展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第八百七十九章 兩縱兩橫第六百六十四章 箭雨掩護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四百九十章 銷售狂潮第八百六十五章 深入大洋第五百一十七章 驗證項目第七百七十六章 韓琦出發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六十六章 有錢的水匪第二百三十六章 後悔和憤怒第六百三十九章 試探和佈局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第四百二十九章 商人的回答第七百九十七章 最後通牒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二百九十八章 定海現狀第八百零一章 皇元元年第三百六十四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破壞測試第八百七十一章 和平演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定海幣第四百八十章 鉅額飛票和八音盒第八章 賺錢大計第十八章 驚喜連連第七百五十五章 盤點收穫第二百七十九章 他還活著第七百九十五章 最後的辦法第六百九十六章 慶曆七年底第二百三十三章 利用矛盾第六百八十五章 鐵路熱潮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利品第一百七十一章 古代化學第四百八十七章 特別的邀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人形拆遷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八百零九章 新宋中國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五百四十八章 矛盾彰顯第六百三十四章 深加工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二百三十五章 殺機暗藏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軍張俊第八百七十八章 水運和新鐵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四百八十五章 汴粱到應天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六十九章 省力裝置第三百一十七章 興慶府陷落第四百五十六章 輕工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城開始第一百八十五章 推倒重建第二百三十八章 無用的試探第七百九十五章 系統減重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五十章 薛玉的冒險第四十七章 連珠箭第六百八十八章 慶曆七年第七十九章 折服、蟄伏第六百四十八章 收復燕雲的計劃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三百四十六章 水泥路 鐵路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遼東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八百零九章 勞務抵達第六百四十七章 拿什麼證明第三十章 真定王家第六百五十章 長城,長城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三百一十六章 雲臺山島第四十一章 濃硫酸第二百七十四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機會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七百七十三章 應用疑惑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三百三十章 韓琦到來第七百九十八章 簽訂合約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六百三十章 遭遇魚羣第二百六十九章 火藥和地道第五百九十七章 合成氨第七百四十章 宰撫的應對第二百五十八章 曹劌親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鼎市| 池州市| 锡林郭勒盟| 泉州市| 堆龙德庆县| 德清县| 荆门市| 旺苍县| 凤冈县| 兰州市| 乌什县| 乌苏市| 宁河县| 科技| 巴林左旗| 绥棱县| 广宗县| 舟曲县| 缙云县| 巴楚县| 宜宾市| 保康县| 山西省| 云南省| 山东省| 綦江县| 宁武县| 凤冈县| 凤阳县| 改则县| 牡丹江市| 曲麻莱县| 吉安市| 积石山| 丰顺县| 河北省| 长乐市| 潞西市| 丰台区| 安徽省| 陇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