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易將自己的坐騎與道童帶回了道場,同時給金靈等幾位同門傳去了消息,關(guān)於天庭爲他們上尊號一事。
層層虛空的深處,橫跨一層層道境,元易出現(xiàn)在此。
“老師?!?
一身赤紅道袍的青年出現(xiàn)在元易身前,恭敬執(zhí)禮,正是被元易抓來幹活的赤松子。
這位九霄山的山主,炎黃時期大名鼎鼎的雨師,在這洪荒天地之中也算是響噹噹的一號人物。
“嗯,做的不錯。”
元易驗收著赤松子的工作成果,滿意地點了點頭。
瓊玉載道,至高純淨,凝道而成,闢一方道土。
此前多寶師兄以佛門之道開闢二十四諸天,而趙公明手中還剩下了九枚定海神珠。
九枚定海神珠,合成一套先天靈寶,品階也不高,趙公明拿著除了盤著玩耍也沒什麼用。
元易覺得不能就此浪費了,不如拿來利用一番。
而多寶以佛門之道開闢諸天的事,元易覺得有些意思。
玄門教派雖散,可教統(tǒng)卻不當有失。
不如用這九枚定海神珠闢一方神土,承載玄門之道,鑄就一方道土,集承道、傳道、演道、蘊道於一身。
所以在佛門之事結(jié)束後,元易便是來到了此地,以他的道行與道果,勾連天地萬道,化作一縷大道本源,於此刻下一個“道”字,道生一而生萬物。
洪荒天地間玄門之道被他勾連,無盡大道歸源,三教之道徹底合流,融於此處。
元易要以玄門三教之道,鑄就淨土,一方介於虛實之間,顯化於世的道源之地。
當然,將散落天地間的玄門之道一點點勾勒出來,化作道章,煉成這道土的基石,事情雖然簡單,畢竟元易出手,無人會阻攔,任由他匯聚三教之道承,重?zé)掛兑坏乐小?
可做起來卻是繁瑣,元易諸事繁忙,便只好將赤松子叫來了。
徒弟不就這麼用的嗎?
元易沒有正式的弟子,赤松子勉強算是一個,也就只能將他給抓來了。
九枚定海神珠,比不得二十四枚,但元易自身的大道修爲境界卻是高出多寶道人太多了。
玄門之道,又是真正的聖人大道,道祖鴻鈞開闢,三清教化萬靈,各自走出不同的路,如今又在元易手上再度融會貫通會一條大道。
元易便是以此來煉化這一方道土,要將玄門之道,承載於其中,以此來演化枚道種,傳承於世。
甚至於元易的目標並不僅僅是玄門之道,畢竟是元易作爲主導(dǎo),現(xiàn)在老師與師伯不顯於世,便是他元易說了算。
元易大道以陰陽爲基,以恆易無定爲軸。
對於元易而言,大道演化,就該變幻無常,永無止境。
道恆易,故恆存。
包容更多的可能性,便能演化更多的可能性。
這是一方用大道之力凝練而成的道土,千絲萬縷的氣機勾連,支撐起這一方道土,無數(shù)的道章沉寂其中。
瓊樓玉宇,爲其表象,顯道之至純至真。
元易並沒有將九枚定海神珠單獨開闢爲九重天,而是熔鍊歸一。
多寶所闢諸天,爲傳道於世,分而化之,發(fā)散延伸。
元易此處卻是反過來,諸般大道,融匯歸一,殊途同歸,及至盡頭,唯有一個“道”字作爲本源,那是元易勾連天地所煉化的一縷大道本源氣機。
元易擡手,虛空一招。
便聽一聲劍鳴無視時空之隔傳來,劍鳴之聲清越,瞬息而至。
截天劍自虛空之中飛出,懸於元易身前。
元易的手卻是微頓,沒有將截天劍接在手中。
“......”
元易看著站在截天劍上的身影,有些無奈。
他把截天劍放在瓊霄身邊,如今自己召截天劍,瓊霄抓著截天劍不放,讓截天劍把她也給一併帶了過來。
此時此刻,瓊霄便站在截天劍上,笑嘻嘻地望著元易。
“師兄~”
瓊霄伸手撲了過來,元易只得將其接住。
“龍吉師妹呢?”
元易將瓊霄放下,開口問道。
瓊霄自己就這麼突然跑了,把那小師妹獨自丟在道場中了?
瓊霄眼眸眨了眨,左右張望,隨即將目光落在眼前的瓊樓玉宇上:“師兄這是要做什麼?”
這傢伙,直接試圖通過轉(zhuǎn)移話題來避開回答。
元易對此也沒有繼續(xù)追問的意思,反正師妹又丟不了。
“鑄我玄門道土,承天地之道。”
元易迴應(yīng)道,將截天劍舉於身前。
這柄劍在截天承道之後,便再未真正出鞘過,一直蘊養(yǎng)於劍鞘之中。
那一道截天的劍光,貫穿時光長河,延伸尚無盡頭。
一劍未盡,作爲元易的承道之器,便如元易自身的道一般,尚未圓滿。
而此時此刻,截天劍那墨玉劍身卻是緩緩自劍鞘之中滑出,不疾不徐,靜寂無聲。
亦或是大音希聲。
隨著截天劍的出鞘,一抹劍光映照而出,無形的道韻席捲過天地間,卻只如微風(fēng)拂過湖面,不留半點痕跡。
道韻一閃而逝,生滅只在一瞬之間。
截天劍出鞘,劍身之上,一道劍光沉浮,映照天地破滅與開闢之景,不見起始,不見終焉,道生道滅,盡在其中。
隨即萬般異象斂去,只剩下一道純淨的劍光,飄渺,玄妙。
這一劍,名爲截天,是元易一身大道所成的一劍。
元易屈指輕彈,劍身微顫,那一道截天劍光從劍身上剝離,飛出,環(huán)繞在元易身周,如一掛銀河流淌。
“去!”
元易指尖自劍光之中劃過,劍光隨之虛淡,盡數(shù)匯聚於一點道性之內(nèi),明滅不定。
這一點靈光被元易彈出,落入道土之中,瞬間,整座道土便像是被注入了生機,一條條大道紋路延伸,無窮無盡的道章沉浮演化,無形的氣機千絲萬縷,瀰漫各方,便如一條條樹根,縱橫交錯。
道土之上,一道道氣息自虛空垂落,道韻灌注而下,隨即散作無形,一切的異象隱匿,歸於自然。
而衆(zhòng)生的感應(yīng)卻是並未消散,那投注而來的目光,亦未收回。
片刻之間,一道道靈光匯聚而來,落入其中,瀰漫著各不相同的大道氣息,顯化於道土之上。
道韻交織,一座座瓊樓拔地而起,無邊道土,匯無量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