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八十八章 整裝待發

劉教授多少是有點見識的,海運學院作爲渤海省裡海洋專業的名校,平常很多行業會議總是落不下的。…

而大會小會的開多了,中國造船業的實際壟斷者中船總公司的幾位領導,自然是要混個眼熟。

比如說李經理,雖然雙方沒有說過話,但劉教授在不少次會議上都看到過他的身影,聽過他的講話,否則也不會一眼就把人認出來。

只不過在絕大多數時候,李經理講話都是氣場森嚴、雍容有度,領導派頭拿捏的很是到位。

別說看他顛顛的跑起來了,就是等閒見到李經理和人打個招呼,那也就是含蓄的點頭微笑。

如果有人告訴劉教授,高高在上的中船總公司副總經理,有一天能在他身上看到“顛顛的跑”這個動作,肯定會被劉教授噴一臉口水。

大熊貓賣萌不奇怪,誰見過哪個高級領導這麼不體面的?畢竟不是安倍和普京握手,裝三孫子這種技巧還真不是普通人能學會了的。

“哎?你們是?”

李經理聽到了劉教授的招呼,轉過頭來一瞬間恢復了作爲領導的姿態。

“我是大港海運學院船舶工程的劉濤啊,李總我們在去年八月的裝備展上見過的……”

劉教授委屈的像個小媳婦,您都和一個個體戶談笑風生了,怎麼能對我一點印象也沒有呢?

“哦,海運學院的!”李經理點了點頭,像是想起來什麼。又好像沒什麼印象似的:“姓劉。哦。你和交通部的林部長?”

劉教授擦了擦汗,尷尬的笑道:“林部長在校的時候,我還沒上學……”

“哦,那好吧。”李經理淡然的點點頭,問道:“你有事?”

“我……”

劉教授苦笑不得,連連擺手:“我沒什麼事兒,就是和您打個招呼。”

“嗯,小劉你是來新科公司實習的?新科公司的技術很高明。你們要好好學習啊!我還有點事,咱們回頭坐下來好好聊聊。”

“您忙,您忙。”劉教授連連點頭。

“小黎老師,您看這個管理標準化的問題上,要如何對決策過程進行規範……”

一轉頭,李經理又變身成勤學好問小學生了。

……

“劉教授,咱們還走麼?”

看著臉上陰晴不定的劉教授,進退爲難的學生們左看右看,推了一個傻大膽出來試探的問了一句。

劉教授臉上好像便秘,憋了半天。突然吐出了一口氣。

“呼——”

“走?走什麼走?我跟你們說,新科公司的技術高明的很啊!你們要用心學。資道不資道?這次的實習機會很難得啊,千萬不要因爲人家是私營企業就有偏見啊,做人,一定要摸著良心說話!”

我湊劉教授,您老的節操掉的有點快啊!

學生們對畫風轉變太快的劉教授,心裡頓時無奈起來。您老之前說的那麼憤慨,這麼當衆被人打臉,怎麼就能慫了呢!

不能慫,就是幹啊!作爲看熱鬧不怕事兒大的圍觀羣衆,同學們紛紛表示,沒熱鬧可看,果然是中或輸啊……

不管學生們心裡是怎麼想的,至少在鄭磊安慰的目光中,這百多號學生是留了下來。

雖然這些大學生還都是生瓜蛋子,但至少有一點,船舶工程的學生畫圖、看圖的本事還是有的。

在船臺上三萬噸散貨輪正在對現有進度補完的時候,另一個四分之一總段也在它旁邊的船臺開始了建造。

學生們是懵懵懂懂的按照要求,每天就是畫圖、監工和拿著激光測距儀進行測量。而到了劉教授這個層次,看到總段造船法的實施,就好像見了鬼一樣。

雖然是依靠人手實現的劣版總段造船法,實際也只是同時開工兩條總段,在工程複雜度上銳減了一個數量級。

但作爲造船方面的半個權威,劉教授輕而易舉的看到了總段造船法的巨大優勢。

造船週期一直都是造船業的重大成本之一,船臺、船塢的佔用是固定資產沉澱的大項。有了總段造船法,造船週期減少了至少50%,船臺船塢更不再是必須的固定投資,滑動下水和浮動船塢完全可以應付絕大多數的船舶建造需要。

這也就意味著,造船業將會因爲總段造船法的出現而面臨一次大洗牌。

而同時繡城工業局下屬企業的整理也在緊張有序的進行著,以繡城重型機械廠和起重機廠等單位爲主,總段搬運車的設計建造也在同步進行之中。

中央調查組的報告並沒有立刻掀起什麼太大的風浪,沒有宣傳、沒有爭論,也沒有大張旗鼓的推行。中央給與繡城的指示,只有一紙文件,上面唯一的中心思想,還是那句話“摸著石頭過河”。

有什麼雷,什麼好處,你繡城先去趟趟看吧。等你試出來了,有了效果再說。

繡城模式畢竟和步鑫生、馬勝利那樣的小打小鬧不同,牽涉面太大,還是必須要謹慎小心,這纔是中央打起來的小算盤。

至於說渤船麼,“大黑魚”當然是頂了天的項目,是絕對不可能受到干擾的。然而即使在重生前的歷史上,1985年渤船就已經劃歸了中船管理,繡城拿出來給胡總折騰,當然是沒有什麼心理負擔。

而海軍則是隻要有“大黑魚”,也不會管渤船民船部分的死活。有胡總一年一個億的租金在,樂得跟天上掉餡餅一樣。

對於渤船自身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軍工系統的“大黑魚”項目。實際上民船和軍工兩部分連廠區都不在一地,遑論組織結構了。

渤船的民船部分,最大的作用就是補貼“大黑魚”。作爲總後七十億美元軍貿項目的發起者,租用三年渤船民用部分的這個面子胡總還是有的。

中船在看到巨型總段造船法的實效之後,也熄滅了掐死新科重工的念頭。與其在國內打生打死的,有了技術代差之後承接國際造船市場轉移多好?

費心思分蛋糕從來不是我黨的做法,先把蛋糕做大掩蓋矛盾,這是歷史上已經證明了的實際政策方向。

要說新科公司也算是國內的異類,這個年頭大家都是掛羊頭賣狗肉。連私人企業用工數量都在討論的時候,絕大多數人的事業是從承包和掛靠開始的,胡總就已經名正言順的拉起了一支幾千人的私營企業隊伍,還順手進入了相當於國企禁臠的重工業造船領域。

若非這年頭媒體還不像三十年後那麼肆無忌憚,國家對輿論控制還相當有力,恐怕這麼大的事情早就捅破天了。

然而誰讓國家不能沒有f-14,引進f-14不能沒有胡總,最後的結果就是國家欠了幾十億人民幣給一個個人呢?

哪個中國公民如果也能讓國家欠了他幾十億人民幣,想必低調的辦個私人公司開個特例也就不算什麼了。

還是那句話,胡總幹成的事情如果換成個外國人,早就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加“紅色資本家”了。有f-14和七十億項目打底,只要他不反黨反社會,真不用有太多的顧忌。

既然如此,王以純和章明傑一碰頭,有胡文海這個擋箭牌和大金主,繡城改革大可放心的搞下去。

標準化、質量管理體系,勞務派遣,盤活資產存量,工業局下屬的企業瘋了一樣的一個連著一個的上新政策。

哪個企業如果慢了人家一步?不好意思,贏的人通吃,輸的自然是一無所有。能夠拿到項目的企業合併拿不到項目的企業,然後整合資源研發拳頭產品。雖然繡城還不是市場經濟,但內部競爭的劇烈性,已經讓不少工人背後埋怨——簡直比資本主義還要資本主義。

但不可否認的是,依靠這一系列的手段,渤船的重型造船設備項目,還有七十億軍工業務中電子配套設備,這兩塊肥肉竟然真的一點點被繡城的企業吃了下去。

中央調研組來了一個接一個,最多的時候,幾乎同時有三個調研組在繡城展開調研。關於繡城改革的每一個細節,最後都會形成文字送到某個中央首長的辦公桌上。繡城改革,就這樣在詭異的沉默之中,悄無聲息的,保持了最小的曝光率,默然前行。

誰也不知道,繡城這艘船最後會航向哪裡。不過至少有一點,新科公司的未來肯定會無比輝煌,這是無可置疑的。

因爲——

經過幾個月的沉澱,江南案的干擾已經逐漸平息。林千軍捎來消息,胡文海出國的準備終於已經萬事俱備,可以成行了。

而早在六月初,毛青竹就已經傳來消息,摩托羅拉答應了水鋰電代理的主要要求——爲新科公司培訓足夠多的晶圓廠運作人才!

得到這個消息,中科院電子系統簡直歡聲雷動,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國內晶圓製造國家隊的選拔,至此整裝待發!

胡文海撂下電話,露出笑容。

“王燁,準備車!老爺我要無雙開大啊!”

第八百六十九章 從頭越第八百二十六章 難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結第七百一十六章 從心的波音第六百七十五章 爆炸和更多爆炸第六百四十七章 歷史上個小姑娘第五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六百九十七章 惡趣味第四百零七章 特別的城市第八百九十一章 EP3第二百九十七章 考察第六百零四章 燈下黑第四百八十五章 冉妮的故事9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聞發佈會第六百章 日本沉沒第五百八十二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七十章 秘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軟骨病第七百一十章 麥奸第五百一十八章 並非經濟問題第十章 空氣軸承第一百五十九章 承包第一百二十六章 井底之蛙第五百零七章 胡文海的期盼第六十二章 男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CIA的味道第四十四章 跳槽第八百八十七章 別急訂第二百八十三、四章 情報第六百八十七章 深深的吸了口氣第五十章 貓黨第三百零八章 承包制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報第六百二十四章 放棄專利第六百二十章 亞洲雄風第八百五十一章 首富名片第八百三十五章 年輕的優勢第三十二章 請假第六百二十三章 聯盟第六百五十一章 徵用第五百七十五章 603第五百一十四章 物價闖關第一百六十五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九章 調查小組第八百四十章 回國第八百一十三章 最好的時代(二)六百六十九章 阿盟會談第二十六章 上戰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誰纔是GDH?第七百七十四章 財神爺第二十八章 外匯第四百八十八章 討個說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事難辦第五百四十八章 XNG48第六百零七章 籌謀第六百六十二章 埋伏第四百八十五章 冉妮的故事9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正目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四百八十二章 冉妮的故事6第六百二十六章 CDMA90第五百四十八章 XNG48第五百六十八章 蘇霍伊的自救第八百六十章 老大帝國第六百章 日本沉沒第二十四章 “託”第二百一十三、四章第二百五十九、六十章 送行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六百九十四章 接班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蘇霍伊的自救第三百零二章 尾聲第四百四十一章 小國的無奈第十章 空氣軸承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二百二十五、六章第八百三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異株湖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報網絡第六百六十八章 和平最後的機會第二百五十九、六十章 送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農業普查衛星第八百一十二章 最好的時代(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自動分揀第八百九十七章 前進三第五十二章 參觀第六十章 藍色小藥丸第四百零六章 通信技術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弱點第七百四十二章 百倍回報第四百一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七十一章 迎新第二百七十一、二章 欺騙組織第三百六十七章 歷史需要沉澱第一百七十四章 包圍第六百九十四章 接班人第六百四十章 調整計劃
第八百六十九章 從頭越第八百二十六章 難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小結第七百一十六章 從心的波音第六百七十五章 爆炸和更多爆炸第六百四十七章 歷史上個小姑娘第五百六十九章 挖牆腳第六百九十七章 惡趣味第四百零七章 特別的城市第八百九十一章 EP3第二百九十七章 考察第六百零四章 燈下黑第四百八十五章 冉妮的故事9第四百九十四章 新聞發佈會第六百章 日本沉沒第五百八十二章 突然襲擊第一百零八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七十章 秘書第五百九十八章 軟骨病第七百一十章 麥奸第五百一十八章 並非經濟問題第十章 空氣軸承第一百五十九章 承包第一百二十六章 井底之蛙第五百零七章 胡文海的期盼第六十二章 男人第七百八十九章 CIA的味道第四十四章 跳槽第八百八十七章 別急訂第二百八十三、四章 情報第六百八十七章 深深的吸了口氣第五十章 貓黨第三百零八章 承包制第四百五十四章 情報第六百二十四章 放棄專利第六百二十章 亞洲雄風第八百五十一章 首富名片第八百三十五章 年輕的優勢第三十二章 請假第六百二十三章 聯盟第六百五十一章 徵用第五百七十五章 603第五百一十四章 物價闖關第一百六十五章 試探第五百四十九章 調查小組第八百四十章 回國第八百一十三章 最好的時代(二)六百六十九章 阿盟會談第二十六章 上戰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誰纔是GDH?第七百七十四章 財神爺第二十八章 外匯第四百八十八章 討個說法第一百四十九章 事難辦第五百四十八章 XNG48第六百零七章 籌謀第六百六十二章 埋伏第四百八十五章 冉妮的故事9第一百九十三章 真正目的第三百三十六章 風暴第四百八十二章 冉妮的故事6第六百二十六章 CDMA90第五百四十八章 XNG48第五百六十八章 蘇霍伊的自救第八百六十章 老大帝國第六百章 日本沉沒第二十四章 “託”第二百一十三、四章第二百五十九、六十章 送行第七百九十三章 東風物流第六百九十四章 接班人第五百六十八章 蘇霍伊的自救第三百零二章 尾聲第四百四十一章 小國的無奈第十章 空氣軸承第六百四十六章 歷史總是重複第二十二章 訪客第二百二十五、六章第八百三十二章 四國演義第一百六十九章 異株湖第四百四十四章 情報網絡第六百六十八章 和平最後的機會第二百五十九、六十章 送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農業普查衛星第八百一十二章 最好的時代(一)第六百八十五章 自動分揀第八百九十七章 前進三第五十二章 參觀第六十章 藍色小藥丸第四百零六章 通信技術第五百八十九章 又要搞事第六百四十一章 弱點第七百四十二章 百倍回報第四百一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四百七十一章 迎新第二百七十一、二章 欺騙組織第三百六十七章 歷史需要沉澱第一百七十四章 包圍第六百九十四章 接班人第六百四十章 調整計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汪清县| 平谷区| 定襄县| 莱阳市| 五大连池市| 谷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北票市| 天祝| 奎屯市| 钦州市| 崇仁县| 抚松县| 双江| 望江县| 镇赉县| 广州市| 方正县| 满洲里市| 余庆县| 胶南市| 拜城县| 察哈| 朝阳市| 德阳市| 七台河市| 昭苏县| 黑山县| 昌图县| 大兴区| 女性| 馆陶县| 清河县| 紫阳县| 临泽县| 清涧县| 昭觉县| 阳朔县| 土默特右旗| 池州市|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