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了?”沈清綰放下了手中的賬本。
聽著蘇天河慌里慌張的聲音,淑妃和錦妃不約而同的擡眸朝著他看去。
“太后娘娘暈倒了。”
什麼?
沈清綰眸光一驚,直接從凳子上站了起來。
淑妃和錦妃也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傳太醫了嗎?”沈清綰起身,快步的朝著宮門口的方向的走去。
“娘娘,剛剛您一直在跟淑妃娘娘和錦妃娘娘看賬本,有件事奴婢還沒來得及稟告,龐大將軍昨夜在軍營中被刺客用暗器所傷,身中巨毒,皇上讓太醫帶帶著太醫院幾位醫術高明的太醫,晌午的時候,便動身趕往嶺南。”
龐大將軍在軍中被刺客用暗器所傷?
沈清綰雖然對武功,輕功,內力什麼的不懂,但是龐大將軍在外征戰這麼多年,連這一點防備都沒有嗎?
即便他因爲什麼特殊的原因睡的沉,難道他營帳外面駐守的將士,也一絲一毫都沒有察覺?
沈清綰覺得此事,並非那麼簡單。
“估摸著龐大將軍這一次應該是兇多吉少了,娘娘有所不知,今兒嫺嬪爲了求皇上,讓她出宮去見龐大將軍最後一面,跪在養心殿門口,把頭都磕破了。”蘇天河說著,歪頭嘆了口氣,“求了這麼半天,皇上還是沒有鬆口讓她出宮。”
沈清綰沒說話,只是心中有了另外的想法,“睿親王今日可來了宮中?”
睿親王?
蘇天河一時沒反應過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娘娘,睿親王好像那裡出宮以後,便去了江南,至於到底什麼時候走的,到了哪,奴才還要細細打聽了,纔好給娘娘回話。”
“不用了。”沈清綰加快了腳步。
她趕到慈寧宮的時候,太醫院中,沒有去嶺南的太醫,幾乎全部都聚集在了慈寧宮的寢宮。
太后躺在牀上,臉色蒼白,咳嗽不止。
“母后。”沈清綰走到了太后的牀邊,眉心輕輕擰了一下,她朝著周圍掃了一眼,轉頭衝著太醫問道,“母后現在到底什麼情況?之前的柯基不是已經好了嗎?怎麼會突然復發這麼嚴重?”
“回皇后娘娘的話,太后娘娘的身子一直都是由張太醫照料的,此時張太醫並不在宮中,微臣剛剛已經給太后娘娘把了脈,脈來的特徵,太后娘娘的脈象,緩和、細澀如絲,像一條沒有彈性的繩索,主氣不足。微臣推斷,應該是由於氣血不足、脾胃虛弱、陽虛、痰飲等病癥導致。”
回話的人,是李太醫,之前儷嬪的身子一直都是由他照料的。
沈清綰對這個人瞭解不多,但對此人的藝術,她是抱有懷疑的,先不說儷嬪之前如何。
單論他剛剛說的那些脈象,沈清綰不懂,但是氣血不足這一點。
之前睿親王從宮外買回來了不少的東阿阿膠,分給了各個宮中,太后這邊,給的是最多的。
若不是她前些日子過來,跟太后一起用膳,她自然不會知道,太后不喜歡吃那些阿膠,又覺得那些阿膠確實是補身子的好東西,便把它們碾碎了放在了每日喝的粥中。
就算身子再虧,也不至於在日日吃著阿膠的情況下,會突然因爲氣血不足,引得咳疾復發,確實有些牽強了。
“李太醫是不是再給母后診一下脈……”沈清綰猶豫著朝著李太醫的身後看了看,想要找一個眼熟一些的太醫,可看了半天,竟發現這滿屋子的太醫,似乎一個眼熟的也沒有。
“皇后娘娘此言何意?是認爲微臣剛剛給太后娘娘診脈有誤嗎?”李太醫也是一臉的不服,雙手抱在胸前。
“自然不是。”沈清綰神色凝重,“只是怕李太醫診斷有誤,耽誤了母后病情,吃罪不起。”
“皇后娘娘,微臣在後宮侍奉數十年,先帝還在的時候,微臣就已經在後宮侍奉了,若是皇后娘娘質疑微臣的醫術,大可回了皇上,罷了微臣的職。”李太醫眸光堅定。
沈清綰整個一個大無語,索性就真的不說了。
就在此時,寢宮的門口傳來了太監通傳的聲音。
“皇上駕到!”
皇上過來了,還算來的及時,沈清綰的心中緩緩鬆了一口氣。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元武帝腳步又急又快,他徑直的朝著太后的牀邊走去,沈清綰連忙起身,給他讓了一個位置。
“母后,您覺得怎麼樣了?”元武帝拉著太后的手,滿臉焦急。
“皇帝……咳咳咳……不……不用擔心……咳咳咳。”太后費力的喘著粗氣,“都……都是……咳咳……老……咳咳……毛病……”
“母后快別說了,都怪兒臣考慮不周,而且不應該把太醫院醫術高超的太醫全部發到嶺南,可兒臣聽聞龐大將軍身中巨毒,危在旦夕,確實著急。”
“皇帝不用說了,哀家都明白,龐大將軍爲國征戰,如今他在軍中遇刺,生死未卜,皇帝派太醫過去,也是心繫龐大將軍的安危,這些都是皇帝應該做的。”太后在元武帝的手背上拍了兩下,又咳嗽了幾聲,才緩聲道,“皇帝無需自責,哀家都明白,哀家身子不要緊的,都是些老毛病了……咳咳咳……這咳疾每每到了春日,都會發作,不礙事,讓太醫院按照以前的方子給哀家煎兩副藥,吃一吃就沒事……”
太后的話沒說完,又是一陣猛烈的咳嗽,元武帝的面色更加凝重了:“你們一個個都杵在這兒幹什麼?看不到母后此時有多痛苦嗎?還不趕緊去煎藥。”
元武帝一聲吼,嚇得滿屋子的人都跪了一地。
李太醫瑟瑟發抖,微微挺直了身子,“皇上,微臣剛剛已經給太后把過脈了,也開了藥方,估摸著此時藥也快要煎好了,微臣這就去把藥拿過來,伺候太后服下。”
“還不趕緊去。”元武帝一臉慍怒。
沈清綰動了動脣,還沒來及開口,李太醫已經把那一碗熬好的藥遞到了元武帝的面前:“皇上。”
沈清綰:……
這藥熬好的可真及時啊!
元武帝爲盡孝心,更是自己拿著湯匙在藥碗中攪了攪,舀了一勺放在脣邊又吹了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