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3章 釋放封神榜,帝辛歸來見李世民

此時西遊雖然還未曾結束,但是量劫已經結束了,當闡教讓三界各方的弟子返回崑崙山封山,讓出此次秩序之後,則剩下的事就已經無足輕重了。

而這次封神的則是鎮元子,鎮元子乃是散修,能夠保證一定的公平性。

現在到了封神之時,鎮元子首先來到封神臺,首先朝著紫霄宮跪拜:“道祖在上,今日弟子秉持道祖法旨,開始封神!”

曾經姜子牙封神是秉持元始天尊法旨封神,而如今的鎮元子封神則是秉持鴻鈞法旨,故而此次封神在授權上,則是高多了。

同時暗中也展現出一個新的邏輯,則是上次封神,元始天尊代表的是天道意志,而這次封神榜,則是鴻鈞意志,這也代表了對三界的影響上,鴻鈞真正的有了可以施展自己意志的時候。

當然這一切都是殷子煜開頭,西遊開始之時,就給鴻鈞送來了機會。

不然的話,鴻鈞一直是天道代言人,但是三界的事都是聖人秉持天道意志去做。

而天道意志是什麼?

等同於皇帝,皇帝面對衆多大臣自然要維持法度,但是有很多自己想做的事無法做,全都依靠法度,自己想要推行的大勢無法推行,這就有了聖人。

比如這洪荒需要天地人三道齊全,來穩定秩序根本,但是天道卻不能明面反對,鴻鈞證道收編到天道,其他的可能證道的,賜與紫氣,詔安到天道,並且給予極高的地位,聖人之下皆螻蟻。

須知聖人證道的時候,洪荒連怎麼進入大羅金仙之上的境界都沒有呢,能夠直接成聖對於這六聖的誘惑多大?怎麼會奢求其他!

聖人有點類似於皇帝東廠的作用,能夠領悟天道意志,然後直接去執行,至於說通天跟女媧,各有各自的代表。

女媧本爲造化大道,人道之主,衆生之主,卻以聖人這個極小的代價取代,合理。

通天爲盤古三清之一,是必要成聖的,若是不讓其成聖,則勢必會證道混元,等於說,詔安。

這幾個聖人,接引準提真正的是得到成聖的機緣,而三清跟女媧都類似於天道詔安的性質。

那麼此次封神,則是鴻鈞法旨封神,所封之神權利來自鴻鈞,而昊天瑤池又是鴻鈞的人,這便是此次封神的核心意義所在。

鎮元子手持封神榜,屹立於封神之地,神色莊嚴肅穆,忽大喝一聲:“封神量劫封神者,今解除封神榜之桎梏,可攜神體重獲自由,待到修出元神,則神體本源自動迴歸封神榜,貧道這便開始封神。”

鎮元子言罷,封神榜之上神力涌動,光輝四溢。

頃刻間,封神時期之三百六十五正神,皆感一股法則力量加身,束縛自身之久矣的封神榜枷鎖,竟紛紛消散,所有正神皆有悲喜,不過全都終獲自由之身。

同時,原本封神之時,這些封神的人肉身早就沒了,而封神榜塑造的神體則沒有收回,可讓他們繼續用此神體。

當然了,神體不過是暫用,這都是封神榜的本源,等待身死的時候,或者修出元神的時候,這神體就化爲封神榜本源迴歸封神榜。

此時,恢復自由的帝辛徑直來到聞仲營帳。

聞仲見帝辛歸來,大喜過望,急忙上前道:“大王回來了!”

帝辛微微點頭,目光之中帶著激動,感慨,欣喜:“一切多虧皇叔,吾回來了!”

不多時,殷子煜亦返回北伐大軍之處。

如今的大戰早就結束了,天庭秩序好說,只需要封神結束,昊天瑤池真正的掌權,則開始新的天庭秩序,人族這邊,則是北伐入長安,取代天子,重訂人皇,則秩序更替纔算是結束。

見帝辛歸來,殷子煜面露笑意:“既然陛下回來,那就重新登臨人皇位,繼續北伐大業。”

帝辛聽後忙道:“皇叔大功於社稷,力挽狂瀾,還是皇叔登基爲宜。”

殷子煜聽後正色道:“陛下無需謙讓,人皇守土死社稷,乃是大商萬民之脊樑,今陛下歸來,自然萬衆歸心。而我,待量劫結束,便要閉關謀劃證道之事。”

畢竟,如今的殷子煜已經是有了超脫之心,未來會衝破天道枷鎖,這個人皇對殷子煜已經沒有任何的意義了。

人皇的位置也不需要更替,至少不需要百年前提更替一次,比如帝俊太一的妖皇不知道當了多少元會,頻繁的更替,則讓一個族羣無法真正的提升。

既然執掌秩序,未來要治理三界,乃是要做到量劫的延緩,並且回返上古,清理因果,對於這個世界的理想,至少是一個閉關之間一億年,但是世界如常而沒有多大的變化。

世界可以一直爆發爭權奪利的征戰,但是卻不能有毀天滅地的本源喪失跟氣運流失靈氣枯竭。

爭奪大戰則是衆生的更替,這無足輕重,但是本源的喪失,氣運的喪失,靈氣的衰退則是世界的降格。

也就說,未來殷子煜跟截教的秩序目標是世界的升維,而太古洪荒跟現在的三界,本質就不是一個維度,降格非常的嚴重。

殷子表態之後,聞仲也立刻表態,畢竟比起人皇而言,這個證道纔是敲定大商國祚萬古長青的根本。

聞仲亦附和道:“人族爲萬族之首,必由人皇統領。還請陛下率軍北伐,以昭告天地之正義。”

帝辛感慨萬千:“皇叔曾言,讓我忍一時之辱,必能使日月幽而復明,社稷危而復安。今日,終得實現。”

聞仲神色激昂,大喝一聲:“陛下歸來,全軍拜見人皇!”

大軍之中,多爲昔日衣冠南渡之民,皆曾目睹帝辛力戰聖人而亡之壯舉,今日見帝辛歸來,無不爲之感動。

剎那間,衆人齊齊跪地,高呼拜見人皇。

帝辛心中感慨萬分,高聲道:“好,衆將士請起。一切多虧皇叔力挽狂瀾,扶社稷於將傾,如今方有復國之望。昔日衣冠南渡十萬年,今日隨吾北伐,重建朝歌!”

霎時間,北伐大軍士氣大振,一路勢如破竹,如滾滾洪流,朝著長安迅猛奔襲而去。

取經四人駕雲一路東行,氣氛卻異常壓抑,根本不知此時的靈山因爲他們離去,已經完成了權力更替。

並且佛祖的成佛之地靈山也沒了,直接搬回了須彌山,並且由彌勒佛祖執掌大乘佛教。

豬八戒自然是知曉量劫敗了,而返回長安不過是完成西遊,故而一路沉默寡言,往日裡的插科打諢早已不見蹤影,只是悶頭趕路。

沙僧亦是神情淡漠,目光中透著幾分滄桑與迷茫,彷彿對這世間諸事皆已看淡。

孫悟空則滿臉仇恨之色,那仇恨如同熊熊烈火,在孫悟空眼中燃燒,似要爲師父報仇。

而唐僧,滿心疑惑,對於三界發生的這般鉅變,卻一無所知,還沉浸在取經歸來的喜悅與對未知封賞的期待之中。

四人駕雲前行,終見長安。

唐僧望著那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長安城,心中感慨萬千。

遙想當年,自己從這裡出發,踏上那漫漫西行之路,歷經無數艱難險阻,風餐露宿,只爲求得真經,普度衆生。

如今歸來,長安城依舊繁華,可自己的心境卻已截然不同。

“憶往昔,孤身上路,一心向佛求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方得今日歸來。這一路的艱辛,唯有自己深知。如今真經在手,但願能爲大唐帶來福祉,不負陛下所託,不負衆生所望。”

唐僧喃喃自語,眼中滿是感慨,卻不知早已換了世界。

孫悟空卻無心聽唐僧感慨,目光敏銳,遠遠便看到那如潮水般涌來的北伐大軍。

唐僧順著孫悟空的目光看去,不禁驚呼:“悟空,長安這是怎麼了?有叛軍?”

孫悟空面色凝重,沉聲道:“先進城吧。”

四人進城,唐皇此時正萬分驚懼,闡教仙人與佛教佛祖皆已撤離,那曾經仰仗的強大仙佛瞬間消失,而如今北伐的大軍又即將兵臨城下,大唐江山岌岌可危。

聽聞唐僧歸來,唐皇彷彿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趕忙宣請。

唐僧一見唐皇,立刻伏地拜見:“陛下,貧僧西行十幾年,終於取得真經八十部!”

唐皇一愣,疑惑道:“八十部?爲何不是八十一?”

唐僧亦是滿臉不解:“佛祖言八十部,貧僧也不知爲何。”

這八十部與八十一部真經,雖僅一部之差,卻如同準聖與聖人之間的差距,浩瀚無垠,難以跨越。

唐皇頓時皺眉,憂心忡忡道:“御弟取經不圓滿啊?如今北伐叛軍快到了,朕的大唐江山堪憂,御弟這真經恐怕也無用了!”

唐僧聽聞,頓時心慌意亂:“陛下,怎會如此?”

就在此時,北伐大軍已然兵臨城下。

豬八戒長嘆一聲,對唐僧說道:“師父,猴哥,取經已經結束,俺老豬應該走了,希望我們後會有期吧!”

唐僧連忙問道:“八戒何處去?爲何不跟貧僧回靈山受封?” 豬八戒無奈地搖搖頭,苦笑道:“師父啊,靈山都沒了,還受封什麼?”

說完,豬八戒身形一變,化成本來模樣,竟是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扛著釘耙,駕雲直奔首陽山而去。

沙僧見狀,也開口道:“師父,俺也該走了。”

言罷,沙僧同樣駕雲,朝著崑崙方向而去。

白龍馬更是瞬間化作小白龍,朝著西海飛馳而去。

看著弟子們紛紛告辭,唐僧頓時愣住,傻在原地,轉頭看向孫悟空,焦急問道:“悟空,到底發生什麼事?他們爲何不跟隨回山受封?”

孫悟空卻充耳不聞,而是看向南方,大喝一聲:“俺老孫給你們擋住叛軍!”

孫悟空說罷,立刻施展法天象地之術,身形瞬間變得無比巨大,頂天立地,如同一尊遠古戰神,朝著北伐大軍直奔而去。

唐皇見此,心中不禁一暖:“御弟的這個弟子了得,不知能否阻攔叛軍!”

唐僧趕忙說道:“陛下,這個弟子可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定然能夠擊敗叛軍!”

當孫悟空如同一座巍峨巨山般攔住北伐大軍之時,殷子煜從容走出。

殷子煜看著孫悟空,似笑非笑道:“猴子,你來爲你師父報仇?”

孫悟空眼中怒火更盛,恨恨說道:“俺老孫自然要爲師父報仇!”

就在這時,金靈聖母也現身出來,看著孫悟空,怒斥道:“你這猴子,當真是愚不可及!”

孫悟空看著金靈聖母,眼中帶著疑惑之色:“你是當初給俺老孫本源,救俺老孫性命的人?爲何要給俺老孫本源珠?俺老孫的本源珠爲何在你手中?”

殷子煜目光平靜地注視著孫悟空,緩緩開口道:“你的本源珠實則是我所給予。當日,若不是我出手,六耳獼猴便早已取了你的性命。你暫且莫要急於找我復仇,須知三界之中知曉你身世之人不在少數。你剛出世之時,本源難以留存,幾乎潰散,是我耗費心力爲你收集本源,在你生死攸關之際才交予你。至於你本源爲何會流逝,這一切皆是你那所謂的師父須菩提故意縱容。他這般做,只因你若獲得本源,便難以誠心拜師,唯有如此纔可聽從安排踏上西遊之路.”

殷子煜也沒有過多的解釋,簡單的講述了真相,這一切需要他自己去尋找答案,直接告知真相他也未必相信。

如今西遊已經結束了,孫悟空也不再是應劫之人,算是自由人了,那麼這一切是可以讓孫悟空知道了。

孫悟空聽聞此言,如遭雷擊,心中痛苦萬分,大聲嘶吼道:“不,不可能,俺老孫不信!”

孫悟空聲音飽含著無盡的悲憤與難以置信,似要將這片天地都震得粉碎,怎麼也不信師父會害他!

殷子煜並未過多解釋,只是神色淡然地說道:“如今你已具備聆聽三界萬物的能力,自可去探尋三界真相。須菩提並非你真正的師父,他實則是準提聖人的分身。真相如何,你自己去尋找。待你查明一切,再來尋我報仇也爲時不晚!”

孫悟空只覺腦海中一陣轟鳴,彷彿整個世界都在這一刻崩塌。

所有的一切,竟都源於那個他最爲信任的“師父”,這讓他如何能夠接受。他抱頭痛哭,淚水奪眶而出,心中的痛苦與迷茫如洶涌的潮水般將他淹沒。

良久,孫悟空猛地擡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化作一道流光瞬間消失,朝著一個方向消失,要從三界之中尋找證據,尋找真相。

看著孫悟空離去,殷子煜一聲令下,大軍如洶涌的潮水般順勢兵臨長安城下。

聞仲望著眼前的長安,眼中閃過一絲複雜之色,指著長安說道:“曾經這是封神時期我等未能攻破的西岐,沒想到時隔一個元會,竟會以這般方式再次兵臨此地!”

殷子煜神色平靜,淡淡說道:“王朝更替,無論是周和唐,其本質並無區別,破城吧!”

如今,長安已無闡教與佛教仙佛守護,大軍攻城之勢銳不可當。

不多時,城門被破,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浩浩蕩蕩地涌入長安。

唐皇率領一衆羣臣,神色凝重地站在皇宮門下,看著大軍進入皇城,並無任何的抵抗,大勢已定,長安抵抗也是無用了。

帝辛身著玄鳥帝袍來到宮門之前,目光如炬,看向唐皇,問道:“你便是當今天子吧?孤爲星君之時,對你並不陌生,你也算個英雄人物,只可惜諸多事由不得你。”

畢竟帝辛當了一個元會的星君,三界之中王朝的更迭變遷,皆看在眼裡,對於唐皇還是很欣賞的,但是沒辦法,闡教的秩序代言人,自然是身不由己。

唐皇坦然地看向帝辛,神色間雖有幾分無奈,卻也不失帝王的尊嚴,說道:“事已至此,朕無話可說!”

帝辛微微點頭,說道:“也罷,孤不難爲你。曾經姬發自稱天子,卻被孤所斬。如今時移世易,你且昭告三界,所謂天子,不過是奴役萬民之輩。朕願成爲最後一個天子,自降爲人皇,從此去掉天子稱號,做完此事,孤給你自由!”

唐皇聽後,微微一愣,旋即說道:“此事朕願意做,此乃人族之未來。如今不再有仙人制約,也算是爲解除人族衆生的束縛。”

很快,以天子的名義,一份檄文瞬間昭告三界。

蓋聞天地有常,人道爲尊,然氣運流轉,關乎興衰。昔者,姬發悖逆無道,甘爲人奸,竟降人皇之尊爲天子之位。此舉大謬,致使我人族氣運如江河日下,蒙塵受辱久矣。

姬發不念人族福祉,爲一己之私,諂媚神權,自降身份,棄人皇之正位,使人族尊嚴掃地,氣運離散。自此之後,人族仰人鼻息,於神權陰影下茍延殘喘,發展之路崎嶇坎坷,困苦不堪言。

朕承祖宗之餘烈,踐天子之位,兢兢業業,欲挽人族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奈何天數無常,神權橫加干涉,人族積弱之勢難改。幸得天佑,人皇帝辛崛起,懷匡扶人族之宏志,具扭轉幹坤之偉力。

朕深思熟慮,爲我人族長遠計,願爲最後一任天子,自願歸降人皇帝辛。從此摒棄天子之號,唯奉人皇帝辛爲主。朕意已決,旨在還人族以尊嚴,聚人族之氣運,使人族重歸輝煌。

按照帝辛的要求,唐皇的檄文順利傳檄天下,自封神起,西岐叛亂,到唐皇主動撤去天子號,歷時一個元會,此因果終於了結。

此刻的唐僧,彷彿置身於一場荒誕的噩夢中,整個人完全傻眼了。

沒想到剛剛回來,本以爲這真經可以普度衆生,看到的則是大唐的改朝換代。

望著局勢急轉直下,唐僧的內心滿是迷茫與無助,好半天才回過神來,急忙趨步到唐皇面前,聲音帶著一絲顫抖,詢問道:“陛下,這真經……這真經該如何是好?”

唐皇神色黯然,無奈地嘆息一聲,緩緩說道:“如今人皇已臨長安,這真經你且交予人皇處置吧。”

唐僧聽聞,雖滿心不捨,但也只能遵從。

唐僧來到帝辛面前,眼中滿是懇切與執著,說道:“陛下,貧僧歷經十數載,千辛萬苦,方纔取得這八十部真經。此經乃是用來普度蒼生,導衆生向善,能化解世間疾苦,洗滌人心之惡念,希望陛下善用之!”

帝辛神色冷峻,目光掃過那一堆真經,冷哼一聲,道:“奴役萬民之道,也配污寡人之眼。傳令下去,將其全都燒掉!”

隨著帝辛一聲令下,士兵們迅速堆積柴薪,點火焚燒。

熊熊烈火瞬間升騰而起,將那八十部真經吞噬其中。

火焰焚燒真經,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彷彿是西遊在這世間最後的悲嘆。

唐僧見狀,如遭雷擊,整個人瞬間崩潰。

唐僧不顧一切地撲到真經前,雙膝跪地,淚水奪眶而出,繼而嚎啕大哭起來。“佛法乃是普度衆生之根本,衆生皆苦,唯有佛法能救他們脫離苦海,導他們走向光明大道,爲何要燒啊……”

唐僧邊哭邊喊,聲音中滿是絕望與不解:“這真經承載著無數的智慧與慈悲,能讓人棄惡從善,能讓世間充滿祥和,爲何……爲何要毀了它……”

唐僧的哀嚎聲在空氣中迴盪,然而周圍的人卻似乎都充耳不聞,無人再去理會唐僧那悲痛欲絕的哭訴。

眼見著那承載自己半生心血與信仰的真經,在熊熊烈火中化爲灰燼,唐僧的眼神瞬間變得空洞而絕望。

“不……不……”

看著真經被燒,唐僧已然失去了所有活著的希望,猛地站起身來,毫不猶豫地縱身跳入那烈焰熊熊的火海之中。

火焰瞬間將唐僧吞噬,唐僧任由火焰吞噬,竟然毫不改變顏色,盤膝坐在火焰上,將自己徹底吞沒,自己跟真經一起被燒,也算是圓滿。

不多時,唐僧的肉身便在火中化爲幾顆舍利子,只留下一縷真靈飄蕩在半空之中。

殷子煜看後嘆息道:“道可道,非恆道,遍了世間,你認爲正確的道也不再是道!”

此時,鎮元子正於封神臺,有條不紊地準備封神。

突然,鎮元子心中一動,察覺到了這縷遊離的真靈,畢竟是取經人,整個西遊的關鍵人物,鎮元子微微擡手,那真靈便如同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牽引,緩緩朝著封神榜飛去。

鎮元子目光平靜而深邃,看著那真靈融入封神榜,口中念道:“今將此真靈納入封神之列,你便爲此次量劫進入封神榜最後一人。”(本章完)

第163章 開局慘敗而勢衰!第179章 在謀二桃,讓悟空背個大鍋!!第35章 天下諸侯進京第160章 破局,進階版二桃殺三士第74章 火雲洞火併第42章 論血脈第19章 佈局第173章 定西遊戰略,萬年後!第172章 子煜準聖之路,做減求空!第46章 鄂崇禹自戕第81章 氣運不跌,衆聖全傻了第176章 陽謀,昊天見鴻鈞,補全封神第164章 以玄門大義爲重,金靈獲得大聲望第115章 殷子煜大氣運大聲望加身!第201章 三妖勝天半子,天道六月飛雪!第189章 俺老孫比三清強,啼笑皆非第47章 平反九黎第153章 揭多寶大秘,截教皆驚!第14章 爲洛神闡述祭祀之秘!第89章 大商曆讓氣運又升,聖人苦惱了!第185章 剖析本質,道消佛漲之劫!第160章 破局,進階版二桃殺三士第3章 心外無物,道在靈臺第166章 烏雲戰太乙,諸神淨土!第94章 陽謀,九鼎計!第125章 伏羲開殺,先斬姬昌!第125章 伏羲開殺,先斬姬昌!第26章 見三霄。第93章 洛水之誓的報應!第213章 北伐,中間開花農村包圍城市第77章 氣運玄鳥降臨火雲洞第113章 混元五行陣,起!第220章 斬了須菩提,嚇傻了太上!第12章 闡教動作!第23章 立人設,賢!第93章 洛水之誓的報應!第177章 姜後折辱帝辛,卻成小丑!第111章 太極圖,盤古幡齊至!第200章 打通進化路,終悟超脫之心第134章 盛會兵解,全都傻了第125章 伏羲開殺,先斬姬昌!第182章 悟空震驚聖人,紫霄宮出結果。第182章 悟空震驚聖人,紫霄宮出結果。第84章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178章 聖人驚慌,重開紫霄宮!第143章 時代更迭,天道風口!第201章 三妖勝天半子,天道六月飛雪!第96章 各方震驚跟反應!第88章 姬昌指洛水爲誓!第209章 須菩提安撫悟空,量劫決戰來臨第83章 子煜起伏間,竟可穩定氣運第17章 火雲洞紛爭!第40章 授權之寶第29章 天道秩序與無序第154章 謀大勢,商截不出蒼生若何!第218章 子煜修爲曝光!超脫之心震動三界!第199章 完成烏雞國,凝聚人道之火第28章 天道解釋權第133章 陽謀無解,不得不叛!第52章 老子評價第216章 張角起事三界糜爛,聖人坐不住了第179章 在謀二桃,讓悟空背個大鍋!!第150章 花開九品,三界皆驚!第184章 勝利果實,昊天終得氣運第108章 恐慌了,怎麼還能如此破陣?第176章 陽謀,昊天見鴻鈞,補全封神第117章 子煜沉船之謀,通天震驚!第131章 聖人搬離,雞犬升天!第221章 西遊量劫,勝了第164章 以玄門大義爲重,金靈獲得大聲望第17章 火雲洞紛爭!第153章 揭多寶大秘,截教皆驚!第71章 女媧尋元始第84章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9章 在謀三皇五帝第209章 須菩提安撫悟空,量劫決戰來臨第213章 北伐,中間開花農村包圍城市第14章 爲洛神闡述祭祀之秘!第149章 天道文運,四分天下!第76章 梭哈三成氣運!第160章 破局,進階版二桃殺三士第108章 恐慌了,怎麼還能如此破陣?第124章 帝辛戰死,通天滅世!第212章 面對誅仙,底牌萬劫不磨陣!第10章 謀取大功德!第58章 授權殷子煜掌人皇劍第45章 姬昌掉進坑裡第9章 在謀三皇五帝第125章 伏羲開殺,先斬姬昌!第67章 量劫之氣凝聚第57章 崇黑虎投靠姬昌第123章 聖人戰,君王死社稷!第150章 花開九品,三界皆驚!第7章 洛水之神!第62章 衣冠南渡之謀第49章 元始震怒第39章 謀定第52章 老子評價第31章 約定
第163章 開局慘敗而勢衰!第179章 在謀二桃,讓悟空背個大鍋!!第35章 天下諸侯進京第160章 破局,進階版二桃殺三士第74章 火雲洞火併第42章 論血脈第19章 佈局第173章 定西遊戰略,萬年後!第172章 子煜準聖之路,做減求空!第46章 鄂崇禹自戕第81章 氣運不跌,衆聖全傻了第176章 陽謀,昊天見鴻鈞,補全封神第164章 以玄門大義爲重,金靈獲得大聲望第115章 殷子煜大氣運大聲望加身!第201章 三妖勝天半子,天道六月飛雪!第189章 俺老孫比三清強,啼笑皆非第47章 平反九黎第153章 揭多寶大秘,截教皆驚!第14章 爲洛神闡述祭祀之秘!第89章 大商曆讓氣運又升,聖人苦惱了!第185章 剖析本質,道消佛漲之劫!第160章 破局,進階版二桃殺三士第3章 心外無物,道在靈臺第166章 烏雲戰太乙,諸神淨土!第94章 陽謀,九鼎計!第125章 伏羲開殺,先斬姬昌!第125章 伏羲開殺,先斬姬昌!第26章 見三霄。第93章 洛水之誓的報應!第213章 北伐,中間開花農村包圍城市第77章 氣運玄鳥降臨火雲洞第113章 混元五行陣,起!第220章 斬了須菩提,嚇傻了太上!第12章 闡教動作!第23章 立人設,賢!第93章 洛水之誓的報應!第177章 姜後折辱帝辛,卻成小丑!第111章 太極圖,盤古幡齊至!第200章 打通進化路,終悟超脫之心第134章 盛會兵解,全都傻了第125章 伏羲開殺,先斬姬昌!第182章 悟空震驚聖人,紫霄宮出結果。第182章 悟空震驚聖人,紫霄宮出結果。第84章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178章 聖人驚慌,重開紫霄宮!第143章 時代更迭,天道風口!第201章 三妖勝天半子,天道六月飛雪!第96章 各方震驚跟反應!第88章 姬昌指洛水爲誓!第209章 須菩提安撫悟空,量劫決戰來臨第83章 子煜起伏間,竟可穩定氣運第17章 火雲洞紛爭!第40章 授權之寶第29章 天道秩序與無序第154章 謀大勢,商截不出蒼生若何!第218章 子煜修爲曝光!超脫之心震動三界!第199章 完成烏雞國,凝聚人道之火第28章 天道解釋權第133章 陽謀無解,不得不叛!第52章 老子評價第216章 張角起事三界糜爛,聖人坐不住了第179章 在謀二桃,讓悟空背個大鍋!!第150章 花開九品,三界皆驚!第184章 勝利果實,昊天終得氣運第108章 恐慌了,怎麼還能如此破陣?第176章 陽謀,昊天見鴻鈞,補全封神第117章 子煜沉船之謀,通天震驚!第131章 聖人搬離,雞犬升天!第221章 西遊量劫,勝了第164章 以玄門大義爲重,金靈獲得大聲望第17章 火雲洞紛爭!第153章 揭多寶大秘,截教皆驚!第71章 女媧尋元始第84章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9章 在謀三皇五帝第209章 須菩提安撫悟空,量劫決戰來臨第213章 北伐,中間開花農村包圍城市第14章 爲洛神闡述祭祀之秘!第149章 天道文運,四分天下!第76章 梭哈三成氣運!第160章 破局,進階版二桃殺三士第108章 恐慌了,怎麼還能如此破陣?第124章 帝辛戰死,通天滅世!第212章 面對誅仙,底牌萬劫不磨陣!第10章 謀取大功德!第58章 授權殷子煜掌人皇劍第45章 姬昌掉進坑裡第9章 在謀三皇五帝第125章 伏羲開殺,先斬姬昌!第67章 量劫之氣凝聚第57章 崇黑虎投靠姬昌第123章 聖人戰,君王死社稷!第150章 花開九品,三界皆驚!第7章 洛水之神!第62章 衣冠南渡之謀第49章 元始震怒第39章 謀定第52章 老子評價第31章 約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安县| 九龙县| 阜南县| 西充县| 南雄市| 栖霞市| 新乐市| 阆中市| 仙游县| 台州市| 昌黎县| 梅河口市| 仙居县| 邵阳市| 湟中县| 奉贤区| 佛坪县| 从化市| 德钦县| 阳泉市| 宁安市| 利津县| 高阳县| 漯河市| 临洮县| 浑源县| 齐齐哈尔市| 新民市| 马公市| 获嘉县| 拉萨市| 克拉玛依市| 崇文区| 鹤岗市| 黔南| 绍兴县| 定襄县| 靖边县| 织金县| 翁源县|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