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6章 北伐

“隆……隆……隆”

深夜的襄陽上空,突然想響了一片震天的戰(zhàn)鼓聲。被驚醒的百姓好似早已習(xí)慣了這一切,沒有人點亮家裡的燈,也沒有人出門稍作打聽,因爲(wèi)他們知道這戰(zhàn)鼓聲是自忠順軍的軍營裡傳出來的。他們心裡都很清楚,若是忠順軍軍營裡響起了戰(zhàn)鼓,那就意味著必定將會有一場大戰(zhàn),而且往往是一場大勝戰(zhàn)。所以他們沒有半點怨言,也沒有半分的不滿,他們只是在心裡暗暗慶幸著,慶幸著大宋還有這麼一支軍隊,慶幸著大宋總算還有一支能夠保護他們的軍隊。正如此次,當(dāng)他們還在被窩裡的時侯,忠順軍的將士又要上戰(zhàn)陣殺敵了。

軍營之中,我在唐、蔡、鄧三軍的統(tǒng)領(lǐng)傅勇、李程、葛鬆三人的陪同之下,緩步走上了帥臺。望著臺下一雙雙疑惑的眼睛,望著他們堅定地舉著火把的手,我不由有些遲疑了。

說服孟珙,我是充滿了自信的,因爲(wèi)我相信他無法抗拒那第二條理由。說服三軍統(tǒng)領(lǐng),同樣也沒有任何懸念,他們會做到統(tǒng)領(lǐng)這個位置上,也必定是深明大義之人,有孟珙的點頭和我提出的理由,他們沒道理會不接受我。但是,我對說服眼前這支鐵軍卻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正如我們現(xiàn)今社會還存在的排外思想一樣,他們不容許任何人包括他們同生共死的戰(zhàn)友侵犯他們的一點利益。所以,即便是我手裡有孟珙給我的虎符,即便是我有三軍統(tǒng)領(lǐng)對我的支持,但如果我不能讓他們完全信服,不能讓他們放下對戰(zhàn)友的戒心,也許明日他們便會對自己的戰(zhàn)友大打出手,便會深陷於內(nèi)亂之中而不能自拔。

“弟兄們。”我舔了舔嘴脣,終於下定決定開始了這場艱難的演講:“弟兄們,現(xiàn)在,我是你們的統(tǒng)制了。”

我左手舉起虎符,補充道:“孟將軍由於病重,無法重上戰(zhàn)場,是以決定由我——西川置制使鄭言,來擔(dān)任你們的統(tǒng)制。”

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沒有人說話,也沒有人出聲反對,他們就這樣默默地望著我,更有一些人還淺笑著觀察其它人的反應(yīng)。蔡軍看著唐軍,唐軍看著鄧軍……我不由苦笑了一下,顯然我在忠順軍中的威望還不足以達到讓他們心服的地步,即使我曾在他的面前,以一支不足千人的新兵營隊伍,便扭轉(zhuǎn)了蔡州之戰(zhàn)的戰(zhàn)局。那麼,現(xiàn)在便只有最後一個希望了。

“告訴鄭言。”我隨手把那沒用的虎符丟到一邊,然後大聲對他們喊道:“你們最想做的是什麼?”

沒有人回答,在他們的眼裡,我就好像是一個在臺上演戲的小丑,沒有人會認真思考我所說的話。

“你,陳亨。”我指著最前排的一名疤臉大漢說道:“如果鄭言沒記錯的話,陳部將是唐州人吧!”

“大人英明!”那大漢臉露一絲不屑的笑意,對我一抱拳道:“大人竟知道唐軍的就是唐州人,屬下佩服!”

哄的一聲,衆(zhòng)軍士立時便爆出了一陣鬨笑。

“大膽陳亨!”唐軍統(tǒng)領(lǐng)傅勇大喝一聲:“竟敢對統(tǒng)制大人無禮,難道就沒有軍法了不成?”

我搖搖手阻止了傅勇無謂的動作,高壓政策對這樣有性格的軍隊是沒有用的,他們只服那些值得他們心服的人。

“還有你,王世景。”我面不改色地接著說道:“你是蔡州人,你,則是鄧州人。”

我毫無畏懼地回視著那一雙雙盯著我的目光,爾後突然對他們大聲喊道:“既然你等均爲(wèi)唐、蔡、鄧三州之人,爲(wèi)何你等此時還在襄陽?爲(wèi)何不回到你們的家鄉(xiāng)去?”

全場安靜了,整個兵營除了他們手上的火把還烈烈作響之外,沒有一點聲音。軍士們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我,眼神裡充滿了怨恨、痛苦,還有悲傷……

“告訴鄭言。”打鐵還需趁熱,我又接著大喊道:“你們的父母,你們的妻兒,還有你們的兄弟姐妹,他們在哪裡受苦?他們在哪裡做奴隸,在受誰的欺凌?”

“蒙古……韃子……”軍士們舉起火把,高聲大喊著。

“即是如此,爲(wèi)何你等還不打回去?”這回輪到我以不屑的眼神望著他們,我?guī)еI諷的語氣對他們說道:“你等是怕了那些韃子了嗎?因爲(wèi)害怕,你們就讓親人任其凌辱?因爲(wèi)害怕,你們就讓你們的家園血流成河?因爲(wèi)害怕,你們就像只烏龜一般躲在襄陽?”

“不……”

軍士們哪裡還受得了這種侮辱,他們可不管我是什麼統(tǒng)制,個個都帶著憤怒的眼神朝我望來,有的甚至還將手按在了腰刀之上。

“今夜!”此情此景早在我意料之中,我無畏地一挺胸膛,大發(fā)豪語道:“天明之前,我鄭言便要揮師北上,前去找尋那些韃子算帳。我要搶回原本屬於我們的土地,奪回我們的家園,解放正在那受苦的兄弟姐妹,如果你們身上還流著漢人的血……”

說著我便抽出腰刀,在左手掌心上緩緩一劃,一陣刺痛傳來,鮮血映著火光緩緩滴注入了案前的酒碗裡。

“如果你們身上還流著漢人的血。”我平舉酒碗,對著忠順軍高喊著:“便與鄭言同飲此酒,共討韃虜!”

“同飲此酒,共討韃虜!”

“同飲此酒,共討韃虜!”

……

忠順軍們一個個跟著我的樣子,將自己的鮮血和著酒水,爾後一乾而盡。他們一遍又一遍地跟著我喊著這個口號,從他們被刺激得血紅的眼睛裡,從他們聲嘶力竭的喊聲裡,我知道我成功了。

如此排外的人,有如此重的地域觀念的人,他們的根源便是愛著自己的家鄉(xiāng)。也正是因爲(wèi)這點,他們纔會與同鄉(xiāng)人走在一起,抱成一團。而他們心中的家鄉(xiāng),此時卻在蒙古的鐵蹄之下呻呤。

他們並不是不想打回去,他們艱苦訓(xùn)練,英勇作戰(zhàn),爲(wèi)的就是有一天能夠打回去,但他們勢單力孤,他們得不到朝廷的支持,朝廷只希望他們防守著長江防線。於是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他們只能將這種願望壓在心裡,一天比一天深。直到我的出現(xiàn),直到我在他們面前說出了這一番話,直到我對他們說,我能夠讓他們在一年之內(nèi)打回自己的家鄉(xiāng)去。於是,他們失去了理智,他們瘋狂了,他們就像是一個宗教的信徒一樣盲目地崇拜著我,此時,就算我讓他們?nèi)②w昀,他們也會義無反顧地去做。至於那頂扣在我頭上的反宋的帽子,我已經(jīng)完全沒有必要解釋了。

清晨,天際之間泛起了陣陣灰白,漸漸地,遠山和雲(yún)彩便被染成一片嫣紅,不知不覺間又轉(zhuǎn)變成了金黃。朝霞透過了雲(yún)彩,爲(wèi)青山投下了一抹灰黑的背影。露水和晨霧再爲(wèi)其妝上幾輪光暈和金色,一幅朝霞美景圖便展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不過,漕河中的千餘艘大小戰(zhàn)船,還有戰(zhàn)船上的刀槍劍影,卻不合適宜地闖進了這自然風(fēng)景之中。

見車船已打起了收隊的旗號,位於船隊周圍小船上的軍士,便紛紛熄滅了固定在小船上的火把。他們帶著疲倦的面容,帶著完成任務(wù)後的輕鬆,駕著小船向車船靠攏。此時已到了他們休息的時侯,他們可以回到船上好好享用一番好酒好菜,然後再美美地睡上一覺。

爲(wèi)了能夠追得上北逃的蒙軍,這數(shù)日來船隊不分晝夜地航行著,這也是以舟帶步的好處,水手們可以分成兩批,一批駕舟另一批便休息,速度即快,水手也不至過於疲憊。不過在夜晚,便要面臨看不清水路的問題。於是每到夜間,龍衛(wèi)水師便會分派出上百條小船,在船隊前後及兩側(cè),點上火把爲(wèi)船隊護航。而且人工運河也一般較爲(wèi)平直,是以這一路上來,倒也沒有出過什麼狀況。

襄陽的戰(zhàn)果大大地超出我的意料之外,我的計劃原本只是裡應(yīng)外合,在忠順軍還沒有反應(yīng)過來之時,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襄陽(忠順軍是騎軍,原本並沒有參與守城)。爲(wèi)了此戰(zhàn),我早已做好了損失半數(shù)水師兵力的準(zhǔn)備,畢竟守城的呂文煥部有十餘萬人之多,而我的全部兵力也只不過六萬餘人,他們中大多都是不擅長攻城的水師和騎軍。我甚至還想好了襄陽城破之後,要以克敵軍來補充水師兵力的不足,卻沒想到如今卻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了。

我收回望向窗外的目光,悠閒地轉(zhuǎn)了個身,走了幾步在廳中的太師椅上坐了下來。現(xiàn)在,我最希望得到的忠順軍已經(jīng)被我牢牢地掌握在手中了,他們一聽說我要帶著他北上攻蒙,便個個士氣高漲,他們此時已一個不缺地安置在我的運兵船裡。李伯淵的三萬克敵軍也毫髮無損,甚至連呂文煥的十五萬雲(yún)翼軍也盡落我手。有了孟珙的配合,要做到接近呂文煥收了他的兵權(quán),並將其軟禁,就成了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了。至今那與襄陽只有一水之隔的樊城,卻還是沒有覺察到有任何的不妥,若不是由於時間緊迫,我倒還想連那樊城也一併奪了。

回想起來,便連我自己也被這一夜所獲的成功給嚇住了。或許這便是順應(yīng)民意的結(jié)果吧!我輕輕一笑,淺喝了一口茶。自古以來,與其說是歷代開國皇帝奪取了江山,倒不如說是人民選擇了他做皇帝。便比如說此次我奪了襄陽,與其說是我的成功,倒不如說是襄陽軍民早就有了這種想法和願望,我的出現(xiàn)只不過是符合了他們的需求,符合了他們的願望,於是所有的事情便水到渠成了。

二十餘萬的軍隊哪,這其中還包括了忠順軍,這些部隊加上龍衛(wèi)水師,再加上西川的守軍,如今我手上的可用之兵已不少於五十萬了。如今整個蒙古的軍隊只怕也不會超過這個數(shù)了。當(dāng)然,我這支軍隊的素質(zhì)還是無法與蒙軍的素質(zhì)相媲美的,要想戰(zhàn)勝蒙軍,靠的還是戰(zhàn)術(shù)和戰(zhàn)略。如果說長江防線是防禦大宋的一張盾,那麼這支在漕河近十萬人的部隊便是進攻蒙軍的槍,一把直插蒙軍腹地的長槍。

這支長槍,是由五萬龍衛(wèi)水師與近四萬的騎軍,再加上擁有海鰍船的五千虎威水師組成。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wù),便是沿途追殺窩闊臺的那六萬餘人的蒙騎,達到重創(chuàng)此軍,並奪取燕京控制漕河的目的。

襄陽儼然已成爲(wèi)此次北伐的最重要的基地。爲(wèi)了防守襄陽,我不惜以李伯淵的克敵軍與呂文煥的雲(yún)翼軍共計十八萬人留守其中,並以一萬龍衛(wèi)水師爲(wèi)策應(yīng)。因爲(wèi)貯藏在襄陽城中的糧草、軍器,還有生活在其中的數(shù)百萬百姓,無一不是北伐之根本。留守的那一萬龍衛(wèi)水師,爲(wèi)的就是能將襄陽與成都城中的戰(zhàn)爭資源,源源不斷地運送到我們這支北伐軍的手中。畢竟近十萬人的北伐軍,糧草的消耗和軍器的損耗,還有海鰍船火藥、鐵子的損耗,這都不是一個小數(shù)目。好在龍衛(wèi)水師擁有大量的車船,這些車船無一不是運貨的能手,是以這一萬水師要完成運送這些龐大的軍事物質(zhì)的任務(wù),想必也不是件難事。

所謂師夷長技以制夷,蒙軍歷來的戰(zhàn)術(shù)便是圍三闕一,他們總是在敵人逃跑的時侯,以騎兵的優(yōu)勢在後方追殺。便像狼羣對付比它們龐大得多的牛羣一樣,先讓牛羣驚慌,而後跟在它們旁邊,追在它們後面,再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戰(zhàn)果。

如今風(fēng)水輪流轉(zhuǎn),也該是我們互換角色的時侯了,有所不同的是,此次追殺他們的我們,只不過能更舒服些以舟帶步而已。

第10章 漏算第18章 三峰山之戰(zhàn)(2)第2章 面聖第54章 蔡州之戰(zhàn)(7)第15章 紅顏禍水第23章 水戰(zhàn)第47章 分而制之第1章 返回宋朝第56章 成都之戰(zhàn)(11)第22章 治軍之道(1)第30章 心有靈犀第23章 護國公第1章 麻木第49章 成都之戰(zhàn)(4)第17章 洛陽之戰(zhàn)第46章 突破第4章 上任第16章 大戰(zhàn)之前第25章 燕京第6章 戰(zhàn)友之歌第58章 成都之戰(zhàn)(13)第44章 釣魚城之戰(zhàn)(12)第14章 老城定計第46章 奸細第2章 協(xié)同作戰(zhàn)第5章 脫險第12章 貪官第42章 形勢第21章 賭局第16章 出征第6章 王夔第30章 插翅而飛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24章 沉浮橋之戰(zhàn)(2)第14章 新官第13章 弩陣第37章 洛陽之戰(zhàn)(10)第36章 忠順軍第39章 釣魚城之戰(zhàn)(7)第24章 講學(xué)第12章 水師第17章 回成都第18章 三峰山之戰(zhàn)(2)第41章 釣魚城之戰(zhàn)(9)第8章 神臂弓第34章 楚州之戰(zhàn)(3)第56章 釣魚城之戰(zhàn)(24)第35章 釣魚城之戰(zhàn)(3)第2章 協(xié)同作戰(zhàn)第24章 水戰(zhàn)(2)第34章 炮第11章 草料第19章 脫險第28章 難民第52章 成都之戰(zhàn)(7)第31章 藏軍洞第45章 勇氣第58章 冉氏兄弟第18章 三峰山之戰(zhàn)(2)第14章 三冗第22章 回汴京第16章 過河拆橋第33章 燕京之戰(zhàn)(7)第5章 順流而下第37章 釣魚城之戰(zhàn)(5)第49章 蔡州之戰(zhàn)(2)第5章 順流而下第14章 三冗第50章 釣魚城之戰(zhàn)(18)第39章 成都第31章 一字牆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13章 沈澈出逃第25章 燕京第32章 楚州之戰(zhàn)(1)第5章 順流而下第27章 雨夜剌客第29章 燕京之戰(zhàn)(3)第28章 遇敵第60章 天雄關(guān)第46章 奸細第59章 成都之戰(zhàn)(14)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69章 利州之戰(zhàn)(4)第21章 朱清第44章 紐璘軍第11章 汴京第7章 權(quán)相史彌遠第26章 義第30章 水門第43章 量角器第32章 楚州之戰(zhàn)(1)第7章 權(quán)相史彌遠第61章 丁黼之死第23章 護國公第60章 成都之戰(zhàn)(15)第54章 蔡州之戰(zhàn)(7)第29章 爲(wèi)帥之道第41章 打算法第21章 北伐
第10章 漏算第18章 三峰山之戰(zhàn)(2)第2章 面聖第54章 蔡州之戰(zhàn)(7)第15章 紅顏禍水第23章 水戰(zhàn)第47章 分而制之第1章 返回宋朝第56章 成都之戰(zhàn)(11)第22章 治軍之道(1)第30章 心有靈犀第23章 護國公第1章 麻木第49章 成都之戰(zhàn)(4)第17章 洛陽之戰(zhàn)第46章 突破第4章 上任第16章 大戰(zhàn)之前第25章 燕京第6章 戰(zhàn)友之歌第58章 成都之戰(zhàn)(13)第44章 釣魚城之戰(zhàn)(12)第14章 老城定計第46章 奸細第2章 協(xié)同作戰(zhàn)第5章 脫險第12章 貪官第42章 形勢第21章 賭局第16章 出征第6章 王夔第30章 插翅而飛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24章 沉浮橋之戰(zhàn)(2)第14章 新官第13章 弩陣第37章 洛陽之戰(zhàn)(10)第36章 忠順軍第39章 釣魚城之戰(zhàn)(7)第24章 講學(xué)第12章 水師第17章 回成都第18章 三峰山之戰(zhàn)(2)第41章 釣魚城之戰(zhàn)(9)第8章 神臂弓第34章 楚州之戰(zhàn)(3)第56章 釣魚城之戰(zhàn)(24)第35章 釣魚城之戰(zhàn)(3)第2章 協(xié)同作戰(zhàn)第24章 水戰(zhàn)(2)第34章 炮第11章 草料第19章 脫險第28章 難民第52章 成都之戰(zhàn)(7)第31章 藏軍洞第45章 勇氣第58章 冉氏兄弟第18章 三峰山之戰(zhàn)(2)第14章 三冗第22章 回汴京第16章 過河拆橋第33章 燕京之戰(zhàn)(7)第5章 順流而下第37章 釣魚城之戰(zhàn)(5)第49章 蔡州之戰(zhàn)(2)第5章 順流而下第14章 三冗第50章 釣魚城之戰(zhàn)(18)第39章 成都第31章 一字牆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13章 沈澈出逃第25章 燕京第32章 楚州之戰(zhàn)(1)第5章 順流而下第27章 雨夜剌客第29章 燕京之戰(zhàn)(3)第28章 遇敵第60章 天雄關(guān)第46章 奸細第59章 成都之戰(zhàn)(14)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69章 利州之戰(zhàn)(4)第21章 朱清第44章 紐璘軍第11章 汴京第7章 權(quán)相史彌遠第26章 義第30章 水門第43章 量角器第32章 楚州之戰(zhàn)(1)第7章 權(quán)相史彌遠第61章 丁黼之死第23章 護國公第60章 成都之戰(zhàn)(15)第54章 蔡州之戰(zhàn)(7)第29章 爲(wèi)帥之道第41章 打算法第21章 北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资源县| 桃园市| 廉江市| 咸丰县| 台北县| 靖宇县| 扶风县| 大同县| 泗洪县| 青海省| 庆城县| 神农架林区| 资中县| 福安市| 潍坊市| 全州县| 乌拉特中旗| 米泉市| 彭阳县| 杭锦后旗| 嘉禾县| 天祝| 怀集县| 桐乡市| 阳谷县| 成武县| 南充市| 彰化市| 子洲县| 嘉义市| 陆丰市| 沭阳县| 枝江市| 商洛市| 鹤山市| 梅州市| 平邑县| 浙江省| 广德县| 延津县| 浦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