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這邊的事情已經(jīng)決定了下來,截教弟子之中,由多寶道人這位親傳弟子來主持此事。
雙方雖然都不曾明說,但再立新教一事,定然是以截教弟子爲主體,這一點毋庸置疑。
就闡教那點人數(shù),哪裡支撐得起一個欲要吞併西方教的大教?
而截教衆(zhòng)多的外門弟子也需要一個安置之法,這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的。
如此之多的截教弟子,外人也難以服衆(zhòng),管束不了。
多寶道人作爲截教首徒,本就是截教管理教中事務之人,也是管理這些弟子門人最爲合適的人選。
況且,在封神之戰(zhàn)中,西方教本就渡走了一部分截教的門人弟子。
除了多寶道人之外,截教其他人待定,反正人數(shù)定然不會少,只要有多寶道人這位大師兄牽頭。
大教庇護,大教氣運,這是絕大多數(shù)截教弟子都需要的東西。
除了多寶之外的截教親傳弟子之中,已經(jīng)證得準聖圓滿五人加上即將證得準聖圓滿的無當,全然不需要走這一條路。
剩下的趙公明與龜靈,趙公明與之大道不契合。
不管是大師伯太清聖人的無爲之道,還是西方的道,很顯然都與趙公明這風風火火的性子不合。
至於小師妹龜靈,溫溫吞吞的尚未自己做出決定,一衆(zhòng)師兄師姐索性直接替她做了決定,入西方?jīng)]她的份兒了。
而闡教那邊,廣成子等人也做出了決定。
具體如此商議的元易他們不知曉,已經(jīng)定下與截教之人同去的有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以及三代弟子之中的三人:道行天尊門下弟子韋護、文殊廣法天尊門下弟子金吒、普賢真人門下弟子木吒。
闡教之中的情況相比起截教來要簡單得多,去的人算不得多,不過分量挺足,畢竟不管是二代弟子還是三代弟子,都是嫡傳,這一點與截教區(qū)別不小。
當然,這也是因爲兩教所修大道存在著根本性區(qū)別,闡教之道,順應天命。
西方大興,本就是天命,此舉與天命修行之道契合,也算是天命所歸,一番大道機緣造化。
最後,玄都將那承道的玉簡交給了多寶道人。
新教的教主,便是多寶道人,由他來做那新的闢道之祖,這是衆(zhòng)人達成的共識。
新教雖然還沒有立,但其中不少事情卻是已然定下了,只待時機的到來。
至於時機......
玄都目光從多寶道人與普賢等人身上掃過,隨即又看向元易:
“此事牽涉到西方大興一事,氣運入西方,更是一方大教的再立,一場聖人道爭。
雖然準備萬全,但此事需得多寶師弟做那引子,直面兩位聖人。
聖人手段,聖人之下無法抗衡,多寶師弟任重道遠。
不過老師說到時候他會應顯化身於世間,爲師弟護道,確保師弟此行順利。
但老師他們的狀態(tài)比較特殊,老師顯現(xiàn)於世的也非真身,所以......”
被玄都目光看著的元易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得,這是又給他安排了事情。
“我會跟著走一遭,爲師兄護道。”元易點頭應下。
在場其他人沒辦法接這護道之事,聖人之下皆螻蟻,便是如此,人多不代表實力。
大師伯太清聖人不顯真身,元易跟著前去護道,給自家大師兄鎮(zhèn)場子,穩(wěn)固下局勢,免得多寶吃了虧,把自帶的基本盤盡數(shù)丟了去。
助其站穩(wěn)腳跟,此事方纔真正塵埃落定。
元易自身也不樂意多寶道人吃虧,終歸是要走上一遭的。
玄都笑笑:“那就有勞師弟了,老師說,你知道屆時到何處去尋他。”
元易點了點頭,大師伯太清聖人的顯化之身是誰,他當然清楚,某位藏書室的管理員嘛,到時候他跑一趟人域便是了。
老師與二位師伯不在,他現(xiàn)在就相當於玄門明面上行走於世的聖人,牽涉到聖人的事情,他總歸是避不開的。
更何況,現(xiàn)世的大勢演化,與他自身之道息息相關(guān)。
畢竟現(xiàn)世與他道果的一部分顯化是相對應的,在宏觀大勢的問題上,他無法全然置身事外,這是他的修行之道。
另外,他也想去須彌山深處看一看,曾經(jīng)的魔祖羅睺道場。
“那麼此事就這般說定了,多寶師弟,你接下來還需得參悟這新的大道纔是,護道一事有老師與元易師弟,其他諸事我等也會盡力相助。
但唯有這大道本身,不管是老師還是我等,都幫不上太多的忙。
老師雖然推演出了這一條道,演化了這一卷大道經(jīng)義,但真正凝聚這條大道,使之證於世間,化作教化衆(zhòng)生的普世之道,還得看師弟你才行。”玄都對多寶道人開口道。
“貧道知曉,之後將截教事務交代一番,便會閉關(guān)靜修修行一段時日。”
多寶道人將玉簡收下,鄭重回應道。
“這麼一來,爲西方匯聚氣運一事,便算是解決了,只是當初老師借用了西方教的淨土,二位聖人曾爲此事找到過我,玄都師兄,關(guān)於此事.......”
元易很期待玄都能夠再帶些驚喜來,所以想要問一問,說不定這件事也不用自己爲之操心了呢?
但結(jié)果是令人失望的,玄都沒有迴應這一份期待。
“老師未曾提及過此事。”玄都只是這般迴應道。
所以呢?沒了?
元易目光看向廣成子等人,結(jié)果無人開口,盡皆沉默不語。
看樣子這件事真得他們自行解決了,元易偷懶的期待徹底落空。
“公明師弟,這裡有一件事需得與你商量。”
元易先與趙公明傳音,他要先確定下來一件事,再說其他。
“嗯?不知是何事?莫非與淨土有關(guān)?”
“不錯。”
“不知是何事?若有公明幫得上忙的,師兄儘管開口便是,莫要客氣。”
“你的法寶定海神珠,可演化諸天。”元易直接開口道。
“咦?定海神珠還有這般神妙?”
而趙公明聞言卻是驚訝,他持有定海神珠這麼長時間,都不曾知曉這件事。
“......”
什麼叫明珠暗投?這便是了,除了用定海神珠鎮(zhèn)壓人與砸人,似乎趙公明就沒摸索過其他的用途。
或許在趙公明眼中,法寶就只是用來與人鬥法用的,就沒想著去開發(fā)鬥法之外的用途。
“師兄的意思我明白了,若是用得上,師兄拿去便是,無非一件法寶而已,能爲截教盡一份力,幫上忙,公明之幸。”
在聽明白元易話中之意後,趙公明沒太多猶豫,便是開口迴應道。
即便定海神珠是他持有的最強大法寶,本打算以此斬最後一道三尸之身,此刻依舊選擇了應下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