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章 燕京

一晃便是十餘日,船隊終於駛上了最後一段行程,此處離燕京已不過一日水路了。這一路上,像解放洛陽一般,我等又解放了長河(今德州)、幽燕(今滄州)、直沽(今天津)等大小數十座沿河城鎮。這些城鎮的居民也如洛陽一般,只要我稍加宣傳,再給之以糧食和軍器,他們便個個鬥志昂揚地揭竿而起。所幸糧食和軍器,一直源源不斷地自襄陽運來,這才能夠滿足這些龐大的難民義軍的需要。否則,若是即沒有糧食又沒有武器,那即便有十分響亮且很得人心的政治號召,卻也是枉然。

然而,自洛陽一役後,蒙軍便再也沒有在運河旁出現、集結過了。這也是情理之事,哪有見識過我等船隊遠程武器的歷害後,還會傻到以騎軍與之硬捍之理。不過我卻也早想過此點,之前我也根本就沒想過要以蛇吞象,以不足四萬人且素質還略遜於敵軍的騎軍,一口便把六萬蒙騎給全吃了。正如蒙古騎軍的策略一樣,此回我對付這支逃跑的騎軍所採用的戰略是:埋伏、偷襲、騷擾。

我將忠順軍分爲三隊,不稍說,自是將唐、蔡、鄧三軍分開,然後再爲每軍配上千餘名驍騎軍。這麼做的目的是讓他們在被蒙軍追趕時,能夠從容不迫地撤軍。我自己也著實沒想到,在現代廣泛應用的手雷,在這宋朝卻是被髮明來用於掩護騎軍撤退。不過想想卻也沒什麼不好,想像下那些騎軍在撤退之時,後方有比他們更能耐久的蒙古戰馬,若是沒有什麼好手段,被追趕上也只是時間的長短。可如今,宋軍卻只需一路跑著,一路隨手點燃幾個霹靂火球丟在地上,便能讓蒙軍始終不敢靠前。我想,碰到這種情況的蒙軍,他們的臉色一定不會好看到哪裡去。

最後,我再爲這些騎軍配屬了少量的海鰍船和車船,當然,還有他們乘坐的運兵船。我將他們以蛙跳的方式,每隊間距百餘里分佈在蒙軍前方的運河的三段。騎軍則下船,直奔蒙軍的側翼進行騷擾、偷襲。讓那些蒙軍不得休息,不得收羅糧草,吃、睡都不得安寧。萬一蒙軍組織反擊,便以驍騎軍爲掩護撤回運河。然後再憑著運兵船的速度,迅速跨過已方的兩軍,在下一個百里段設下埋伏。如此我等的騎軍雖只有三萬餘人,可是對蒙軍來說,每天都有一支已休息了一兩天的萬餘騎軍,在前方等著他們。可以想像,這樣過了數十天後,就算窩闊臺到達了燕京,卻也是一支毫無戰力可言的疲軍了。

而我,則率領著龍衛水師主力,和數十艘海鰍船,直奔蒙軍的終點——燕京(今北京)而去。我如此確定蒙軍的終點便是燕京,是因爲蒙軍自金人手中奪得燕京以來,燕京便儼然成爲蒙軍劫掠中原的基地。此處貯藏著大量蒙軍從亡金與大宋手中劫掠而來的財富和糧草,這也正是蒙軍在人馬奇缺的情況下,還會在此處佈下五千蒙軍的原因。五千蒙軍,對於總數只有數十萬的蒙古來說,這已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更何況,若是窩闊臺想回蒙古休身養息,除了距燕京僅百餘里之遙的嘉峪關外,他們便再也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回去了。自嘉峪關而起,便是自東向西連綿萬里的長城,長城處的崇山峻領,根本就不是那些以騎兵爲主的蒙軍可以逾越過去的。就是以當年的成吉思汗之勇,雖以裙帶關係籠絡了長期生活在長城一帶的少數民族汪古惕部,但還是在金人駐守的長城面前,望著堆堆白骨而兩年不得前進一步。最後還是因爲燕京的遼國舊親王耶律留哥發起暴亂,集結契丹人前來降蒙,成吉思汗才抓住了這個時機攻破長城。

那麼到了今天,這個燕京便無疑是此次北伐的重中之重了。可以想像,取了燕京,不但可以得到貯藏在其中的大量的糧食和財富,更重要的是,還有機會重建長城,在此構築一條比長江防線穩固得多的防線。自從蒙軍攻破長城以後,騎軍便長驅直入,他們根本沒有時間、沒有精力,同時也想不到要去破壞長城。他們一向以爲蒙軍只要攻破了長城,大量的蒙軍涌入關內攻城劫掠,那麼長城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它的作用了。但是,不久之後他們將會知道他們錯了。當他們再次望著高高的長城跺足捶胸之時,他們就會知道他們是錯得多麼歷害了。

蒙古總兵力只有數十萬,大部份兵力正在西征,而在南線的只有眼前的近十萬部隊。他們分別是窩闊臺的六萬主力,和主攻兩淮戰區的紐璘的三萬大軍。窩闊臺的六萬主力已接連慘敗,士氣大減,而且還被忠順軍一路騷擾、偷襲,便是還有三、四萬能到達燕京也是不足爲慮了。而紐璘進攻兩淮的蒙軍,卻被運河擋在了東面,即便是日夜行軍數十日,趕在我等攻下燕京之前來增援,也同樣是不值一提的疲軍。遠征西方諸國的蒙古大軍,卻是要在得知窩闊臺駕崩的消息後纔會回軍,從這點看,沒能殺了窩闊臺卻也是件好事。當這支遠征大軍回來之時,我想長城都修得差不多了。我得意地笑了起來,現在,我再也想不到還有什麼能阻止我奪回燕京、重築長城了。至時,這裡又是一片轟轟烈烈的抗蒙之聲,那麼從數千萬被解放的百姓裡(北宋總人口七千到八千萬),抽出把守長城的軍隊,想必也不是什麼問題了。蒙古人,我在心裡喊著,你們就好好的在長城外呆著吧!至於你們是不是要征戰俄羅斯,血洗欽察,鄭言卻管不了這許多。

“大人!”就在我做著美夢的時侯,突然船速一緩,接著一名哨兵便驚慌地跑了進來:“稟大人,前方水路被封,而且還發現大量的蒙古水師?”

第12章 驗弓第29章 望洋門第41章 伏擊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26章 義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32章 血債血償第24章 水戰(2)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16章 關撲第56章 軍心第20章 故人第61章 酋長第27章 消息第10章 漏算第38章 論戰第10章 盡忠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48章 巫術第22章 知府王洪第30章 插翅而飛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34章 不辭而別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31章 一字牆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24章 水戰(2)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1章 麻木第21章 朱清第12章 貪官第23章 水戰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13章 丁大全第1章 返回宋朝第15章 見孟珙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47章 分而制之第29章 寶靈山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27章 燕京之戰(1)第17章 回成都第15章 除夕之夜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47章 絞肉機第73章 投鼠忌器第71章 得勝歸來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43章 埋伏第22章 弓箭第14章 計中計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21章 北伐第37章 鐵子第35章 凱旋歸來第16章 出征第22章 弓箭第7章 湍灘之戰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65章 利州第51章 朱重九第22章 知府王洪第38章 比試第20章 李寶第35章 女直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51章 釣魚城之戰(19)第49章 釣魚城之戰(17)第26章 義第12章 水師第49章 思想鬥爭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10章 盡忠第25章 驚變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33章 燕京之戰(7)第9章 國用司第25章 驚變第11章 聯繫第27章 消息第8章 試探第61章 酋長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18章 火藥第66章 利州之戰(1)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10章 盡忠第38章 聖旨第3章 驍騎軍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53章 奇襲劍門關(1)第55章 南易北難第67章 利州之戰(2)
第12章 驗弓第29章 望洋門第41章 伏擊第42章 釣魚城之戰(10)第26章 義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32章 血債血償第24章 水戰(2)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16章 關撲第56章 軍心第20章 故人第61章 酋長第27章 消息第10章 漏算第38章 論戰第10章 盡忠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48章 巫術第22章 知府王洪第30章 插翅而飛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34章 不辭而別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36章 釣魚城之戰(4)第31章 一字牆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24章 水戰(2)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1章 麻木第21章 朱清第12章 貪官第23章 水戰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13章 丁大全第1章 返回宋朝第15章 見孟珙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47章 分而制之第29章 寶靈山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27章 燕京之戰(1)第17章 回成都第15章 除夕之夜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47章 絞肉機第73章 投鼠忌器第71章 得勝歸來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43章 埋伏第22章 弓箭第14章 計中計第68章 利州之戰(3)第21章 北伐第37章 鐵子第35章 凱旋歸來第16章 出征第22章 弓箭第7章 湍灘之戰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65章 利州第51章 朱重九第22章 知府王洪第38章 比試第20章 李寶第35章 女直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51章 釣魚城之戰(19)第49章 釣魚城之戰(17)第26章 義第12章 水師第49章 思想鬥爭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10章 盡忠第25章 驚變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33章 燕京之戰(7)第9章 國用司第25章 驚變第11章 聯繫第27章 消息第8章 試探第61章 酋長第9章 驛站會故人第18章 火藥第66章 利州之戰(1)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10章 盡忠第38章 聖旨第3章 驍騎軍第7章 權相史彌遠第53章 奇襲劍門關(1)第55章 南易北難第67章 利州之戰(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台县| 沅江市| 星子县| 安义县| 武冈市| 九江县| 英吉沙县| 安图县| 台北县| 濮阳市| 东乡县| 伽师县| 清河县| 迁西县| 高平市| 大同县| 甘德县| 黑山县| 新丰县| 山东| 贵德县| 高台县| 白河县| 泸溪县| 沈阳市| 梧州市| 克东县| 建水县| 瑞昌市| 盐亭县| 科技| 日照市| 广汉市| 景谷| 拉萨市| 汤阴县| 康定县| 巴东县| 万荣县| 山阴县|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