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佈局浮現,老君的氣運壓不住了!
宓妃真的大羅花開直接到了九品方纔結束,這其中蘊含了極大的意義。
這一刻,不但讓宓妃的氣運聲望達到鼎盛,同時整個大商的氣運也開始升騰起來。
當花開九品的時候,保底也是準聖中期的大能了。
如今三界,準聖中期已經是一方的頂級大神,站在整個三界的頂端之人。
如今宓妃直接一步花開九品,那麼準聖中期就是時間問題,準聖後期未必不能,甚至有了一絲混元的機會。
時間問題,就已經不在是問題。
伏羲此刻也是激動萬分:“果然九品,宓妃果然九品,當真是讓吾都未能演算出來!”
女媧看著宓妃花開九品不由的略微思索:“宓妃花開九品,第八品之後明顯有些不足,不過終究是順利開出第九品,以此觀之,乃是因果之故啊!”
伏羲點點頭:“的確是因果之故,宓妃跟子煜之間因果牽連太深,再次因果之下,子煜的未來不可預測,也給宓妃花開帶來機會,若是不然,絕無可能!”
此時女媧滿是震撼:“第八品到九品所需,乃是一到八品之和,單憑跟子煜之因果羈絆,竟然能宓妃開到第九品,未來子煜之成就也是不可思議!”
伏羲頷首讚歎:“子煜如今走出本心之道,未來如何的確難以預測,不過如今觀之,已是三界頂級大聲望,大氣運者,未來量劫,一切都是未知!”
“.”
玉虛宮之中,廣成子完全被驚呆了:“九品,這宓妃真的做到了,自洪荒先天神魔跟先天神聖之後,再無一人花開九品,這宓妃竟然不下其父,在其花開第八品之後,明顯餘力不足,爲何還能順利開出第八品!”
闡教衆人此刻無不是心中震撼,被震懾的目瞪口呆。
赤晶子神色凝重:“廣成師兄,這宓妃藉此機緣順利花開九品,當如何是好?未來,不敢說能進入準聖後期,至少準聖中期毫無問題,能做到這一步,在整個三界而言,就已等同於那些上古大神通者!下次量劫,這殷商恐怕勢大難治!”
“廣成師兄,這心道跟楊朱會若是繼續下去,唯恐讓人族失控,此如何是好?”
廣成子聽後,稍微沉思立刻說道:“待貧道前去詢問老師應對之策!”
“.”
很快,廣成子離立刻尋找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自然是知曉三界之事,對於如何應對,元始天尊則是詢問老子。
“大兄,這宓妃花開九品倒也罷了,貧道所憂者,此次天道降下氣運,卻讓殷商跟成湯兩方謀取不少氣運,西方也因此謀取不少氣運,貧道所扶持之儒家,無法抗衡三家,若是儒家無法成爲最大氣運者,則這衆生則有失控之危,相比於儒家墨家,這截教自利之道卻頗合衆生之心,一旦衆生認可這兩教,則儒教也將如同周禮一般,若是如此,則吾等謀劃封神秩序也將完全崩壞,若是如此,當如何是好?”
老子聽後自然是明白這其中的危險所在。
“這比干當真是奇謀,以此來逼迫貧道不得不出手,不出手則秩序崩塌,若是出手則需應運而生者將此兩教罷戳,看來,這比干是圖謀貧道借天道之氣運,如今此兩家越是興盛,則需拿出更大氣運,讓其出現應運而生者。”
元始天尊聽後神色凝重:“如此而言,此子果真想要圖謀大氣運證道?如今三界氣運勉強成就一個混元,而此子打算讓大兄太極圖鎮壓的氣運拿出來!”
老子點點頭:“大氣運證道乃是天道賜予的證道方式,若是不然,從太古羅睺上古帝俊太一也不會爲此掀起量劫,此爲天道發動量劫之餌!這比干距離混元甚遠,然而想要證道卻務必需要氣運,他若是不能謀衆生,則唯有謀天道氣運,此次天道文運,也給此子機會,此子能抓住此機會而謀之,也是情理之中,無需懷疑此子對機會的眼光!”
從殷子煜的二果殺三士還有金刀計以來,其實三界都不曾懷疑殷子煜的眼光了。
如今天道文運的機緣出現,卻給殷子煜帶來了劍之太上鎮壓氣運的機會1
元始天尊則是詢問老子:“大兄,當真要拿出此氣運?”
老子看向元始問道:“二弟可敢拿自身氣運來讓應運而出之人出世?”
元始天尊聽後頓時默然了。
拿自家的氣運如何能行,一旦流失了,則悔之晚矣。
老子則是說道:“此乃天道大勢,拿鎮壓氣運讓應運者出世,此情理之中,天道自然認可!”
“如此甚好,如今法道已然出世,應運幾個法道集其大成者,以法約束萬民,在應運而生統一諸侯者.在出現一人罷黜百家即可解除心教與楊教對儒教威脅,大兄以爲如何?”
老子聽後不由點頭:“可!”
元始天尊則是說道:“如今大兄化胡西方,待到化胡之後,則大勢可成矣!”
一旦這幾步順利完成,則西方也屬於人教闡教,東方萬民皆被管控,三界氣運基本在手,到時候一舉摧毀殷商跟截教也不過是輕而易舉!
此時三界各方對此自然也是談論紛紛。
“花開九品,已經很多年未有了吧!”
“的確是多年未有了,據此最近花開九品者,洪荒之中花開九品者,帝俊太一二人,伏羲與女媧聖人二人未曾想,宓妃竟不在其父之下,如今其法則已圓滿,乃是大羅金仙之最也,如今這洛水跟殷商皆不缺氣運,宓妃享受兩方氣運,準聖中期甚至是後期已是必然!”
“九品大羅,法則圓滿,大道親和,未來不可限量!”
“.”
大羅之間是有巨大區別的,兩三品的大羅終其一生也無法突破,九品大羅準聖大圓滿已經是定數。
這纔是讓人震撼的潛力。
況且大氣運大功德加身,基本上杜絕了橫死的可能。
就是說宓妃的命運軌跡,當沒有聖人干預的話,很難在從外力干涉了。
宓妃花開九品之後,讓三千門人繼續傳道,而自己則是直接返回了朝歌。
“多謝子煜,助宓妃順利花開九品!”
殷子煜看向如今的宓妃已經是帶著一些超然之態了,這是境界提升,心境跟隨提升的原因。
“宓妃花開九品,威震三界,想來伏羲天皇跟女媧女媧娘娘定然高興萬分,這傳道之事,四分天下已是無盡氣運,如今算是暫且如此了!”
這一次天道氣運落下的部分,雖然還未全部降下,但是四份之一已經是不得了。
而殷子煜跟宓妃同時享受這四分之一氣運更是不可思議。
殷子煜此時因龐大的氣運加身,更是讓自身無數法則融匯貫通,體悟大道更是輕而易舉。
“子煜,現在我們如何謀之?” 宓妃立刻詢問殷子煜的大計。
“此次心教與楊教四份天子,讓儒教之周禮則不能再次統御萬民,則有失控之危,天道恐不能縱容,然不管如何,繼續讓兩教增長,逼其以大氣運鎮壓心教與楊教!”
宓妃聽後頓時驚呼一聲:“啊,豈不是難道我們縱容其鎮壓不成?”
殷子煜淡淡說道:“宓妃道友,務必把這些看的太重,進退得失之間勿要看一時!天庭之中有龐大的氣運,既然如此兩教勢大,自然有應運而出者鎮壓之!一般氣運控不能鎮壓,唯有龐大的氣運纔可讓其順勢鎮壓,如今心教跟楊教四分天下,則太上必然動手!”
宓妃聽後不由的頷首,瞬間明白,殷子煜到底要什麼了。
宓妃聽後不由的嘆道:“子煜所言甚是,此番,縱然敗,對於衆生而言,也是生機!”
殷子煜的目光看向函谷關方向,此時的多寶牽牛。
當兩人即將過函谷關之時,天地間忽現異象,東方紫氣如滔滔長河,翻涌奔騰,浩浩蕩蕩鋪展三萬裡。
函谷關關尹見此,頓時大爲驚異,此關尹眉毛頗長,雖是凡人,卻能關氣,見到如此磅礴的紫氣,頓時知曉,乃是有聖人降世,當即在關前擺出香案迎接。
不久之後,紫霧漸散,一頭青牛踏出,牛角之上太極神光流轉,似蘊含無盡天機。
牛背上端坐著白髮老者,一襲灰袍素淨無華,衣袂間陰陽魚紋若隱若現,每一次閃爍,都彷彿牽動著天地大道。
多寶道人則垂首立於青牛一側,身形魁梧卻神態恭謹,小心翼翼牽著繮繩,宛如侍奉尊長的晚輩。
關尹喜遠遠望見這一幕,呼吸一滯,手中書卷跌落在地。
士兵看不出這個老者爲何,關尹會關氣,頓時知曉,乃是聖人到來。
關尹瞪大雙眼,渾身顫抖,踉蹌著奔上前去,“噗通”一聲重重跪倒,額頭緊貼地面,聲音中滿是敬畏與激動。
“聖人降世!還請聖人受我一拜!”
李耳淡淡說道:“吾並非聖人!”
關尹連忙解釋,自己精通觀氣之法,見紫氣東來,浩蕩無窮,必爲聖人!
當然了,這是李耳知曉跟此人有緣,故而故意展現而出,若是不然這關尹也看不出來。
在聖人眼裡,不存在巧合,只存在定數,乃至這關伊一生命運軌跡,最終流轉到此處與李耳相見,也都是定數。
一個手握大權的官員出行,一路上遇到什麼人都被安排好,更何況是聖人,縱然是三界因爲殷子煜的原因出現了偌大的變化,但是量劫之後,與老子有緣之人,幾萬年前就已經有了定數。
因爲李耳傳道,並未收徒,需要是承襲此次分身下界道統之人。
當定下化胡志策之時,則這函谷關之關尹也已註定。
如此纔有一人精通望氣,歷經無數次輪迴轉世,到了函谷關。
李耳見關尹,不由的頷首:“爾也算是與貧道有緣,賜爾名爲長眉!”
關尹聽後,頓時大喜,擡頭時,只見李耳周身縈繞的紫氣竟化作萬千道經卷虛影,璀璨奪目!
“你既求道,便予爾道。此乃道經與德經,今賜予爾,好生修行爾且隨貧道西行!”
李耳話音落下,一卷竹簡從他袖中緩緩飄出,墨跡未乾,卻已浮現出先天道文。
“拜謝聖人.”
多寶此刻嫉妒的看著眼前之人。
原本人教就玄都一人,而自己也未能被收入人教,而眼前之人,竟然如此一步登天,未來亦是不可限量。
下一刻,多寶輕輕拍了拍青牛,青牛仰頭長鳴,聲震雲霄,腳下雲霧翻涌,凝結成直通天際的雲階。
而關尹則成爲李耳的隨從一同西行!
青牛馱著老者李耳紫霧,朝著西方緩緩而去,所過之處,二十八星宿爲之偏移軌跡,西方天際金芒大盛,似在迎接這位聖人的到來。
李耳一路向西,直奔西牛賀洲,而身後那浩蕩紫氣滾滾而來。
這一刻,讓接引準提全都坐立難安了。
西牛賀洲天竺國的雪山之巔,周身縈繞著混沌紫氣。
李耳輕擡衣袖,金剛鐲裹挾著無量威壓,如同一輪烈日破空而出,瞬間將多寶道人籠罩其中。
“多寶,汝婆娑大道今已大成,而今便是汝的機緣。”
李耳聲音低沉,不帶一絲感情。
金剛鐲轟然綻放刺目金光,多寶道人元神被強行抽出肉身送入輪迴。
而多寶的的身軀在金光中寸寸崩解,化作點點星光消散於天地之間,唯有元神進入輪迴之道。
天竺國皇宮內,一聲嬰兒啼哭打破了深夜的寂靜。
王后誕下一名男嬰,嬰兒出生時,皇宮上空霞光萬丈,異香瀰漫百里,天空中更是出現了七彩祥雲,瑞獸齊鳴。
十八年後,已是青年的多寶轉世之身,在菩提樹下靜悟。
李耳悄然現身,手中金剛鐲散發柔和光芒,輕輕點在青年眉心。
剎那間,青年記憶如潮水般涌來,前世今生在腦海中交織,婆娑大道瞬間與元神交融。
“從今日起,世間再無多寶,唯有釋迦牟尼佛。”
李耳的聲音迴盪在天地之間:“汝當以慈悲爲懷,普度衆生,弘揚佛法。”
青年睜開雙眼,眼神中滿是澄澈,雙手結印,周身綻放出萬道佛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