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章 紐璘軍

朋友寫的新書——掃神州,書號:149767,寫的也是宋朝的,有興趣的書友幫忙支持下,士兵在這裡道聲謝先。

————————————

“嗚……嗚……”

軍隊,一支怪異的軍隊,打著賈字旗號,穿著大宋的盔甲,騎的卻是蒙古馬、吹著蒙古號角,用著蒙古的彎刀、扎著蒙古的營寨。

紐璘的兩萬蒙騎,見此我不由冷冷一笑,他們之所以要打著宋廷的旗號穿著宋廷的盔甲,只是不敢太過明目張膽而激怒天下百姓、士子而已。由此可知,這朝廷之中的小人是欺上瞞下至何種程度了。

“嗚……嗚……”

不多時,北面也傳來了悠長沉悶的號角之聲,不稍說,這自然是北面那十萬蒙軍的迴應。居庸寨說大不大,寬只兩百餘步,對於這南北兩面的蒙軍來說,只不過是一牆之隔而已,號角聲自是清晰可聞。

號角聲落,歡呼聲起,兩面蒙軍不約而同地揮舞彎刀對空亂叫。更有數百人示威地策馬在居庸寨前往來奔走,口中喝喝有聲,只掠起層層灰土直往城頭撲來。可憐而狹小的居庸寨,在這十餘萬蒙軍之中,便有如一隻待宰的羔羊般在寒風之中瑟瑟發抖。

南口的城防依舊是一片狼籍,雖是有所準備,但是五天的努力根本就無法建起一道像樣的屏障。身後傳來幾聲急促地喘息,軍士們雖然無懼正面的十萬蒙軍。但是這回卻是腹背受敵,燕京被圍也使得原先的計劃宣告破產,便是從未打過仗的新兵亦知道,這番居庸關可謂險了。

“轟……”當第一顆石彈擊中城牆發出巨響時,居庸塞的軍士卻還沒有自沮喪中恢復過來,而我也沒有什麼辦法能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迅速恢復士氣。數日前那漂亮的一戰所取得的士氣,此時早已蕩然無存。新兵就是這樣。取得一個小勝利便士氣高漲,一處於弱勢便又跌入了谷底。

這可不是一件好事。看看個個奮不顧身地朝南口攻來地蒙軍,再看看像打蔫的白菜一般地守軍,我不由眉頭暗皺。如果讓形勢就此下去,只怕第一輪便要讓蒙軍攻上城頭來了。

“換上驍騎軍嗎?不成。”我暗自搖了搖頭,還未開戰便將城頭的守軍換了下去,這無疑會對他們的自信和自尊都造成十分大的打擊,事後他們再對戰友說些喪氣話。在一傳十十傳百的作用之下,全軍的軍心都要被動搖了。

看來,也只有是時侯讓新兵試試什麼纔是真正的戰場了。

“王堅!”一念至此,我轉身便招來了也同是面有憂色地王堅,並對他附耳幾句,只見王堅接連點頭,但是眼中卻盡顯驚色。

在號角聲的指引下,南、北兩面的蒙軍幾乎是同時對居庸塞發起了進攻。北面的地勢十分險要,高處的弓弩手可以對來犯的蒙軍構成扇形攻擊,又有兩千驍騎軍作爲預備隊,是以即便是有十萬大軍卻也不足爲慮。真正對居庸塞構成威脅的,卻是眼前這南口處的兩萬紐璘軍。

而這回南口地蒙軍,似乎犯下了一個小錯誤。他們太心急攻城了,以至於還不等輜重趕上前來便展開了攻勢。這使得他們拋石機與攻城器械明顯不足,便連攻城戰中必不可少的雲梯也不過二十餘輛。

冷兵器攻城戰中,最忌誨的便是攻城雲梯不足,大凡攻城者,都會準備數百輛的雲梯,以備雲梯斷裂之後及時補充。倘若雲梯不足而使上戰線無法及時得到補充,則無論軍士如何勇猛、士氣如何高昂,最終一切都將是徒增傷亡而已。這或許是因爲蒙軍騎軍的速度,與輜重的速度相差太大地原因。

不過這也確是紐璘的作風。據我所得來的情報。這紐璘長得特別的高大,是一個典型的蒙古勇士。蒙古勇士在面對困難與危險的時侯。總會選擇勇猛而不是理智,不過往往就是這樣,他們纔會在宋地創下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這回還會是這樣嗎?

二十餘輛雲梯參差不齊地附上了城頭,這是蒙古人攻城所特有的風景,他們總是爭先恐後,也總是無法將雲梯擺齊,但偏偏就是這樣卻對城頭的守軍造成更大的壓力。而更讓我牙眥欲裂地是,這些雲梯竟全是出自宋人之手地製作精良的那種。

一個個韃子瞪大著雙眼,有如野獸般地嚎叫著往城頭攻來,他們不顧擂石、無視滾木,鮮血與死亡對他們來說也只是家常便飯。而反觀守城地軍士,他們的氣勢已被蒙軍完全壓倒了,他們所做的抵抗是那麼的無力,許多人都帶著一雙驚恐的眼睛東張西望,臉上的驚恐之色展露無遺,倘若不是因爲我在此親自督戰,又或許有一個人帶頭,只怕他們便要開始逃跑了。

我不能怪他們什麼,他們在當兵之前只是難民,是一羣見著蒙軍就習慣逃跑的難民,是一羣寧可被砍頭也不敢反抗的“漢人”,如今在這種不利的情況之下,他們沒有選擇臨陣脫逃,已經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了。

全城只有很少的一部份人還在堅持著,他們咬著牙眼裡冒著仇恨的怒火,歇斯底里地抵抗著蒙軍的進攻。他們的面孔和名字將被一一記下,此戰之後他們若是不死,將無一例外的成爲新兵的骨幹。

不過此時他們的抵抗還是微不足道的,蒙軍很快便順著雲梯攻上了城頭。虎入羊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就像眼前我所看到的一般,蒙軍一攻上城頭便如入無人之境,躍入守軍之中揮著彎刀左右劈砍,霎時便掀起了一片腥風血雨。接著又是一個蒙軍躍了上來,接著又是幾個……

終於在攻上了百餘名蒙軍後,城腳傳來了一陣連珠轟響與慘叫,我也不由暗鬆了一口氣。那是王堅派人投下的霹靂火球,蒙軍攻城的二十餘個雲梯,此時已無一例外地成了一堆碎爛木屑。

霎時蒙軍已失去了他們的攻城的工具,攻上城頭的百餘名蒙軍,也沒了退路。

第15章 三峰山之戰第1章 重回臨安第64章 志同道合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37章 鐵子第22章 弓箭第16章 北伐第41章 打算法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27章 消息第27章 消息第47章 城防第12章 驗弓第38章 聖旨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14章 誤導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7章 堅城楚州第26章 破鏡難圓第25章 丁口徭役第1章 迎客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22章 火攻第24章 學習第2章 協同作戰第44章 奔赴前線第8章 試探第8章 定數第48章 攻城第2章 接旨第40章 釣魚城之戰(8)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16章 過河拆橋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16章 關撲第14章 三冗第14章 老城定計第16章 過河拆橋第2章 協同作戰第13章 襄陽第2章 爭論第25章 驚變第21章 朱清三十七章 陣法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62章 震天雷三十七章 陣法第12章 燕兒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27章 雨夜剌客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5章 湍灘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34章 炮第15章 出城第24章 講學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12章 驗弓第43章 埋伏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26章 破鏡難圓第43章 量角器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20章 李寶第48章 巫術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16章 過河拆橋第45章 耶律楚材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43章 量角器第16章 出征第25章 出逃第19章 逆轉民風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72章 特使第15章 出城第61章 丁黼之死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16章 關撲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24章 學習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5章 脫險第2章 朝堂第46章 奸細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47章 絞肉機第44章 奔赴前線第43章 潰軍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16章 大戰之前第39章 下等人第42章 士氣之戰第2章 爭論第50章 歸降
第15章 三峰山之戰第1章 重回臨安第64章 志同道合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37章 鐵子第22章 弓箭第16章 北伐第41章 打算法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27章 消息第27章 消息第47章 城防第12章 驗弓第38章 聖旨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14章 誤導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7章 堅城楚州第26章 破鏡難圓第25章 丁口徭役第1章 迎客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22章 火攻第24章 學習第2章 協同作戰第44章 奔赴前線第8章 試探第8章 定數第48章 攻城第2章 接旨第40章 釣魚城之戰(8)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16章 過河拆橋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16章 關撲第14章 三冗第14章 老城定計第16章 過河拆橋第2章 協同作戰第13章 襄陽第2章 爭論第25章 驚變第21章 朱清三十七章 陣法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62章 震天雷三十七章 陣法第12章 燕兒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27章 雨夜剌客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5章 湍灘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34章 炮第15章 出城第24章 講學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12章 驗弓第43章 埋伏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26章 破鏡難圓第43章 量角器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20章 李寶第48章 巫術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16章 過河拆橋第45章 耶律楚材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43章 量角器第16章 出征第25章 出逃第19章 逆轉民風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72章 特使第15章 出城第61章 丁黼之死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16章 關撲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24章 學習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5章 脫險第2章 朝堂第46章 奸細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47章 絞肉機第44章 奔赴前線第43章 潰軍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16章 大戰之前第39章 下等人第42章 士氣之戰第2章 爭論第50章 歸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阿合奇县| 犍为县| 富宁县| 阿克| 惠安县| 灵山县| 公主岭市| 淳化县| 望谟县| 临夏市| 无极县| 韶关市| 荔浦县| 乌鲁木齐市| 娄烦县| 章丘市| 雅安市| 天津市| 柳林县| 潼南县| 轮台县| 清水河县| 睢宁县| 蒲城县| 丹凤县| 临城县| 内江市| 建德市| 金平| 黄陵县| 九江市| 黄龙县| 浠水县| 商都县| 浦北县| 同心县| 齐河县| 蓬溪县| 朝阳区|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