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四十二章 白蓮行刺

心情大好的朱由檢就這樣帶著王承恩和魏忠賢二人出了宮城,但朱由檢知道,就算自己說了要微服私訪換裝出去閒逛。

但負責安保的隨從註定不會是一個少數。

畢竟作爲大明唯一的掌舵者,朱由檢作爲皇上的安全是必須要被保證的..

與上一次與周皇后出宮不同,這一次只有朱由檢帶著兩人出宮而已,相對來說是自由了許多。

大明的京城街頭。

止不住的喧囂與熱鬧,街頭巷尾每一間店鋪基本都是生意火爆,來往的客商之中朱由檢還見到了幾個紅毛商人。

城市的繁華代表著大明的繁盛。

當然作爲皇帝所在的京師若是都一片荒涼,恐怕大明也..

朱由檢喜歡相聲,但現如今相聲更像是評書,沒有後世一唱一和的那種形勢,但朱由檢同樣很喜歡。

說書人的口才極好,抑揚頓挫之中,勾勒出一個又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動故事。

許久之後,醒木一敲。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朱由檢搖了搖頭,說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這是說書人專屬的手藝,畢竟如果不是這樣的話。

一次性都把精彩的地方全都說了。

客人下一次也就不來了。

茶館內來往熱鬧,打荷的、端茶送水、迎來送往,再加上絡繹不絕的客人。

朱由檢心情不錯,從袖口中取出一塊龍元放在桌上便起身走了。

走出茶館。

“江西的事情你們兩人通力配合,有什麼消息第一時間給朕彙報。”

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兩人表情卻頓時嚴肅起來。

閒逛京師的朱由檢並不是心中一點事情都沒有,而是算算日子,他知道..

江西的暴雨,應該停了。

如果歷史上的氣象資料沒有錯的話。

緊隨著這一次暴雨洪澇災害而來的,是逐漸開始蔓延在江西的大旱。

並且這一次的旱情,將會比以前的歷次來的更加兇猛。

不過。

這也和歷史十分符合。

畢竟明末的天氣條件實在是差勁的要命。

這種乾旱還會不斷的層層加碼。

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的愈演愈烈。

“江西的事情,一定要快速解決,不過也不必太過擔心..”朱由檢沉寂了一下,說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

“畢自嚴前幾日給朕傳了一個消息,說這倭國的德川家光,拿了大明賣給他們的刀劍兵器,有不少流了出去,搞起了海上打劫的買賣,你們二人可知道啊?”

看似在街頭閒逛,漫不經心的朱由檢,口中說出的話卻信息量一個比一個大。

自從茶館出來,朱由檢便已經沒了繼續閒逛的心思。

明擺著周圍不少人都是負責保衛他安全的東廠暗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周圍都快成爲人羣之中的真空地帶了。

再加上,一個少年,身後跟著兩個面相怎麼看都是老頭的男人。

任誰一眼看過去。

都知道朱由檢的身份不一般。

就在這時!

異變突起!

“皇帝小兒!拿你命來!”

不遠處的一菜攤之中。

一年輕女子手持利劍衝了出來。

一白色輕紗拂面,一襲麻布衣裳以爲勁裝。

一看,就是奔著朱由檢而來的。

要麼說魏忠賢乃是大明的特務頭子呢?

反應最爲迅速。

見周圍異象初起之時就一把將朱由檢朝後拽了一把!

並用那尖細的嗓音在第一時間高呼了一句。

“護駕!”

要知道,作爲天子的護衛,那些負責朱由檢安危的東廠廠衛都是千挑萬選,從最精銳的人中脫穎而出。

纔有這樣的機會...能夠作爲皇帝守衛在其身邊。

身手都了不得!

都是快步上前,先擋在朱由檢面前再說。

一陣刀光劍影后,那名襲擊朱由檢的女子便被帶到了朱由檢面前。

誰料,那女人已經被按住,跪在地上時,嘴上卻依舊不依不饒,衝著朱由檢便大聲罵道。

“呸!狗皇帝,真空家鄉!無生老母,你就是殺了我也不會有好下場的!”

女人的這句話,卻讓一旁的魏忠賢頓時皺起了眉頭,彷彿是一瞬間想到了什麼一般。

只見其快步向前,走到那被捉住的女子身邊,直接開口說道:“你!老實和咱家交待,你可是白蓮教派來的?如若不說,就莫怪咱家帶你回東廠了,到那地方再說可就晚了...”

似乎是東廠的威名起到了作用,那女子也不如方纔一般氣焰囂張,而是偏過頭說道:“我什麼也不知道!我只知道這天下要是想要真的太平,這狗皇帝就必須死!”

魏忠賢不可能一直看著這女人在朱由檢面前大放厥詞,只見他擺了擺手。

負責護衛的東廠番子就將這人給帶了下去...

而在魏忠賢身後不遠處的朱由檢,內心裡卻猶如翻江倒海一般。

衝著魏忠賢說道:“方纔那女子,到底是何來路,爲何要取朕的性命。”

“皇爺...根據老奴判斷,這女子應當是白蓮教教衆...至於爲何膽敢行刺皇爺..暫時還不清楚,等東廠審訊後看看能不能得到幾句有用的信息。”

朱由檢點了點頭。

白蓮教的名聲,朱由檢也是略有耳聞,在歷史上白蓮教可謂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其在大片的農村地區,不斷的收攏信衆,蠱惑其參與到各種叛亂、破壞的行動之中。

在民間的不少地方都有著極高的地位。

但自大明立國以來,朱元璋就早早地覺察到白蓮教對於大明政權有著極爲強大的破壞力。

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打壓,已經從明面上轉爲了地下,其勢力範圍也是不斷縮小。

可這暗中傳教,卻讓白蓮教吃盡了苦頭,只能想盡一切辦法在大明四處流竄。

畢竟一旦被發現,那就只有一個下場。

便是被當地的衙門想盡辦法加以剿滅..

“爲何這白蓮教在京師也有信衆,東廠對此可有做過了解?”

朱由檢忍不住疑惑開口問道。

魏忠賢的臉上也帶上了幾分陰色,開口答道:“回稟皇爺..此人絕不可能是京師人士,估計是從其他地方來到京師的..就是不知道爲何此人能夠知道皇爺行跡..”

“東廠對白蓮教也一直在密切監視,不過按理來說,自從朝廷開始在大明進行改制之後..百姓的生活越過越好,不應該再捲土重來的纔對..”

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
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十章 宴第二百二十四章 飛梭織布機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一百零七章 喚魏忠賢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九十二章 朱由檢的回禮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二百七十二章 朝堂議策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四百四十五章 地稅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三百七十三章 一夜無夢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一百二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天虎軍入山東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情苗頭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四十八章 徐光啓與農業部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四百六十四章 後金風雲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一百五十三章 選址蓬萊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一百九十章 欣欣向榮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而易舉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三百七十八章 目標江戶第九十七章 改革正當時—兵部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一百六十八章 炮口低三分第四百七十一章 北方鋼鐵集團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五百零一章 虧大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七十一章 從天而降的大禮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守不住的金州城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八十四章 田中秀傑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七十六章 開殿試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二百三十章 四處亂入謝子華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 大田县| 开江县| 呼图壁县| 晴隆县| 靖安县| 罗城| 衡南县| 榆中县| 盐山县| 清丰县| 镇宁| 朝阳县| 巴南区| 和政县| 包头市| 湟中县| 民和| 大兴区| 通榆县| 佳木斯市| 克东县| 汝州市| 宜阳县| 湖南省| 寻乌县| 衡山县| 油尖旺区| 紫云| 资源县| 平邑县| 安庆市| 奈曼旗| 仪陇县| 漳州市| 迭部县| 宝清县| 自贡市| 平阳县| 天水市| 孟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