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百一十五章 最好的時代(完)

1992年,註定會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後世有著微博、朋友圈和各種新聞app,引起全民關注的熱點一個接著一個,輕易讓人生出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各種突發事件和熱點的刷新頻率,甚至會產生“圍肯救趙”這樣的輿情應對手段。

這在紙媒時代,似乎是幾乎無法想象的事情。

但並非真的無法想象,在歷史上,有那麼幾個特殊的年月,重大新聞爆發的頻率,甚至能追趕的上新媒體時代對人們眼球的刺激。

而這其中,1992年這個年份,赫然在列。

胡文海的到來確實將這個世界改變了很多,但仍然有很多事情是他所無法改變的。

一個在後世不太那麼知名的名字,在1992年卻是一位家喻戶習的大明星。他沒有演過什麼電影,也不會唱什麼歌,要說藝術上的才藝造詣,大概只有他的口才能夠值得稱道了。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何陽。他之所以成名,是因爲他的名字被冠上了一個稱號:點子大王。對,不用懷疑,在中國的歷史上,確實曾經有人獲得過這樣的稱呼,而絕不僅僅只是存在於電影的虛構之中。

這個家喻戶習的大明星,之所以如此受到歡迎,是因爲他的語言有著非同一般的魔力。僅憑他的一句話,也許就能救活幾百上千人的一個工廠,挽回幾十、幾百,甚至是上千萬的經濟損失。

某個塑料廠的塑料杯產品積壓,何陽給出一個點子,將京九鐵路沿線地圖繪製到杯子上,然後在京九列車上售賣,積壓很快就被清空。一家檯燈廠產品賣不出去,他想到海灣戰爭大放異彩的愛國者導彈,導彈造型的檯燈在香江的博覽會上賣的脫銷。

類似的點子還有金華火腿罐頭、日曆筷子、避孕泡泡糖、魔術酒瓶……

這些在後人看來頗有些“雷”的產品策劃創意,卻是當時的企業孜孜以求的金點子。何陽的一句話,往往就能換回來幾十萬的報酬,同時一個又一個的光環應接不暇的罩在了他的頭上。

在九十年代初期,中國實際上到處都是牟其中一樣的人物。

牟其中開創了中國的資本運作先河,那麼何陽可說是中國改開商業策劃行業的祖師爺了。

慧聰網的前身中關村慧聰商情也是在1992年創建的,這家公司有一個“奇葩”的規定。新入職的員工必須去十三陵水庫爬一座高山,規定時間內爬不上去的職工立刻辭退。

曾經在國家體改委任職的郭凡生和馮侖,雖然缺少了在牟其中手下獲得的磨礪——實際上我們回顧那個神奇的年代,未來很多資本運作方面的商業大鱷,都和老牟有著種種關聯和羈絆。

但是命運就像石頭縫裡的雜草,總能找到屬於他們的道路。郭凡生和馮侖在海南找到了他們的應許之地。王公權、潘石屹、易小迪和王啓富、劉軍,以萬通系深厚的背景君臨海南大地,在每個月上漲50%的地產狂潮下……

虧到連他們媽媽都不認識了。

1992年新年剛過,經濟日報就連續刊文,對海南特區地產行業過熱的現象進行了報道。一組數據詳實、事實清楚,而且精確到點名道姓程度的文章,引起了各大全國性報紙的轉載。

與此同時跟進的還有央視的焦點訪談,最後則是人日發出致命一擊。

根本不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出臺具體政策,海南地產崩盤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尤其是比歷史上早了半年時間,這時候操盤的仍然還是那些貪得無厭的莊家,而不是後來的那些大頭接盤俠。

和萬通系遭遇類似的,是懷揣著財富夢想來到中國的黃鴻年。

這個自詡爲“大陸游子”的資本運作高手,不得不黯然離開了他夢想中滿地黃金的中國大陸。

按照他的設想,利用自己小時候在崇文小學和匯文中學跟二代們泥地裡打滾的交情,扯虎皮做大旗,打著國企改革的旗號大肆收購經營不善的國企。然後經過資產重組和包裝,拿到香江上市賣給國外資本。

在這其中,他甚至不需要直接接觸到企業的具體經營。憑藉中國對外資投資的規定,首付額度只需要達到15%即可掌握控股權。只需要有一個財務團隊,就可以空手套白狼的獲得整個企業的處置權,轉手就是幾倍身上幾十倍的利潤。

按照道理說,這個路線應該是行得通的。

然而黃鴻年的收購,並沒有獲得他預想中,各地地方政府簞食壺漿的盛況。

正相反,他的每一次收購,幾乎都面臨著相當大的阻力。與將資本出售給私人相比,各地政府顯然更喜歡讓本地的優質企業對不良資本進行兼併重組。

因爲有了勞務派遣制度,冗官冗員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地方國企領導的政績考覈中,國企的盈利能力作爲了主要指標。他本想收購太原和杭州的橡膠廠,卻不想半路殺出來個程咬金。萬向集團向上遊擴張,同樣在整合國內汽車產業鏈。

輪胎戰略受阻,轉過頭來黃鴻年又想拿下青春寶。可青春寶正在和華蜂日用品與上海家化進行合併重組,他根本連馮根生的面都沒見到。

具小道消息透露,中國與美國進行的入世談判,國家很可能要犧牲日化市場以換取其他方面的優惠。從國家層面來說當然無所謂對錯,但對青春寶、蜂花和友誼來說,最近這幾年就有些生死攸關了。

接著很快中央就修改了外資收購國企股份的規定漏洞,一期出資額15%是絕對不可能了。

這麼一來,黃鴻年的發財大計就受到了沉重打擊。到了1992年,只能是偃旗息鼓的離開了大陸這塊傷心地。

當然,國家也並沒有堵死國企向股份制轉變的道路。深滬兩市的股票,成了一些死心要擺脫體制企業的陽光大道。

上市!上市!

上市不僅能扒掉企業身上的婆婆們,而且還能讓企業的資本產生質的飛躍。

經營不善的國企破產、資產重組、工人和領導去勞務派遣名單裡領救濟。什麼?你說你企業領導想賣掉企業?憑什麼呢,賣也輪不到你們來賣!經營不善、瀕臨破產的企業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招拍掛,等著資產被優質企業兼併。至於人,那就看拍賣所得企業看不看的上你們了。

當然,這樣做也不是一定能杜絕的了所有的陰謀鬼域。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兼併過程中生存下來的企業一定是強壯的。

這些強壯的企業當中,又有一部分申請了試點混合所有制。深滬兩市早期能夠上市的企業,無疑絕對都是這一類優質企業。

比如說滬市第一股,新科通信股價經過三年的增長,八千萬股每股股價已經達到四百塊以上。按照新科通信1991年盈利四十億、以20倍市盈率計算,三百二十億的市值相對於新科電子40%的股份,似乎已經沒有什麼上漲的空間。

當然,這主要是因爲過去幾年,國內在通信領域基礎設施上進行了大量的投資。包括電話擴容和信息高速公路等多個國家級計劃,以及國家對無線通信產業的大力支持。等到這一批基建投資熱潮過去,新科通信就必須去海外爭奪市場維持規模了。

說到這裡,讓人長嘆一聲的是新科廣場的盈利能力也開始奮起直追了。與電信聯手推廣的百城萬店網吧計劃進展順利,新科廣場同樣到處開花,地價上漲帶動的貸款再投資模式,讓新科地產已經不僅不再需要新科集團投資,甚至已經開始反哺關鍵項目。

對此,胡文海心裡難免百感交集。

即使有這麼多現實客觀因素,但實際上若非是滬市的漲停板制度,新科通信的市值完全可能突破上千億。

這也造成了早期中國股市裡,一票難求的盛況。開市三年以來,中國股市迎來的是一個難以置信的大牛市。只要能夠上市的企業,無不是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

於是發展到1992年春節之前,以至於股市要發行股票,不得不採取抓鬮抽籤的方式。

也就是說在買股票之前需要先花錢買一張認購證,但是能不能拿到股票就是完全憑運氣了。

但這樣的規定結果,卻是催生出了一個新興的身份證中介行業。中國各地的身份證,被匯聚起來通過各種手段向著兩市集中。

這大概也算是一種舉國體制了吧。

在這樣的熱潮下,滬市內部卻發生了工作人員私分股票認購證的事件。憤怒的股民們甚至導致了社會的大規模動盪,以至於國家不得不出面緊急宣佈了一次大規模的增發。

然而即使如此,火熱了三年的中國股市,仍然讓人措手不及的迎來了第一次熊市。

在這熱鬧喧囂的社會背景之下,1992年的猴年春節如約而至。

希望在這暫新的1992年裡,能夠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第九十五章 眼界第六百六十八章 和平最後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講兩句第三百五十七章 風險評估第六百一十八章 明天來UC上班第八百九十四章 封鎖IP第五百二十五章 滿裡的變化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時代的開端第三百一十七章 種族天賦第三百九十五章 IGCT聯盟第五百一十六章 重口公司第七百零三章 繡城印象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七十章 衝灘第十五章 步鑫生式管理第五百二十八章 選址第二百五十一、二章 IGCT誕生!第二百六十五、六章 遠洋漁業第二章 城會玩第五百九十九章 賴賬第八百零七章 茍全的茍第一百四十三章 無法相信第七百三十四章 美國鐵娘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井底之蛙第二百九十三章 貸款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工第八百一十六章 TDCS第三百六十二章 物價改革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條腿走路第七十七章 車間改造第九十八章 談判第四百八十一章 冉妮的故事5第六百零六章 高通還不是高通第七十七章 車間改造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第二百七十七、八章 三觀毀滅者第一百九十九、二百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只有偉大的國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模鍛與自由鍛第一百六十三章 傻鳥第七十四章 新玩具第六百二十二章 甲骨文公司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一十五、六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中航發構想第八百章 打…打劫!第五百三十四章 開業第三十四章 何爲體系?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物價改革第六百八十四章 數據的秘密第三百三十章 光棍第八百七十章 大飛機平臺第六百一十二章 “假”龍第四百八十一章 冉妮的故事5第四十二章 出版第七百三十章 機密文件第五百二十九章 院長的拒絕第五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五十二章 參觀第六百五十章 真是敢啊!第一百五十二章 招標第三百八十一章 驗證艦第六百零一章 使命第六百一十三章 答案第八百七十四章 零九之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槍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春獻禮第八百八十四章 二十年不晚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輕局第八十六章 屈辱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春獻禮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一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六十七章 斬首第一百六十五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戰場第八百一十七章 國家隊第五百二十四章 胡鬧第三百九十六章 鑑定第四百一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六十四章 歷史背後第六百一十六章 聯手第六百八十五章 自動分揀第八百章 打…打劫!第八百六十六章 出逃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五百零八章 羣星薈萃第四百一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七十八章 冷軋帶鋼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從下手第五百六十六章 頑固的堡壘第五十一章 美奸第一百一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質量管理第四百九十二章 貸款第六百六十章 臨戰變陣第四百七十八章 釣魚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飛錯方向
第九十五章 眼界第六百六十八章 和平最後的機會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講兩句第三百五十七章 風險評估第六百一十八章 明天來UC上班第八百九十四章 封鎖IP第五百二十五章 滿裡的變化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時代的開端第三百一十七章 種族天賦第三百九十五章 IGCT聯盟第五百一十六章 重口公司第七百零三章 繡城印象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第四百七十章 衝灘第十五章 步鑫生式管理第五百二十八章 選址第二百五十一、二章 IGCT誕生!第二百六十五、六章 遠洋漁業第二章 城會玩第五百九十九章 賴賬第八百零七章 茍全的茍第一百四十三章 無法相信第七百三十四章 美國鐵娘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井底之蛙第二百九十三章 貸款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工第八百一十六章 TDCS第三百六十二章 物價改革第八百二十四章 兩條腿走路第七十七章 車間改造第九十八章 談判第四百八十一章 冉妮的故事5第六百零六章 高通還不是高通第七十七章 車間改造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第二百七十七、八章 三觀毀滅者第一百九十九、二百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只有偉大的國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模鍛與自由鍛第一百六十三章 傻鳥第七十四章 新玩具第六百二十二章 甲骨文公司第九十章 三個條件第二百一十五、六章第七百二十七章 中航發構想第八百章 打…打劫!第五百三十四章 開業第三十四章 何爲體系?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物價改革第六百八十四章 數據的秘密第三百三十章 光棍第八百七十章 大飛機平臺第六百一十二章 “假”龍第四百八十一章 冉妮的故事5第四十二章 出版第七百三十章 機密文件第五百二十九章 院長的拒絕第五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七百零一章 798的未來第五十二章 參觀第六百五十章 真是敢啊!第一百五十二章 招標第三百八十一章 驗證艦第六百零一章 使命第六百一十三章 答案第八百七十四章 零九之前第一百一十三章 開槍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春獻禮第八百八十四章 二十年不晚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輕局第八十六章 屈辱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春獻禮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膽的決定第四百一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六十七章 斬首第一百六十五章 試探第八百五十八章 真正的戰場第八百一十七章 國家隊第五百二十四章 胡鬧第三百九十六章 鑑定第四百一十一章 意料之外第八百六十四章 歷史背後第六百一十六章 聯手第六百八十五章 自動分揀第八百章 打…打劫!第八百六十六章 出逃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五百零八章 羣星薈萃第四百一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七十八章 冷軋帶鋼第四百一十五章 無從下手第五百六十六章 頑固的堡壘第五十一章 美奸第一百一十一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七十九章 質量管理第四百九十二章 貸款第六百六十章 臨戰變陣第四百七十八章 釣魚第五百九十七章 不要飛錯方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宁省| 秦皇岛市| 永丰县| 商水县| 北川| 讷河市| 莱芜市| 贞丰县| 独山县| 伊宁市| 塘沽区| 敦化市| 常熟市| 德昌县| 海淀区| 集安市| 济源市| 平顶山市| 扎鲁特旗| 东兰县| 株洲市| 凤台县| 安陆市| 桂东县| 夏河县| 库车县| 黄平县| 莱芜市| 门源| 合阳县| 新丰县| 大丰市| 车险| 长顺县| 高阳县| 余干县| 辛集市| 白山市| 休宁县| 平度市|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