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七十章 大飛機平臺

“林主任知道明斯克航天局嗎?”

“聽說了,東歐幾個國家合作組建的,用來管理原蘇聯航天資源的機構,管理機構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

白羅斯是後來改的名字,現在的白羅斯還被中國人稱爲白俄羅斯。

胡文海提出的這個問題讓林千軍愣了一下,在他的傳統思維當中,胡文海最有可能關注的還是海軍,因爲他之前在海軍方面下的心思是最多的。

不僅有F-14,還掏自己腰包給海軍造實驗艦,後來坐沉在了南海也不見他心疼一下。當然空軍也有機會,畢竟海灣戰爭之後空軍就是現代戰爭的主角了,多投入點精力也可以理解。

但是這個明斯克航天局算什麼?航天領域對於九十年代的中國軍隊來說,涉足還不夠多、影響更不算大。

明斯克航天局雖然是前蘇聯解體後的多個原成員國組建,但影響力其實不大。首先是經費沒有保障,能夠繼承自蘇聯的資產也不多,成員國本身的影響力也不足夠,更受到了歐美等國的多方打壓,所以也就是一個蘇聯航空遺產的維持機構而已。

不過即使如此,林千軍航空航天類的期刊總沒少看,對這個機構有所耳聞也是正常。

“之前我們實際上與明斯克航天局有過一次接觸,蘇聯剛解體的時候,是我出資維持了拜科努爾基地的運轉。不過當時的時機還不成熟,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得到RD180液氧煤油補燃迴圈發動機的要求,被明斯克航天局所拒絕了。”

“不過如今的情況已經有了改變,哈薩克開放了南部鐵路改造工程給我們,同時又計劃修建一條通往我們國內的石油線路。這說明什麼?說明哈薩克的政策,已經得到了全面調整,中國已經事實上取得了哈薩克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俄羅斯雖然在儘力爭取拜科努爾的使用權,但哈薩克的態度非常曖昧。同時明斯克航天局也在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一旦結成聯盟,俄羅斯的航天優勢就不是獨一份了?!?

胡文海說的這些內幕消息,倒是真的讓林千軍大吃了一驚。

RD180發動機那是蘇聯的看家本領,航天和洲際飛彈的大殺器,這種戰略技術竟然都有機會得到?可想而知,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國內航天界內部會是一種什麼狀態吧。

雖然胡文海是說要求被明斯克航天局拒絕了,不過既然這顆釘子打進去了,也就由不得那些蘇聯死忠們堅持自己的花崗巖腦筋了。以他對胡文海的瞭解,再硬的腦袋也抵不住紅票子,紅票子不行還有綠票子,綠票子要是再不行……說不定就請你吃花生米了。

原蘇聯地區可不是國內,當KGB大姐姐情婦是擺著好看的呢?

之前是國際環境不成熟,哈薩克國內現在蘇共的聲勢大漲,經濟也嚴重依賴於對中國的石油、畜牧、林業、農業等資源出口,而工業產品則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阿拉木圖的地緣政治更是決定了他們很難拒絕中方的合作。

至於說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最近聽說那邊的局勢有點亂啊……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接收一部分蘇聯的航天遺產,似乎也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那麼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十幾年裡,國內航天技術肯定會有一個比較大的發展。

雖然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但一想到胡文海的手竟然在國外伸了這麼遠,還是讓林千軍有些心驚的。中國什麼時候能量產了RD180,那簡直就像熊貓國產化一樣,是一個產業的轉折節點?。∪绻芴崆凹尤脒M去……

胡文海話沒說盡,但其實也屬意林千軍能夠再進一步。

人有野心不是壞事,誰不想站得更高、看的更遠呢?關鍵還在於,這個人是否願意做事情。林千軍雖然不是技術出身,但在熊貓項目中能夠看的出來,是願意尊重技術發展規律、願意尊重技術人員,並且擁有很好協調能力的人才。

搞關係搞的好,那也是不得了的人才,而且是很重要的人才。能以一個半外行協調一個高度專業化的項目,並且還把這個項目做好了,這不是本事什麼是本事?

只要願意做事情、能做事情,管理崗位一樣對做事至關重要。能扶一個自己人上去,對胡文海來說也是非常重要、樂見於此的事情。

雙方心照不宣的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1995年的春節特別的早,1月8號就是臘八,到30號就要過除夕,31號就已經是春節了。

從閻良離開之後,胡文海坐在飛機裡突然想到,自己當初竟然真的敢坐運七改的新舟首飛,這可真是頗有波音摔飛機之後美國交通部長親自乘坐737的“風采”啊……

這個原因主要是,他又不由自主的聯想起空警200那架撞山的運八了。

雖然和運七沒啥關係,但國內在大飛機平臺這條路上,確實還有很多的課要補。

只要想到那整整一架飛機的專家和技術、機組人員,誰能對那段歷史不感到心痛呢!

而且這段歷史,也不是完全不能改變的。

作爲一個半導體行業的工程師,胡文海至少還是讀過王小謨傳記的??站?000是從2000年和以色列合作被美國叫停之後,我們纔開始著手獨立研發的。

1999年6月,由俄羅斯別裡耶夫飛機公司負責改裝的伊爾76飛躍太平洋,結果被美國的衛星發現,最終確認了以色列在爲中國生產預警機的情報。克林頓由此親自給巴拉克打電話,要求必須停止中以合作。巴拉克還想挽回一下,結果克林頓直接以斷掉以色列軍援爲威脅,也要阻止中國得到預警機。

此時正好是一號在以色列訪問,巴拉克拖到了最後一刻,直到登機離開纔不得不對一號坦白。想也知道那時的場面是什麼樣子,雙方剛“友好”完,人還沒走結果最重要的合作項目翻臉,這是有多氣人?又讓之前雙方的神采奕奕、和諧共處,變成了多麼諷刺的畫面?

雖然這已經不是中國第一次被美國卡脖子了,但這絲毫不能減少由此而來的氣憤和恥辱。

其實想也知道,作爲國家人格化的代表,一個國家受到羞辱最氣憤的難道不就是那位嗎?

可也正是因此,“忍辱負重”這四個字,回首之後才愈加的有份量。這沉甸甸的四個字,大概沒有人比他更加深有體會了吧。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王小謨臨危受命、力排衆議,擔著沉重的壓力立下軍令狀。

“五年內把預警機做出來,這是可以做到的!”

一號難得激動的批示:“你們爭取在五年內把預警機做出來,到時候我邀請克林頓到我們的飛機上去看一看,看我們中國人能不能做出自己的預警機!”

2002年,中以雙方合作正式破裂。2003年,王小謨就拿出了試製的樣機。這並不是以色列在私下裡進行了技術支援,空警2000不是費爾康的中國版,這是王小謨親口證實的。

實際上在與以色列合作之初,王小謨就提出了同步研製方案。也就是說,王小謨對和以色列的合作始終留了一手。一方面是與以色列合作,另一方面則利用以色列的項目鍛鍊我們自己的隊伍。當時以色列的管理和技術團隊,都有來自中國的備份團隊,主要任務除了驗收以外就是學習、借鑒以色列的科研體系和技術路線。

就是這樣超前的戰略眼光,讓中國的空警2000在2006年就進入了服役。按照當年的軍令狀,甚至還不到五年時間!

而空警200同樣也是2002年立項,與空警2000是同步進行的。同時開展兩個預警機項目,這其實是無奈之舉。作爲空警2000平臺的伊爾76我們無法自產,更沒有替換平臺,相當於仍然隨時可能被人卡脖子。不發展空警200,我們就鋪不滿整個國防體系。

所以說到底,空警200的空難悲劇,就是因爲中國手中沒有可靠的大飛機平臺。

不過在胡文海引進了麥道82之後,這個問題已經有了可以解決的方案。

只是如今還有一個問題。

還是因爲胡文海的原因,國內半導體技術發展突飛猛進,而國內因爲對越反擊戰嚐到甜頭,因此比歷史上更快的上馬了預警機項目。

這麼一來,想必王小謨那邊的項目進展肯定比歷史更快。

在相控陣雷達技術解決之後,如果因爲平臺載機的問題又跑回原來的歷史軌跡怎麼辦?

麥道82的項目,必須儘快取得進展了!

Ps.之前章節是我記錯了,麥道82本身就是雙發飛機,DC-10纔是因爲美國聯邦航空局的“60分鐘限制”規定,而最後改成了三發飛機——在早期飛機安全性不足的情況下,雙發和三發飛機,必須與任一備用機場保持60分鐘航程。後來1964年美國取消了對三發飛機的60分鐘限制,因此爲了能飛跨洋航線(顯然在大洋上是找不到60分鐘內的備用機場的),DC-10才緊急更改設計,成爲了一架三發飛機。

第一百一十章 赤子之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窘迫的帝國第六百九十三章 匕見第二百三十九百、四十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紅箭第六百二十二章 甲骨文公司第五百八十八章 “小”老婆第七百九十八章 船廠故事(三)第四百五十章 第一把火第三百七十章 秘書第七十三章 認清現實第一百四十四章 活不過三集第五百六十六章 頑固的堡壘第六百七十四章 自白第八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時代(完)第一百三十章 制電磁權第五百九十八章 軟骨病第三百章 工期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洋般的財富第四百章 搬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代號澤塔第四百零二章 一年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奶一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槍第八百四十九章 共同的事業第二百九十四章 展會第二百七十九、八十章 三國第四百零八章 誰知道第五百零八章 羣星薈萃第八百三十五章 年輕的優勢第七百四十二章 百倍回報第三章 闖禍第五百零六章 最幸運的出生證第六百六十三章 激光制導第一百四十三章 無法相信第八百七十三章 儀器儀錶第七百三十七章 市場經濟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腳第二百二十五、六章第三百九十章 普桑國產化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與魔鬼同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正中目標第四百七十三章 年輕人第二百五十五、六章 地圖全開第七百七十章 網絡經濟第五百五十八章 熱情第七百九十八章 船廠故事(三)第十三章 實在的巴鐵第三百五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五百四十五章 這就慫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行情背後第六百零九章 蝦爬子,我們走第七百九十六章 船廠故事(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悟空一型第五十七章 論打買第四百八十六章 冉妮的故事10第六百五十二章 兩家公司第一百八十章 技能評定第一百零二章 魔力第一百零九章 回家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條腿走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五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三百一十五章 工人萬歲第六百八十一章 因爲太好第八百零五章 輿論操作第三百三十一章 立規矩第四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五十章 狂熱第二百零三、四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授課第五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三百七十章 秘書第五百六十四章 任務第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四百九十一章 代理商第二章 城會玩第二二百三十七、八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時間第五百五十四章 批文第九十三章 移交第二百五十九、六十章 送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EOS第一百四十六章 環太平洋第三百六十章 Duang第七百五十三章 陸戰無雙第五百二十二章 闖關亂象第一百八十三章 調查組第七百一十七章 魔都技術普查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題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七百四十八章 起飛第五百二十二章 闖關亂象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諾第八百一十六章 TDCS第五百五十章 挑刺第六百章 日本沉沒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風快遞第七百六十七章 採訪
第一百一十章 赤子之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窘迫的帝國第六百九十三章 匕見第二百三十九百、四十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紅箭第六百二十二章 甲骨文公司第五百八十八章 “小”老婆第七百九十八章 船廠故事(三)第四百五十章 第一把火第三百七十章 秘書第七十三章 認清現實第一百四十四章 活不過三集第五百六十六章 頑固的堡壘第六百七十四章 自白第八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時代(完)第一百三十章 制電磁權第五百九十八章 軟骨病第三百章 工期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洋般的財富第四百章 搬家第三百三十五章 代號澤塔第四百零二章 一年後第五百九十六章 奶一口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槍第八百四十九章 共同的事業第二百九十四章 展會第二百七十九、八十章 三國第四百零八章 誰知道第五百零八章 羣星薈萃第八百三十五章 年輕的優勢第七百四十二章 百倍回報第三章 闖禍第五百零六章 最幸運的出生證第六百六十三章 激光制導第一百四十三章 無法相信第八百七十三章 儀器儀錶第七百三十七章 市場經濟第四百二十六章 踹一腳第二百二十五、六章第三百九十章 普桑國產化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五百三十三章 與魔鬼同行第三百九十八章 正中目標第四百七十三章 年輕人第二百五十五、六章 地圖全開第七百七十章 網絡經濟第五百五十八章 熱情第七百九十八章 船廠故事(三)第十三章 實在的巴鐵第三百五十三章 胸有成竹第五百四十五章 這就慫了第八百五十七章 行情背後第六百零九章 蝦爬子,我們走第七百九十六章 船廠故事(一)第五百一十七章 悟空一型第五十七章 論打買第四百八十六章 冉妮的故事10第六百五十二章 兩家公司第一百八十章 技能評定第一百零二章 魔力第一百零九章 回家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條腿走路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五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三百一十五章 工人萬歲第六百八十一章 因爲太好第八百零五章 輿論操作第三百三十一章 立規矩第四百九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五十章 狂熱第二百零三、四章第四百七十二章 授課第五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三百七十章 秘書第五百六十四章 任務第十九章 老將出馬第四百九十一章 代理商第二章 城會玩第二二百三十七、八章第一百二十九章 時間第五百五十四章 批文第九十三章 移交第二百五十九、六十章 送行第六百二十一章 EOS第一百四十六章 環太平洋第三百六十章 Duang第七百五十三章 陸戰無雙第五百二十二章 闖關亂象第一百八十三章 調查組第七百一十七章 魔都技術普查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題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七百四十八章 起飛第五百二十二章 闖關亂象第一百二十七章 山諾第八百一十六章 TDCS第五百五十章 挑刺第六百章 日本沉沒第三百二十八章 東風快遞第七百六十七章 採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东县| 抚顺县| 伊金霍洛旗| 靖江市| 三门峡市| 阜康市| 改则县| 中卫市| 临潭县| 武威市| 昂仁县| 苏尼特左旗| 千阳县| 永济市| 云安县| 通辽市| 哈密市| 原阳县| 桂阳县| 惠东县| 克拉玛依市| 平江县| 东乡族自治县| 南木林县| 澳门| 洞口县| 澳门| 樟树市| 镇雄县| 五寨县| 阜城县| 新和县| 隆回县| 浦城县| 沙湾县| 惠来县| 冷水江市| 教育| 正安县| 鹿邑县| 措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