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九章 調動

作爲東南亞最大的海上貿易公司,荷蘭人體現了自己相對誠信的一面。

只要你持有大明皇家銀行認證蓋章的商票,一律來者不拒。

而僅僅靠著這八千萬兩債券,大明皇家銀行居然在不經意之間搞出了國家信用貨幣一樣的玩意。

這讓朱由檢不禁看到了未來世界貨幣的雛形。

只能感慨一句,好心人還是多啊!

有了糧食,有了相對寬裕的國庫,而商稅已經逐步的初見成效。

在大明廣闊的疆域內,納稅這項義務將會成爲所有百姓的共同責任,而朱由檢爲百姓這一類別中..

默默加上了地主、士紳、商人乃至王公貴族。

而爲了保障稅收,也爲了促進大明境內的商業能夠繁榮穩定,朱由檢大手一揮之下將天虎軍第四師調離京師。

全面下壓至各個省份,與當地的地方軍一起開啓了浩浩蕩蕩的剿匪運動。

而在京城,越來越多的流民開始加入天虎軍,以求獲得更好的生存條件,更主要的因素就是一旦家中有一個男丁成功加入天虎軍。

那麼這全家老小吃飯的問題可以說是就解決了大半。

沒地?

你家男丁是天虎軍,那麼京師朝廷就會想盡辦法給你搞出一點地皮來。

畢竟之前清查東林黨的時候還留下了大量的地皮,隨著清查土地的逐漸推行,越來越多的無主被佔的土地被強制性的騰空。

分給了這些天虎軍的家眷們。

沒錢?

大明皇家銀行可不是隻有一項業務,貸款這項偉大的發明也被朱由檢拿了出來。

只要你家男丁是天虎軍,那麼都可以在大明皇家銀行獲得不超過五十兩銀子的貸款,並且這五十兩並不是上限。

自家男丁在軍隊中的職位越高,軍銜越高,能夠從銀行之中拿到的貸款也越多。

只不過短期之內,這項貸款業務只會針對於天虎軍的家眷們,畢竟朱由檢的銀子不多,一時半會要給所有流民實現全覆蓋。

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當人窮困潦倒的時候,還是不要考驗人性比較好。

地有了,錢有了,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宣傳也浩浩蕩蕩的在《大明月報》中不斷的宣揚,爲的就是讓更多的男丁願意加入天虎軍之中。

保家衛國的同時還能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婦女能下地幹活,自己還能拿軍餉補貼家用。

當自己離開天虎軍,回到新的家鄉之後。

未來的生活還不得有滋有味,一片光明?

在這樣的政策和宣傳的不斷指導之下,原本圍聚在京師附近的流民也逐漸開始被安置下來。

一人蔘軍,全家光榮。

大明天虎軍的規模也迅速從原本的五個師,三個獨立後勤保障旅,擴充到八個師,六個後勤保障旅。

只不過這些新組建起來的天虎軍,還要經過封閉式的新兵訓練,經過新式步槍的學習,再經過真正的戰場磨鍊,才能成爲合格的大明天虎軍戰士。

而朝鮮的事情果然不出所有人的意料。

皇太極最終還是沒有忍住,第一師、第三師和第三後勤保障旅在朱由檢大手一揮之下,全面開拔前往遼東備戰。

同時協調大明天虎軍第五師,前往直隸至寧遠關一帶佈防。

而天虎軍第二後勤保障旅前往山西一帶佈防。

朱由檢深知,眼下大明的南方再亂也不會亂到哪去,而真正的前線就是腳下的大明北方,準確說就是遼東。

還沒有將蒙古人哄騙至麾下的皇太極暫時還沒能力從山西、陝西等地繞道。

這邊天虎軍整裝待發,大量的糧食正源源不斷的在大明匯入,歷史上原本餓殍遍野的場面短時間內幾乎在大明絕跡。

而朱由檢呢,也沒閒著。

與畢自嚴一起在東暖閣內再次議事,與之同行的還有大明皇家銀行行長李二民,名字普通,人卻不普通。

李二民是由王承恩從京師著名的錢莊內搜刮來的掌櫃,三十多年錢莊賬上沒出過一筆差錯,剛開始王承恩想辦法要他的時候這人還不願意。

後來聽說是給皇爺辦事,纔將信將疑的來見了朱由檢,結果朱由檢掏出後世的進銷存記賬法和借貸記賬法。

得到這兩本書籍的李二民自此埋頭苦學後驚爲天人,又屁顛屁顛去前去畢自嚴的大明皇家稅務局學習許久。

才正式被朱由檢空降進入大明皇家銀行任職。

東暖閣已經正式成爲了朱由檢最喜愛的議事場所。

一進門朱由檢便自覺地在御案前坐定,吩咐王承恩派人送上茶水點心後進入正題。

畢自嚴和李二民雙雙就座後,朱由檢便直接開口道。

“今日找兩位愛卿前來是有要事相商,而今大明皇家債券之時大家也有所耳聞,雖然眼下是用來坑荷蘭人的手段。”

“但這並不代表這樣的手段有任何的壞處,只要能夠運用得當,那麼依朕看來,這大明的紙幣也不是不能印刷。”

可聽到這話,畢自嚴可謂第一個提出了反對意見。

“稟陛下,依臣看來,眼下大明寶鈔已經成爲廢紙一張,好不容易將這寶鈔的事情勉強解決,再印發鈔票,恐怕百姓難以接受啊。”

而一旁的李二民聽到朱由檢這話也是止不住的微微搖頭,直接說道:“皇爺,這寶鈔坑害大明朝廷經濟由來已久,若是一個操作不當,臣擔心這新式紙幣又隨了大明寶鈔的後塵。”

朱由檢沉思許久之後,覺得二人言之有理。

可這造錢的收益可謂巨大,不同的銀色差距之間有著極其豐厚的利潤,與其講這些錢流於民間爲商業徒增成本。

不如收至朝廷統一鑄幣。

似乎看出來了朱由檢想要在這件事上起些想法,畢自嚴說道:“這紙幣雖一時半會無法印製,恐怕百姓難以接受,可這銀幣若是想要鑄造的話在臣看來問題並不大。”

“哦?銀幣鑄造?”

“回稟皇上,經過與海外紅毛番子的多次接觸,臣發現他們現如今所用的幾乎都是各式各樣國家所鑄造的銀幣或金幣,雖依舊沉重但也有了貨幣雛形。”

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六十章 鑄幣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
第三十八章 京觀第九十四章 再議紙幣問題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才認定第六十章 鑄幣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五百零九章 序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兩隻狐貍第二百二十三章 紙幣定版印刷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四十九章 利民之策還是禍民之災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二百五十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個億的債券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二百四十六章 漢人的新生活第六十七章 礦石問題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五十三章 新年開榜!第九章 皇家稅局,試點商稅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一百八十六章 緊鑼密鼓第三十二章 終於趕到,上城協防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三百五十一章 拿下東番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八十六章 代善都不願意守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五十八章 還錢?那是萬萬不能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的大學院第三百零八章 要打就打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三百一十章 祠堂裡的對話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匹白綾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九十五章 橡膠貿易第四百八十三章 誰看到了紅毛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四百五十五章 還有一羣讀書人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安南議程再提起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五十九章 羣臣議鋼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八十四章 疲軟的多爾袞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四百四十六章 鼠疫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三百七十五章 興子面聖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五百零五章 免費教學開始第二百七十六章 經濟理論的啓蒙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四百九十八章 實力很重要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一百六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二十二章 召見趙雲凱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二十一章 囂張的宗族第一百一十八章 倒黴的多鐸第三百九十九章 江戶協定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四百一十章 前往天津第六十八章 皇家礦務局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來往,別說話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四百二十四章 好機會第四百零五章 入夜微涼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河市| 平陆县| 化州市| 喀什市| 青岛市| 靖远县| 怀远县| 扶沟县| 民乐县| 海兴县| 凤阳县| 汤阴县| 登封市| 五华县| 三亚市| 称多县| 镇坪县| 克拉玛依市| 孟州市| 虹口区| 扎鲁特旗| 金山区| 隆子县| 宁远县| 邹城市| 阜阳市| 平顺县| 鄄城县| 曲阳县| 和硕县| 越西县| 黄山市| 独山县| 兴山县| 青河县| 兰西县| 外汇| 武清区| 揭西县| 克什克腾旗| 南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