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

然而觀察之後,發現郭允厚並未表示斥責,反而饒有興趣。

那人便明白了,這事。

可以接著往下說了..

“朝廷此舉,我等作爲天子之民自然應當理解並按照規矩做事,但奈何此舉實屬與民爭利,薄利傷民,官糧一出,朝廷讓衙門得了虧空,這衙門的虧空就只能找點其他地方進行找補...”

那人越說越起勁,一旁的衆人都圍坐在桌旁。

示意其大膽往下講。

郭允厚抿了一口茶,眼神有些飄忽..

似乎是在回憶什麼,然而一旁說話的聲音就將他的思緒,再一次拉回了現實之中。

“於是..咱們衙門便和市舶司的幾位大臣商議了一番..在漕運之糧上..”

嘭!

郭允厚那本並不算寬厚的手掌,重重的拍在了桌子之上。

怒氣衝衝的開口說道:“住嘴!你們接下來是不是想告訴本官,說你們在漕運糧食上多做了些損耗!還是少用了些漕工,又或者給漕工的銀子少給了?。俊?

又驚又怒的郭允厚難以相信,如今對漕運之糧的貪圖。

已經到了擺在明面上的時候,甚至直接來接觸自己這個主管農業之稅徵收的戶部尚書。

要知道這些糧食可並非表面上看起來這麼簡單啊,這可是供給京師和戍邊將士的軍糧。

若不是如今得益於海外之糧。

大明京師一直不缺糧。

那麼這漕運之事,勢必會敗露出來。

畢竟,作爲大明朝廷的所在地,京師都沒有可以吃的糧食了,這不就是明擺著戶部有問題嗎?

“郭..郭大人!”

見郭允厚憤怒起來,原先說話的那人,語調也開始顫顫巍巍起來。

接著話說到..

“郭大人..並非如此,衙門並沒有剋扣漕工的銀錢報酬,而是..從這之中暫時借了一部分,做漕運之耗,轉爲補這..衙門之虧..”

郭允厚越聽臉色越黑。

一旁作陪的一人見狀開始做起了和事佬,只聽其說道:“對對!暫借,暫借!待明年農稅徵收之時,一定會將這一部分暫借的糧食補充回去的!”

郭允厚是什麼人。

戶部尚書。

可以說是大明國庫管鑰匙的人。

怎麼能夠不明白這話語之中,流出了多少漏洞。

借的是什麼糧食。

借的是今年剛剛徵稅上來的新糧,就是放在市場上賣,也是價格最高的新糧。

而到時候還回來的會是什麼糧食。

郭允厚不敢想。

但不用猜,都是最次最次的,甚至於陳在某處已經發黴變質的舊糧。

更何況,就這樣偷樑換柱。

這些人都不捨得今年之內就換了這糧食,而是非要等到明年。

下一年的時候,待將手中剋扣的漕運之糧賺的銀錢,轉悠了幾圈之後。

才願意補上虧空。

這樣的手段郭允厚不禁憤慨,說道:“你們當真是窮瘋了不成?”

一旁數人有些驚愕。

其中一人眼神咕嘟一轉,自覺品過了味來。

從袖口之中抽出一疊大明皇家債券。

如今這債券,可是要比大明龍元更加堅挺的玩意,只要大明皇家在一天,荷蘭東印度公司存在一天。

這玩意就不怕兌換不了東西。

畢竟,荷蘭人整日都在港口處,設了點。

來回收這種債券,得益於印刷精良,品質尚佳,不少人都願意將手中的龍元的一部分,兌換成這種方便攜帶和使用的大明皇家債券,殊不知這正是朱由檢所願意看到的畫面。

債券一亮。

郭允厚豁然開朗起來,頓時就明白了這一行人來此打著家鄉故友的說辭。

到底是來做什麼的,已經昭然若揭。

“本官告訴你們,漕運之糧如若不能在今年該到京師的時候,原模原樣的到京師,到時候出了什麼紕漏,本官定當不會繞過你們!”話說完,郭允厚憤然離席,走時還示意管家送客。

不當場報官來拿人,在郭允厚看來,也算是自己給家鄉父老留下最後一點臉面了。

誰料。

人還沒走。

宮裡召見的旨意就已經到了。

郭允厚急忙整理行頭,穿戴整齊就跟著傳話的小太監進了宮,然而在小太監傳話的時候。

使了個心眼的郭允厚偷偷遞上了與方纔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皇家債券。

那小太監原不敢收。

但轉念一想,這可是如今的戶部尚書大人。

又能犯下什麼事呢?只要他不說,誰又知道。

便暗中按照規矩,微微搖了搖頭,除了郭允厚,沒有其他人看見這個小動作。

..嘶!

搖了搖頭是什麼意思?

這就說明皇上此次找自己並非是好事,而是有自己的難事。

於是,郭允厚頓時警覺。

示意管家先止步一番。

附在耳邊說道:“先去給我那幾位家鄉故友傳話,就說方纔不方便,先在府中稍等,他們所說的事情,本官回來之後便找他們在家中夜談細談!快去吧!”

“好的老爺..還有別的嗎?”管家不放心的又多說了一句。

郭允厚搖了搖頭說道:“如果今夜我回不來,就將一家性命託付給你了..要是使銀子,找我夫人差用即可..”

“嘶..老爺我知道了!”

管家面色明顯一白,似乎也明白了今天郭允厚這意思已經是兇多吉少。

於是重重點了點頭後,便急忙退下去安排了。

而跟著小太監走的郭允厚,也重重的舒緩了一口氣,神色似乎都輕鬆了許多。

但這種輕鬆的神色。

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站在東暖閣外。

郭允厚再一次將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進來吧..”東暖閣內傳來的聲音,並不是朱由檢的。

而是王承恩似乎察覺到皇爺要的人已經到了。

纔在屋內,向門外說了句話。

畢竟,如非原主,誰敢站在東暖閣的門前原地不動。

“本官這就進,這就進!”郭允厚見門被從內打開,只好嘴上一邊嘟囔。

一邊邁步進了東暖閣內。

只見不遠處的朱由檢正饒有興致的看著一張巨大的明朝地圖。

但郭允厚有些奇怪。

因爲那地圖並非如今大明存在的任何一個版本,似乎有些奇特,但並未多說什麼,只是站在朱由檢身後..

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五十六章 衛所現狀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一百六十章 米價背後第三百八十章 炮轟江戶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四百七十八章 農與商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三百九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一百一十五章 點點賬本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二百三十六章 我想留在這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四百四十七章 應對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第一百八十八章 甦醒的朱由檢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八十章 大禮豈有不要之理第三百二十八章 軍營講話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七十一章 放心不下的朱由檢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二章 系統出現,危機醞釀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三百一十五章 全都要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三十二章 玉米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五章 此物能制,舉廠搬遷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十七章 放一槍送送你們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四十七章 崇禎一年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奏摺傳遞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四百四十二章 北望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八十一章 經濟研討會(1)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五百一十章 萬國來朝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拖县| 兴海县| 苍溪县| 呼图壁县| 巫山县| 神农架林区| 确山县| 谢通门县| 恩施市| 额尔古纳市| 南宫市| 稻城县| 陵水| 湾仔区| 沁阳市| 辰溪县| 和政县| 库伦旗| 丹阳市| 定西市| 唐山市| 仙居县| 镇平县| 大同县| 三河市| 彩票| 河北区| 宝兴县| 隆昌县| 安义县| 双牌县| 望都县| 岳池县| 北票市| 平安县| 磐安县| 桃园市| 文登市| 元氏县| 河南省|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