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

“你就是黃炳生?雙林造船廠的掌櫃的?”一位官員身著常服走了出來,衝著黃炳生開口問道。

見那官員是問自己,黃炳生連忙點了點頭。

連聲說道:“小民便是這造船廠的掌櫃黃炳生,大人...有何事要來尋小民呢?”

“前幾日,陛下有旨意,召集民間有一定規模、技術,或者口碑廣受好評和讚譽的造船廠掌櫃、主要工匠至京城面聖,其中開支皆由朝廷負擔..你可願意走一趟?”

話音剛落,黃炳生瞬間頭搖得如同巴浪鼓一般,說道:“小民這造船廠與其說是廠,不如說是個作坊而已...如何能算數,官府所辦的造船廠要遠遠勝於小民此廠。”

“儘管你規模不夠,可是本官卻聽說..雙林造船廠,在附近一帶的漁民口中可是相當的有口碑啊,不少其他地方的漁民都願意專門前來這裡打造新船。”

黃炳生有些尷尬,但還是說道:“小民慚愧,近些年全是靠著附近的漁民百姓們幫助,不然我這小廠子恐怕早已經無法經營了。”

“這件事,本官就替你做主了...進京面聖,這是多麼大的眷顧,不得不說..你這運氣,就連本官都是羨慕的緊啊!”

那官員說完後,又在周圍四散觀察了一番。

黃炳生本想再說些什麼,但卻被那官員擺手打斷,那官員只說了一句:“三日後,泉州府衙見!”

黃炳生一臉苦澀,心中儘管因爲能夠面聖而有些激動,但還是有些擔憂的說道。

“該不會是皇上看上我這小作坊了吧...可也不太可能啊,皇上那可是富有四海,天下什麼不是皇上的?”

回到作坊裡的時候。

周圍的工匠們都察覺到了自家掌櫃的表情有些不對,工匠裡有一人名爲趙五,其手藝是最好。

當即靠近過來說道:“掌櫃的,有啥事啊...怎麼出去一趟就如此悶悶不樂,莫不是有生意上門沒接住?要我說..他們不選咱們雙林造船廠打造漁船,纔是他們的損失呢!有眼無珠!”

“不是..不是這事啊!唉!說來實在複雜。”

趙五更爲疑惑了,周圍的不少工匠們也是如此。

“掌櫃的,那是爲何事啊?”

“皇上有旨,要召集民間造船廠的掌櫃和工匠進京面聖,剛纔來的人便是泉州府衙的官員,交代讓我三日後前往泉州府。”

嘶...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無不是倒吸一口涼氣。

所有工匠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活計圍了過來。

“掌櫃的..這事可是大好事啊!進京面聖,這可是祖上多少輩先人修來的福氣啊!”

“就是..說到底,咱們也不過是平頭百姓罷了,就是那泉州知府都未必見過皇上..!掌櫃..有這機會,一定要去啊!”

衆人議論紛紛,但口中說出來的話還是離不開一個主題,那就是說服自己家的掌櫃,前往京城面見當今聖上。

誰料那掌櫃卻說道:“俗話說得好..無風不起浪,皇上怎麼會認識我這樣的小人物,我怕的是這一次去京城還有些別的事情啊...”

方纔的官員,只是說皇上下了聖旨。

但卻沒有說這聖旨下來之後,他們前往京城主要是去做什麼,順天府對比泉州府來說,這中間的距離可怎麼也算不上近。

一來一回,掌櫃的一邊擔憂不知道會發生什麼。

更是擔心會誤了造船廠的生意和現在的工期。

“掌櫃的,不管怎麼樣..民不與官鬥,皇上既然有旨意召集咱們這羣平頭百姓進京,那一定是有打算的。”

“可?廠子裡...”

掌櫃說完後又低下頭沉默不語。

一旁的工匠們哪裡不明白,自己家的掌櫃已經被他們說的動搖了,泉州府的官員已經上了門。

掌櫃自己心裡也清楚,自己恐怕已經沒有拒絕的權利了。

“掌櫃你放心,你去京城的這段時間,廠子裡有我呢!”說話的是趙五,也就是廠子裡手藝最好的工匠。

但當這句話剛剛說出口的時候,黃炳生擡起頭來一臉苦澀的說道:“這一次進京面聖,不僅僅有我,還有你...也要去!”

趙五驚呆了。

瞬間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的說道:“掌櫃!您說啥?我也要去?我就是一個匠人罷了,哪裡能面見聖上啊!”

“前來邀請我前往京師的大人說的很清楚,要讓我帶上我們廠裡技藝最好的工匠一同和我前往京城,咱們廠子裡手藝最好的不就是你趙五嗎?”

黃炳生的這番話,卻讓趙五瞬間患得患失了起來。

沒過多久,黃炳生用自己的手搭在了趙五的肩膀上,說道:“這件事..恐怕到現在,無論如何都躲不過去了,隨著本掌櫃的一同去吧,好歹還算是有個照應。”

趙五的眼眶紅了,不是因爲別的。

而是因爲此刻他內心實在是太過激動,磕磕絆絆的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

“掌櫃..咱.趙五,也可以..進京面聖了!”

痛哭流涕的趙五跪在工坊的地面上,也顧不得什麼木頭碎屑了,一旁的工匠們儘管眼裡多少都有些羨慕。

但是他們也明白。

這年頭,從泉州到順天,這一路上不知道會遇到多少麻煩,出遠門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又過了幾日。

和村裡的鄉親們興高采烈地介紹著自己馬上就要進京面聖的趙五正在村口等待著馬車,掌櫃的黃炳生將和他一同前往泉州府。

儘管他們的雙林造船廠也在泉州府。

但之間還是有著不短的距離的。

“趙五!上馬車!”

一輛疾馳而來的馬車穩穩的停在了村口,一旁的村民們紛紛一臉震驚的看著趙五,難以置信的說道:“趙五!你可真是出息了啊!若是面見了聖上,一定要多誇讚幾句!!”

“咱們現在的好日子,都是聖上給的啊!”

趙五揮了揮手。

轉身便上了馬車,黃炳生早已經在馬車上等著了。

“趙五,東西都收拾好了嗎?咱們這一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夠回來。”

趙五點了點頭,說道:“掌櫃的!放心吧,我都收拾好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四十章 宴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
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零四章 安撫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三百八十一章 幕府犒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追擊不止第四百九十六章 堡壘計劃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一百六十九章 中午吃什麼第九十九章 輿論造勢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四百四十一章 考量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十九章 畢子寅叛變第五百章 沒轍第一百七十九章 下旨焚燒東林書院第三百章 朱慈烺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三百三十九章 紅毛落敗第十七章 關寧關隘,畢自肅第三百五十三章 田下三郎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這麼快?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二百六十二章 循環與攬儲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一百四十九章 逃亡之路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四十章 宴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三百六十八章 廢除裹腳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七十七章 收容所第四百一十八章 廣州見聞第四百六十章 獲勝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三百七十七章 遭遇倭船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四百三十章 遠渡重洋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四百一十一章 來回拉扯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百七十章 驚喜第二十四章 新式步槍已成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七十四章 復州大捷第四百零六章 擺弄輿論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三百二十七章 軍隊監督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一百零一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阳市| 融水| 聂荣县| 抚松县| 南康市| 嘉兴市| 交口县| 炉霍县| 启东市| 洱源县| 阿城市| 合山市| 彩票| 湘潭市| 乌兰县| 乐陵市| 南乐县| 隆德县| 新昌县| 江油市| 微山县| 新郑市| 商城县| 乳山市| 呼玛县| 靖宇县| 财经| 改则县| 仁化县| 浙江省| 琼中| 台南县| 卢氏县| 比如县| 乳山市| 施秉县| 方城县| 武邑县| 南部县| 商都县|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