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說,真如後世之人所總結的那樣。
人類從歷史當中所得到最大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吸取教訓?
還是說人類的劣性就是喜歡作死?
馮逍怎麼都不明白,那些到教坊司去凌辱昔日仇人的妻女,是一個怎麼樣的心態?
面對著昔日舊友家的大嫂、弟妹、侄女、外甥女,這些男人難道只剩下下半身智商了?
或者說後世那些王朝的皇帝,都認爲自己是不死之身?
所以他們纔敢將人家的妻女之中,但凡是姿色過人的,都統統納入後宮?
比如我們的“天可汗”!
這位可是前腳剛砍死了人家的老公、孩子,後腳就抱著人家女人滾牀單的人渣。
雖然作爲一個皇帝,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明君,甚至說是一個偉大的皇帝。
但是個人品德,卻著實不能讓人稱道。
像是馮逍這樣的人,根本就無法理解這種人的行爲。
據說,當然只是據說。
據說嬴政當初也收錄了許多六國皇室之女。
馮逍沒有得到確切的結果,他也不好去問嬴舞,所以只能當做什麼都不知道。
但是他卻不敢想象,要是晚上醒來。
忽然發現枕邊人拿著匕首、繩索的樣子,是一個什麼樣的大型車禍場面?
爲了不給兒孫留禍患,爲了自己的後代不狗血,馮逍只好心狠手辣地將所有後患徹底抹去。
所以此時景氏祖祠裡的這些人,都還不知道,自己等人的命運,只剩下了唯一的一條路。
那就是刪號重修!
因爲兩年半以前,屈家少主大宴賓客,慶祝嫡幼子滿月之後。
無論是景家還是屈家,都已經整整兩年多沒有辦過喜事了。
或許,某些婦孺的腹中已經有了新生命的孕育,但是韓信絕對不會因此而婦人之仁。
所以,無論是景氏還是屈氏,所有人都已經看不到今天的日落了。
大秦士兵絕對不會因爲反賊的恐懼和悲傷,而停下自己的進攻。
如果說一伍之人,在突進的時候,或許還有疏漏的話。
那麼一組三伍的配合,就將所有的隱患補全起來。
十五個士兵,彼此互相援助,互相幫助牽引敵人,簡直可以算是無往而不利。
面對單打獨鬥的景氏護衛,大秦士兵根本不給對方近身的機會。
每次接觸到敵人的時候,前面三名盾兵,總會在第一時間,擋住所有遠程攻擊的路線。
而身後的幾名士兵,也會迅速地隱藏好自己的身形,避免成爲敵人的目標。
五個人緊密地蜷縮在盾牌之後,等待著敵人遠程弓箭的停歇。
一個正常的青壯男子,拿著標準的一石弓,頂多也就是十多支箭,雙臂差不多也就是沒有了一絲力氣。
但是這是說理想的狀態下,在生死搏殺之間,沒有人會將所有的力氣都使出去。
尤其是這種近身地搏殺場景,如果拿不動兵器搏殺,那麼和自殺沒有什麼區別。
所以這種情況下,所謂的遠程射擊,也就頂多七八支箭射完,攻擊也就結束了。
可是大秦士兵這邊就完全不同,和對手的弓箭不一樣,他們使用的是弩箭。
每支弩箭的箭匣都配備了五支箭矢,連發的弩箭,可以說完全不消耗多少體力。
也正是因爲秦弩的強大,塑造了秦軍強悍的兇名。
在面對景氏武裝力量的時候,往往都是同一種情景在不斷地上演。
對面一陣軟綿綿沒有準頭的弓箭射過來,“叮叮噹噹”一陣亂響之後。
大秦這邊弩箭對準就一陣“嗖嗖”的連射,然後對面發出一連串的慘叫聲。
這就是遭遇戰的真實描述。
甚至一連串的突進,讓大秦的士兵產生了演練地錯覺。
不是他們心大,實在是敵人不給力。
一個時辰之後,除了被團團包圍起來的景氏祖祠,整個景府已經沒有了任何反抗之力。
“景家主,久仰了!”
看著一臉淡然坐在椅子上景陽,韓信面色平靜地寒暄了一句。
好歹也是百年的大族,應該給別人留幾分顏面。
在做樣子方面,無論是韓信還是張良,這些土生土長的人,都比馮逍會來事得多。
或許可以說,這些虛頭巴腦的應酬,已經滲透到了他們的骨子裡頭,幾乎成爲本能了。
這就是貴族的基本修養,無論是現在正得勢的,還是已經落魄的。
但凡是傳承數代的貴族,都已經將基本修養,融進了骨子裡去了。
當然,那些新崛起的暴發戶,絕對不在這其中之列。
這也是爲什麼,那些傳統貴族看不起暴發戶的原因。
因爲中華民族的骨子裡,對於禮儀就有病態的追求,這或許就是悠久文明的通病。
當然對於新鮮血液,雖然老貴族看不起,卻並不是完全拒絕。
畢竟任何團體都需要新鮮血液的補充,不過拿捏一下新人的姿態,還是要擺出來的。
經過了老人的磨礪之後,新的暴發戶慢慢磨掉了張狂無度血性。
然後老貴族圈子,就將傳承了數代,依然還沒有沒落的新貴族接納進去。
而這就是貴族圈子的傳承模式。
面對著韓信,景陽雖然已經到了生死的關頭,但是依然沒有丟失自家的風範。
因爲韓信的姿態,展現了他以貴族身份展開對話的模式。
“韓侍郎,有禮了!”
對著搬椅子的士兵點頭致謝之後,韓信就施施然地坐在了景陽的對面。
對於周圍那一圈,瑟瑟發抖的景氏族人視而不見。
那從容不迫的姿態,彷彿不是來抄家的,而是來景氏家族做客的一般。
“景家主,虛妄的話就不說了,我想你該知道的,肯定也都知道了?!?
“那麼能不能幹淨利索的說一下,你們景氏一族那部分送走的族人,在城裡什麼地方?”
聽到韓信的話,景陽的雙眸猛地一縮,面上卻絲毫沒有流露出任何地異色。
“既然韓將軍喜歡直接的,那麼我也可以直接的回答:不能!”
到了如今的地步,雙方都知道景氏的下場是個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