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216】 樑帝變更

朱友桂跟李存勖交戰(zhàn)數(shù)次,深深的感覺到了晉軍的威脅,再者自己剛坐江山也不願意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場。

帝王殿上,朱友桂說道:“大將軍何在?”

王彥章走出來,後者又道:“朕加封卿爲(wèi)護國大將軍,冠戴鎮(zhèn)國兵馬大元帥,令你引精銳之師十萬,前去河北抵禦晉軍。”

王彥章剛從川蜀回來,那邊的蜀王陳涉還未剿滅,只需月餘時日便可攻破川蜀,要不是朱友桂篡位,自己也不會帶著兵馬回來,似的延誤了戰(zhàn)機。卻不知這次陛下爲(wèi)何單單派遣自己前往。

看著王彥章沉默的片刻,朱友桂威聲說道:“晉軍攻打,我朝大將連吃敗仗,這一站可就全仰仗大元帥了,昔日朕親眼目睹元帥以一己之力連克三晉多員大將,不知元帥今日可有晚年之威?”

王彥章愣了片刻,習(xí)武之人最經(jīng)不住旁人吹噓,更何況捧自己的人還是當(dāng)今的樑帝,這要是放在朝中,沒人有過這樣的讚譽,當(dāng)即領(lǐng)命道:“本帥願往,不破晉賊,誓不班師。”

就這樣王彥章率兵十萬望大軍前去黃河之北岸屯兵。

敬翔建調(diào)虎離山之計已成,密發(fā)調(diào)令調(diào)兵,響應(yīng)之師有三個,一個是朝中左衛(wèi)中郎將張歸霸,一個是駙馬都尉趙巖、另一人乃是朱溫的外甥左龍虎統(tǒng)軍袁象先,宋州下邑人氏。

這一日,開封城內(nèi)如同以往熱鬧,唯有均王府忽有兵士數(shù)千會集於此,朱友貞、敬翔、袁象先、張歸霸、趙巖五人在此起事,均王朱友貞喊道:“先帝經(jīng)營大梁三十餘年,卻被賊子朱友桂所害,汝等焉能面對先皇在天之靈!”

敬翔言道:“請出太祖畫像以示衆(zhòng)人。”衆(zhòng)人見朱溫畫像伏地而泣。

朱友貞言道:“諸殺逆賊!”軍士振臂響應(yīng),皆呼萬歲,請均王朱友貞爲(wèi)君。

朱友貞率精兵五百包圍石破厚府第,袁象先、張歸霸、趙巖等以率兵五千衝入皇城。

卻說朱友貞率五百軍士包圍張府,緝拿石破厚。

石破厚見官兵圍住府邸,當(dāng)即怒意襲上心頭,忍不住大喝道:“爾等何處兵馬,竟敢闖入兵部尚書府?”只見從外院大搖大擺走入一人,此人頭戴金鳳展翅盔,身披金甲銀葉鎧,腰挎龍紋劍,尾豐至極,定睛一看這人就是均王朱友貞。

石破厚一見朱友貞趕忙問道:“賢侄此時用兵包圍府邸,卻爲(wèi)何故?”此時心中還不明白髮生了何事,說起話來也沒大沒小,這說起來也是如今的朱友桂給了他極大的權(quán)利,見到朱友貞這樣的千歲王爺都一口一個賢侄的叫著,以前衆(zhòng)王爺都忍氣吞聲,這一次均王朱友貞實在無法忍耐。

故而嚴(yán)聲怒道:“我是均王千歲,這賢侄也是你做臣子該喊的嗎?”

石破厚不知所措只得改口言道:“均王殿下不知有何急事?”

朱友貞言道:“朱友桂有弒君之罪,你跟王彥章就是幫兇,本王受衆(zhòng)人擁立順承天命。不過看在你的兄長爲(wèi)國盡忠的份上,本殿下就允許你自裁吧!”石破厚此時才明白朱友貞已反,仰天而嘆:“郢王休矣!”言罷,拔劍自盡……

大將石破厚自盡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張府,有機敏的家丁逃脫了災(zāi)難,疾步向皇宮奔去,想要給樑帝朱友桂通風(fēng)報信,不過當(dāng)?shù)搅嘶蕦m大門前時,張歸霸早已傳令將城門處的守衛(wèi)全部更換,此時皇宮大門緊閉不開,家丁只好黯然傷神的離去。

袁象先、張歸霸、趙巖三個將領(lǐng)率著五千士兵衝入宮中,那朱友桂原本就是平庸之輩,登基做上皇位之後只圖玩樂,不理朝政。

聞聽太監(jiān)來報亂軍殺入,慌忙在後宮拼湊親兵一支,不足千人且太監(jiān)居多,朱友桂率領(lǐng)此王命之軍與五千精兵交戰(zhàn),大戰(zhàn)少頃,死傷將盡,朱友桂退至椒蘭殿中。

袁象先、寇彥卿、趙巖率兵又殺入椒蘭殿。袁象先怒聲喝道:“朱友桂!汝天命已盡,快快束手就擒!”

“呸!”朱友桂罵道:“汝等反賊,朕豈能降你!”揮劍便於袁象先等殺成一團,奈何精兵太多,舉刀架槍蜂擁殺來,朱友桂被砍死在亂刀之下,終年三十一歲,在位不到一年,無諡號、廟號,史稱郢王。

均王朱友貞在開封即位稱帝,改元仍爲(wèi)乾化。

朱友貞欲緝拿朱友桂生前黨羽。

敬翔急忙奏道:“萬歲倘若緝拿郢王舊部,恐駐紮黃河北岸的王彥章心生變故,他手中掌握著我大梁十萬雄兵,要是其反水猛攻開封,試問誰人可擋?”

朱友貞經(jīng)過敬翔給自己定計那一次,徹底的對他的計謀所折服,這次敬翔這般說,朱友貞馬上問道:“那朕該如何處置後事?”

敬翔答道:“陛下如今不僅不可以緝拿郢王舊部,反而應(yīng)當(dāng)重賞安撫,只有這樣方爲(wèi)上策。”

朱友貞恩準(zhǔn),下詔追封石破厚爲(wèi)太師,並對外傳言是因暴病而亡,加封王彥章爲(wèi)右金吾衛(wèi)上將軍,安定其心。

後梁一年之內(nèi)皇族火併,三易君王,自然朝政混亂,今王李存勖藉此時機對燕王項章進行了的討伐。項章,弒其兄,自立爲(wèi)大燕國王。燕王項章知道晉軍士氣正盛,不可力敵,於是下令讓自己的大將軍單廷珪爲(wèi)都督點精甲兵兩萬人,據(jù)守龍頭崗;大將元行欽率一萬八千人屯兵大安山。

晉王李存勖率五萬大軍進兵江東,先鋒官安劍休率三千鐵騎兵臨涿州城下。

涿州刺史名曰劉士溫,是個文弱書生,不曾見過什麼陣勢,在城頭一看,是嚇得不知所措。

安劍休對城上喊道:“城中刺史聽著,我乃晉王麾下先鋒官安劍休是也,傳晉王口諭獻城歸順者可保官祿!”

劉士溫再看左右偏將,沒一人敢吱聲。

劉士溫?zé)o奈言道:“人言晉王李存勖乃是爲(wèi)父討賊,與我等無關(guān),固守只能傷及百姓,傳令開城納降。”左右副將一聽正盼著開城投降,立刻命**開涿州城門。

刺史劉士溫帥涿州大小官吏出城獻降,安劍休翻身下馬授降,劉士溫慚愧言道:“涿州刺史劉士溫特來向晉王千歲獻城歸順。”

安劍休言道:“劉大人能念百姓戰(zhàn)火之苦,擇明主而侍,真可謂俊傑也。”劉士溫邀安劍休及其左右人等入城,共同迎接晉王兵馬。

話說涿州刺史劉士溫舉城歸順,晉王五萬兵馬大軍浩浩蕩蕩來至涿州,劉士溫與安劍休出城來迎,劉士溫趕忙上前伏低地而拜:“涿州刺史劉士溫拜見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李存勖將劉士溫扶起言道:“劉大人能深明大義,仍爲(wèi)涿州刺史,本王此番北上,乃爲(wèi)先王復(fù)仇,與百姓無犯。”

劉士溫言道:“晉王殿下恩垂四海,威名遠鎮(zhèn),涿州百姓無不敬服,請將士們往城中歇息。”

李存勖言道:“五萬兵馬入城空驚擾百姓,就令三軍在城外安營便好了。”李存勖令大軍紮營城外,與左右將官隨劉士溫入城。

李存勖等人來至刺史府,共議軍情。有流行探馬來報:“啓稟千歲,燕軍大將單廷珪在龍頭崗紮營;大將元行欽屯兵大安山。”存勖聞聽此報問道:“本王帥兵東伐燕國九郡,未曾見過項章部下將士戰(zhàn)陣,不知何人可知?”

劉福言道:“殿下,奴才部下有益筆吏名字叫馮道,字可道,江東九郡中的幽州人氏,在項章麾下曾爲(wèi)掾吏,殿下可問此人。”

李存勖言道:“既然此人曾侍項章,就傳他來見。”

劉福命人喚馮道來見,只見一人文弱書生,身長六尺,長臉短髯,一副仙風(fēng)道骨,飄然而入。

“掾吏馮道拜見晉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存勖言道:“左右將士給這位大人看座”。

“謝千歲!”馮道端坐一旁拱手問道:“千歲喚下官前來,不知有何吩咐?”

存勖言道:“馮先生,本王聞你曾在項章麾下爲(wèi)掾吏,不知可知曉其左右將士?”

馮道曰:“不知千歲所問何人?”

存勖言道:“方纔得報,項章遣大將軍單廷珪在龍頭崗紮營;大將元行欽屯兵在大安山一帶,本王不知道這二人是何許人也?”

馮道言道:“那單廷珪人送綽號‘柱天神’身長一丈三,兩臂合力有千斤,乃是江東頭號大力士;元行欽綽號‘賽張飛’,面相兇煞,馬上步下練就一身好武藝,且在大安山,修築陝北大營屯兵多年,非大將不可取也。”

李存勖言道:“本王想要派遣兩路大軍分兵攻打,傳令讓周德威率兩萬人馬,劉福爲(wèi)參軍,直取龍頭崗。”

又道:“李存信率兩萬人馬,趙爍爲(wèi)參軍,襲取山北大營。二位將軍當(dāng)謹(jǐn)慎出兵,不可輕敵。”周德威與李存信各接令箭,點兵出戰(zhàn)。

這一次趙爍又被得到重用,聞聽這個文弱書生把那燕國的大將吹噓的多麼厲害,趙爍聽著早就癢癢的不行。

這正是:名將初成任需練,聞聽敵手手心癢!

【174】 錦衣玉袍【062】 王庭文武【162】 夜半風(fēng)聲(八)【413】 黃袍加身【200】 王恩浩蕩【291】 辭舊迎新【361】 勤儉三軍【353】 羊入虎口【339】 小黃鸝【257】 朝堂寒戰(zhàn)(四)【170】 二龍山危機(六)【364】 倒行逆施【137】 浩宇乾坤【062】 王庭文武【074】 番外戰(zhàn)紀(jì)(一)【151】 兵敗二龍山【403】 華山道長【324】 鬥智鬥勇【258】 美人如夢【325】 黑虎武將【276】 亡國舊主【254】 朝堂寒戰(zhàn)(一)【330】 喬裝打扮【421】 杯酒釋兵權(quán)【398】 南唐後主(三)【061】 陳辭貢訴【165】 二龍山危機(一)完本感言(知己難求)【221】 定州大戰(zhàn)【149】 劉府夢靨【400】 南唐後主(五)【399】 南唐後主(四)【054】 困獸猶鬥【071】 紛亂(四)【235】 借花獻佛【193】 禍從口出【065】 生死狀【341】 有口難言【155】 夜半風(fēng)聲(一)【059】 初探天牢【154】 劉府大戰(zhàn)【283】 敗軍羞棄【174】 錦衣玉袍【118】 單騎闖雄關(guān)【373】 軍情如火【131】 意外(四)【217】 單擊幽燕【025】 欲擒故縱【274】 國難當(dāng)頭(二)【303】 意念?傳說?【163】 夜半風(fēng)聲(九)【195】 五虎復(fù)仇【386】 孤軍深入【020】 神秘商隊【320】 遺棄神蹟【296】 紅顏亂國【024】 重磅嘉賓【392】 風(fēng)花殘柳【003】 趙弘殷逼誓【054】 困獸猶鬥【143】 鱗州尋蹤【287】 內(nèi)外安撫【070】 紛亂(三)【197】 保衛(wèi)王府(一)【357】 打草驚蛇【410】 塞外軍令【016】 客棧迷霧(二)【219】 破敵之策【308】 鄉(xiāng)土民情【170】 二龍山危機(六)【070】 紛亂(三)【078】 番外戰(zhàn)紀(jì)(五)【304】 金樓柔情【039】 人走茶涼【140】 霸王追魂(一)【235】 借花獻佛【278】 通敵賣國【254】 朝堂寒戰(zhàn)(一)【169】 二龍山危機(五)【326】 結(jié)義金蘭【074】 番外戰(zhàn)紀(jì)(一)【303】 意念?傳說?【202】 剿除內(nèi)患【159】 夜半風(fēng)聲(五)【276】 亡國舊主【272】 父子相交【255】 朝堂寒戰(zhàn)(二)【137】 浩宇乾坤【064】 巾幗英眉【388】 凱旋夜宴【206】 樑太子亡【247】 戰(zhàn)爭狂想(三)【399】 南唐後主(四)【360】 孤注一擲【388】 凱旋夜宴【411】 一試便知【121】 雙槍鐵王【142】 情定一線天【033】 有患無備【188】 傀儡迷局(二)
【174】 錦衣玉袍【062】 王庭文武【162】 夜半風(fēng)聲(八)【413】 黃袍加身【200】 王恩浩蕩【291】 辭舊迎新【361】 勤儉三軍【353】 羊入虎口【339】 小黃鸝【257】 朝堂寒戰(zhàn)(四)【170】 二龍山危機(六)【364】 倒行逆施【137】 浩宇乾坤【062】 王庭文武【074】 番外戰(zhàn)紀(jì)(一)【151】 兵敗二龍山【403】 華山道長【324】 鬥智鬥勇【258】 美人如夢【325】 黑虎武將【276】 亡國舊主【254】 朝堂寒戰(zhàn)(一)【330】 喬裝打扮【421】 杯酒釋兵權(quán)【398】 南唐後主(三)【061】 陳辭貢訴【165】 二龍山危機(一)完本感言(知己難求)【221】 定州大戰(zhàn)【149】 劉府夢靨【400】 南唐後主(五)【399】 南唐後主(四)【054】 困獸猶鬥【071】 紛亂(四)【235】 借花獻佛【193】 禍從口出【065】 生死狀【341】 有口難言【155】 夜半風(fēng)聲(一)【059】 初探天牢【154】 劉府大戰(zhàn)【283】 敗軍羞棄【174】 錦衣玉袍【118】 單騎闖雄關(guān)【373】 軍情如火【131】 意外(四)【217】 單擊幽燕【025】 欲擒故縱【274】 國難當(dāng)頭(二)【303】 意念?傳說?【163】 夜半風(fēng)聲(九)【195】 五虎復(fù)仇【386】 孤軍深入【020】 神秘商隊【320】 遺棄神蹟【296】 紅顏亂國【024】 重磅嘉賓【392】 風(fēng)花殘柳【003】 趙弘殷逼誓【054】 困獸猶鬥【143】 鱗州尋蹤【287】 內(nèi)外安撫【070】 紛亂(三)【197】 保衛(wèi)王府(一)【357】 打草驚蛇【410】 塞外軍令【016】 客棧迷霧(二)【219】 破敵之策【308】 鄉(xiāng)土民情【170】 二龍山危機(六)【070】 紛亂(三)【078】 番外戰(zhàn)紀(jì)(五)【304】 金樓柔情【039】 人走茶涼【140】 霸王追魂(一)【235】 借花獻佛【278】 通敵賣國【254】 朝堂寒戰(zhàn)(一)【169】 二龍山危機(五)【326】 結(jié)義金蘭【074】 番外戰(zhàn)紀(jì)(一)【303】 意念?傳說?【202】 剿除內(nèi)患【159】 夜半風(fēng)聲(五)【276】 亡國舊主【272】 父子相交【255】 朝堂寒戰(zhàn)(二)【137】 浩宇乾坤【064】 巾幗英眉【388】 凱旋夜宴【206】 樑太子亡【247】 戰(zhàn)爭狂想(三)【399】 南唐後主(四)【360】 孤注一擲【388】 凱旋夜宴【411】 一試便知【121】 雙槍鐵王【142】 情定一線天【033】 有患無備【188】 傀儡迷局(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宁晋县| 民勤县| 西华县| 红安县| 缙云县| 海淀区| 临漳县| 井研县| 柳州市| 广宁县| 抚宁县| 湘潭县| 凤阳县| 乌鲁木齐市| 滁州市| 雅安市| 凤山县| 迁西县| 龙口市| 虹口区| 洪湖市| 高密市| 无为县| 淮南市| 新丰县| 岳池县| 漳平市| 建湖县| 玉溪市| 济南市| 龙南县| 密山市| 乌拉特中旗| 昔阳县| 平顺县| 兴义市| 龙江县| 普洱| 荔浦县| 招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