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章 會李寶

夏去秋來,時間一晃便是兩個月,魚城上空時斷時續的大雨終於停了,取而代之的,又是朦朦朧朧的一片霧水。霧氣之中,魚城早已不見了歷時數月之久的大戰,沒有了刀槍劍影,沒有了戰馬長嘶,也沒有了令人生厭的屍體。只有那成片成片光禿禿的樹樁,還在見證著當時的慘烈,雖然它們已經腐爛發黑得不那麼刺眼。

西川經釣魚城一役後,雖因擊退蒙軍而聲望大增,宋地之中不停地有志在抗蒙的英雄豪傑與文人才俊前來投奔,但是,西川卻也正是因爲此戰而元氣大傷。由於粹不及防,大量的百姓不能及時地撤入城中,以至死於此戰的百姓竟有四十餘萬之多。而且百姓也沒來得及收割糧食,歷時數月的戰爭也誤了播種的時間,是以西川,再次迎來了糧食緊缺的一年。

不過所幸這世上的農作物並不只有糧食,百姓在大面積地改種大豆等作物之後,倒還不至於捱餓,但是要想再承受一次戰爭,卻已是無能爲力了。此時的西川,該是大戰之後休養生息的時侯,但是我卻不這麼想。李寶所率領的龍衛水師的到來,更是堅定了我的這種想法。

“李大人,想必皇上不會輕易放如此多的戰船駛出臨安吧!”望著嘉陵江上有如綵帶一般,首尾相接的千餘艘戰船,我不由感慨地說道:“一千五百餘艘戰船,五萬人的龍衛水師,皇上是如何會放你等前來的?”

“非放,實爲遣也。”李寶撫摸著胸前的長白鬚說道:“襄陽告急想必鄭置使也有耳聞吧!老夫便是身受皇命前來救援襄陽的。”

“襄陽告急鄭言自是知道。”我點頭說道:“窩闊臺久攻魚城不克後,便移師襄陽,鄭言又豈能不知?不過,令鄭言不解的是,李大人多次請戰,皇上皆不允,爲何此次卻如此順利?”

“這還要拜那閻妃與宦臣所賜了。”李寶笑道:“皇上早已沉迷於後宮不理政事,而閻妃與宦官們卻早已將我視爲眼中釘,我離開臨安卻是正中她們下懷。”

“哦,這倒便宜了我鄭言。”我哈哈大笑道:“李大人所帶的這數十萬擔軍糧,卻正好解了我西川缺糧之危!”

“鄭置使當真要以軍糧解西川缺糧之危麼?”李寶不置可否地笑道:“只怕鄭置使捨不得吧!”

“哈哈……知我者,莫過李大人也!”我與李寶兩人相視而笑。

“救援襄陽?”

帥營之中,衆將聽到了我的想法,無一不吃驚地望著我。

“不錯。”我望了望有若局外人的李寶一眼,點頭說道:“襄陽可謂京湖重城,倘若襄陽不保,那麼鄂州便失卻了屏障,如此長江防線,便會被一刀切爲兩斷。衆位將軍都是聰明人,當知其後會發生何事。”

“可是大人!”張玨提出異議道:“救援襄陽便意味著要與蒙軍野戰,此實爲以已之短攻敵之長啊,還望置使大人三思!”

“不錯,置使大人。”徐格也憂慮地說道:“脣亡齒寒之理我等也並非不懂,襄陽若是不保,大宋覆滅之期亦不遠矣,大宋若滅,西川自是無法獨存。但窩闊臺敗於魚城之後,便移師襄陽,其與塔察爾四萬大軍合兵一處便有七萬之數。我軍若是要救援襄陽,傾全西川之兵,再加上龍衛水師也不過十萬,以此數與蒙軍野戰,實無異於以卵擊石啊!”

“不,不需要那麼多。”我搖頭笑道:“正如衆位將軍所想,西川不可無留守之兵,是以我只需要騎軍與水軍。那便是王夔所領的五千廣武軍,王堅新組建的五千驍騎軍騎軍,劉整的虎威水師和李大人的龍衛水師,共六萬五千餘人。其餘人等,則一律留守。”

“什麼?”聽到這裡衆將無一不面露震憾之色,以不足七萬人的水師與騎軍前去襄陽與蒙軍七萬人野戰,那根本就與前去送死無異。

“鄭置使難不成是想以騎制騎?”李寶此時也面露疑惑之色:“但這一萬騎軍也太少了些吧!”

“是否與李大人所想頗有出入?”我笑道:“李大人定是想以龍衛水師爲主力,前去救援襄陽吧!只是據鄭言所知,此法卻是萬萬不可。”

“這又是爲何?難道鄭置使以爲龍衛水師還鬥不過那些蒙古旱鴨子不成?”李寶的老臉頗有些掛不住,這還是頭一回有人質疑龍衛水師的實力。

“鄭言自是相信龍衛水師在水上是無敵的。”我忙給李寶送上了一頂高帽:“只不過,李大人卻不知圍攻襄陽的蒙軍卻也早想到了此著。兩月之前,窩闊臺與塔察爾合兵之後,便假意與襄陽守將呂文煥議和,並商議與大宋重設榷場(交易場所)。可嘆那呂文煥卻不知是計,蒙軍趁開榷場爲由大肆封江,待呂文煥發覺之時卻已遲了。至今,只怕襄陽之處的江水早已被木樁封江十餘里,橫江鏈已不下千條了。而且兩岸還架設了無數的拋石機,龍衛水師便是再歷害,對此只怕也是無能爲力吧!”

“竟有此事!”聞言李寶不由悖然大怒:“呂文煥這廝也忒無能,水戰乃我大宋僅有的優勢,只要保著水路暢通,有我龍衛水師在便可立於不敗之地。想不到這廝如此輕易地便自絕生路,你找死也還罷了,卻要賠上大宋的江山。咳咳……”

“李大人息怒,李大人息怒!”見李寶有些上氣不接下氣,我忙上前勸解道:“李大人寬心,鄭言或能解襄陽之圍。只不過,李大人卻需將龍衛水師交由鄭言指揮,而且……對鄭言所做之事不得干涉。”

“拿去便是。”李寶好不容易纔緩過氣來,說道:“龍衛水師本就是要交與你的,只要能救回襄陽,老夫自是不會過問。”

救回襄陽?我嘴角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我的目的可不只是這樣。

第14章 三冗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29章 寶靈山第51章 朱重九第26章 說客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44章 突圍第46章 突破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22章 知府王洪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41章 考覈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14章 老城定計第35章 釣魚城之戰(3)第73章 投鼠忌器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47章 絞肉機第42章 形勢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73章 投鼠忌器第34章 炮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15章 出城第30章 心有靈犀第15章 見孟珙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6章 王夔第61章 酋長第6章 順流而下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12章 燕兒第7章 好奇心第19章 逆轉民風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14章 三冗第38章 論戰第43章 埋伏第4章 襄陽第25章 丁口徭役第19章 逆轉民風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35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回成都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3章 演戲第23章 水戰第5章 閱兵第8章 神臂弓第38章 釣魚城之戰(6)第8章 驚奇第29章 水中之火第38章 訓練第65章 利州第60章 天雄關第43章 量角器第7章 湍灘之戰第40章 孟珙第46章 突破第31章 人選第24章 陰謀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40章 狼煙第38章 聖旨第6章 神箭門第59章 謀利州第32章 血債血償第40章 狼煙第50章 釣魚城之戰(18)第49章 生死絞殺第8章 神臂弓第31章 藏軍洞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10章 兄弟第17章 人質第59章 謀利州第20章 李寶第73章 投鼠忌器第63章 同舟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24章 學習第2章 驅狼吞虎第35章 洛陽之戰(8)三十七章 陣法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20章 燕京第36章 下水第27章 雨夜剌客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31章 一字牆第50章 歸降第46章 突破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17章 人質
第14章 三冗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29章 寶靈山第51章 朱重九第26章 說客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44章 突圍第46章 突破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22章 知府王洪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41章 考覈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14章 老城定計第35章 釣魚城之戰(3)第73章 投鼠忌器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47章 絞肉機第42章 形勢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73章 投鼠忌器第34章 炮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15章 出城第30章 心有靈犀第15章 見孟珙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6章 王夔第61章 酋長第6章 順流而下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12章 燕兒第7章 好奇心第19章 逆轉民風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14章 三冗第38章 論戰第43章 埋伏第4章 襄陽第25章 丁口徭役第19章 逆轉民風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35章 凱旋歸來第17章 回成都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3章 演戲第23章 水戰第5章 閱兵第8章 神臂弓第38章 釣魚城之戰(6)第8章 驚奇第29章 水中之火第38章 訓練第65章 利州第60章 天雄關第43章 量角器第7章 湍灘之戰第40章 孟珙第46章 突破第31章 人選第24章 陰謀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40章 狼煙第38章 聖旨第6章 神箭門第59章 謀利州第32章 血債血償第40章 狼煙第50章 釣魚城之戰(18)第49章 生死絞殺第8章 神臂弓第31章 藏軍洞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10章 兄弟第17章 人質第59章 謀利州第20章 李寶第73章 投鼠忌器第63章 同舟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24章 學習第2章 驅狼吞虎第35章 洛陽之戰(8)三十七章 陣法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20章 燕京第36章 下水第27章 雨夜剌客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31章 一字牆第50章 歸降第46章 突破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17章 人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荆州市| 临沭县| 福州市| 湛江市| 万盛区| 大港区| 巴彦淖尔市| 仲巴县| 深水埗区| 泽州县| 东明县| 达日县| 无锡市| 石林| 苗栗市| 华蓥市| 泸水县| 五莲县| 新巴尔虎右旗| 称多县| 巴青县| 修水县| 丘北县| 阿拉善右旗| 定边县| 邵东县| 定边县| 西和县| 积石山| 伊吾县| 额尔古纳市| 香河县| 康定县| 黄陵县| 望城县| 兰考县| 德清县| 昌江| 东乡族自治县| 瓦房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