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

遼西之戰,在歷史上,並不是重點,很多文獻之中,都只是點到,過程和地點都沒有明確的指出,趙信雖然是研究歷史,可是他主要方向是宋史,偏向的也是的關於宋朝內部和密切關係。

在宋史之中,地位不高,甚至沒有多少影響的遼西之戰,他只是略微的涉獵,並沒有知道的清清楚楚。

有些時候,事情不能夠看錶象的,表面上看,遼西之戰對於北宋來說,沒有影響,他是在大宋千里之外打的一場戰爭,雙方淺嘗即止,最終和平收手。

可是實際上,如果能夠利用好這一戰,在慶曆四年這個節點之上,就可以獲得很大的收益。

外部環境影響內部,神宗的變法,一方面是皇帝當的悲催,沒錢,另外一方面,何嘗不是外部環境決定的,遼國和西夏的壓制,西北越來越高的軍費,內部區域,災害一年接著一年,這已經不是仁宗時候的拆東牆補西牆了,這是標準的入不裹出。

這種情況下,不搞錢幹什麼,王安石其實沒有那麼大能耐,但是有一點深入神宗的心,那就是他能夠搞錢。

趙信甚至連地名都記不得,似乎就是在後世的蒙古之中,那個地名還有些繞口,因爲不太關鍵的歷史,他也有些記不清楚了。

不過大致的過程,他還是知道,遼國興兵前進400裡,深入到西夏腹地,在賀蘭山附近,發現了西夏的主力,持續追擊,在最初的幾戰之中,打的西夏潰不成軍。

或許有演戲的成分,可不得不說,跟北宋戰鬥經歷,西夏是首次接觸到,在機動力和戰鬥力上面,都在他們之上的軍隊,特別是遼國遠比他們強大。

西夏傾國之力,不過是準備了十來萬的軍隊,可是遼國隨便就是10萬,而且國內還源源不斷的來了支援,元昊當機立斷的,立刻撤退百里以上,並且堅壁清野,甚至連草場也不放過。

如果換成北宋,這樣堅壁清野能夠起到的作用有限,因爲北宋行軍,都會攜帶大量的給養,他們的敵人遼國和西夏,那是什麼地方,窮鄉僻壤,怎麼可能有補給。

遼國跟西夏,習慣於跟北宋作戰,就食於敵這是基本,當西夏堅壁清野之後,遼國後勤頓時出現了巨大的問題,特別是草料,人幾天不吃飯,或許還可以,可是馬要是兩三天不吃草料,那就完蛋了,跑都跑步起來,跟別說戰鬥了。

可以說,從元昊決定策略之後,遼興宗敗亡就是註定,除非……

這一點,恰恰是趙信能夠做到,他可以提前的弄一批草料和食物過去,或許乾草這樣的草料,沒辦法長期保存,可是馬不是隻吃草料,他也可以吃糧食,在戰鬥的時候,一般有經驗的,都會給馬餵食一些黃豆等糧食,增加戰馬的耐力和力量。

吃草料是爲了節約,10萬騎兵每天消耗的草料,遠在普通士兵消耗的之上,如果用糧食,沒有那個國家,能夠承擔這麼大的消耗,可是短期是沒有問題。

當趙信詢問起遼國跟西夏如果大戰的話,西夏元昊選擇誘敵深入,然後斷糧攻擊,會選擇什麼地方的。

在北宋,或許對於遼國和西夏現在發揮的事情,北宋很難了解,可是地圖這樣,只要花費時間,就能夠弄到的事情,絕對是有的。

韓琦是樞密副使,他手頭上就有一個,而且是相對詳細的。

這不是趙信第一次見識到地圖,但是韓琦手中的這麼一個地圖,著實是想盡無比的,包括了西夏控制的大部分區域。

很快的,根據整個大方針,韓琦就給出了幾個選擇,果然,就有那個地方,在後世內蒙的境內,被稱爲河曲的地方。

韓琦也說,如果說真的要採用堅壁清野的方法的話,這裡是最有可能地方,因爲位置和周圍的環境都比較的適合。

那就是這裡,趙信只要去那個地方,通過卡牌系統,把東西具現出來,不用太多,只要能夠滿足10萬大軍三四天的消耗,就可以解決問題。

當西夏軍的主力的,都被解決了之後,堅壁清野也沒有什麼作用了,這些東西的可以提前放在那裡。

或許說,糧食這玩意,時間長了會放壞,可是西北少雨,只要是個乾燥環境之中,找一個山東,,或者是不會積水的地方,就可以大量儲備。

同時,距離這個戰鬥,還有少部分的時間,他也可以製作一些適合長時間放置視頻,烘乾的的壓縮餅乾是最好的選擇。

壓縮餅乾,並不是什麼技術含量很高的,其實這樣的食物,最早的時候,就是把食物烘乾的一種方法。

食物之所以會腐爛,原因在於食物之中,蘊含了許多的水分,水分容易滋養細菌,一旦食物失去了水分,就可以長時間放置。

新收的小麥,可能放幾天,都有可能腐爛,可是曬乾之後,磨成麪粉,就最少可以放置一兩年,如果更進一步,炒麪,放置的時間就更多了。

壓縮餅乾只要添加部分糧食和其他的營養物質,去掉水分,壓縮在一起,形成壓縮化的餅乾,就可以製作完成了,或許需要一定的摸索,可是隻要最大的可能,去掉水分,就可以長時間的存放。

這個方法,不但可以在遼西之戰之中使用,還可以廣泛的推廣到北宋的軍中。

後勤運輸是一個大事情,對於軍隊來說,北宋的軍隊必須攜帶足夠的糧食,惡劣的環境,讓運送相當的困難,幾乎都是民夫一步步的運過來的,往往一袋面或者米運送到前線,其中最少需要消耗三四倍,甚至更多的糧草。

因爲運送的民夫,也要吃飯,這也是代價巨大的根本原因。

壓縮餅乾,可以把糧食壓縮到很小的程度,一般而言,按照一斤可以供4-5個人一天的量來說,用尋常的糧食,可能一個人一天就可以吃掉3升以上,這就是12倍的壓縮量。

減少體積,減少重量,不但可以讓同樣的人員,運送更多的糧食上來,差不多就是10倍,可是總共的消耗,卻沒有變,甚至稍稍減少,這樣的話,平均每石糧草的消耗,就不是三四倍,而是三四分之一,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說實話,在中國軍事的體系之中,很早就注意到了後勤,保障後勤和偷襲後勤,很早就是軍隊必不可少的一個主修課的,多少戰爭因爲偷襲後勤和保護後勤線而決定戰局。

可是他們並沒有深入的認識到後勤和物流的好處,只是從簡單的表象上面,看到了一些東西,有河道或者是運河的地方,後勤保障就好做很多。

船的運輸量大,使用的人員少,還可以24小時前進,這樣的效率就比一般的陸路運輸要高的多。

中國太大了,大部分爆發戰爭的地方,都沒有河道,或者交通不發達,這就成爲了後勤的巨大壓力。

在主流的眼光之中,戰爭是非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能夠發起的,戰爭時候,消耗會可怕的增加,最可怕的就是糧食。

本身邊塞地區,糧食就貴,每運送一斤的糧食,要消耗五六斤,甚至更多的糧食,不要小看這個,當邊塞的軍隊超過20萬的時候,每天的消耗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很多王朝,都是在連年的戰爭之中被壓垮的。

北宋也是如此,跟遼國在河北的對持,跟西夏在隴西這邊的爭鬥,直接讓北宋的政局進入到了泥潭之中,越來越高的軍費,把一個佔據了世界經濟八九成的可怕的國度給拖垮,這也算是整個封建王朝少見。

一個簡單的想法,就可以運用到軍隊的後勤之中,並且提升軍隊的效率,也就是穿越者擁有這麼多的奇思妙想,才能夠有這樣的提升。

現在考慮這些有些早,遼西之戰是必須要考慮的,這種壓縮餅乾和炒麪之類,味道就不是怎麼好,那個時候,遼國肯定不會想那麼多在斷糧幾乎要崩潰的時候,這成爲他救命的稻草,他們考慮的是救命,而不是味道。

只要遼國不崩潰,在趁著最後的幾乎,陰元昊一把,未必能夠把元昊一棍子打死,西夏就會更弱。

削弱的西夏,纔是最佳的選擇,這是熟知宋史趙信最確定的一點,如果王韶的滅夏之戰,發生的時間不是在神宗,而是在仁宗年間,對於北宋而言,簡直是一個巨大的轉折點。

財務不再惡化,有足夠的時間,調整結構,而不是如同神宗那樣,用最激進的方法,獲得金錢。

定海軍的建設,那是未來,那是長期的,可能在三五年,甚至是十來年之中,才能夠起到效果,通過一個強大,帶來巨大變革的城市,從根本上改變北宋,可是在遼西之戰之中的渾水摸魚,讓這一戰偏離原來的軌跡,向著北宋的方向上轉移,這纔是應該做到的。

趙信在確定的地點之後,自言自語,並且比劃著跟韓琦解釋,韓琦好幾次都欲言又止,一直到趙信講了一個段落之後,看到趙信的興奮度有些下降,這才說道:“殿下,有個問題我想問問,爲什麼我們要幫助遼國,不是應該幫助西夏麼?”

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
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時倉庫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三百二十二章 韓琦的後手第一百五十八章 森嚴的等級第四百二十五章 跟我來看第七百五十三章 仿製失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造船技術第二百三十一章 散彈和獨彈第八百零六章 離別進行時第三十九章 危機臨近第二十七章 離開南樂第九十三章 紫衫木和海貿第二百三十二章 敗的莫名第八百二十三章 管理費磋商第四百零八章 藥材熱潮第八百一十一章 爭奪和改變第二百零九章 團練成軍第三百八十九章 時間等於金錢第八百四十四章 轉移視線第六百四十二章 鐵路爭奪第九十四章 廉價的箭第八百六十九章 鐵路和公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二百四十八章 勝利的錯覺第五百四十六章 外銷商品第三十一章 巨大威脅第二百七十六章 800里加急第三章 系統初現第六百三十一章 開門紅第二百四十一章 冶鐵作坊第四十九章 斷後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關之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二百零五章 麻煩大了第六百零二章 科研和滑膛槍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三百九十四章 人力工程第五百九十章 教育改革第二百二十六章 紙甲第七百三十五章 定海軍來人第二百九十五章 開港洪澤湖第六百七十二章 攻佔折津府第五百九十五章 後續發展第一百四十章 饅頭到包子第八百零八章 直達鐵路第八十章 改變的開始第四百六十章 污染治理第六百四十章 到站陳留第六百二十一章 飛魚級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三百一十七章 防禦和奏摺第二百四十七章 驅使民衆第八百八十三章 仁宗之意第一百九十七章 戶籍審查第一百六十五章 滲透和反滲透第三百零五章 兩重天第三百二十九章 重型長弓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六百九十二章 陸軍海軍第二百五十七章 毒瘤和訂單第一百八十七章 防禦體系第一百九十四章 普通抽獎第七百五十九章 公開招工第二百八十五章 多點的平衡第一百一十三章 提前準備第三百四十三章 廷議驚雷第四百一十六章 移民請求第二百三十五章 瞭解元昊第三百五十六章 元昊和肅州第九十九章 萬箭齊發第五百零五章 殘酷誘餌第七百八十四章 基地曝光第二百三十一章 保州兵變爆發第二百九十章 韓琦親至第三百零七章 冒險的做法第五百七十一章 添油戰術第二十一章 中藥店第六百七十三章 坐守山海關第四百四十章 殺人的藝術第八百四十章 工人商店第四百三十三章 狄青吃驚第七百八十七章 戰列之夢第八百二十五章 無息貸款第三百四十七章 新鐵路 消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造反前提第一百四十八章 養殖和酵母第四百八十八章 水晶坊第六十四章 斬首絕殺第二百五十七章 面見韓琦第七百五十八章 遞交國書第八百零七章 展現肌肉第五百六十章 意外和餘量第八百八十章 亳州事發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約而同第八百三十八章 築路機械第二百七十四章 保州城落第七百六十三章 皇家園林第二百零八章 棱堡具現第七百六十六章 使館區第七百五十一章 紫光殿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鱼台县| 六枝特区| 托克逊县| 剑川县| 比如县| 巴彦淖尔市| 原阳县| 专栏| 宜君县| 麻栗坡县| 绥化市| 东丽区| 大姚县| 琼中| 黎平县| 错那县| 隆尧县| 高雄县| 祁阳县| 舟曲县| 乌鲁木齐县| 潜江市| 宁乡县| 正定县| 耒阳市| 湘乡市| 清徐县| 阿荣旗| 通城县| 铜梁县| 千阳县| 武威市| 潍坊市| 宿松县| 清镇市| 本溪| 西乌珠穆沁旗| 大连市| 大姚县| 蓝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