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陽謀,九鼎計!
“子煜,聞仲出征之後,整個天機完全不可測了,如你所言,量劫進入頂峰了!聞仲能夠回來嗎?”
此時參悟天機的金靈聖母神色肅穆,凝重。
殷子煜知曉,量劫的引動,就在聞仲西征之時,各方都會入局,在量劫之中開始廝殺。
最終疊加仇恨到峰值,就是誅仙劍陣。
“金靈老師,量劫進入頂峰,則其他聖人應該要入劫了,不管如何,大商氣運會全力供給西征之人,斷然不會讓聞仲出現(xiàn)危險,不然一旦精銳喪失,大商也將動搖根基!”
金靈聖母聽後問道:“子煜,聖人真的會動手嗎?”
殷子煜看著西方說道:“自從轉(zhuǎn)換法統(tǒng)以來,已然冒犯根源,斷然不能讓大商繼續(xù)統(tǒng)御人族,幾番謀劃摧毀大商氣運都不能做到,將來未必不會以聖人手段,以力破之!”
“難道聖人真會動手滅掉成湯江山?”
金靈聖母神色一緊,急忙問道。
“金靈老師,此次量劫,聖人謀劃的不單單是氣運,還是教統(tǒng),真到西岐無法推進的時候,未必不會,不管如何,金靈老師一定莫要衝動!很多事我們都無法決定,但是至少做好完全準備跟最壞打算!金靈老師,子煜希望金靈老師莫要輕易離開朝歌!”
聽著殷子煜的話,金靈聖母也是明白,量劫到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個人意志能夠改變的時候了。
看著殷子煜如此認真的樣子,金靈聖母嘆息一聲:“罷了,子煜你的謀劃勝過截教所有人,師尊命貧道來朝歌,貧道就在朝歌護你周全即可!”
“如此就好!”
“.”
殷子煜明白,這個局自聞仲出征之後,就是一個截教玉碎的局。
對於這個局,殷子煜知曉,但是依舊讓聞仲西征,這也有屬於殷子煜的思考。
作爲掌控氣運的大祭祀,如今的氣運很難維持截教,萬族,乃至是各方無數(shù)的氣運輸血,外面再有聖人的虎視眈眈,這就是一個唯有大戰(zhàn)才能化解的死局。
洪荒的量劫跟凡人的戰(zhàn)爭,在基本邏輯是一樣的。
凡人以經(jīng)濟爲戰(zhàn)爭根基,而仙人則是以氣運爲主。
殷子煜相信,巫妖量劫之前,帝俊也有這個思考,拖下去,無以爲繼。
盤子大,氣運大,靠著這個盤子生存的人越多,則也代表了越不穩(wěn)。
而老子自然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故而選擇了少收徒,則氣運不會混亂,很是穩(wěn)定!
這個規(guī)律,基本上聖人都無法將其打破,而如今大商,氣運暴跌之後,自然也是讓殷子煜在執(zhí)掌祭典司的時候疲於奔命。
自從帝辛褻瀆女媧之後,殷子煜主動拿出三成氣運送到火雲(yún)洞,雖然暫時穩(wěn)定了,但是相比鼎盛也近乎折損了一半的氣運。
那麼後來則是四方皆反,雖然各有原因,比如姜後,黃飛虎,北海劉福通等等都反,看似各有原因,實際上就是氣運不足導致的地方失控。
這便如同一個凡人王朝,當財政不足之時,就必然收縮,收縮之後,則地方就會失控,最終導致朝廷越來越小。
故而,當各方皆反的時候,殷子煜並未多大的驚訝,此正是情理之中。
如今,大商疆域之內(nèi),維持核心的氣運不能減少,那麼很多不重要的地方,必然縮減氣運,那麼也就必然失控。
對於殷子煜而言,闡教要拉截教入局,殷子煜也希望截教入局,若是截教不入局,單靠自己絕對是土崩瓦解。
闡教,人教,西方教,不會放過截教,同樣,殷子煜也不喜歡截教真正的封山置身事外,那麼殷子煜也自然要順應天道。
但是殷子煜會想辦法保住幾個真正的核心弟子,故而攔阻金靈聖母入劫。
畢竟殷子煜作爲大商的事實掌控者,有太多太多的東西需要考量。
量劫之中,是有太多太多的人上榜或者輪迴,這也屬於無奈,自身氣運不夠,纔有了身死上榜,這是前提。
闡教在量劫之中,沒有多少人上榜,正是因爲弟子少,氣運足矣庇護所有弟子。
而截教隨著大商的氣運下跌,這個震盪之下是必然無法庇護弟子,也就是必然有很多弟子上榜,這是事實問題。
至少,在這個量劫之中,殷子煜還能夠用自己掌控氣運之權(quán),能夠庇護一些有緣法的人。
截教入局不可避免,那麼就主動給截教留下一些根基,而不至於玉碎的結(jié)局。
殷子煜不是一人之榮辱,如今帝辛不正常,殷子煜是掌控全局者,需要佈局許多更深遠的問題,但是這些事,是不能對人言。
目前對方是有四個聖人的絕對的武力,對方是聖人,不是豬,不管是任何的謀劃,都無法繞過這個絕對武力,事實上最後的結(jié)局也是絕對武力的結(jié)局。
這對於殷子煜而言,即是悟自身之道的機緣,也是在這謀劃佈局之中,尋到真正的生機所在,也不能事事圓滿,並且有些事也需要主動應劫。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殷子煜首先考慮的是人族興旺跟成湯江山還有自身之大道,這是殷子煜掌控氣運必須是以這三點爲重!
聞仲大軍西征,浩浩蕩蕩,三十六面玄色玄鳥旗獵獵作響。
聞仲騎在墨麒麟上,雌雄雙鞭泛著恐怖雷光,俯瞰著三十萬大商精銳。
魔家四將立於陣前,皆爲高約萬丈的法相,魔禮青手中青光寶劍吞吐寒芒,魔禮紅混元傘流轉(zhuǎn)金紋,魔禮海碧玉琵琶弦顫生波,魔禮壽花狐貂齜牙咆哮,四人周身法力凝成龐大威壓,竟將天際方圓百萬裡的靈氣攪成漩渦。
“兵貴神速,隨本帥,一舉誅滅逆賊!”
聞仲鞭梢直指西方,聲震雲(yún)霄。
大軍開拔,皆爲仙人,自然是遮天蔽日。
如今的洪荒,自從不周山倒塌之後,早就不比從前,這般盛勢,洪荒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達到。
的確,如今的大商放到巫妖時期,屁都不是,但是在放到西遊時期,絕對是無法形容的絕對力量。
而這三十萬大軍的氣運,殷子煜是斷然不會短缺的,其他可以缺,但是這核心大軍是決計不能短缺。
黃花山四天君鄧忠持開山斧、辛環(huán)肋生肉翅、張節(jié)舞狼牙棒、陶榮搖雙鐗,率先鋒軍如黑色洪流衝過五關。
關隘守軍望見殷商氣運玄鳥盤繞在大軍上空,全都震撼莫名。
皆認爲,這西岐逆賊,待到大軍到來,定然是畢其功於一役。
絕龍嶺高聳入雲(yún),兩側(cè)峭壁如刀削斧劈,如同天塹一般。
聞仲到了絕龍嶺之後,首先勒住墨麒麟,望著嶺間蜿蜒小路,殷子煜臨行前的話語在耳邊迴響:“絕龍嶺乃兵家必爭之地,若有閃失,全軍危矣!”
看到此地,聞仲自然明白此地的重要。
聞仲神色一凜,看向餘慶、吉立:“你二人率十萬大軍鎮(zhèn)守此嶺,不容有失!”
餘慶二人立刻抱拳應命,十萬士卒迅速散開,在嶺口布置禁制,保證大軍退路通暢,玄甲上的符文與山勢共鳴,竟在半空凝成金色屏障。
聞仲最後回望一眼穩(wěn)固的防線,墨麒麟長嘶一聲,率二十萬大軍繼續(xù)西征,直奔西岐。
岐山之巔,雲(yún)霧繚繞,罡風呼嘯。
南極仙翁身著素白道袍,手持先天靈寶玉杖,銀髮隨風飄動,面色凝重地看向身旁的申公豹:“師弟,聞仲率殷商大軍已過五關,不出幾日便會兵臨西岐。師弟這些年交好各方,已到前往截教邀請各路仙人,來助聞仲一臂之力。”
申公豹一襲黑袍獵獵作響,面對南極仙翁,恭謹抱拳道:“南極師兄放心,貧道定不辱使命!” 南極仙翁神色嚴肅,沉聲道:“按照師尊安排的人,先後邀請,切記,重中之重是將羅浮山趙公明請下山!此乃師尊親口吩咐,關乎伐商大業(yè)成敗,萬萬不可懈怠!”
申公豹聞言,瞳孔猛地一縮,腦海中浮現(xiàn)出趙公明手持定海珠,周身紫氣環(huán)繞的威嚴。
這些年,自己兆中的交好趙公明,正是爲了此局。
申公豹不知曉元始天尊到底有那些安排,但是申公豹不能多問,而是依靠自己的應劫之人的身份,將其一一請下山即可。
“請師兄放心,貧道定然按照師尊安排行事!”
當聞仲來到西岐之時,整個洪荒的量劫也算是徹底真正的引動了。
闡教的三代弟子,也都紛紛來到西岐這裡,有楊戩,哪吒,雷震子,黃天祥,黃天化等等.
不過,目前闡教的二代弟子還沒有全到,如今到來的,基本上是三代弟子。
當雙方齊聚西岐之事,殷子煜跟宓妃,金靈聖母三人來到九鼎之前。
這九鼎是大禹所制九鼎,屬於人族之聖器。
殷子煜指著九鼎說道:“宓妃道友,此番則是道友去討要因果的時候,這九鼎,宓妃道友以洛水盛之,待到西岐之後,可詢問姬發(fā),是否肯守誓言,若是肯守誓言,則可將雍州鼎賜予姬發(fā),永鎮(zhèn)西岐”
“啊子煜,這如何使得!”
子煜淡淡說道:“無妨,姬發(fā)不會答應的,不過是徹底澆滅他們的出師之名,還有不多的氣運”
殷子煜稍微解釋一番,宓妃頓時領悟其中的奧秘。
“子煜兄,好謀劃!若是對方說,姬昌誓言乃是他一人如何?”
殷子煜淡淡說道:“若是姬發(fā)還能跟你爭論這些問題的時候,已經(jīng)是徹底師出無名,並且成爲洪荒笑柄了,那麼西岐的氣運也將直接不存了!西岐這些年營造的忠孝仁義禮智信全都不存,那麼氣運何存?”
金靈聖母感嘆:“子煜不虧是七竅玲瓏心,一個洛水之誓,就有如此多的後手等著他!這九鼎想讓,若是接受,則永遠爲大商臣子,鎮(zhèn)守西方,若是不接受,則就是反賊,則可讓聞仲討賊更具名正言順!”
“金靈老師所言甚是,子煜之意,便是如此!”
宓妃以少祭祀的身份,執(zhí)掌九鼎,直接來到洛水之中,將無盡洛水吸入九鼎之中。
作爲洛水水神,宓妃此刻要一舉打出洛水的神聖。
洛水,乃爲洪荒最長之河,河圖洛書,以此爲名,發(fā)源於崑崙山,滾滾向東,涌入東海,其長無法形容,其廣無法形容。
九鼎乃是人族聖器,吸取洛水不知多少,幾乎讓洛水斷流,轉(zhuǎn)瞬洛水又至。
九鼎的洛水裝滿之後,洛神持九鼎,直奔西岐而去。
此時的西岐城頭,三十六面杏黃旗獵獵作響,每一面旗幟都流轉(zhuǎn)著周天星斗的光輝,與西岐一處陣眼相合
聞仲騎在墨麒麟上,雌雄雙鞭泛著雷光,望著遠處的西岐,第三隻眼洞察西岐的禁制。
“奇怪,西岐明明有大陣,卻爲啓動防護大陣,這莫非是要誘敵深入?”
聞仲如今已經(jīng)徹底打消平定西岐的念頭,對於西岐,自然是更加的重視。
殷子煜已經(jīng)告訴聞仲,想要平定西岐,斷然不可能的,跟平定其他的反賊是截然不同。
如今的聞仲自然是慎重。
看著西岐的禁制不強,頓時知曉,這是示敵以弱,誘敵深入。
若是太強,陣法不能破,則無法留住聞仲繼續(xù)攻城。
“姬發(fā)!姜子牙!”
聞仲聲如洪鐘,鞭梢直指遠處城樓。
“你等世受商恩,爲何謀逆?”
聞仲的話音未落,殷商大軍齊聲吶喊,聲浪震得城牆簌簌落土。
姜子牙手持打神鞭,道袍被罡風吹得獵獵作響:“聞太師!帝辛昏庸無道,寵幸妖妃,殘害忠良,比干奸佞,禍國殃民,姜後慘死,黃飛虎叛逃,樁樁件件,皆是殷商氣數(shù)已盡之兆!你身爲三朝元老,當順應天命,棄暗投明,與我等共行弔民伐罪之事。”
姬發(fā)身披玄色王袍,目光看向聞仲:“太師!殷商朝堂奸佞橫行,天下衆(zhòng)生苦不堪言!我西岐舉義旗,非爲一己私慾,乃爲救萬民於水火!如今東伯侯早反,帝辛褻瀆聖母,罪不可赦,西岐興義兵,乃是爲聖母討回公道!”
聞仲怒極反笑,墨麒麟前蹄騰空,雷光在鞭梢炸開:“一派胡言!成湯六萬年基業(yè),豈容爾等宵小詆譭!”
正在雙方怒罵之時,遠處九道金光裹挾著遠古威壓極快的速度轟然落下,落到西岐城前。
當金光散去,所有人全都震撼的無法形容,此乃是九隻功德金光包裹的大鼎。
每一尊鼎都高達萬丈,宛如擎天之柱,矗立在西岐大地上,散發(fā)出無與倫比的威嚴與氣勢。
九隻大鼎,彷彿能夠容納天地萬物,展現(xiàn)出無窮的雄渾與壯闊。
九鼎分爲三隻圓鼎、六隻方鼎,其中圓鼎的腹部圓潤飽滿,呈現(xiàn)出流暢的弧形,底部由三隻粗壯的鼎足支撐,穩(wěn)如泰山;方鼎則四足四隅,造型規(guī)整莊重,鼎身線條筆直剛硬!
每個鼎,都有神紋銘刻,九州大地的壯麗山河在鼎身上徐徐展開。九州之峰巒疊嶂,連綿不絕,奔騰不息的江河,波濤洶涌,氣勢磅礴。
九鼎落地剎那,大地劇烈震顫,每尊巨鼎都化作萬丈之高,鼎耳上盤踞的螭龍活物般扭動,鼎腹浮現(xiàn)出上古先民開疆拓土的畫面,時而有神農(nóng)嘗百草的虛影,時而顯大禹治水的壯闊場景。
最驚人的是鼎中升騰的金色霧氣,凝結(jié)成九條通天光柱,光柱頂端的氣運玄鳥揚天鳴叫!
“九鼎,這是人族九鼎!”
此刻姬發(fā),姜子牙全都不由的驚呼起來,這是人族氣運至寶,人皇劍之外的九鼎。
若是說人皇劍傳承上古的話,則九鼎則是完全人族鑄造而出。
此乃是正統(tǒng)人皇掌握九州之後,以九鼎鎮(zhèn)壓氣運,沒想到,今日竟然把九鼎搬到西岐了,這不過是剛剛開始,竟然玩這麼大。
頓時讓姜子牙,姬發(fā)等所有人全都愕然。
很快,一身白衣勝雪的洛神,跟隨九鼎,從天而降,輕輕落在九鼎之上,目光卻落在姬發(fā),姜子牙身上。
姜子牙看向洛神問道:“仙子何人?此可是人族九鼎?”
洛神點點頭:“此正是人族九鼎,吾乃是大商少祭祀宓妃,此番來西岐,乃是爲姬昌子孫因果而來!”
洛神的話,頓時讓姬發(fā)心中一突,這件事自然是姬昌指著洛水起誓,永不叛商之事。
洛神的目光首先落到姬發(fā)身上:“姬發(fā),你當真要叛商謀逆?”
姬發(fā)聽後不由的神色凝重:“爲天下萬民,不得不叛!”
洛神聽後眉頭一皺:“此番宓妃甚爲洛水之神,汝父以洛水爲誓,宓妃不得不來,此次帶九鼎前來,乃問一事,若是汝肯不在反叛,並且上表稱臣,這九鼎之雍州鼎,可賜予你西岐,讓你姬家永鎮(zhèn)西岐,此乃是陛下莫大殊榮,汝可願意答應,只要汝答應不在反叛,宓妃信守諾言,這洛水誓言,也可成爲一段佳話!”
宓妃的聲音不大,但是卻響徹雙方,幾乎讓雙方所有人全都愕然,就算是幾個聖人,看到這一幕,也全都愣住了。
這是玩的哪一齣?
竟然拿出九鼎來收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