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子煜準聖之路,做減求空!
四重道在婆娑世界交織,不分伯仲,人教闡教在盂蘭盆會之上做出了明顯站隊佛門,而不能代表東方玄門。
此時各方全都看的明白,整個盂蘭盆會,原本隱藏的東西浮出水面,這纔是殷子煜需要的。
如此龐大的道在婆娑世界交織,對於一個準聖級別的世界而言,根本是扛不住的。
這四重道,蘊含了截教的一線生機,殷子煜的我心光明,人教的無爲,闡教的順應天道,佛教的婆娑。
這無數種的道,在整個婆娑世界交織之時,瞬間演變出新的法則混亂。
混亂如何產生?
乃是一個世界的天道表述出現問題,太古之時,先天神聖衆多,一個睡覺可能是億萬年,根本上沒有什麼多複雜的因果。
太古的洪荒,資源充足,衆生之間和諧共生,這個時期最爲簡單,最爲簡單的時期則是長長久久
然而隨著量劫的到來,太古時期則被量劫洪流淹沒,整個世界除了少數一些大神幾乎是又換了一批生靈。
那麼這個時期的裂變就會產生更復雜的因果,到了人族之後又產生了更復雜的東西。
人教的道,闡教的道,西方教,截教,佛教,殷子煜的道都是從人族上產生,無數複雜的因果交織,最終變得混亂。
比如說,看小說,三十年的武俠看的津津有味,而如今小說體系大繁榮,卻不如從前耐看。
此時,五種對天道對衆生的闡述,交織,如此論道則混亂便是由此而生,由於道的闡述變多,因果的複雜最終產生了混亂法則。
混亂法則並非是三千法則,乃是世界繁衍到了後期之後方纔產生的東西。
正所謂盛極而衰,混亂法則的產生也是衰亡的徵兆。
而此時的如來,見到整個婆娑世界因爲論道,整個世界竟然開始不穩了,頓時心中驚恐。
“咔!”
“咔!”
“轟!”
“諸位道友,諸多大神在婆娑世界,乃至婆娑世界不穩,此次婆娑論道到此結束,貧僧需穩定婆娑世界,請諸位道友見諒!”
如來的話響徹了整個婆娑世界,瞬間無窮的佛光跟萬佛朝宗大陣開始被迫的收回,很快,整個婆娑世界的金黃佛光消失殆盡。
當萬佛朝宗大陣的撤離,瞬間整個婆娑世界恢復清明,而那些散修此刻也頓時全都從恍惚之中醒來,剛剛的虔誠皈依之心,讓這些散修一個個全都心中帶著一絲絲的憤怒。
當看向殷子煜跟截教之時,這些散修雖然不敢明言,但是心中是感激的。
而對於想助佛門剿滅截教的人教闡教,更是心中憤懣。
若非是截教跟大商硬抗佛教的萬佛朝宗,那麼他們將因此對佛教產生皈依。
那種皈依的感覺,則是想要將自己的所有一切全都貢獻給佛門,沒有自我,沒有一切,就是那種心甘情願貢獻。
這些散修,每一個都是一方仙域的掌控者,什麼不懂得,但是這種侵略,頓時讓他們全都心中憤怒。
但是奈何勢大,全都默不作聲。
看著婆娑世界的出口打開之後,一個個全都告辭離去。
看著這一幕,殷子煜自然是高興,這些人沒有被徹底皈依,那麼必然心生憤怒,此次盂蘭盆會可謂是贏了,這纔是最重要的。
想要強行讓他們皈依,但是卻沒有做到,而因此失去了人心,那麼唯有在軍國主義的路上狂奔下去了,此次盂蘭盆會徹底讓他們失去了其他的機會。
殷子煜則是看向如來說道:“既然如此,我等告辭了!”
金靈聖母此刻也是心中萬分的高興跟感慨,此次盂蘭盆會一波三折,發生了許多事,似乎佛門也沒有失去什麼,僅僅損失了一個定光仙。
但是卻明白,這其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這是本質的變化,有心人能知曉,無心人則認爲此次佛教損失了陣圖跟定光仙,卻讓截教成名。
而真正的爭奪,則是道義的至高點,衆生之心的歸屬,東西之分爲表,但是卻給殷子煜的混元之路鋪平了。
可以說,此次盂蘭盆會的意義之重大,無法形容,而殷子煜則是在此論道上得到了極大的領悟。
至於婆娑世界崩潰不崩潰,毫無意義,但是至少這散修都離去了,這就夠了,這些人代表了衆生之心,也就是由他們來闡述對錯。
殷子煜跟洛神還有截教衆人直接返回了朝歌。
碧霄詢問殷子煜:“子煜,此次盂蘭盆會,子煜當真是好謀劃,這多寶還想憑藉師門之情來離間我們,子煜竟然如此輕鬆的就斬了定光仙,這瑤池也是子煜請來助力的吧?”
不管如何,對於這殺定光仙的根本邏輯,衆人無不是震撼,還有歎爲觀止。
殷子煜點點頭:“多虧有碧霄仙子來亂局,此事唯有碧霄仙子能做,而截教其他人都無法能夠做到如此!”
碧霄頓時頗爲得意:“金靈聖母,此次盂蘭盆會,我是不是立有大功!”
金靈聖母看向碧霄無奈也有些寵溺。
“此番順利破局,碧霄功勞最大,返回碧遊宮後,自會論功行賞!”
“嘻嘻.多謝掌教師姐!”
金靈聖母則是詢問殷子煜:“子煜,此次論道,貧道有所疑惑,這婆娑世界因何而崩?單純論道並無法力較量,反而讓婆娑世界無法支撐,也出現了一些特別的法則!” 殷子煜伸出手來問道:“仙子可是說此法則?”
金靈聖母點頭:“子煜也發現了,正是此法則,並非是三千法則之中,卻因何而出現?”
殷子煜看向衆人說道:“此法則,我已有所領悟,此即爲混亂法則,也可叫做熵增法則!”
“何爲混亂與熵增?”
一時間,衆人全都疑惑的看向殷子煜。
殷子煜看向整個三界,不由的幽幽一嘆:“諸位認爲,這洪荒世界最好的時期是什麼時候?”
烏雲仙則是問道:“道友莫非指太古時期?吾曾入東海歸墟,得見上古龍族秘府,其中玉簡所載,太古歲月漫長得令人神往,百萬元會不過彈指,億萬年恍若朝暮.”
烏雲仙講述了太古時期的景象,先天靈氣如江海奔涌,生靈吸吐間即可自證大羅。麒麟踏雲而戲,鳳凰銜光而舞,龍族蟠踞四海卻不掌因果,連那先天神魔亦只知吞吐靈氣,不知爭鬥爲何物。那個時期衆生隨性而生,隨道而滅,無生老病死之苦,無愛恨情仇之纏。
時間慢的不可思議,或許百萬年如同一日,百萬年未曾有絲毫的變化。
烏雲仙感嘆道:“從未想到太古竟然如此之慢,先天生靈壽元與天道同齊,卻不知因果二字爲何物,不過觀雲起雲落,聽潮生潮滅,億萬年未曾起一念之爭,而如今卻成如此景象,豈不令人唏噓而心生嚮往!”
殷子煜點點頭:“無因果,則無興衰,無興衰,則無劫數,時間很慢,億萬年如一瞬,而如今一萬年則如滄海桑田!“
烏雲仙頷首說道:“道友所言甚是,先天靈氣充沛至此,衆生無需爭奪資源,心性自然沖和。龍族幼崽,含著先天靈珠便能化形,哪需如後世這般,爲一枚仙丹爭得血流成河?“
金靈聖母也不由的幽幽一嘆:“今時不同往日,靈氣稀薄如殘酒,因果糾纏似亂麻。昔年太古生靈踏碎星辰而不傷道基,如今修士掐訣施爲卻要顧忌三災九難。“
說完之後金靈聖母詫異的詢問殷子煜,“道友爲何忽問太古?莫非這便是混亂或者熵增?“
殷子煜負稍微沉思,頷首道:“太古之時,開天闢地之始也。當時清濁初分,靈氣沛然如江海,萬物有序運行,此乃熵減之境,天地如精密璇璣,諸法自歸其位,生靈順道而無雜念,自無因果糾纏,更無混亂!“
“然而今時不同往日,自龍漢大劫以降,諸天大能爭鬥頻仍,殺劫迭起,生靈貪嗔癡念如星火燎原,攪動天地氣數。靈氣本爲先天一炁,如今雜質橫生,道本爲渾然一體,如今卻分門別派,互相攻訐。此皆熵增之象也正是趨向混亂,秩序日漸崩解。“
金靈聖母聽後沉吟道:“試問熵增於洪荒,究有何影響?“
殷子煜乃是穿越者,自然是知曉熵增的結局是什麼。
無非是末法,無非是末日大劫。
“首當其衝者,靈氣品質也。太古時一呼一吸皆能納先天之精,今時修士卻需篩選靈脈、開闢仙府,方能求得純淨靈力。猶如江河日下,靈氣從'無盡源泉淪爲稀缺之物,此乃熵增第一劫。“
“再者,因果糾纏也。“
“太古生靈死後化爲天地靈氣,不帶業力,今世衆生動輒結下殺劫因果,歷劫轉世難以解脫。如絲線亂結,越理越繁,終成彌天大網——此熵增第二劫。“
“最甚者,道統墮落也。“
“太古諸神唯知修煉,不問俗務,今時仙佛卻爭香火、奪運氣,將清淨道心淪爲權勢工具。道統從先天一炁裂變爲萬千法門,看似繁榮,實則離道愈遠,此爲道衰,熵增第三劫。“
最後殷子煜長嘆道:“熵增如洪水滔滔,洪荒世界從先天嬰兒漸成垂暮老者。”
金靈聖母等人聽後頓時全都有了對這洪荒天地的真正領悟:“截教遵循一線生機,既截教道統未滅,尋自身一線生機,更爲這天地尋一線生機,待吾等破此渾濁局,定叫洪荒再見太古清明!“
雲霄當即說道:“掌教師姐所言甚是,爲天地追尋的一線生機,方纔是截教之大道,而豈能只爲我等自身!”
金靈聖母此刻不由的感嘆,然後撫掌笑道:“不錯,截教當爲洪荒尋一線生機,而佛教也好,人教也罷,亦或闡教,他們所謀乃爲天地氣運,衆生信仰,更讓三界的繼續熵增,而我截教自不屑爲之!”
殷子煜此時的則是在沉思,並未說話了。
洛神則是好奇的問道:“子煜,可有所悟?”
殷子煜聽後點點頭:“以世界演變而觀道,世界之演變乃是無中生有,無中生有之極限便是熵增與混亂,帶來的必然是末法與滅世,而我等修行者亦如此,此番盂蘭盆會論道,我所悟者,凡人至大羅金仙乃是頂峰,乃是無中生有之頂峰,到此境界不能再生,想要進入新的境界,唯有減,若想恆久而長存,唯有減,對人,對世界則爲熵減,故而想要進入新的境界,唯有做減求空!”
衆人聽後頓時全都愕然:“做減求空?”
殷子煜點點頭:“不錯,大羅金仙已是加的頂峰,想要突破更高境界,唯有減,而斬屍而破大羅者,實則也屬於減,減掉善惡,減掉自我最終道成,然而此減卻非我所願也,修行至今,我所有道乃爲本心與自我,如此做減求空則不能爲之,唯有尋求新的減!”
“莫非子煜要尋求新的證道法?”
此刻衆人全都無比的震撼與愕然!
殷子煜點點頭:“是啊,斬屍乃是走無情大道,而善惡如今早已不能惑我本心,則斬與不斬並無任何意義,可一旦繼續斬下去,最終則是斬善惡之念,斬自我最終同化爲天道,豈能修有情道至今,最終以無情大道同化到天道之中?如此與闡教,人教,大乘佛教之道有何區別?”
“這子煜,豈不是說,我等皆有斬屍,豈不是這路走錯了?”
此刻截教衆人全都不由的驚呼起來。
若是道走錯了,可就沒有回頭路了。
殷子煜思量一二說道:“諸位仙子,其實不斬執念應該不會有多大的問題,善惡屍倒也無足輕重,若是斬執念則可能會同化天道,修有情大道而用無情之法,總歸是道不同,若是斬執恐怕有大危險!”
“如此而言,子煜,未來我等之道,需要走出斬執念之外的道纔可?”
“諸位仙子莫要擔憂,三千大道條條可證混元,而走他人走過的道,未必走通,走出自己的道方纔是真正的混元之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