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最深處,元易帶著瓊霄來到了此地。
這裡與西方教的立教根基幹系不小,也就是元易的情況特殊,方纔踏足此地,此事元易也徵得了二位聖人的同意。
魔祖羅睺與他之間有著諸多因果牽連,此事接引與準提二人自不會不知曉。
既然來到了這裡,元易自是要去看一看的。
四柄殺劍吞吐煞氣,赤霞滔滔,森然殺機繚繞,環繞四周。
誅仙劍,戮仙劍,陷仙劍,絕仙劍。
誅仙四劍,老師曾經執掌的法寶。
不過在重立天地之後,老師並未將這誅仙劍陣帶走,只帶走了老師自身的證道法器青萍劍。
這四柄殺劍執掌在多寶道人、金靈、無當、龜靈四人手中,此前多寶道人拿了趙公明的二十四顆定海神珠,便是將其執掌的誅仙劍交由趙公明執掌,不可能將此劍帶來西方。
元易找同門借來了這四柄殺劍,他倒也不是要用這誅仙四劍做什麼,只是當作一個引子罷了。
四道赤霞環繞,瓊霄一身赤色仙裙繞著四劍逐個打量,興致頗高。
畢竟是老師最強大的法寶,當初老師分配任務之際,親傳弟子之中內門的四人掌誅仙四劍,協助佈置誅仙劍陣,守四方劍門。
不僅趙公明沒有機會拿著這誅仙四劍抖一抖威風,瓊霄她們也一樣沒機會。
以瓊霄的性子,對這誅仙四劍興趣可不小,比混沌鍾這真正的先天至寶都青睞幾分。
不僅僅是因爲這東西屬於老師,自帶幾分親近。
三姐妹之中,瓊霄行事最爲凌厲,好勝心比之碧霄更強幾分,出手往往最爲果決,殺心要更重幾分。
元易甚至覺得,瓊霄的殺性或許不比自己這本源生煞氣之人弱到哪裡去。
低眉順目,裝可憐,矇混過關,可跟人動起手來,瓊霄比雲霄和碧霄都要兇殘不少。
是以,這誅仙四劍的凌厲,相當讓她中意。
“成陣方爲先天至寶,單獨一柄劍不過區區極品先天靈寶而已,如何比得上本鍾,怎得不見她對本鍾如此恭敬?”
鐘聲悠悠,夾雜著一道小小的怨念。
元易沒有迴應它,擡手輕拍,讓其安靜下來。
轉頭看向瓊霄:“走吧,我們下去看看。”
元易氣息將瓊霄捲起,攬在身旁,誅仙四劍環繞於身,一步邁出,身影瞬間消失不見。
“非銅非鐵亦非鋼,曾在須彌山下藏;不用陰陽顛倒煉,豈無水火淬鋒芒?”
一層層空間禁制,化作封印,隔絕天地,鎮壓於須彌山之下。
那無量神山之中,自成乾坤,好似一方獨立的世界。
元易帶著瓊霄與誅仙四劍出現在此,截天劍與混沌鍾都被元易放在了瓊霄身上,讓其護身。
至於元易自己,他現在比起曾經的魔祖羅睺可是道行更高,此地對於他來說並沒有什麼需要顧忌的。
“好純粹的煞氣,如此濃郁,帶著先天氣息,不愧是能夠蘊養誅仙四劍這等殺伐之物的地方。”
瓊霄縮在元易身旁,目光好奇地環顧四周,不由開口道。
他們出現在一片虛無之中,不見天地日月,下方是一口深淵,噴涌著濃郁而純粹的先天煞氣,形成森然殺機,能夠令得尋常大羅存在爲之悚然。
血色光華流淌其中,便像是生靈不曾乾涸的精血一般,毀滅氣機四溢。
誅仙四劍錚錚而鳴,隱隱帶著歡欣雀躍,縱橫飛舞,穿梭在煞氣之中,如魚得水。
不僅如此,連瓊霄腰間的截天劍都發出了一道劍鳴,煞氣涌來。
這兩件靈寶都與先天煞氣有著緊密聯繫,也與曾經的魔祖羅睺有著因果牽連。
虛空之中,密佈道痕,散發著純粹的魔道氣息,與魔道羅睺打過數次交道的元易對此並不陌生。
這裡不僅是羅睺養兵之地,還是他的道場所在,這裡留存了他的演道痕跡,是西方教起家的底蘊之一。
到底是曾經和道祖一般的人物,開創了魔道。
西方二聖能夠在仙道之外開闢八百旁門三千左道,其中不乏融合這仙魔之道的原因。
元易眼中道紋交織,觀摩著這些大道演化痕跡,不斷推演。
他如今的道行固然比曾經的羅睺更高,但他是走在前人已經走通的道路,與魔祖之中真正自行開闢完善出一條路的人還是不一樣的。
拋開立場本身,羅睺可也是真正的闢道之人,而且是那無中生有走出一條道來的人物,只是他的道途行於極端,不給天地與衆生留下機會罷了。
“這裡是整個西方大地地脈交匯之所在,萬山祖脈,羅睺以地脈之氣養煞,佈局有幾分像曾經的巫族祖地。
另外,此地位於西方位,應五行之金,鋒芒更盛,本就顯殺伐之相,除了此地,也再難有其他地方可養出誅仙四劍這等殺伐之氣了。
羅睺在此養煞,既養誅仙四劍,也養己身,以煞氣修身。
這裡,可是真正的魔窟,下方除了天然造化的煞氣以及地脈蘊養的煞氣之外,還埋葬著一片戰場。
不出意外的話,便是曾經龍鳳麒麟三族與兇獸一族的戰場了。
西方教的二位師叔對此地做過梳理,雖然留下了這一片演道之地,卻是讓地脈之力散向整個西方大地,蘊養西方大地,而不是這一地之煞氣。
僅是此舉,便是功德無量,讓西方大地生靈少受了多少災劫,蘊養了西方大地的生機無數。
那一片古戰場也一併鎮壓封印在下方虛空深處,你我出世得晚,錯過了那兇獸蓮花節,此際倒是正好去看一看。”
元易出世之時,龍族已經鎮於四海,鳳族歸於不死火山,麒麟族遁隱麒麟崖,三族的時代,已然結束,正是先天神聖行走於洪荒大地的新時代開端。
“師兄來此不是有事要做嗎?”
瓊霄對於兇獸戰場是感興趣的,只是她也知道,元易特意來到這裡,並不只是來看熱鬧而已。
“不急,先逛一逛也無妨,世間百道興,於我皆是造化,皆是修行。
道衍萬法,萬法歸於道,這也是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