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章 意外

“何以竟會如此?”汪世顯一收手中的繮繩,望著成都城外的一片狼籍和空無一人的曠野,大驚道:“難道四萬宋軍當真在三日之內便被鄭言擊潰了不成?”

“汪將軍。”麻尼酩匆匆策馬跑至汪世顯跟前拱手道:“適才屬下得聞探子回報,成都方圓二十里內不見一名宋軍,只在往南之處發現了一些遺棄的軍器,宋軍此時想必已敗逃回宋境了。”

“看來鄭言大破宋軍,還無需三日啊!”汪世顯聞言面帶慚色地嘆道:“不想這個鄭言竟歷害如斯。如若果真如此,則大事不濟矣。全怪汪某剛愎自用,不聽移刺將軍之良言啊!”

“將軍何出此言?”聞言移刺蒲阿不由大惑道:“正如將軍之前所說,鄭言就算能大破宋軍,成都守軍想必也已是元氣大傷,此時正是我等破城立功之時,將軍爲何還如此泄氣?”

“移刺將軍所言有理。”麻尼酩望了望已被拋石車轟得殘破不堪的城牆,再看看城牆上站著的稀稀拉拉的幾名軍士,心裡便想著在皇子闊端面前立功請賞情景,一時竟忘了與移刺蒲阿之間的芥蒂,他指著城牆對汪世顯笑道:“汪將軍請寬心,此城便交由屬下的羌軍來攻也罷,若在明日黃昏之前屬下不能請將軍立於城頭飲酒,屬下願將人頭奉上。”

“哼。”汪世顯聞言不悅地冷哼一聲道:“只怕到時麻尼將軍的人頭已在鄭言手中了,難道還要汪某去向鄭言索要不成?”

“將軍……”聞言麻尼酩脹紅著臉,擺出一副不服氣的樣子就要爭辨,但一看到汪世顯那嚇人的臉色,便硬生生將後面的話吞了下去。

“將軍何出此言?”移刺蒲阿見麻尼酩碰壁,心中不明來由的感到一絲快意,他有若示威似的瞄了麻尼酩一眼,然後對汪世顯拱手道:“難道這還是鄭言設下的陷阱?”

“移刺將軍所言不錯。”汪世顯點了點頭,滿臉後悔地指面前的雪地和雪地上一塊塊烏黑的血跡說道:“移刺將軍請看,從這些血跡和積雪被踐踏的情況來看,那三萬宋軍應是被成都守軍包圍了,鄭言已得全勝。”

“被成都守軍包圍?”聞言移刺蒲阿大驚道:“不是說成都守軍還不足兩萬人嗎?何以萬餘人卻能包圍四萬人?”

“這便是鄭言的高明之處了。”汪世顯嘆了一口氣說道:“鄭言先誘宋軍攻城,則城牆上只需安置千餘人,便可成爲包圍圈最爲穩固的一面。而且鄭言還在宋軍的後方也安排了一支奇兵。”

汪世顯指著不遠處的血跡,皺著眉頭說道:“令汪某不解的是,宋軍爲何會如此不智,將自己的後背暴露於敵人的面前?或者是鄭言太高明瞭,宋軍入險地而不自知?如此安排之後,成都守軍只需在宋軍攻城之時,從城門一涌而出,與處在宋軍之後的友軍一同發難……”

“原來如此。”麻尼酩恍然大悟地說道,到了此時他纔看明白了面前被腳步踐踏得亂成一團的積雪和血跡,同時心裡也爲自己剛纔的魯莽和衝動慚愧不已。

“圍三厥一。”移刺蒲阿卻看到了更多的東西,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然後擡頭問道:“只是爲何卻不見宋軍往南潰退的跡象。”

聞言汪世顯點了點頭,心道這位原金國老將確實也並非浪得虛名。

“那便只有一個解釋。”汪世顯再次嘆了一口氣,搖頭說道:“那便是宋軍已經投降,我等已坐失攻陷成都的機會了。”

“已經投降了?”聞言麻尼酩不由大吃一驚,說道:“那麼加上四萬宋軍,成都此時的守軍已有五萬餘人之多?那麼……哼,宋人果然又不經打又不可靠,纔不過幾日便降了。”

想了想,麻尼酩又實難按下胸中的怒火,破口指著城牆大罵道:“而且還詭計多端,險些騙上爺爺帶著兩萬兒郎便去攻城了。”

“大將軍。”移刺蒲阿斜睨了麻尼酩一眼,轉身對汪世顯說道:“如今我等該怎麼辦?難道便全無機會了嗎?到時只怕在闊端皇子那裡……”

汪世顯翻身下馬,不安地在雪地上踱著步,良久才頓足說道:“我軍也並非全無機會,只不過得多冒些險罷了。”

“將軍請說。”聞言移刺蒲阿大喜道:“沙場之中何處不是險地,何況此戰還是我等歸蒙之後的第一場戰,若便這樣無功而返,則我等今後必會矮人一等了。”

“對,大將軍只管吩咐,我麻尼酩卻也不是一名怕死之人。”麻尼酩也在一旁附和道。

“如此甚好。”汪世顯展顏一笑道:“如此我等便留給鄭言一個難題。傳令下去,全軍開往嘉定。”

“開往嘉定!”聞言移刺蒲阿與麻尼酩二人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涼氣。

“竟然不上當?”看著城外像條長龍般逐漸遠去的數萬人,我不由奇道:“而且他們好像也並非撤軍,這卻又是爲何?”

“置使大人。”徐格在一旁皺著眉頭說道:“看他們的去向,好似欲圖嘉定!”

“欲圖嘉定?”聞言我不由越發驚奇。

“嘿……”徐敏子聞言在一旁笑道:“嘗聞汪世顯能征善戰,今日得見,只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成都有近四萬宋軍,他卻還要強攻離成都不過一日之遙的嘉定。如此我等只需派出一隊數萬人的援軍,汪世顯豈不是自陷兩面夾擊的險地?”

聞言我心中不由一驚,立時便明白了汪世顯如此做的意圖。我與徐格對望一眼,兩人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震驚。再看看張玨,此時已顯出了些不自然的神色,他顯然也想到了其中的關鍵。

“屬下請戰。”衆人之中只有徐敏子胸中毫無城府,他信誓旦旦地對我抱拳說道:“屬下願帶武衛軍將士赴援,望大人恩準。”

第55章 南易北難第12章 驗弓第11章 汴京第29章 爲帥之道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4章 戰略第15章 潛水第42章 士氣之戰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23章 水戰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59章 謀利州第15章 出城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7章 賈似道第55章 南易北難第44章 突圍第71章 得勝歸來第16章 大戰之前第5章 順流而下第40章 滑雪第37章 與民生息第1章 重回臨安第39章 下等人第25章 燕京第45章 熊掌魚翅第8章 驚奇第2章 協同作戰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12章 撤圍第12章 撤圍第37章 鐵子第14章 誤導第42章 形勢第7章 堅城楚州第1章 京師臨安第44章 奔赴前線第60章 天雄關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42章 備戰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47章 絞肉機第23章 請降第25章 燕京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26章 破鏡難圓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49章 思想鬥爭第56章 軍心第22章 回汴京第27章 糧食第35章 釣魚城之戰(3)第16章 關撲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46章 奸細三十七章 陣法第39章 釣魚城之戰(7)第19章 書信第13章 弩陣第54章 蔡州之戰(7)第24章 水戰(2)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18章 淮河之戰(2)第70章 利州之戰(5)第14章 三冗第12章 撤圍第60章 天雄關第19章 前途第5章 閱兵第13章 內政第48章 釣魚城之戰(16)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26章 破鏡難圓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13章 完顏守緒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40章 釣魚城之戰(8)第40章 狼煙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24章 講學第38章 論戰第12章 水師第15章 出城第73章 投鼠忌器第10章 追擊第14章 新官第50章 歸降第28章 柳暗花明第16章 關撲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第2章 接旨第52章 滅宋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
第55章 南易北難第12章 驗弓第11章 汴京第29章 爲帥之道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4章 戰略第15章 潛水第42章 士氣之戰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23章 水戰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59章 謀利州第15章 出城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7章 賈似道第55章 南易北難第44章 突圍第71章 得勝歸來第16章 大戰之前第5章 順流而下第40章 滑雪第37章 與民生息第1章 重回臨安第39章 下等人第25章 燕京第45章 熊掌魚翅第8章 驚奇第2章 協同作戰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12章 撤圍第12章 撤圍第37章 鐵子第14章 誤導第42章 形勢第7章 堅城楚州第1章 京師臨安第44章 奔赴前線第60章 天雄關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42章 備戰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47章 絞肉機第23章 請降第25章 燕京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26章 破鏡難圓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49章 思想鬥爭第56章 軍心第22章 回汴京第27章 糧食第35章 釣魚城之戰(3)第16章 關撲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46章 奸細三十七章 陣法第39章 釣魚城之戰(7)第19章 書信第13章 弩陣第54章 蔡州之戰(7)第24章 水戰(2)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18章 淮河之戰(2)第70章 利州之戰(5)第14章 三冗第12章 撤圍第60章 天雄關第19章 前途第5章 閱兵第13章 內政第48章 釣魚城之戰(16)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26章 破鏡難圓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13章 完顏守緒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40章 釣魚城之戰(8)第40章 狼煙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24章 講學第38章 論戰第12章 水師第15章 出城第73章 投鼠忌器第10章 追擊第14章 新官第50章 歸降第28章 柳暗花明第16章 關撲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第2章 接旨第52章 滅宋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泉县| 阳泉市| 阿合奇县| 沙湾县| 威海市| 长泰县| 平原县| 静海县| 资溪县| 阳城县| 西畴县| 太仆寺旗| 延津县| 临沂市| 吐鲁番市| 吉安市| 师宗县| 太湖县| 东明县| 浦县| 康马县| 许昌市| 乐亭县| 瑞金市| 稻城县| 虎林市| 栾城县| 阿城市| 荣成市| 古丈县| 商城县| 大丰市| 兴化市| 和平县| 望江县| 龙岩市| 南丹县| 江川县| 达州市| 南华县| 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