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章 好奇心

——————

寒風任意掃著軍營裡的幾棵大樹,發出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響,天上看似很溫暖的陽光,卻被我身上冰冷的盔甲擋在了外面。我獨自一人站在校場邊,無奈地看著校場中正在操練的軍士們。

雖然這一次他們不一定要出戰,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們會與兇如惡狼的蒙軍刀兵相向。我也知道那時失敗的一定是他們,可嘆我雖然知道蒙軍的戰術,卻無力改變這個結果。或者也可以說,校場中的軍士現在所做的操練,依然是無用的操練。就算他們訓練有素,也許也只能讓他們死得好看些。

前幾日的閱兵之後,我便對驍騎軍做了一些人事改革。

我首先將張玨晉升爲統領,讓他負責驍騎軍中五千餘人的弓弩兵。宋國的軍隊弓弩兵佔的比例是最多的,一般都會有六成左右。弓弩兵有弓箭手,神臂弓手和牀子弩手,而如何配置這些不同射程的弓弩,確是一門很大的學問,我便將這個難題交給了張玨。以他對陣法排演的熟悉,訓練這些弓弩兵應該不是難事。

吳欲剛則負責剩餘的三千餘名刀盾手和長槍兵。我並不是認爲吳欲剛有什麼本領,只是因爲這些刀盾手和長槍兵早已被張玨訓練得有模有樣了,他所要做的只是繼續訓練防禦陣形而已。再加上我考慮到吳欲剛在驍騎軍中素有人緣,讓他繼續做統領也未嘗不可。

新兵營的軍士也被編入了驍騎軍,由於他們個個吃苦耐勞,再加上他們個個都有馬,所以我便將他們編爲騎軍。我再從驍騎軍原有的騎軍中,精選出幾百個騎兵,湊足了一隻千餘人的騎軍,由王堅做統領。

我也以寧缺勿濫的原則,將原驍騎軍剩餘的騎軍全部編入弓箭兵中,騰出的馬匹全部配給騎軍。這樣騎軍每人就有兩到三匹馬,雖然這些馬都瘦弱不堪,但三匹馬輪換著使用,長途奔襲應該不成問題。

就我所知,臨安共有四支像驍騎軍這樣的騎軍,他們是捧日、拱聖、驍騎和龍衛。也就是說在臨安大慨有一萬匹馬,這完全可以組建起一隻實際意義的騎軍。宋國爲什麼要將這些爲數不多的馬分散在步兵當中呢?對此我百思不得其解。

馬太少了,我對自已說道,如果每人都有一匹馬的話……也不行,我搖了搖頭,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宋國的馬與蒙古馬差得太多不說,蒙軍幾乎人人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他們從小的玩具就是弓箭,和他們比騎射……

想到這裡,我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了校場中的正練習騎射的騎軍。王堅等人雖會騎馬,也會射箭,但是騎在飛奔的馬上射箭卻是另一回事。因爲要射箭,就必須騰出雙手張弓搭箭,在上下顛簸的馬上掌握平衡,就只能靠雙腳了。雖然這時代已有了馬蹬來借力,但這對於馬術不精的王堅等人來說依然是件困難的事。他們中有些人甚至纔開弓便東倒西歪的差點摔下馬來,更不用說要射中目標了。而且他們在開弓時,也沒有辦法騰出手來拉住繮繩控制馬跑的方向,以至於時不時便會有幾個騎兵奔離了隊列。

如些看來,在以後的宋、蒙大戰中,宋國好像依然只有守城一途了。我皺著眉頭想到,現代有很多人對宋朝政權的評價是“偏安一隅”、“不思進取”、“消極防禦”,可笑的是隻有真正到了宋朝才發現,宋國的“消極防禦”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

“鄭統制。”

正當我苦思如何對付蒙軍之時,一個尖細的聲音在我身旁想起。我不用回頭也知道那是黃門發出的聲音。同時心中不禁有些奇怪,這些黃門都是輕易不出皇宮的,出宮便定是有什麼不尋常事了。

“啊,原來是楊公公。”當我轉過身時,發現那黃門卻正是在楚州給我宣讀聖旨的楊公公。

“鄭統制真是好記性,還記得咱家。”楊公公面帶微笑地微點一下頭說道:“皇上宣統制大人進宮見駕呢,咱家已在門外備好馬車了。”

“哦,如此便有勞公公了。”我對著楊公公施了一個禮,心中的疑惑卻不減反增。趙昀要見我應該不假,諒楊公公天作的膽也不敢假傳聖旨。但是以楊公公這樣一個老資格的黃門,完全可以讓一個小黃門出宮來宣我,爲什麼他要親自出來呢?

“鄭統制,咱家有一事相求,不知……”當馬車行到半路時,楊公公的話終於解開了我的疑惑。

“楊公公說笑了,我鄭言區區一個統制,哪能幫得上公公什麼忙啊?”我婉言拒絕道,同時心裡打開了小算盤,原來是有事找我辦來著。這些黃門要人辦的事,一般都會牽扯到宮廷內鬥,輕易不能答應,再說,我又哪有什麼能力幫他啊。

“呵呵,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楊公公淺笑幾聲道:“只不過是宮中有位宮女聽說鄭統制足智多謀,便找個難題讓鄭統制解答而已。既然鄭統制不願意,那咱家就替鄭統制回絕了吧。”

“哦,是個怎樣的難題,公公說說也無妨。”我不由被勾起了幾絲好奇之心,心想若只是解答一個問題的話,應該不會落下什麼麻煩。

“這……還是不用了。”楊公公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說道:“若讓鄭統制感到爲難,那咱家可就過意不去了。”

“無妨,無妨,公公請說。”我被勾起的好奇心卻哪裡還壓得下去,連聲催促道。只是我卻沒發現楊公公嘴角揚起了一絲奸計得逞的笑意。

第34章 不辭而別第20章 李寶第27章 籠絡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46章 突破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22章 知府王洪第29章 爲帥之道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9章 脫軌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66章 利州之戰(1)第51章 意外第26章 義第58章 冉氏兄弟第40章 滑雪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9章 廣武軍第6章 神箭門第34章 炮第62章 自立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43章 潰軍第14章 老城定計第36章 茶餘飯後第70章 利州之戰(5)第43章 宋廷第27章 入洛第73章 投鼠忌器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30章 水門第18章 淮河之戰(2)第15章 出城第46章 突破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24章 講學第11章 誣陷第10章 兄弟第15章 潛水第16章 大戰之前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18章 三峰山之戰(2)第25章 丁口徭役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3章 會李寶第45章 耶律楚材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第16章 關撲第7章 賈似道第15章 潛水第33章 楚州之戰(2)第37章 與民生息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51章 蔡州之戰(4)第13章 丁大全第6章 非鄞則婺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8章 論戰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37章 鐵子第37章 洛陽之戰(10)第52章 圍城打援第22章 火攻第11章 誣陷第1章 京師臨安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15章 見孟珙第32章 血債血償第16章 大戰之前第8章 楚州攻略(1)第41章 考覈第1章 麻木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22章 治軍之道(1)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26章 破鏡難圓第25章 燕京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26章 宮城第62章 震天雷第34章 釣魚城之戰(2)第50章 智破蒙軍第3章 驍騎軍第46章 奴隸兵第40章 孟珙第13章 沈澈出逃第46章 釣魚城之戰(14)第24章 講學第16章 大戰之前第9章 脫軌第32章 制船廠第39章 成都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
第34章 不辭而別第20章 李寶第27章 籠絡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46章 突破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22章 知府王洪第29章 爲帥之道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9章 脫軌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66章 利州之戰(1)第51章 意外第26章 義第58章 冉氏兄弟第40章 滑雪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9章 廣武軍第6章 神箭門第34章 炮第62章 自立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43章 潰軍第14章 老城定計第36章 茶餘飯後第70章 利州之戰(5)第43章 宋廷第27章 入洛第73章 投鼠忌器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30章 水門第18章 淮河之戰(2)第15章 出城第46章 突破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24章 講學第11章 誣陷第10章 兄弟第15章 潛水第16章 大戰之前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18章 三峰山之戰(2)第25章 丁口徭役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3章 會李寶第45章 耶律楚材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第16章 關撲第7章 賈似道第15章 潛水第33章 楚州之戰(2)第37章 與民生息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51章 蔡州之戰(4)第13章 丁大全第6章 非鄞則婺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8章 論戰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37章 鐵子第37章 洛陽之戰(10)第52章 圍城打援第22章 火攻第11章 誣陷第1章 京師臨安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15章 見孟珙第32章 血債血償第16章 大戰之前第8章 楚州攻略(1)第41章 考覈第1章 麻木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22章 治軍之道(1)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26章 破鏡難圓第25章 燕京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26章 宮城第62章 震天雷第34章 釣魚城之戰(2)第50章 智破蒙軍第3章 驍騎軍第46章 奴隸兵第40章 孟珙第13章 沈澈出逃第46章 釣魚城之戰(14)第24章 講學第16章 大戰之前第9章 脫軌第32章 制船廠第39章 成都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界首市| 广西| 图片| 奈曼旗| 朔州市| 潼关县| 获嘉县| 五河县| 外汇| 湖州市| 临桂县| 辽宁省| 济源市| 碌曲县| 安庆市| 招远市| 洪雅县| 新竹县| 盘锦市| 平乐县| 富川| 台南县| 汽车| 海原县| 城固县| 安徽省| 苍山县| 年辖:市辖区| 葫芦岛市| 沙坪坝区| 烟台市| 苏尼特右旗| 陆川县| 汨罗市| 滕州市| 林口县| 葫芦岛市| 天峻县| 庆元县| 筠连县| 天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