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如來進退兩難,心道立威!
“大兄,這截教果然拿到了誅仙四劍加劍陣,未來勢大難治啊!截教剩餘七人,卻化解了原本截教萬仙之弊,其成就不可限量!”
混沌之中,元始天尊則跟老子談論此事!
老子淡淡說道:“二弟,截教雖然拿走了誅仙四劍,卻也自我孤立,既然截教取勝,如此倒也甚好,如今大乘佛教氣運不穩,截教也無至寶鎮壓氣運,西遊量劫讓兩方角逐即可!”
對於截教如何的強盛,老子一點都不在乎,穩坐釣魚臺,贏有贏的好處,輸有輸的好處!
元始天尊自然是理解老子的謀劃?!按笮炙陨跏?,截教如今誅仙四劍陣再度被收回,則讓此次西遊,西方大興之勢困難重重,若是如此,這截教則爲逆勢而行!”
老子聽後淡淡說道:“不錯,截教得了至寶,卻也逆了大勢,對於吾教與二弟闡教而言,則爲大機緣所在.”
對於此次盂蘭盆會這次事關三界格局更改的大勢,老子元始自然是有其謀劃。
如同殷子煜預料一般,這次比試,對於闡教而言,勝敗皆可。
勝有勝的好處,敗有敗的用處。
正如同這陰陽大道,陽極生陰,陰極生陽。
截教敗了,闡教集齊了誅仙劍陣,則對於截教而言則成橫掃之勢,若是闡教敗了,則把截教架起來,讓截教沒有退路,唯有逆勢而行。
這反而讓人教,闡教坐山觀虎鬥,穩坐釣魚臺。
大羅金仙之比試,還未到準聖級,則讓整個盂蘭盆會有些失控了,本來佛教是爲了自己立威,然而一切變化竟然如此讓佛門措手不及,本應是離間截教孤立截教拿出陣圖。
那麼四劍在闡教,陣圖在截教,闡教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把四劍交給截教的。
誅仙劍陣是永遠不會集齊,然而一切竟然如此的措手不及,一場比試,既讓截教揚威,也讓局勢失控,讓整個三界未來的大勢失控。
如今截教的誅仙劍陣完整歸來,未來的西遊應該怎麼辦?
還有就是,此次盂蘭盆會怎麼結局?
“金蟬子,此乃是菩提茶,乃是須菩提祖師送來,汝且送到鎮元子大仙,冥河教主,西王母,鯤鵬,雷澤五人之處,當恭敬敬茶!”
“弟子謹遵師尊法旨!”
菩提茶,乃是先天五大靈根菩提樹所結,蘊含先天大道法則,有緣者飲用受用匪淺。
此乃是聖人本體所結,如今準提便是先天五大靈根的菩提樹,則此菩提茶乃是先天五大靈根最爲珍貴者。
當菩提樹成聖,則菩提葉的功效,就足矣超越整個洪荒一切靈根。
金蟬子首先捧著菩提茶送到鎮元子之處:“鎮元子前輩,師尊命貧僧送來清茶一杯,還請鎮元子前輩飲用!”
金蟬子雙手捧著羊脂玉盞,盞中茶湯澄明如琥珀,幾片菩提葉浮沉其間,隱隱透出先天大道。
鎮元子拂塵輕揮,尚未觸及茶杯,便覺一股熟悉的聖人大道撲面而來。
那菩提葉上分明凝聚著準提聖人的大道感悟。
此刻鎮元子不由的心中震驚,瞳孔驟縮,卻見菩提葉突然舒展,葉面顯化出大道箴言,正是準提道人的證道印記。
“菩提葉!不可,此乃是聖人本體成道之寶,貧道無福享受!“
“好個大乘佛教,好個準提聖人好大的氣魄!“
鎮元子不由的心中驚歎一聲,這菩提茶也不由的讓鎮元子爲之動容。
如今鎮元子的境界,與世同君,整個三界幾乎沒有讓鎮元子動容之物。
但是這菩提茶的確是其中之一,如今看著截教收回了誅仙劍陣,三界形勢變了,則大乘佛教順勢來給自己敬茶的目的,鎮元子是一清二楚。
金蟬子垂首而立:“請大仙飲用即是,此乃是師尊法旨,務必請大仙飲用!”
鎮元子見狀,心中更是清明,這哪是送茶,分明是佛門借菩提茶,試探地仙一脈的立場!
如今截教已經有了誅仙劍陣,若是喝了則是立場可以中立,若是不喝的話恐怕會有青睞截教的立場。
對於散修而言,或許觀望爲好。
“罷了,以後西遊之時,路過五莊觀,再還此因果!”
“煩請轉告如來佛祖,“
鎮元子將空盞遞還:“此茶雖好,貧道實難承受。待西遊起,貧道自會在五莊觀靜候,了結此因果!”
佛門這邊一杯茶,並無要求什麼,但是鎮元子心性老實,自然不會白喝此茶。
金蟬子依次給其他大神送去了菩提茶,其他幾個大神見如今盂蘭盆會的形勢一連數變,卻讓截教完成了自身氣運的圓滿,簡直是歎爲觀止。
既然截教已經有了自保之力,那麼散修一方自然無需再做站隊,也可以觀望了。
而如來送來菩提茶,顯然是希望散修在未來的西遊之中中立。
既然如此,這幾個大神都不想跟佛教結仇,紛紛飲用此茶。
此時的大羅比試還在繼續。
“佛祖,如今這大羅金仙之比試,貧僧是否繼續與三界大羅比試?”
此時彌勒佛詢問如來,如今之局勢,這比是卡在這裡了,衆人全都看向如來!
如來則是看向衆人等待衆人的建議。
觀世音菩薩拱手說道:“啓稟佛祖,如今這金靈借比試之名,拿回誅仙四劍卻讓截教威名大勝,損的是闡教聲望,若是不繼續則讓我佛門難堪!”
衆人聽後,自然是紛紛頷首,贊同觀世音菩薩之言。
自盂蘭盆會,如來跟衆佛所有的謀劃,全都被打亂,按照原本的立威計劃已經無法執行,反而讓截教因此而成名。
那麼,如今截教大羅金仙所展現的神通,這分身法,還有這頂級的法則神通,已經是不是三界其他大羅金仙所能力敵。
可以說,一場謀劃爲他人做了嫁衣,如來不是沒有準備,至少在太乙金仙級別拿到了極大的風頭。
但是,僅僅太乙金仙是不行的,中堅大羅已經基本上失敗了,雖然在大羅金仙級別佛教也有準備,但是這個勢已經起不來了。 而準聖初期的雲霄擊敗孔宣,等於是雲霄在準聖期截胡了孔宣這個如來最大的底牌。
可以說,如今整個盂蘭盆會所有的計劃全都打破了,往後的安排恐怕要爲他人做嫁衣。
但是現在的大羅金仙的論道,是否要繼續進行下去?
若是不進行,怎麼停止?
可以說,不出現一個第一大羅,這大羅金仙的較量若是停了,則讓佛門顏面無存。
如今不能因爲此事而讓整個盂蘭盆會如此狼狽的結束。
這時候燃燈古佛說話了。
“阿彌陀佛,佛祖,貧僧亦是認可觀音遵旨之言,至於準聖論道,如今散修一方如今已選擇中立,而人教闡教則必然支持我佛門,待到大羅結束,不可再以比試神通,可以此方式論道.”
燃燈立刻將準聖的論道之法闡述一番。
此刻如來的臉色陰晴不定:“繼續吧,不管如何也要角逐出第一大羅,若是因此事停下大羅比試,則讓我佛門難堪,至於準聖級論道,則依燃燈古佛所謀!彌勒佛祖爲了此次謀劃,而未能斬屍進入準聖,此番則有勞未來佛!”
“阿彌陀佛,此乃是貧僧分內之事!”
彌勒佛如同闡教雲中子一般,都是此次盂蘭盆會的大羅金仙級底牌,都是無限進階準聖境界,自身之道圓滿。
“貧僧彌勒佛,不知哪位道友,前來指教?”
佛教未來佛,彌勒佛親自站出來,此時到了大羅金仙頂峰這個修爲,其實已經沒有多少可以選擇的人了。
而大商這邊,修爲最高的就是殷子煜,再無他人。
截教如今已完成了自己的立威,殷子煜心念一動,瞬間出現在雲海之中!
“殷商大祭祀比干,見過未來佛!”
當殷子煜出現在雲海之中的時候,頓時引起所有人的凝重。
沒想到,這位殷商大祭祀竟然親自出場挑戰了,不過說起來,這殷商這邊唯有殷子煜一人修爲到了頂峰,洛神不過是初期修爲。
當然,殷子煜的名聲可不是修爲,而是這鬼神莫測的謀劃。
不過,誰也沒有見識過殷子煜的出手,如今這位殷商大祭祀親自出手,自然是引動了所有人的議論。
“沒想到這位大祭祀出手了,不知其神通如何!”
“此人自封神時,善於謀洪荒大勢,其洞悉之能,自開天闢地以來少見,聽聞此人以心入道,並非修行老子九轉金丹訣,更是推演了秘境法來替代,可見其悟性也是極其了得,此番出戰,顯然定有非凡神通?!?
“此次盂蘭盆會,本是佛門立威,卻成截教跟殷商得志,既然此人親自出手,顯然是有必勝手段!”
“此人走出新的修煉之法,專修心道,然這不足驚奇,道祖證道之前,這洪荒修行之法,百花齊放,唯有能夠進入準聖方纔是大道,不知此人能否進入大道!”
“想要領悟新的體系,無大氣運大聲望而不能爲之,顯然此人此次要奪取這第一大羅,難道此人還能走出非斬屍之外能進入混元金仙的道不成?”
“.”
三界各方議論紛紛,顯然對於殷子煜的實力,全都有非凡的好奇,到底看看殷子煜究竟有何種神通。
自封神起,殷子煜便是集齊天下聲望於一身,此時出場,自然是三界轟動。
彌勒佛看著眼前的殷子煜,頓時神色凝重:“道友名震三界,從未在出手,今日貧僧算是第一個領教道友神通了!”
殷子煜點點頭說道:“能與未來佛較量,也是我之幸事!”
“正好見識一番大祭祀神通,請!”
彌勒佛內心謹慎,卻滿臉笑容,肥碩身軀突然化作丈六金身,袈裟上極樂淨土大放光明,無量佛光自頂門涌出,在身後凝成三十三層須彌寶山虛影。
作爲接引的親傳弟子,也是整個西方,偌大西方不多的頂級資質者,一身神通自然非凡。
對於殷子煜,彌勒佛自然是謹慎,首先以極樂淨土護身!
“道友可識得貧僧這唯識無境大神通?“
彌勒佛指尖輕彈,殷子煜周身突然浮現無數鏡像,竟全是尚未發生的因果支線。
這是彌勒佛掌握的因果法則與時間法則的融合,以未來照見萬千可能,端的是一念動而萬果生。
殷子煜看著彌勒佛這一招淡淡說道:“佛祖既知我以心成道,又如何能被這萬千未來所迷惑,我之未來當屬於本心,心外無物,萬法皆空!良知心火,破妄!”
殷子煜輕輕一喝,瞬間周身騰起九色心火,每一道焰苗都灼燒著過去未來的因果枷鎖。
彌勒佛此刻雖然滿臉笑容,但是全身法則奔涌,欲將殷子煜拉向這未來幻境。
彌勒佛作爲未來佛,這是彌勒佛的根本之道。
此神通自然很是厲害,其中彌勒佛的法則也已經是圓滿了,一般的大羅,則瞬間被拉入未來幻境之中而不可自拔!
這其中大羅金仙尚未斬善惡屍,未斬屍則具有對於未來的期望束縛。
當法力不如彌勒佛,當法則掌握不如彌勒,或則法則被因果與時間融合的道所克,可謂是無法逃脫的。
這是得到接引真傳,接引單憑一臉的苦相,就可以讓紅雲讓位,可見其厲害。
但是殷子煜卻是例外,殷子煜本心之道,本身就是在大羅金仙既勘破善惡,善惡之念不能困擾其心!
無窮的因果絲線,時間法則箴言匯聚無數未來的景象要干擾殷子煜之心。
而殷子煜之心火頓時化作沖天火柱,柱中心即理之大道,任由這未來幻象拉扯而不爲所動。
頃刻之間,所有的未來幻象在殷子煜的良知心火之中逐漸被焚燒殆盡!
下一刻,良知心火的火柱轟然砸向彌勒佛的須彌寶山,但見三十三層寶山層層崩解,每一層崩塌時都傳出過去不可追,未來不可拘的轟鳴。
而殷子煜的眉心之處涌現無窮本心之道,彌勒佛的未來心大道竟如退潮之水,露出被因果幻象掩蓋的真實世界。
“好一個心外無物,萬法皆空,罷了,貧僧之道被道友之道所克,道友勝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