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六章 歷史

哪怕最終,胡文海仍然沒有徹底說服胡解放,最終結果也就是讓他不再反對——當然,紅頭文件都已經下來了,胡解放也知道,自己是無力反對的。

可在老胡這邊,只能說是靜觀其變。胡文海可真是有些頭疼,光憑501廠廠長是自己老爹這一點,恐怕501廠的職工們就要吃不了虧了吧。

想想後世那些被管理層收購的國企職工的結局,嘖嘖,自己老爹這覺悟,真應該給他發一枚五一勞動獎章,再評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什麼的。

可是站在胡文海這個“大資本家”的角度來看,局勢可就不妙了。

不過對於中國人來說,天大地大沒有過年過節大。一年中元旦和春節都代表著結束與開始,是必須認真對待的日子。這眼看著就要臨近元旦,胡文海倒也不急著就徹底將501廠把在手裡。

但這並不代表他就能夠清閒下來了,正相反,回家之後這幾天,胡文海就投入到一項新的工作中來了。

說起來,這還是最近發生的事情太多,結果導致他原本悶聲發大財的計劃夭折。在他去美國的原計劃裡,藍色小藥丸換錢應該是足夠秘密進行的。換到的錢也可以先在美國躺著,悄沒聲息的隨著國家開放程度的加深,再一點點的挪回國內來。

這樣起碼有一點,自己不會被推到風口浪尖。但計劃沒有變化快,能夠讓f-14刷上綠頭漆這個誘惑實在太大,讓他根本無法放棄這個嘗試。

結果就是後續雖然有了足夠多的資金,但去美國的真正目的卻沒有時間完成了。說起這個最初的目的,不就是給衡建雲的連隊換裝麼?

好在自從他拿到那筆簽字費之後,引進雄貓剩下的資金就都撒了出去,換成了各種生產設備的進口物資。其中一部分容易製作的成品,早就已經裝船起運,估計到1985年的一月就能抵達繡城港口了。

爲了這批設備物資到港之後就能立刻投入生產,擺在胡文海面前最緊要的問題,就是拿出重組501廠的改革方案。

好在最緊要的問題,對501廠的人事安排一直都在胡文海的腦袋裡,並不需要再花費時間去了解。但平衡各方面利益,以及選拔真正有能力的人上位,這仍然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

而501廠的人事安排除了與胡解放商量之外,還有一個關鍵人物這些天幾乎就紮根在了老胡家上班一樣,這就是繡城的市長王以純。

安排501廠的職工,基於現如今工人對私營企業的牴觸,肯定會有不少人選擇買斷工齡調出501廠。既然如此,那這批人如何安排就成了一個燙手山芋。

作爲繡城市長,王以純的支持必不可少。

“根據這兩天的前期摸查,願意到新科公司工作的員工,應該在30%以下,大概現任職工的四分之一左右。”

雖然有些不情不願,但胡解放還是完成了安排給他的調查工作。原因很簡單,因爲這是市長王以純的命令,作爲組織一員,胡解放沒有反對的立場。

而王以純呢?他巴不得能夠把501廠和廠職工更多推出去一些,這樣市裡也能減輕不少壓力。而501廠的地皮、設備、廠房、技術和資本等,也都可以作價賣給胡文海,這更是給市府的運轉突然添加了一大筆資金。

哦,不過當然,這筆錢不全是由胡文海出的。他只需要支付20%的現款,剩下部分則是由第二年、第三年的上級財政撥付。

可即使如此,面對足有幾千人的501廠,整個資產覈算工作也是非常恐怖了。這裡面涉及到的討價還價,就全是由胡文海、胡解放和王以純三個人,在胡文海的這間小偏房中決定的。

“這樣算的話照料敵從寬,願意過來的職工咱們就按照一千人計算。剩下的501廠職工大概兩千多人,最大工齡四十年,最小工齡不到一年。鑑於前些年提前退休的情況比較嚴重,我看平均工齡應該在十五年左右比較合適,王市長您看呢?”

胡文海用筆在紙上算了一下,將一組數據擺在王以純面前。這樣一算,相當於需要買斷的總工齡在三萬年以上,而買斷工齡的具體賠付標準,則是兩邊討論的重點。

“我認爲每年一百元比較合適,這樣多的甚至能到手四千塊錢,已經很不錯了!”

“這也太少了吧?只相當於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啊!”

胡文海若非是當事人之一,看到上面的對話也會不敢相信,提出一百塊一年這個標準的不是自己,反而是王以純這個勞方代表。

“咳咳,也不少了。”王以純尷尬的咳嗽了一聲,說道:“市府還要給他們重新安排工作,雖然工齡買斷了,但以後工資還不是要組織上發。與其弄那麼高的買斷價,還不如提高一點他們的安置費。”

胡文海聞言徹底無語,所謂安置費也是他提出來的一個辦法。也就是由收購企業爲每一個被收購企業的職工出資成立一個基金,這個基金由市府運作,用於這些離崗職工基本生活的保障。

也就是主要處理他們的醫藥費報銷、最低生活保障、生育子女和養老金的發放,放到三十年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模仿的後世社保制度。

在九十年代國企改革中,尤其是在大下崗浪潮面前,胡文海認爲最大的問題並非是國企工人失業,而是在大量失業的同時保障制度卻沒有建立起來。

也正是在這個下崗和社保建立的時間差中,整個社會對執政的公信力產生了根本性的動搖。

爲了避免自己的介入,導致501廠職工生活產生無可抵抗的困境,胡文海這才建議在收購款中劃出一部分成立這個安置基金。

“王市長,按照咱們的協議,這個基金可是專款專用。”

胡文海話沒說全,但潛臺詞很清楚,市府可千萬別打挪用這筆錢的主意。

王以純尷尬的笑了笑,正色點頭道:“小衚衕志你放心,我代表市府鄭重許諾,絕不會濫用這筆安置基金。不過你也要爲市府想想,這麼多人的生活保障問題,錢少了可是要出亂子的。”

“好吧,那王市長的意見呢?”胡文海也不想逼迫過甚,尤其在501廠職工的安置問題上,他的目光要放的更長遠一些。

國家可是第一期就欠了他22.4億,滿打滿算501廠能值多少錢?說實話撐死也就是兩千萬到頭了,連這筆錢的零頭都不夠。

胡文海的計劃也不只是501廠一家,繡城是早在民.國奉系軍閥時代就經營的工業城市,雖然現在已經有些落敗了,但瘦死駱駝比馬大,好東西還是不少的。

比如說蕭野芹之前供職的光電研究院,還有生產軍工光學設備的光華廠,生產電子管、晶體管的華光廠,渤海省無線電三廠、六廠,電機廠、起重機廠,電力設備廠,中藥廠、製藥二廠,陶瓷廠、紡織廠、纖維廠,這些可全是上千人、幾千人的大企業。真要數起來,繡城這些工廠分明就是一個大寶藏。

從輕工業到重工業,機械到化工,電子到光學,都說中國的工業成體系,其實從繡城就能一管而窺全豹。像501廠這樣幾千人的大企業,一雙手都數不過來。繡城城區人口60萬,起碼有一半是第二產業人口,工廠小的幾百人、大的數千人,還有石化六廠這樣的巨無霸。

胡文海這22.4億夠有錢吧?連中央拿出這筆錢來都有點費勁兒。但如果撒到繡城的工廠裡,卻也未必能掀起什麼浪花來。

當然,這是流動資金和固定資產的區別,不可同日而語。但胡文海仍然不甘心只拿下一個501廠,而是目光盯著繡城裡更多的產業。

爲了給以後再拿下其他工廠開個好頭,胡文海其實比王以純更關心能不能處理好這些原來的職工。當然另一個不能說的原因,則是他和黃秘書之間的約定。

國家允許他試水國企改革,不僅僅是承包這種頭疼醫頭的方式,而是如何能夠平穩處理國企出售以及產權明晰等問題的嘗試。

現在的胡文海,可以說是正處在顯微鏡的聚光燈下。是的,在這個老胡家的大院子的小偏房裡,乃是中國第一例國企產權轉讓的案例。按照歷史上的發展,中國國企迎來出售狂潮,至少還要等到九十年代初期。在1984年的當下,私企都還掛靠在國企下面,假裝自己是三產或者集體企業,怎麼會有人能反過來收購國企?

不知不覺間,胡文海已然是在開創一段新的歷史了。

第二百二十章 聯盟第七百九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二二百四十一、二章第九百章 第一輪第八百六十三章 算我一份第五百三十九章 香江發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襲第四百七十七章 冉妮的故事1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誠佈公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機消息圈六百四十四章 進攻與協防第三十四章 何爲體系?第九百一十章 自己造第六百五十七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三百一十章 承包試點第四百三十六章 醉翁之意第五十章 貓黨第八十章 調試第七百一十九章 作妖的代價第一百零九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招待第一百八十四章 倒戈第九十一章 感覺少了點第四百一十九章 壓力容器認證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六百八十一章 因爲太好第六百一十六章 聯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戈地圖必須死第三十八章 球賽第一百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九章 老莫第六百零二章 高通危機第一百零九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六百零八章 京津特快第六百二十八章 新殲第七百一十一章 談判桌的背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奶一口第八十四章 激光測距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三百六十章 Duang第二百九十八章 友好協會第三百一十一章 鐵路包乾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馬爾林第二十七章 演示第九十七章 棱鏡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援共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事難辦第九十五章 眼界第七百九十六章 船廠故事(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位第七百二十四章 商飛使命第六百五十四章 籌碼第六百二十二章 甲骨文公司第四百四十九章 退休廠長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玩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聚餐第一百八十八章 整裝待發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心向背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窮剩錢第八百七十四章 零九之前第五百七十八章 故事的後續第五百三十七章 佈局第六百四十五章 海夫吉戰鬥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整裝待發第八百三十八章 對策會議第二百九十八章 友好協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五百六十五章 製造困難第四百七十六章 新科認證第五百二十章 傢俱廠的小故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方商品第一百九十五、六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工業資料第七百四十二章 東德輓歌(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唸詩第四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九十四章 坐蠟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四百六十章 情報第八百七十章 大飛機平臺第四百六十五章 任務第五百七十五章 603第八百六十二章 跳船第七百四十一章 東德輓歌(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最好的時代(一)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堵門第六百二十一章 EOS第五百七十四章 姐妹回國第四十五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七十三章 找人
第二百二十章 聯盟第七百九十一章 引狼入室第二二百四十一、二章第九百章 第一輪第八百六十三章 算我一份第五百三十九章 香江發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襲第四百七十七章 冉妮的故事1第三百一十二章 開誠佈公第三百八十八章 司機消息圈六百四十四章 進攻與協防第三十四章 何爲體系?第九百一十章 自己造第六百五十七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三百一十章 承包試點第四百三十六章 醉翁之意第五十章 貓黨第八十章 調試第七百一十九章 作妖的代價第一百零九章 回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招待第一百八十四章 倒戈第九十一章 感覺少了點第四百一十九章 壓力容器認證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六百八十一章 因爲太好第六百一十六章 聯手第七百五十五章 戈地圖必須死第三十八章 球賽第一百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八十九章 老莫第六百零二章 高通危機第一百零九章 回家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襲第一百二十四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六百零八章 京津特快第六百二十八章 新殲第七百一十一章 談判桌的背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奶一口第八十四章 激光測距第二百九十章 策略第三百六十章 Duang第二百九十八章 友好協會第三百一十一章 鐵路包乾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八百七十九章 馬爾林第二十七章 演示第九十七章 棱鏡計劃第三百六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四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三百二十二章 援共第五百四十一章 遇襲第一百四十九章 事難辦第九十五章 眼界第七百九十六章 船廠故事(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位第七百二十四章 商飛使命第六百五十四章 籌碼第六百二十二章 甲骨文公司第四百四十九章 退休廠長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玩家第一百一十五章 聚餐第一百八十八章 整裝待發第四百八十九章 人心向背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二百八十七章 窮剩錢第八百七十四章 零九之前第五百七十八章 故事的後續第五百三十七章 佈局第六百四十五章 海夫吉戰鬥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整裝待發第八百三十八章 對策會議第二百九十八章 友好協會第三百六十六章 功虧一簣第五百六十五章 製造困難第四百七十六章 新科認證第五百二十章 傢俱廠的小故事第五百二十七章 西方商品第一百九十五、六章第一百一十六章 工業資料第七百四十二章 東德輓歌(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唸詩第四百五十一章 人間正道第九十四章 坐蠟第三百二十一章 加達裡第四百六十章 情報第八百七十章 大飛機平臺第四百六十五章 任務第五百七十五章 603第八百六十二章 跳船第七百四十一章 東德輓歌(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最好的時代(一)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一百四十二章 堵門第六百二十一章 EOS第五百七十四章 姐妹回國第四十五章 守株待兔第一百七十三章 找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德昌县| 沂水县| 甘谷县| 彰化县| 平遥县| 黔西县| 通辽市| 黎川县| 分宜县| 石台县| 昌都县| 海阳市| 元朗区| 田东县| 寻乌县| 汕尾市| 溧水县| 九江市| 连江县| 阜康市| 呈贡县| 延川县| 定南县| 舒兰市| 杂多县| 大城县| 家居| 咸阳市| 南安市| 金坛市| 阳朔县| 北流市| 苍溪县| 博白县| 文水县| 九龙城区| 固原市| 壤塘县| 垦利县|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