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一十八章 韓琦野心

一場變法,就這麼的開啓和結束,從此之後,范仲淹就在四處遊蕩,北方南方,最終黯然死去,再也沒有回到中樞,而變法派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有些直接消失不見,有些也藏匿鋒芒,等待著重新崛起的一天。

這其中,也就包括了後來崛起的韓琦,說句不客氣的話,他具有更大的野心,更加渴望攀登最高峰。

變法失敗,范仲淹被罷黜,他也是最早就知道消息的,沒有抗爭,面對著無法對付的力量,抗爭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可是沒有抗爭,不代表他什麼都不用做,必須要清楚自己的未來。

仁宗的態度是關鍵,如果仁宗對他的態度發生改變的話,那麼無論他怎麼做,都不會有任何的好處。

可是很顯然,仁宗除了徹底的讓范仲淹離開中樞,其他的年輕官員,更多的是保護,他只需要磨鍊幾年,時過境遷之後,就能夠重回中樞。

白白的等待,肯定不能有這樣的效果的,必須不斷的努力,在韓琦準備平淡的接受命運的,慢慢的積蓄力量的時候,機會降臨了。

機會總是要給有準備的人,可是要遇到機會,需要一點點的運氣,趙信的出現,給了韓琦抓住這個運氣的機會,在通過種種情況的分析,發現了遼夏之戰的機會,同時棱堡和長弓,改變了戰爭的局勢。

在成功的機會巨大,失敗的機會很小的前提下,在有可能創造出無以倫比功勳的前提下,韓琦怎麼能夠不去賭,這明顯是會通吃的賭博吧。

西北戰事和靈州和議,可以說是天上賜予的機會,被他抓住了,一下子震驚了整個北宋,一直都困擾的西北的西夏,徹底的滅亡,再也沒有威脅到北宋的機會,靈州和議還有靈州和議的擴大條款,讓他一下子獲得了鉅額的資源,這個資源,放在別人手中,可能會逐步的賣出去,或者就交給中樞。

可是在韓琦手中,卻是另外的作用,他把這個龐大的資源集中起來,用於靈州的建設,靈州的開發,則是他主動尋求的機會的。

韓琦胸懷大志,當然對於自己的現狀看的非常的清楚,單純的西北戰事和靈州和議,功勞巨大,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些可以成爲他躍升一個層次的基礎,只要稍稍等到時過境遷,三五年之後,當變法在中樞的影響散去,他就可以憑藉著這些,成爲樞密使,越過三司使這個層次。

這個躍升,對於這個級別的官員來說,是難以逾越的,可是這注定不是韓琦所期望,東西兩府,都是首腦,卻完全不一樣,並不是每一個樞密使,都能夠越過這個級別。

比如說,現在賈朝昌,他就幾乎不可能越過這個界限,韓琦做了這麼多,爲的就是成爲首腦,這跟他之前的東華門外唱名方爲好男兒一樣,他無數次的希望,自己能夠走到哪一步,成爲首輔,是他最大的希望。

東府和西府,都是首腦這一個級別,可是他們代表的意義絕對不同,賈朝昌貴爲西府首腦,但是他幾乎不可能成爲東府首相,葉清臣也一樣,現在是仁宗最爲看重的大臣,他甚至無法更進一步,達到樞密使的層次,更不用說首輔。

韓琦當然不會知道,在正常的歷史上面,哪怕沒有在滅西夏和靈州和議,他依然能夠走上最高層。

不過是花費了巨大的時間,12年的時間,在地方上磨勘,不知道費了多少辛苦,從三十多歲的壯年,到接近五十歲的老人,這才入主中樞,最開始也是在三司使,然後樞密使,最終登頂。

同樣的因爲機緣巧合的關係,從三司使到首相的位置,韓琦只用了兩年的時間,這是很多人不可想象。

有些事情,立足於自己身上,纔會想的比較深,韓琦沒有先知先覺,只能夠做到足夠的好,他需要在短時間,奠定靈州的基礎,並且以此爲契機,直接越過的三司使和樞密使這兩個級別,直接達到最高的巔峰。

這就需要做的更多,也需要做的更細,韓琦已經花費了巨資,開啓了整個靈州水利工程,爲的就是爲西北增加底蘊。

西北本身就是地廣人稀,土地從來都不是什麼問題,實邊和軍屯,這兩者都沒有實現的原因,不是這兩者不重要,關鍵原因就在於,西北本身太貧瘠了,自然承載能力非常的差,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開放移民,卻無法保證移民之後,他們的生存的問題,這樣的下來,對於整個中樞來說,是一個傷害。

總不能看著這些升斗小民去死吧,真的死了,還好辦,要是萬一沒死,卻激發了他們的兇性,揭竿而起,那就不是好處了,而是無法承受的壞處。

升斗小民,他們實力有限,無法對朝堂產生什麼作用,可是真的讓他們白白送死,也沒有用啊,西北是邊疆,苦寒和危險,更是讓人卻步。

哪怕聽說一些,都不會有人接近戰場,那種生命不受控制,有可能身死威脅下,普通民衆,除非是無法忍受,否則不會選擇西北。

現在不一樣了,整個西北增加了5000多萬畝的水澆地,如果加上增加的旱地,可能會超過6000萬畝,哪怕按照10畝一人的授田的話,也最少可以容納600萬人。

不說整個北宋到底有多少人,在中原,人口非常稠密的地方,那些在本地已經生活的相當困難的,悽慘活下去的人,移民到這裡,卻是不錯的選擇,中華民族從來都不缺乏勤勞的人,而缺乏給予勤勞的地方,只要把這些人移民到西北的話,西北地廣的優勢,就可以完全的發揮出來,到時候的,一切都完全不一樣了。

或許還有戰爭的威脅,可是小民們的目的,只是爲了活下去,在土地和更好的生活作爲誘惑之下,其他的,真的有些不重要了。

現在,西北還是一片貧瘠之地的,卻可以看到了未來的基礎,可以容納超過千萬的人口的,並且還有龐大的,足以讓北宋側目的養殖業,從這個意義上面說的話,西北卻是不錯,一旦完成之後,就成爲了穩定的根基。

這個遠景,幾乎所有的官員都是認可的,可是最高五品的官員,根本就沒有能力許諾,移民這個要求,並不是他們能夠決定的,這需要中樞,甚至是仁宗確定的。

對於交通不方便的封建社會而言,移民,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難的事情,除非真的活不下去,誰願意離開的故鄉,到別處,每一次的大規模的移民,都是一個血淚史,不但蘊含著巨大的危險,也容易出現問題的。

在整個封建王朝,大規模的移民,只是在王朝初期纔會發現,王朝初期,控制力量極強,再加上從舊朝上面不勞而獲的東西,足以支撐的起這個。

可是一旦到了王朝中期,在各方面支出瘋狂的上漲的情況下,要供給大規模的移民,那幾乎是不可能。

一旦移民的人數上升到幾萬人的程度,這可不是簡單的移民,首先,移民過程之中的消耗。

民衆不同於軍隊,控制能力有限,軍隊可以每天走30多裡,可是民衆,可能只有十幾裡,同時,老弱病殘,還要搬家,窮家萬貫,這要耽誤很多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抵達了地點之後,還要保證,在種植的糧食下來之前的所有消耗,這對於任何一個王朝來說,都是巨大的,超乎想象的,別說是幾百萬,就算是幾十萬,都是可怕到了極點的。

好在,韓琦並沒有逼迫他們,只是要求他們,按照目前的實情,送一個奏摺過去,其中提到這個事情就可以了。

聽到韓琦要求,特別是只是讓他們送一封奏摺回去,這樣的條件,就非常的寬鬆。

他們來的目的,本就是爲了調查這邊的情況,無論是調查到了什麼東西,都需要送一封奏摺回去,這不過是附帶的,把韓琦的要求說出去。

實際上,韓琦本身的位置,他自己都可以上書,接著他們的口,不過是方便,畢竟,有些話,自己說出來,是有可能有私心,別人的口說出來,就要客觀很多。

先入爲主的話,這樣一個異想天開,甚至是有些讓人匪夷所思的想法,可能唯一可能就是被拒絕,可是如果有足夠的人說,再加上靈州本身基礎,實現的可能還是非常之大的。

今天的目的達到了,韓琦也有些放鬆,其他也是,只要把這個奏摺送回去,他們來到西北的目的也就達成了,其他的就不重要了。

來到靈州已經10天了,加上風餐露宿的,差不多大半個月的時間,他們都沒有好好的休息,現在無論結果如何,他們只要把看到的東西說出去就可以了,其他的,就不用管了。

這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惠而不費,一個樞密副使,哪怕是過氣的,屬於是變法派的,可是西夏大功和靈州和議,就給他打下了一個深厚的根基,只要事過情遷,一個樞密使是沒問題的,這個情況之下,舉手之勞,當然是願意。

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五百零三章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
第四百六十六章 攜帶禮物第三百二十九章 靈州地位第三百六十六章 靈州和議擴大第三百五十三章 水上投入第四百一十一章 懷疑驗證第七百三十六章 定海現狀第三百零八章 喪心病狂的裝備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八百一十四章 青工刁小雨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五百二十八章 測量和驗證第五百八十八章 學科選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初陣遭遇第三百七十二章 商品風暴第二百一十三章 香水第二百七十七章 寵妃的冷宮第八百二十一章 一月二級第五百九十三章 乙烯製造第八百四十章 疑似美洲第二百九十三章 星辰大海第六百五十四章 縱橫遼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賴皮韓相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城器材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第八百五十六章 飛剪和先驅第七十三章 遠程阻擊第一百一十八章 禁軍實力第三百五十章 仁宗來信第五百零三章第四百零三章 技術活和商隊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四百三十七章 長弓的源頭第二百五十六章 逼迫章得象第二十八章 跋扈騎兵第四百二十六章 清潔和積肥第七百九十三章 芥末和山葵第六百八十三章 遼國撤退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七百九十一章 天空之夢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四百五十三章 炮和船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第三百零七章 實驗和神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絕對不行第三百八十三章 錢能通神第九十六章 打臉啪啪啪第四百七十四章 彙報和抵達第三十二章 南樂縣令第二百一十六章 神奇肥皂第三百八十七章 拍賣的串標第三百九十九章 兌現獎勵第四百四十一章 任意雄關第七百四十四章 最壞的結果第二百六十五章 仁宗認可第八百五十七章 玉米收穫第三百三十七章 邊境互市第一百三十二章 賺錢生意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海港第八百三十八章 初步探索第八百五十章 玉米找到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五百零八章 點睛一戰第二百三十章 弓箭對決第三十四章 快馬追擊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見和西北佈局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選爭奪第五百七十六章 援軍抵達第六百六十九章 逃出生天第六百一十二章 移民計劃第八百四十九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盜島第二百八十九章 國本之爭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八十四章 長弓和北宋第二百四十三章 樹炮逞兇第四百六十三章 玻璃窗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三百一十八章 神風來臨第一百八十八章 連弩和工程量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精鐵步人甲第三百二十章 建設費用第三百四十二章 軍制和缺錢第七百六十一章 飛剪船第三百一十四章 東京的消息第四百零五章 牛還是馬第二百九十一章 貨幣流通第五百四十一章 遠洋貿易第十六章 北宋縣城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草原第八百七十章 定海軍發展第八十六章 最適合北宋第一百零七章 再造奇蹟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問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 延寿县| 曲沃县| 雷波县| 外汇| 彰武县| 青田县| 马尔康县| 新宾| 尖扎县| 宁陕县| 阳曲县| 繁昌县| 阿尔山市| 济阳县| 防城港市| 游戏| 鸡东县| 桓仁| 钟山县| 长汀县| 霍邱县| 永宁县| 聊城市| 泰兴市| 循化| 寿光市| 博客| 屏南县| 巴南区| 肥城市| 高碑店市| 荆州市| 鄂温| 宁阳县| 兴城市| 宁波市| 鲁山县| 原阳县| 威远县| 会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