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章 蔡州之戰(8)

進攻內城的好處就是內城沒有護城河,無須再像攻外城一樣填壕。若內城有護城河的話,也許孟珙就會考慮突圍了,因爲那場大火已將攻城器械燒得差不多了,雲梯和尖頭木驢只餘幾十架,拋石機所剩不足十架。不過萬幸的是,火器因爲有嚴密的防火保護,反而能夠保存下來。這也是孟珙之所以會選擇進攻內城的一個重要原因,他也正是憑著這點說服蒙軍進攻內城的。此時已是生死存亡的時刻,他再也顧不上是否會讓蒙軍學去如何使用這些火器了。

而恰恰也正是因爲有了這兩點,我的計劃才能成爲一個可行的計劃,我的計劃也因此得到了孟珙的支持。雖然孟珙到現在還是覺得我的計劃有些不可思議,但他想到我以前的所作所爲,無一不是在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成功的,所以便毅然決定全力助我。

我在楚州和餘玠等人說的“以炮打角”的理論已得到宋國文武百官的共識。此戰中孟珙也是使用這種方法,他將十餘門火炮都架設在東、南兩處的樓臺上,這兩座樓臺是由較高的酒樓改造而成,它們的正對著內城東南角的兩條邊。孟珙準備重點進攻東南角,而他的這種安排卻恰好與我的計劃吻合,倒也爲我省下了不少工夫。

新兵營的軍士在我的帶領下,排在了攻城隊伍的最前面。他們個個都是一身弓箭兵的標準裝備,臉上蒙了一層浸溼的黑布,每兩人擡著一根長竹,正對著南牆在隊伍前一字排開。其中前面一人腰間還彆著一個“霹靂火球”,背上還揹著幾根“火藥火球箭”。後面的軍士雖然覺得我們的行爲怪異,但在嚴明的軍紀約束下,他們連頭也不敢轉動一下,只是時不時用眼角好奇地瞟了我們一眼。

三聲震天的號炮。此次沒有像進攻外城一樣衆多拋石機的遠程打擊,只有十餘聲火炮的轟鳴。我望向前方,雖能看到碎石四濺,也依稀能聽到城牆上金兵的慘叫,但卻沒有聽到爆炸聲,也沒有看到炮彈爆炸後的煙霧。暈,這就是用實心彈的火炮了,眼前情景看得我眉頭大皺,雖然我早就知道這時代的炮彈是實心的,但已習慣了炮彈的轟鳴聲的我,一時腦筋還是轉不過彎來。

拋石機的“咯吱”聲,夾雜在炮聲中擠進了我的耳朵。扭頭望去,只見一名軍士正將一根燒紅的尖頭烙鐵,猛地錐入拋石梢上的“煙球”,然後百餘人一齊用力猛扯粗繩,又是“咯吱”一聲,“煙球”便騰空而起直奔城牆而去。只聽“轟……”的一聲,巨響過後,南牆便覆蓋在濃煙之中。

想不到這拋石機造成的效果卻更像現代的火炮,只不過它卻不是用來傷人的。這“煙球”剛纔孟珙給我介紹過,他的主要作用是用來施放煙霧。當然,這煙霧也有少量的毒性,人若吸入後,會有胸悶、嘔吐、頭暈等不良反應。

“煙球”的製法是,將三、四斤配好的火藥用易燃的黃蒿(艾草的一種)包裹著藥球,然後厚厚的敷以黃蠟、瀝青、炭末等混合而成的油泥,等油泥幹後就可以使用了。等到要發射時,只要將一根燒紅的烙鐵錐入藥球。烙鐵的長度要剛好達到黃蒿層,這樣可以使黃蒿的溫度達到了燃點,但由於黃蒿密閉在油泥中沒有與空氣接觸,所以直到“火藥火球”被髮射出去撞到城牆,外層的油泥被撞碎後,才燃燒引爆裡面的火藥。

不過這時代的火藥配比中硝石的比例偏低,而且硝石的純度也很低,這就使得這些“火藥火球”爆炸力太低。就算內含三、四斤的火藥,用手捧著它也只是炸傷而已。看來什麼時侯有必要改造一下火藥,現代廣泛使用的黑火藥要製出來也並不是件難事,只要將硝石提純,再提高硝石的比例就可以了。不過此事一定要做到保密,否則今天用黑火藥打倒一批蒙軍,明天蒙軍就會用黑火藥來炸宋國的城牆了。

隨著一顆顆“煙球”被髮射出去,就連新兵營前至城牆的一段路也有了一層薄薄的煙霧。這是我刻意讓拋石機在這段路上也拋些“煙球”的,這麼做的目的是不讓蒙軍看到我們的動作。此時我見時刻差不多了,便命一位軍士向陣中的孟珙打了幾個旗號。鼓聲隨後響起,我一聲發喊,與身後的另一名軍士擡著長竹往城牆上衝去。

在我身後,“忠順軍”的軍士也推著雲梯、木驢和臨時製作的簡陋的梯子衝了上來,蒙軍也在同一時間發起了衝鋒。霎時幾萬人便有如潮水般地涌向只有幾里長寬的內城,但此時的我卻不能欣賞這壯麗的一幕,因爲我正衝在這些隊伍的最前面,而且我的身旁到處都是“煙球”噴出的嗆人煙霧,能見度只有十幾米。若不是因爲我們臉上都蒙著一層溼布,此刻只怕也要被嗆倒了。

在煙霧中跑了一會兒,空中便響起了弓矢的破空之聲和慘叫聲。不過我們這一塊卻始終沒有弓箭射來。我料想這定是火炮打角和“煙球”的毒煙,讓這一帶的城牆暫時成爲防守真空的原因。雖然這個時間不會太長,但對我們來說已是足夠了。

我們兩人一組一前一後的擡著竹子往前猛衝著。不多時便看到了城牆就在前面的不遠處。我與身旁的戰友不約而同地加快了速度,當我奔到城牆前時,我雙手抱著竹子猛地往城牆上一躍,同時身後的戰友借竹子將我不停地往上頂,而我則在城牆上快速地奔跑著。一眨眼的工夫便飛身上了城牆。

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57章 成都之戰(12)第16章 出征第33章 燕京之戰(7)第18章 火藥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25章 出逃第25章 出逃第25章 丁口徭役第27章 雨夜剌客第51章 朱重九第51章 朱重九第22章 沉浮橋第43章 潰軍第23章 護國公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6章 順流而下第3章 會李寶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26章 宮城第30章 水門第39章 下等人第52章 圍城打援第67章 利州之戰(2)第14章 老城定計第43章 埋伏第3章 會李寶第23章 治軍之道(2)第10章 盡忠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20章 故人第4章 練兵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62章 自立第55章 南易北難第36章 忠順軍第47章 絞肉機第2章 接旨第27章 籠絡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55章 南易北難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5章 閱兵第8章 試探第8章 湍灘之戰(2)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13章 內政第42章 訓練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2章 接旨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3章 定計第32章 血債血償第5章 倚翠樓第29章 洛陽之戰(2)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30章 心有靈犀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12章 練箭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39章 成都第14章 計中計第11章 說服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57章 蔡州之戰(10)第4章 火攻第46章 奸細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16章 過河拆橋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15章 三峰山之戰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16章 北伐第36章 茶餘飯後第2章 爭論第40章 狼煙第19章 逆轉民風第31章 人選第51章 釣魚城之戰(19)第8章 神臂弓第46章 奸細第4章 戰略第4章 火攻第26章 破鏡難圓第70章 利州之戰(5)第44章 紐璘軍第28章 柳暗花明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26章 回城第54章 蔡州之戰(7)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37章 鐵子第64章 爛攤子第18章 洛陽之戰(2)第4章 上任
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57章 成都之戰(12)第16章 出征第33章 燕京之戰(7)第18章 火藥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25章 出逃第25章 出逃第25章 丁口徭役第27章 雨夜剌客第51章 朱重九第51章 朱重九第22章 沉浮橋第43章 潰軍第23章 護國公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6章 順流而下第3章 會李寶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26章 宮城第30章 水門第39章 下等人第52章 圍城打援第67章 利州之戰(2)第14章 老城定計第43章 埋伏第3章 會李寶第23章 治軍之道(2)第10章 盡忠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20章 故人第4章 練兵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62章 自立第55章 南易北難第36章 忠順軍第47章 絞肉機第2章 接旨第27章 籠絡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55章 南易北難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5章 閱兵第8章 試探第8章 湍灘之戰(2)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13章 內政第42章 訓練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2章 接旨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3章 定計第32章 血債血償第5章 倚翠樓第29章 洛陽之戰(2)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30章 心有靈犀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12章 練箭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39章 成都第14章 計中計第11章 說服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57章 蔡州之戰(10)第4章 火攻第46章 奸細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16章 過河拆橋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15章 三峰山之戰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16章 北伐第36章 茶餘飯後第2章 爭論第40章 狼煙第19章 逆轉民風第31章 人選第51章 釣魚城之戰(19)第8章 神臂弓第46章 奸細第4章 戰略第4章 火攻第26章 破鏡難圓第70章 利州之戰(5)第44章 紐璘軍第28章 柳暗花明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26章 回城第54章 蔡州之戰(7)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37章 鐵子第64章 爛攤子第18章 洛陽之戰(2)第4章 上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广德县| 东阿县| 周宁县| 稻城县| 威宁| 东海县| 兴文县| 外汇| 吉首市| 施秉县| 岚皋县| 甘德县| 淮南市| 文登市| 沂源县| 恩平市| 衡阳市| 崇明县| 宜章县| 林州市| 新河县| 洪湖市| 崇义县| 隆子县| 曲水县| 丰台区| 奉贤区| 五莲县| 金沙县| 剑河县| 曲沃县| 平江县| 扬中市| 中卫市| 司法| 台北县| 临湘市| 锡林郭勒盟| 新建县| 哈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