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

從王毅思的口中,朱由檢聽到了一個他十分熟悉不過的名字。

頓時便是心中一喜。

連忙說道:“朕準了!”

江西南昌府。

早年中舉的宋應星不同於其他舉人一般,中舉後便第一時間出仕爲官,而是依舊待在家中或是走在田間地頭。

只不過,其實他沒能當官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爲..

不會來事。

可以說每一次南昌府衙門缺人都在第一時間想到了他,但每一次都會在最後關頭被劃掉他的名字。

只因爲這傢伙真的是對於當官一點追求都沒有,若是別的舉人聽到自己有能出仕爲官的機會,哪個不是早早的就跑來疏通關係,打點門路。

反觀宋應星。

則是老老實實的在家中等通知..

這等通知,天知道得等到什麼時候才能夠輪的到他,但對此事。

宋應星也不惱怒,也不埋怨。

整天都將自己關在家裡研究新學..

朝廷剛一開始推廣新學,宋應星便一改往日對於八股文章的唾棄,第一時間報名了縣裡的新學班。

成爲了年齡最大的一個學生,畢竟作爲普及啓蒙的班級裡,大部分還都是學生士子或孩童居多。

可就在所有人以爲。

宋應星學習新學,是想要通過新式科舉,繼續入朝爲官的時候..

他卻是在書店之中,買了很多關於新學的書籍後重新回到了家中。

從此繼續過上了閉門不出的生活。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爲,這人恐怕這輩子也沒有當官機會的時候!

來自京師的小太監搖搖晃晃的坐上了前往江西的馬車,開始爲這位歷史上爲大明科技揮下濃墨重彩一筆的猛人!

送上來自朱由檢的召見。

...

“呼!再過一會,這鐵犁就能修好了,到時候用這樣的新鐵犁種地的話,效率能快不少呢!又方便,又省力!”

隨手抹掉了脖頸上的汗珠,宋應星將手中經過自己改造的鐵犁交還給了村上的一位農夫。

農夫咧著牙,黑黝黝的皮膚上同樣滿是汗珠,衝著宋應星說道:“你可真是個怪老爺,好好的舉人不當,非要下到這村子裡來。”

隨意的擺了擺手。

“害!莫說了,大水剛退,你快去忙活吧,不然今年可就真的是顆粒無收了!”

農夫點了點頭,便走了。

看著院門外角落裡的半籃雞蛋,宋應星也是無奈一笑,起身拿起放到了伙房內。

儘管剛剛受了災,家家戶戶也都損失慘重,可自從朝廷對江西的援助如同雨後春筍一般不斷涌現。

百姓們倒也不太著急了。

都紛紛重新拿起農具,再一次投身到田畝之中。

“再看會書吧..這數學當真是神奇!”

重新翻開書的宋應星沒有注意到的是,山腳下一輛跌跌撞撞的馬車正不斷的靠近。

“慢!慢一點,好傢伙,這是要把咱家晃散架了嘛!”

京師到江西,整整近一個月的時間,旨意終於纔到了宋應星的家門口。

可到了江西,到了南昌,還是找不到人。

打探了許久才知道這人來到了村子裡,外人都說是在閉關學習呢...

“聖旨到!宋應星速來接旨!”

院外的一道尖銳聲音,徹底打斷了宋應星繼續學習下去的念頭。

只見其有些疑惑的同時卻也是快步向外走去。

以爲是南昌府終於注意到了他,差他去某個地方補缺,他卻不知道的是...

南昌府補缺,怎麼可能用得到聖旨。

“後進舉人宋應星..恭迎聖旨!”

行著不算標準的禮,宋應星看著眼前的這小太監心中滿是疑惑:“原來..這就是太監啊!”

是不是真的..沒有...咳咳咳!

顧不上多想,小太監就已經開始宣讀起了手中的聖旨,明黃色的聖旨剛一打開。

宋應星的小院外,就圍滿了前來看熱鬧的村民。

只不過在聖旨開始宣讀的一瞬間,就紛紛跪在地上。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江西舉人宋應星,即日起趕至京師大明皇家工業總局赴任!欽此!’”

話雖簡短,內容卻很重要。

宋應星此刻正是如此,顫顫巍巍的接過小太監手中的聖旨,高呼:“叩謝皇恩!”

還未等宋應星再開口。

小太監就連聲說道:“好了..宋大人,收拾收拾東西就隨著咱家回京師吧..”

聽到這話。

當即就是一愣神的宋應星說道:“這..我這還有不少事情要做呢..能否遲上一些日子。”

忍不住扶額的小太監說道:“你隨著咱家上了京師,還不是要什麼有什麼..何必在意這些東西,若是有家眷可一併帶入京師,咱家再找南昌府要一輛馬車就是了。”

此時,院外的村民也紛紛開口說道。

“宋舉人,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遇啊!皇上親自召你赴京師,你還不快走!”

“哎!要改口了,今後可是工業總局的宋大人,宋大人!你要不把東西帶上,先去京師再說啊!”

宋應星見狀。

也是知道自己的確沒有留下來的必要了,王命不可違,更何況是皇上親自下旨要他去京師呢..

略加思索後,便起身和小太監說了一番。

進了房內收攏東西。

過了一會,從房內出來的宋應星對著那小太監說道:“我家中還有家眷,也可一併前往京師?”

“這自然是可以的,咱家剛纔不就說過了。”

點了點頭,宋應星便手持著打包好的行囊出了院門,臨走時不禁慨嘆道..

“這又是哪個大人看中我宋應星了啊!”

..

而在京師,大規模建設冶鋼高爐的任務已經傳達了下來。

第一批建設的重點區域,便是距離京師不遠的唐山,作爲如今大明鐵礦石主要的產地。

可以說是具有著得天獨厚的冶鋼廠建設條件。

爲了儘快的達成鋼鐵產量不斷攀升的目標,朱由檢還在系統之中兌換了一本後世的《鍊鋼工人速成教材》用來培養大明第一批系統性的鍊鋼工人。

這本書內涵蓋的內容很多,就連王毅思都爲此感到嘖嘖稱奇,不禁誇讚道。

“有了這本書..大明的鋼鐵產業註定將會蒸蒸日上!”

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著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著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六十章 鑄幣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
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倫的秘密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一百八十七章 試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三百四十一章 蒙古平定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一十六章 謝子華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著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二百三十四章 傳令兵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八十六章 衝擊膠著第一百八十九章 遼東大捷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五十章 來宗道退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二百六十章 宋應星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四十八章 蒸汽火車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三百九十六章 不斷焦灼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四百零九章 癡心妄想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六十章 鑄幣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四百八十八章 多爾袞稱帝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三百零三章 直隸見聞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一百一十七章 漲俸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十八章 攻心爲上,夜潛寧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梓县| 遂宁市| 开阳县| 江北区| 万年县| 农安县| 西和县| 黄梅县| 宜兰县| 通化县| 平远县| 邢台市| 井冈山市| 汶上县| 桑植县| 宜川县| 宜兰市| 太白县| 青龙| 邯郸县| 乌拉特中旗| 全南县| 林芝县| 富民县| 拉萨市| 沙雅县| 台南市| 定边县| 康马县| 洛隆县| 凤台县| 化隆| 尉犁县| 南郑县| 威海市| 加查县| 鄂尔多斯市| 锦州市| 从化市| 怀仁县| 钟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