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八章 院長

國家隊的組建可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是這樣關乎到國家發展戰略方向的大問題,胡文海想要影響政策走向,必然是一個相當長遠而且龐大的工程。

如果只是簡單的打通哈薩克斯坦到烏克蘭的陸地交通線,那確實是只需要有鐵道部、有兩桶油和外交方面的一些工作支持即可。

但如果要把哈薩克斯坦到烏克蘭這條中部路線,建設成中國工業品通往世界的亞歐大動脈,那需要的可就不只是這麼一點努力,而是需要整個中國全力以赴、至少以十年爲單位計算的超級工程。

這項工程需要解決的,可絕不僅僅只是修路的問題。

要把工業品銷售往全世界,海運實際也一樣能夠做到。有時效性和經濟性需求的,公路運輸或者空海聯運、北線亞歐大鐵路都是可以接受的選擇。

然而就像美國要投入絕大資源維持第一島鏈、新加坡作爲華人國家卻是反華急先鋒,俄羅斯幾次三番想重振歐亞大鐵路卻是從來沒有成功過。中國的對外通道,同樣也是受國際局勢影響相當嚴重。

除了出口通道,關乎國家戰略安全的能源通道,同樣也不安全。東北油氣進口通道,俄羅斯石油管道當年因爲出口在日本還是在中國,鬧出的一地雞毛。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安哥拉政局撲朔迷離,海上油氣通道則是時刻面臨被人卡脖子的威脅,中國70%的石油進口總量,都是要經過馬六甲海峽的。至於說南美的石油份額,更是端看美國對南美的控制程度了。

如果只是追求有一條鐵路能將中國與歐洲連接,那麼情況並不會有什麼根本性的改變。未來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命脈被捏在歐洲的手裡,其國家經濟支柱石油出口的70%是通過石油管道輸送往歐洲的。

既然如此,那麼當中國面臨國際局勢考驗的時候,又憑什麼認爲中部路線就不會被人切斷呢?

所以所謂的中部路線建設,不僅是交通線的建設,更是要把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兩國國家,拉上中國的這輛戰車,然後開上350公里的時速,讓他們連跳下車的念頭都不敢有。

胡文海要做的,是把哈薩克斯坦和烏克蘭這兩個國家,整合到中國的經濟體系中來。

這樣的目標,那當然不會是一個短期的工作,需要的將會是一個水磨石穿的過程。

組建這樣的國家隊,那追求的就不能是一時、一地,而是要在一個系統內持之以恆的培養屬於自己的一批人才,讓他們充當話筒、執行者和既得利益者。只有這樣,纔是一個以十年爲期的工程成功的基礎。

“對了,我記得付局長在鐵路的教育系統裡,也有些關係吧?”

胡文海憑欄而立,說的像是有些漫不經心。付志恆是搞技術的出身,從株洲所一直做到了鐵道部總工程師的位置,和鐵道部下面的各大高校當然多少有些情分。

見付志恆略微猶豫的點了點頭,胡文海不由笑道:“其實是這個情況,付局也知道,新科在繡城支持了幾所高校開設分校,現在發展的應該說還不錯。如今繡城的高校在半導體、信息化,和高效物流等方面,多少取得了一些成績。”

“但這只是在技術層面上,目前在中國如果說對數字化和信息化工程實踐最豐富的,恐怕還要說是鐵道部和原來鐵通公司這批人。鐵通如今被從鐵道部分拆,那麼過去各地交大建設的信息專業我想地位恐怕會有些尷尬。”

說到這裡,胡文海略微沉吟一番,這才謹慎的說道:“與其讓這部分師資浪費蹉跎、讓學生以後就業尷尬,我倒是有一點不成熟的想法。新科打算在繡城與東大合作,成立一所信息工程學院。如果鐵道部各高校有興趣,我們也歡迎各地交大的信息專業共同建設。”

“信息工程學院?”付志恆忍不住皺了皺眉,同樣試探的問道:“不知道這個學院,是什麼性質的?”

“咳咳,暫時來說……”胡文海有些尷尬,嚥了口唾沫道:“它還是三本民辦學院,付局也是知道的,教育系統的事情總歸有些複雜。因爲是個新學院,又有私營資本參與,所以在審批時多少謹慎些,這都是正常情況。”

“嗯,這個我也理解。”

付志恆點了點頭,說話的聲音也帶上了一點敷衍的感覺:“這樣吧,我幫胡總和鐵道部高校系統聯繫一下,看看各地交大的校長和教師們是個什麼態度。”

中國的高校教育和西方不同,常春藤盟校裡也有不少都是私立大學,並不影響他們的名字響徹海內外。然而在中國的教育系統裡,卻幾乎沒有私立大學的生存土壤。

雖然這兩年國內大學生自主擇業的已經不少了,但分配工作仍然是一大賣點。民辦而且還是三本學院,念出來的學生幾乎肯定不會有國家包分配這樣的好事,就是在就業市場上恐怕也沒有多少競爭力。

鐵道部直屬的各地交大和鐵路學院,有一個算一個,哪個學生不是過五關斬六將才考進來的?把人扔給一個民辦三本,這算怎麼回事?

“哎,付局別看不上我們新科這所信息工程學院,它雖然級別不高,但配置上那可一點不差。”

胡文海急了起來,連忙擺著手指頭,數了起來:“首先它雖然名稱叫學院,但校區面積、容積率和環境設施,是完全按照一本院校標準建設的——當然,吉大的規模我們肯定比不上,但平均水平還沒問題。”

“其次它的師資也並不低,不提東大和我們新科的技術水平,這所學院的很多任教講師,還擁有深厚的業界背景,甚至乾脆就是國內一些大型企業和外企的技術人才。而且它還有一個優勢,那就是與產業界的結合非常緊密。”

“我們新科有一些技術等級評級,其效力在國際上與一些大型企業的認證是相同的。比如說新科網絡工程師認證與思科網絡工程師的認證,歐美很多大企業都是共同認可的。而這個技術評級的認證委員會,每年都會在這所網絡工程學院兼職授課。很多專業課的講師都不是一門心思在學校做學問,而是在企業做工程的技術專家。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就有機會跟講師接觸實際工作的項目,積累工作經驗。”

“有希望向科研方向發展的學生,我們也能安排新科科學院的科研實習崗位。只要能夠通過考覈並得到科學院研究員的推薦,畢業之後就可以考新科科學院的研究生。網絡工程學院雖然是民辦三本,但我們的新科科學院卻是有十多個一級碩士點和博士點……”

“嗯,這倒是一個好辦法。”

付志恆摸著下巴,對胡文海提出的這種教育模式有些興趣。大學裡教授的內容有一定的遲滯性,這也是高校教育的頑疾了。往往學生從學校畢業之後,入職企業還要繼續接受職前培訓,或者在工作中邊幹邊學,很少有畢業就能夠直接上手的人才。

當然,這種教育方式也不可避免有一些弊端。兼職講師的專業性無法保證,乾的好不代表能說的好,自己技術精通也不一定就是教學能手。而且既然是兼職,那就很難用績效的方式去要求和衡量講師,總不能因爲教的不好,就不讓人家本職工作升職加薪吧?這樣一來,學校對講師約束力有限,負不負責任就全憑良心了。

到時候全班都六十分萬歲,你好我好大家好,恐怕纔是常見現象。

付志恆怎麼說也當了這麼多年領導,對人性也有相當瞭解,這種教育模式的利弊稍稍思考,就有了把握。

“產學研結合,這也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只是這些學生畢業了之後,能走科研道路的終究是少數,參加工作的問題也要重視啊!一所學院每年畢業生少說也有一千人,這麼多學生拿著三本的學歷,新科能消化的了嗎?把他們放到市場上去,能保證人才的競爭力嗎?”

每年消化一千個大學生,新科其實還真不是做不到。九十年代哪怕自費大學生,那也是大學生,同樣也是天之驕子來的!但這些畢業生,還真不能全部都由新科內部消化了,這涉及到胡文海對這所學院的定位。未來新科一系在社會上的普遍影響力、在關鍵政策走向上的發聲渠道。

到時候畢業生都侷限在新科內部,那還談什麼“普遍”了?人家一看,就知道你們內部拿錢發帖,哪還有什麼說服力,更不用說保持對政策的持續影響了。

新科這所信息工程學院,僅僅只是一個開始。三本那是民辦高校血統問題,就像全服最強玩家開個小號,哪怕是一身神器裝備,等級一樣也得從一級開始往上升。

不管未來的新科大學有什麼成就,它都得先從一個三本民辦學院開始,一步步證明自己、完善自己,培養出足夠多的“優秀校友”才行。

“人才的競爭力嗎?”

胡文海微微一笑,打出了自己手裡的王炸:“如果說這所網絡工程學院的院長,會是我親自擔任呢?”

聽聞美帝良心號召自己的職工幹部積極獻計獻策扭轉形象,我雖然不是他們公司的一員,但看在法律意義的同胞份上,我覺得可以免費爲他們獻個策。只要美帝良心能夠全線調低產品售價到美國售價之下,只要國內全系產品的配置高於美國產品的配置,美帝良心的名聲肯定能夠立刻恢復到九十年代的水平。大家覺得呢?

第五百五十八章 熱情第六百七十三章 布什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東德輓歌(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報第六百六十四章 於焉墜落第八百三十八章 對策會議第四百七十一章 迎新第七百三十五章 糖衣炮彈第四百三十三章 整理業務第二百三十九百、四十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戴爾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條腿走路第八百九十八章 排除萬難第三百零一章 絕境第三百八十四章 預演第六百五十一章 徵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冉妮的故事9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資第七百零五章 收拾局面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九百零七章 個人問題第八百七十六章 選擇第六十六章 歷史第九百零九章 北斗總師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方商品第八百二十九章 明斯克航天局第二百三十三、四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倒爺第八百六十七章 久違第八百四十七章 抗日援美第三百九十二章 賣隊友第一百一十章 赤子之心第二百二十一、二章第八百四十章 回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漏題第七百五十三章 陸戰無雙第四百九十九章 撬牆角第三百八十二章 從善如流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六百七十章 暫時停火第六百零三章 尋找機會第五百零七章 胡文海的期盼第三百七十三章 招待第七百五十六章 塔曼師第六百九十六章 行動第六十一章 給我看錢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五百八十七章 兔子皮披不住啦第八百零七章 茍全的茍第三百九十九章 讀書第三百六十二章 物價改革第六百三十章 石油期貨第六百七十七章 軍事天地第九十七章 棱鏡計劃第八百一十三章 最好的時代(二)第九十一章 感覺少了點第七百一十九章 作妖的代價第九十五章 眼界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五百五十六章 窘迫的帝國第二百五十七、八章 吸口涼氣第五十七章 論打買第一百三十一章 空軍,大殺特殺第八百六十一章 得到與失去第五百八十三章 私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斬首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第五百四十四章 拉清單六百六十九章 阿盟會談第七十八章 冷軋帶鋼第二百零九、一十章第八百四十五章 渴望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七百一十三章 得加錢第四百五十七章 通共第七百四十章 狼真來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MTU第七百九十六章 船廠故事(一)第八百六十九章 從頭越第七百三十三章 雙普顯威第五百七十六章 超級熊貓第四百二十五章 領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美國在線第五百六十六章 頑固的堡壘第四章 新想法第四百三十三章 整理業務第七百三十八章 十五年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四十四章 東德輓歌(四)第一百六十章 勞務派遣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團結又鬥爭第七十六章 成功學第七百三十六章 辯證法第六百章 日本沉沒第六百六十四章 於焉墜落第五百二十章 傢俱廠的小故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豆腐”腦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戲帷幕第三百三十四章 豆角烀餅
第五百五十八章 熱情第六百七十三章 布什的選擇第七百四十一章 東德輓歌(一)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報第六百六十四章 於焉墜落第八百三十八章 對策會議第四百七十一章 迎新第七百三十五章 糖衣炮彈第四百三十三章 整理業務第二百三十九百、四十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戴爾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條腿走路第八百九十八章 排除萬難第三百零一章 絕境第三百八十四章 預演第六百五十一章 徵用第四百八十五章 冉妮的故事9第四百二十一章 投資第七百零五章 收拾局面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九百零七章 個人問題第八百七十六章 選擇第六十六章 歷史第九百零九章 北斗總師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方商品第八百二十九章 明斯克航天局第二百三十三、四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倒爺第八百六十七章 久違第八百四十七章 抗日援美第三百九十二章 賣隊友第一百一十章 赤子之心第二百二十一、二章第八百四十章 回國第六百五十九章 漏題第七百五十三章 陸戰無雙第四百九十九章 撬牆角第三百八十二章 從善如流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六百七十章 暫時停火第六百零三章 尋找機會第五百零七章 胡文海的期盼第三百七十三章 招待第七百五十六章 塔曼師第六百九十六章 行動第六十一章 給我看錢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局第五百八十七章 兔子皮披不住啦第八百零七章 茍全的茍第三百九十九章 讀書第三百六十二章 物價改革第六百三十章 石油期貨第六百七十七章 軍事天地第九十七章 棱鏡計劃第八百一十三章 最好的時代(二)第九十一章 感覺少了點第七百一十九章 作妖的代價第九十五章 眼界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五百五十六章 窘迫的帝國第二百五十七、八章 吸口涼氣第五十七章 論打買第一百三十一章 空軍,大殺特殺第八百六十一章 得到與失去第五百八十三章 私心第四百六十七章 斬首第一百四十章 忽悠第五百四十四章 拉清單六百六十九章 阿盟會談第七十八章 冷軋帶鋼第二百零九、一十章第八百四十五章 渴望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問一答第七百一十三章 得加錢第四百五十七章 通共第七百四十章 狼真來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MTU第七百九十六章 船廠故事(一)第八百六十九章 從頭越第七百三十三章 雙普顯威第五百七十六章 超級熊貓第四百二十五章 領事第七百六十三章 美國在線第五百六十六章 頑固的堡壘第四章 新想法第四百三十三章 整理業務第七百三十八章 十五年計劃第一百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七百四十四章 東德輓歌(四)第一百六十章 勞務派遣第六百三十一章 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團結又鬥爭第七十六章 成功學第七百三十六章 辯證法第六百章 日本沉沒第六百六十四章 於焉墜落第五百二十章 傢俱廠的小故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豆腐”腦第八百五十三章 大戲帷幕第三百三十四章 豆角烀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川县| 广汉市| 赞皇县| 襄樊市| 连江县| 宝坻区| 阿拉尔市| 麻栗坡县| 奎屯市| 齐齐哈尔市| 孙吴县| 枝江市| 香港| 原阳县| 宿松县| 洛南县| 巢湖市| 平利县| 东乡| 濉溪县| 安化县| 班戈县| 瑞丽市| 平乐县| 资阳市| 普定县| 云安县| 彰化县| 阿合奇县| 西乌| 商洛市| 山东省| 隆安县| 江山市| 公主岭市| 扶余县| 陵水| 惠东县| 鹰潭市| 象山县| 磐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