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章 成都之戰(3)

先說聲抱歉!本書很久沒更,現在是瘦身結局,大慨一萬多字。

《決戰朝鮮》士兵寫的新書,已經有二十幾萬字了,書號:1501306。不一樣的時代,同樣的精彩,

半個時辰的時間,奴隸兵們終於停止了進攻,蒙古人顯然也知道這種進攻並不能達到消耗擂木、滾石的目的,所以他們放棄了,同時也放棄了繼續增加奴隸兵。此時成都的城牆已被奴隸兵的鮮血給染成了一片紅色,城下到處都是他們留下的屍體。但民兵們卻沒有爲這場戰而歡呼,因爲他們都知道這只是一場自相殘殺的戰爭。歡呼的應該是那些不遠處冷眼旁觀的蒙古人,他們纔是這場戰爭的真正勝利者。而且奴隸兵一退,民兵們緊崩著的神經也隨之放鬆下來,接著強憋在他們心中的,第一次殺人的感覺便毫無保留地表現了出來。意志堅強者,還可以強撐著依靠女頭牆站立,更多的卻是像被抽空了一般癱軟在城牆上,更有甚者早已拄著長槍在一旁狂吐不止了。

看到了這些,我不禁慶幸他們只是在守城戰上對敵。因爲在守城戰上收放夜叉擂和狼牙拍畢竟還是沒有直接接觸敵人。如果讓他們面對面的和蒙古韃子肉搏,就算他們能殺死一名蒙軍,但讓他們清晰地體會到兵刃入肉、刀鋒切骨的感覺,再加上鮮血襲面,敵人的慘叫和臨死前的慘相,他們不呆立上幾分鐘纔怪呢。

正像我所想像的一樣,蒙軍顯然是不想給我們喘息的機會,他們在奴隸兵退卻後很快就躍下馬來,擡著奴隸們做好梯子,不緊不慢地往城牆攻來。

蒙軍是不得不攻城,因爲成都城中糧多,蒙軍不會不知道這一點,他們不會傻到用半年的時間圍成都等待城中糧盡。他們也不可能放棄成都城轉而進攻川南與川東,因爲他們若是這樣做,那無疑便將後背毫無保留地暴露在我們的面前,就算蒙軍再怎麼自負卻也不敢冒著被包圍的危險,這也正是成都城的重要性。所以蒙軍只有攻城或是撤軍兩條路,不過照目前的情況看,他們顯然是選擇了前者。

李庭芝很快就將城牆上銳氣盡泄的民兵們全部撤走,跟著他們一起退下城牆的,還有對付奴隸兵用的夜叉擂和狼牙拍,這兩樣東西如果用來對付蒙軍無疑是自找死路。在李庭芝的號令聲與鎧甲互撞的鏗鏘聲中,城牆上很快就站滿了弓箭手和新的一批擂木手,一種緊張的氣氛立時籠罩在城牆上下。

不可否認,相對於與奴隸兵們作戰來說,我還是很希望看到蒙軍出戰這一幕的,因爲蒙古人下馬攻城無疑是以已之短攻彼之長。雖說守城的都是些加入不過一天時間的民兵,但即便如此,就算他們能攻得下成都,損失也不會小。以蒙人兵源奇缺這一點來說,能給蒙軍以重創,從長遠來看已經是一場大勝仗了,哪怕這其中的代價是成都一百多萬人命。更重要的是,我知道現在終於可以不用屠殺自已的同胞了。

蒙軍走在最前面的是下了馬,手拿刀盾的重騎兵,這種重騎兵本來是用在敵軍陣形亂了之後衝鋒的。雖說是重騎兵,但他們盔甲的重量卻與大宋弓箭兵盔甲的重量相若。據王堅所說,這種盔甲叫鐵羅圈甲,它分爲內外兩層,內層是由牛皮製成,外層爲鐵網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透,製作極爲精巧。

在七、八排重騎兵的後面,就是蒙軍的弓箭兵。實際上蒙軍中人人都可以稱作是弓箭兵,包括以衝鋒爲主的重騎。蒙古之所以能在歐亞大陸上滅國四十,與他們人人都會弓箭且個個箭術精湛是分不開的。這裡所說的蒙軍弓箭兵,是指下馬攻城的蒙軍輕騎。相對於前面的重騎來說,他們的裝備除了頭盔之外,身上的皮甲與其說防護,倒不如說是保暖更爲妥當些。

一萬餘人的蒙軍黑壓壓的一片,無聲無息地擁著幾輛轒轀車緩緩地往成都城逼來。蒙軍手中的盾牌上,一頭頭怪獸在霧氣裡瞪著兇狠的眼晴張牙舞爪著,它們彷彿已迫不及待地想一嘗熱血。我冷冷地望著眼前這一切,耳旁不時地傳來了周圍民兵們粗重的呼息聲。在這些殺氣騰騰的蒙軍面前,城牆上的民兵在聲勢上相差實在太遠了。雖然民兵的人數並不比蒙軍少,但是蒙軍的軍容是如此的強盛,在霧氣中又是一眼望不到邊際,密密麻麻的,簡直就是一片浩瀚的海洋。蒙軍雖然沒有發出喊殺聲,但他們所透露出來的殺氣卻讓民兵們壓抑得喘不過氣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蒙軍跨著整齊而又堅定的步伐一步一步逼近城腳,刷刷的腳步聲越來越重。我轉頭朝身邊望去,民兵們個個都是臉色蒼白,眼中流露出驚駭之色。我可以很清楚地感覺到弓箭兵們手中的弓箭在抖動,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擂木手們的雙腳在顫抖。只有李庭芝還是像往常一樣的冷靜,雙眼一動不動地緊盯著緩緩逼近的蒙軍。

三百步,我疑惑地望向李庭芝。雖然城牆上的弓箭手平射不能射出三百步遠,但是在這三丈餘高的城牆上,三百步對他們來說卻已不是問題了。而李庭芝卻好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依然像剛纔一樣靜靜地望著蒙軍。我並沒有出聲提醒李庭芝,因爲我覺得我既然已將這面城牆交給他負責,便不該干涉他的指揮。而且我也並不認爲他會犯下這麼明顯的錯誤,他這麼做一定有他的理由,只是我還沒有想到其中的原因而已。

兩百八十步,我眉頭微皺,我已清楚地聽到蒙軍轒轀車搖晃時發出的咯吱聲。

兩百五十步,我心跳加快,情不自禁地倒吸了一口涼氣。透過眼前濃濃的霧氣,蒙人那一張張猙獰的面孔已經漸漸地在我面前清晰起來。

兩百二十步,我還來不及發出什麼感想,李庭芝已深吸一口氣,大喊一聲:“放箭……”

———————————————————————————————

第4章 戰略第4章 火攻第3章 會李寶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46章 奸細第16章 大戰之前第29章 望洋門第11章 汴京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29章 洛陽之戰(2)第4章 襄陽第4章 水調歌頭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31章 藏軍洞第10章 兄弟第44章 紐璘軍第28章 洛陽之戰(1)第66章 利州之戰(1)第24章 水戰(2)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64章 志同道合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24章 殺戒第59章 謀利州第49章 思想鬥爭第19章 逆轉民風第26章 說客第10章 走私第30章 水門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3章 驍騎軍第37章 與民生息第10章 漏算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13章 內政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31章 人選第13章 內政第16章 大戰之前第19章 前途第22章 火攻第39章 成都第61章 酋長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1章 一箭示警第12章 驗弓第32章 制船廠第2章 朝堂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42章 備戰第35章 王堅第5章 順流而下第51章 釣魚城之戰(19)第16章 大戰之前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30章 水門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6章 蒙軍的戰術第26章 義第45章 耶律楚材第43章 量角器第29章 望洋門第26章 成都首富第24章 水戰(2)第7章 湍灘之戰第6章 戰友之歌第73章 投鼠忌器第49章 成都之戰(4)第9章 脫軌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6章 神箭門第34章 釣魚城之戰(2)第11章 誣陷第48章 巫術第57章 漏網之魚第25章 丁口徭役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14章 計中計第2章 爭論第26章 成都首富第21章 龍衛水師第47章 分而制之第3章 定計第5章 鄞人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30章 洛陽之戰(3)第3章 驍騎軍第16章 出征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12章 練箭第25章 丁口徭役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42章 訓練第31章 一字牆第3章 定計第12章 水師第32章 血債血償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35章 冰釋前嫌
第4章 戰略第4章 火攻第3章 會李寶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46章 奸細第16章 大戰之前第29章 望洋門第11章 汴京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29章 洛陽之戰(2)第4章 襄陽第4章 水調歌頭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31章 藏軍洞第10章 兄弟第44章 紐璘軍第28章 洛陽之戰(1)第66章 利州之戰(1)第24章 水戰(2)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64章 志同道合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24章 殺戒第59章 謀利州第49章 思想鬥爭第19章 逆轉民風第26章 說客第10章 走私第30章 水門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3章 驍騎軍第37章 與民生息第10章 漏算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13章 內政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31章 人選第13章 內政第16章 大戰之前第19章 前途第22章 火攻第39章 成都第61章 酋長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1章 一箭示警第12章 驗弓第32章 制船廠第2章 朝堂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42章 備戰第35章 王堅第5章 順流而下第51章 釣魚城之戰(19)第16章 大戰之前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30章 水門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6章 蒙軍的戰術第26章 義第45章 耶律楚材第43章 量角器第29章 望洋門第26章 成都首富第24章 水戰(2)第7章 湍灘之戰第6章 戰友之歌第73章 投鼠忌器第49章 成都之戰(4)第9章 脫軌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6章 神箭門第34章 釣魚城之戰(2)第11章 誣陷第48章 巫術第57章 漏網之魚第25章 丁口徭役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14章 計中計第2章 爭論第26章 成都首富第21章 龍衛水師第47章 分而制之第3章 定計第5章 鄞人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30章 洛陽之戰(3)第3章 驍騎軍第16章 出征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12章 練箭第25章 丁口徭役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42章 訓練第31章 一字牆第3章 定計第12章 水師第32章 血債血償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35章 冰釋前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水县| 麻阳| 巴彦淖尔市| 济宁市| 永福县| 房山区| 铁岭市| 云林县| 会泽县| 奉节县| 鄂尔多斯市| 昂仁县| 通辽市| 佛教| 盘山县| 宜章县| 彭州市| 汝州市| 南充市| 资兴市| 富平县| 宁国市| 阿尔山市| 陇川县| 许昌县| 高州市| 平舆县| 凯里市| 闻喜县| 新竹市| 芒康县| 盈江县| 武邑县| 西和县| 井研县| 贵州省| 莒南县| 宜兰县| 久治县| 固镇县|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