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三章 經濟研討會(3)

“天子所言自然沒有作假的可能,朕既然說了什麼,就一定會是什麼。地方組織開辦商行所產生的利潤除上繳正常的商業稅款以外都需要額外繳納一筆大明發展規劃署的一小筆管理費,而這筆管理費也不是白交..”

“如果某個地方衙門有發展的較爲良好的商號,缺少擴大經營的資金,這筆從全大明收上來的管理費也會由大明皇家銀行統一管理成立投資基金,用來投資各個地方所開辦的商號。”

“除此以外!都歸屬各個地方州縣衙門!”

話一說完,臺下一片譁然,這一次朝廷的會議帶來的驚喜原本可以說是如同湖面上因微風而泛起的波瀾。

眼下會議之上朱由檢說出的話就如同湖面上騰起的驚雷一般。

震的在場所有人都難以重新做好面部表情管理。

朱由檢揮了揮手,將一旁一位神色俊朗的中年男子叫上了臺前,對所有州縣官員介紹到:“這位就是大明發展規劃署的新任主管官員周鳴,是朕親自從戶部要來的賢才,將來大家可要多多支持他的工作啊。”

“那是自然!只要發展規劃署能夠爲民造福,臣自然願意多多支持。”

臺下一名官員實在忍不住了開口說道,雖然人多,但這位州縣官員的中氣很足,說話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在衆人身旁炸響。

而朱由檢也是爽朗一笑,並未在意其有些逾越,說道:“那下面就由周愛卿來詳細給大家講一講這大明發展規劃署到底是做什麼的。”

第一次面對如此多的朝廷官員,周鳴卻並未顯露出緊張,從戶部侍郎搖身一變成爲陛下新政部門的掌舵人。

周鳴早已過了那遇點小波瀾就內心激動的時候了。

只見他開口說道:“大明發展規劃署將全力配合所有地方州縣的一切活動,其中不僅僅包括商業,還包括礦業、房產、土地審批、對外官方貿易許可等等一系列的批準,承蒙陛下信任,周鳴定當服務好諸位大人們。”

可以說朱由檢將初出茅廬的周鳴放在了一個很高的地位,主要原因是因爲周鳴曾受戶部郭允厚的保舉。

前往大明皇家管理學院進行了一個短期的官員培訓班,成績名列當期第一,結業之後便被當時遊蕩在皇家管理學院網羅人才的畢自嚴一把拽了過去。

準備作爲副手培養,在皇家稅務局工作的時候,這周鳴可謂一展其才華,衆人看不懂的賬目他利用新式記賬法,數個時辰便能將原本繁雜的賬目理清,做到井井有條。

那些雖是白話文,讀起來卻極爲饒口的稅收政策,周鳴只用寥寥數語便能向前去皇家稅務局諮詢稅收政策的商賈解釋清楚。

如此賢才更是讓畢自嚴愛不釋手。

卻沒承想,這樣一個賢才怎會被朱由檢看不到呢?

隨即一紙聖旨直接將周鳴從皇家稅務局又提溜了出來,出任新成立的大明發展規劃署內就職。

周鳴說了很多..

而朱由檢則在一旁的高臺之上默默注視著眼前的周鳴。

大明的官員..人才似乎也不少..

他腦海中又浮現了後世一套先進的官員任用體系,那便是遴選制度。

那種只要求最低出仕標準的官員任用制度將徹底打破朝廷與地方之間的官員晉升通道,讓州縣官員也有前來京師爲官的機會。

讓真正接納新學,學習西學,理解新政,具有才幹的年輕士子也能登上臺前。

周鳴在臺前說著,朱由檢卻想著是不是改日可以和吏部的周應秋再聊聊天了。

“所以在下所言就這麼多,更多的問題接下來各位大人都會在大明發展規劃署的第一次行文之中收到詳細的書面條陳解釋。”

臺下州縣官員甚至有人忍不住爲周鳴叫好,誰說京官皆是尸位素餐之輩?

他們看到了在朱由檢新政之下朝廷正向著更好的方向不斷髮展,儘管這種發展速度有時會被人理解爲過於迅速不利於百姓接受。

但其實只要地方的州縣官員靈活運用,制度是死的,人卻是活的,發展規劃署的橫空出世正說明這個道理。

不怕你敢想,就怕你不敢想。

不怕你做不好,就怕你不敢做。

朱由檢所推行的新政核心正是如此,而今的大明官員雖然不同以往那般好乾,但卻不同於以往那般如同死水的朝廷。

而是更加靈活,更加積極,更加富有活力。

更多新的想法在源源不斷的注入大明,而朱由檢正是這一切的締造者,每一位大明的臣子正是這一切的見證者也是推動者。

周鳴說完便回首躬身向朱由檢行了個禮,便拱手退了下去。

“真正的新政不是表面上繡花,而是要深挖實幹,要讓百姓對朝廷,對州縣更加信任就離不開每一位身處當地的父母官,就離不開每一位肯願意爲百姓設身處地著想的父母官。”

“朕的皇家統計局在今年已經初步完成了所有州縣的分支機構全覆蓋,將對多項關乎民生的相關指標進行科學的詳細測算,在今後這項指標也會成爲官員選拔任用的一大參考。”

“本次研討會朝廷收到了不少地方州縣官員送上來的諫言摺子,朕倍感欣慰,本次會議結束在各位愛卿啓程之前將會對所有的摺子進行一個統計,對於提出切實、客觀、有用的諫言的官員,將留京進修後重新任用!”

州縣官員們的驚喜將不止於此。

朱由檢將更加詳細的所有條例都提前印刷成冊。

如今大明朝廷向下行文的頻率很高,幾乎每個月都有數次不同的文件被下發,所有的官員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斷的充電當中。

而之前原本被很多當地官員視爲政務輔佐的師爺一瞬間竟然緊俏起來。

官員散場,有序離開。

這一次的研討會似乎在這一刻就畫上了句號,但其影響力的不斷擴散纔剛剛開始。

朱由檢直白的話語更是讓所有的參會州縣官員都如同打了雞血一般。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
第四百五十九章 有點麻煩第一百七十八章 探子落網第四百六十七章 我記下了第一百五十七章 軍墾農場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一百九十九章 漕運疑雲第四百二十一章 海上條例第三百七十二章 有償收費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一百九十七章 范文程來京!第二百五十一章 藉機動盪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二百九十三章 農業機械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三百九十八章 清理門戶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九十一章 面見後金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九十五章 大明絕不會坐視不管第四百一十三章 風帆鐵甲艦?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三百三十三章 平南平南第二百八十三章 夜不收第二百零六章 教育第二十九章 風捲殘雲,朝堂之上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五十章 自我審視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一百二十二章 皇太極要回來了第七十五章 鹽茶之利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百七十七章 學生出校第五十四章 朝鮮難局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四百三十七章 區別對待?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三十章 多項改革,遼東大捷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生活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二百一十三章 養豬能手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二百三十七章 氣象資料第一百六十二章 意圖初起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二十七章 套中套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二百三十三章 徐徐圖之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四百六十九章 再度哭窮郭允厚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七十九章 後金帳內第一百章 不預則廢第三百五十七章 再卷塵埃第一百三十章 不斷襲擾的蒙古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蓬勃發展第四十二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三百二十五章 海軍之路第二百五十八章 鋼鐵計劃第三百九十一章 倭騎衝擊第七十四章 商業規矩第八十二章 經濟研討會(2)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三百一十六章 分省而治第四百三十九章 拿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龙县| 怀远县| 驻马店市| 三河市| 文山县| 卓资县| 尚志市| 恭城| 秭归县| 中江县| 绥中县| 巴塘县| 武陟县| 沿河| 金塔县| 沙田区| 东乡| 罗山县| 区。| 汉阴县| 景东| 沾益县| 辉县市| 龙门县| 扎兰屯市| 阿巴嘎旗| 康平县| 盐源县| 新和县| 锡林浩特市| 天水市| 金平| 县级市| 泗水县| 沂源县| 渝中区| 会东县| 怀化市| 夹江县| 凤庆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