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章 得勝歸來

一路爆竹之聲不絕於耳,鼓聲、鑼聲震天,兩隻七彩雄獅不知疲憊地在我們身邊翻滾跳躍著,於十裡之外將我們迎回了成都城。

進城之後我們更是得到英雄般的歡迎,各種不知名的花瓣不斷在我們身邊飛舞著,御街兩旁站滿了前來迎接我們的百姓,他們舉著爆竹、提著鮮果、端著酒水,歡呼著將花瓣灑往這些從戰線歸來的勇士。

這是一個值得歡慶的時刻,因爲此戰不但打破了蒙軍不敗的神話,同時也奪回了蜀道上的幾處天險:劍門關、葭萌關和利州(百姓還不知道我已放棄了利州)。

長居於西川的人不會不知道這幾處天險的重要性,所以在我還未回來之前,便沿途聽說了,百姓都以爲西川有我鎮守於此,如今又重奪回了這幾處險地,那西川便可安枕無憂了。

但我卻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因爲西川與大理接壤,是以無論我將北線防守得多嚴密,蒙軍也完全可以在攻下大理後,由大理自西川的後方入川。

史上的蒙哥三路共四萬大軍進犯釣魚城,攻佔大理這支軍隊便是由忽必烈所領。

不經意的,在這些狂歡著的百姓當中,我還注意到了幾個正焦急地尋找著自已親人身影的婦孺。

這就是戰爭,我嘆了一口氣,戰爭就是即便大獲全勝,但在那歡笑的背後,總會存在著令人心酸的背影。

觸景傷情,我一路對身旁的歡呼視而不見。

不耐煩地擺脫了一些認識或是不認識地人的道賀,有心機的或是沒有心機的客套,便再次與徐格一衆將士聚集在成都府的議事廳內。

“冉氏兄弟可有至此?他二人近況如何?”當我在劍門關決定要出征利州之時,我便安排了一支百餘人的騎軍,帶著我的信函將冉氏兄弟護送至成都。

如今我剛在議事廳地大師椅上座穩,便迫不及待地問及他二人的情況。

“回置使大人。

”徐格對我一拱手說道:“冉氏兄弟到此已有月餘,屬下按照大人地意思。

爲其二人開設了一幢行館,並且派上了五百軍士日夜看護。

二人出入皆有百名待衛貼身保衛。

另外屬下還擅作主張,支庫銀僱傭了二十餘名丫環、雜役,以照顧其二人的起居膳食,不知屬下如此安排是否穩妥?”

“不錯。

”我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他二人若有何要求,便需儘量滿足,勿需擔心銀子。

“要求倒也沒有。

”徐格聞言搖了搖頭說道:“只是他二人……”

“他二人有何不妥麼?”見此我不由奇道。

“並無不妥。

”徐格忙回答道:“只是他二人頗爲狂妄。

何況他二人並未立功,來此月餘未出一策也未進一言。

除了吃睡外,二人在行館之內便是相據而座,以堊畫山川城池之狀,而大人卻待之如此之厚,致使衆將已頗有微言。

“原來是這樣。

”聽到這裡我心中暗喜,暗道那兄弟二人所畫的山川城池,想必便是釣魚城了。

這兄弟二人倒也乾脆,什麼條件也沒提便開始製圖了,看來他們倒也是兩個淡泊明志之人,就是太狂了些,狂得讓徐格等人都有些受不了了。

“各位大人不必將此放在心上。

”想到這裡我笑了笑說道:“其二人脾氣雖有些古怪,但確是有真才實學之人。

致於他二人所立之功,各位大人日後便知。

當然,各位大人所立之功也完全受得起此種待遇,倘若各位大人有誰願意整天被五百軍士包圍著,那麼鄭言自是不會吝嗇,爲各位大人盡心安排的!”

聞言衆人不由發出了幾聲輕笑,他們聽出了我話中的意思,好像有監視其二人的味道,於是對冉氏兄弟的敵意便不自覺地減輕了幾分。

“置使大人說笑了。

”聞言王堅呵呵一笑道:“莫說有五百軍士整天跟著,便是五十人屬下也不答應。

倘若五十個真刀真槍地大漢往身旁一站。

哪家小姐還敢正眼瞧我王堅一眼,我王堅可不想一輩子打著光棍哪!”

王堅話音剛落。

廳中便有人偷笑出聲,大多數人則咧著嘴望了望我,強忍著笑意。

“確是不妥。

”我點了點頭說道:“只不過鄭言卻不是當心王統領打光棍,各位大人不妨瞧瞧王統領的這副兇樣,倘若鄭言當真如此安排,唉……”

說到這裡,我發出了一聲長嘆,煞有介事地搖著頭說道:“只怕那保護王統領的五十位軍士,這輩子便要打光棍了。

“哈……”聞言衆人哪還會忍俊得住,個個都望著滿面尷尬的王堅轟然大笑。

“西川這月餘可有何事發生?”待衆人笑罷,我便隨口問道。

“大事倒也沒有。

”徐格顯然還沒有從適才的笑話中回覆過來,他抽*動著嘴角吃力地說道:“只是朝廷派上一名特使前來與大人商議合作事宜,這名特使已在此等待大人十餘日了,小人將其安排在行館中,大人若是想見,隨時都可以召其前來。

“哦,朝廷竟會派人來,難道他們當真有與我等合作的意思不成?”聞言我頗覺有些意外,月前我在履行張玨的條件釋放驍騎軍回臨安之時,出於一些政治上的原因,曾讓吳欲剛給趙昀捎上一函,主要闡述了我在西川自立實屬迫不得以,如今欲與朝廷聯合對抗蒙古,並用上了很大地篇幅說明了我在西川抗蒙可以成爲大宋的屏障,這對大宋是百利而無一害。

當時我便在想,這麼做倒也有點像宋朝版的國共和作,只不過我對此卻並不抱任何的希望,想不到如今朝廷還當真派人前來議和。

當然,做這些事並不是像我這樣的政治白癡能夠想得到的,這些全都是出自徐格地腦袋,包括那封信的內容,還有……我坦白,我交待,信上的字也是徐格寫的,我除了在上面蓋上帥印外,什麼事也沒做。

第47章 分而制之第15章 三峰山之戰第14章 老城定計第4章 襄陽第11章 汴京第11章 說服第14章 只羨鴛鴦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61章 酋長第23章 護國公第40章 孟珙第25章 出逃第4章 練兵第31章 藏軍洞第46章 突破第25章 出逃第3章 打草驚蛇第7章 堅城楚州第37章 鐵子第16章 出征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19章 前途第19章 逆轉民風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4章 上任第49章 思想鬥爭第52章 圍城打援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13章 丁大全三十七章 陣法第24章 殺戒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23章 護國公第8章 楚州攻略(1)第27章 籠絡第3章 會李寶第6章 蒙軍的戰術第37章 使者第30章 心有靈犀第35章 王堅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41章 考覈第12章 貪官第15章 紅顏禍水第65章 利州第1章 返回宋朝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62章 自立第18章 火藥第14章 誤導第11章 說服第5章 鄞人第23章 水戰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12章 練箭第27章 燕京之戰(1)第46章 要求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4章 火攻第26章 成都首富第44章 奔赴前線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22章 弓箭第36章 茶餘飯後第6章 順流而下第47章 絞肉機第19章 前途第8章 驚奇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40章 釣魚城之戰(8)第2章 接旨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8章 湍灘之戰(2)第57章 蔡州之戰(10)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17章 霹靂火球第28章 鮎魚效應第12章 練箭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25章 出逃第19章 前途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4章 上任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48章 攻城第12章 燕兒第53章 奇襲劍門關(1)第62章 自立第47章 城防第38章 釣魚城之戰(6)第26章 義第43章 宋廷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16章 關撲
第47章 分而制之第15章 三峰山之戰第14章 老城定計第4章 襄陽第11章 汴京第11章 說服第14章 只羨鴛鴦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61章 酋長第23章 護國公第40章 孟珙第25章 出逃第4章 練兵第31章 藏軍洞第46章 突破第25章 出逃第3章 打草驚蛇第7章 堅城楚州第37章 鐵子第16章 出征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31章 洛陽之戰(4)第19章 前途第19章 逆轉民風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4章 上任第49章 思想鬥爭第52章 圍城打援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13章 丁大全三十七章 陣法第24章 殺戒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23章 護國公第8章 楚州攻略(1)第27章 籠絡第3章 會李寶第6章 蒙軍的戰術第37章 使者第30章 心有靈犀第35章 王堅第59章 成都之戰(14)第41章 考覈第12章 貪官第15章 紅顏禍水第65章 利州第1章 返回宋朝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62章 自立第18章 火藥第14章 誤導第11章 說服第5章 鄞人第23章 水戰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12章 練箭第27章 燕京之戰(1)第46章 要求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4章 火攻第26章 成都首富第44章 奔赴前線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22章 弓箭第36章 茶餘飯後第6章 順流而下第47章 絞肉機第19章 前途第8章 驚奇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40章 釣魚城之戰(8)第2章 接旨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8章 湍灘之戰(2)第57章 蔡州之戰(10)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17章 霹靂火球第28章 鮎魚效應第12章 練箭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25章 出逃第19章 前途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4章 上任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48章 攻城第12章 燕兒第53章 奇襲劍門關(1)第62章 自立第47章 城防第38章 釣魚城之戰(6)第26章 義第43章 宋廷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16章 關撲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广汉市| 图木舒克市| 都昌县| 峨眉山市| 蓬安县| 罗甸县| 衡阳县| 凤阳县| 汤原县| 梁河县| 深州市| 柳江县| 房山区| 湘潭县| 乌恰县| 邓州市| 阿拉善盟| 丘北县| 集贤县| 桃江县| 洛扎县| 西乌珠穆沁旗| 盐边县| 隆化县| 建昌县| 龙泉市| 湘阴县| 出国| 庆安县| 嘉祥县| 通辽市| 阳原县| 微博| 什邡市| 呼玛县| 剑川县| 黄梅县| 新泰市| 宁河县|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