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

稅務上朱由檢正不斷的按照心中所想。

不斷構建更加科學的稅收體系十分重要。

他知道大明的崩潰其實到後期說白了就是連年戰亂後,朝廷沒錢了。

但那是歷史上崇禎皇帝受困於東林黨那虛僞光環下的無奈局面。

可眼下的大明朝關於東林黨之事。

放眼朝堂之上都沒有幾個再敢提起此事的。

弊病重重的大明正需要一次刮骨療毒。

而東廠、錦衣衛以及現階段的六部和內閣,都因爲魏忠賢的存在,而對朱由檢言聽計從。

隨著不斷推出的新政,正在給這個垂老的大明朝注入全新的活力。

“稅務改革是朕在崇禎一年所定下的第一條鐵律。”

“任何人、哪怕是皇親國戚都不得違背此律,除戶部及大明皇家稅局所定下的各項稅收外,大明全面禁止地方向百姓加收任何形式、任何名義、任何方法的任何稅收!”

“稅,乃國本!誰若是膽敢在稅收之事上動心思,就休怪朕言之不預!”

朱由檢在早朝上說的話,被一旁的史官一字一字的記載了下來。

當然,也不只是史官,還有新成立的皇明報社。

《大明月報》第一期正缺乏素材,而這一次的朝會要素頗多自然不能缺席。

朱由檢想讓更多的百姓明白。

而今的大明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古板陳舊的大明。

陷入淤泥一般的舊制度中沒有反抗的心思。

而今的大明,已經逐步通過各種制度的改革。

不斷的削減農民肩頭沉重的賦稅,而將稅務的主要承擔者,由普通百姓變更爲商人、士紳、地主,乃至變更爲皇親國戚。

但唯獨不會再向百姓伸手要錢要糧。

此刻的朱由檢深知,稅收只是一方面。

更多的是要將皇家生意的牌子徹底的豎起來,要將皇家的生意不只是覆蓋大明。

更要代表大明形象,將生意覆蓋到全世界。

海洋之外,還有更加廣闊的新世界。

當然在此之前,爲了更好的做生意,朱由檢正在不斷的積蓄力量,畢竟眼下海上的生意可不是那麼好做的。

何況,如果不做好準備。

怎麼去做一些無本的買賣呢?

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在全世界做的無本買賣可讓朱由檢眼饞已久了。

畫面接著轉向朝堂之上。

今日的朝會到這裡還遠遠沒有結束。

“戶部有本啓奏!”

朱由檢不禁看向郭允厚,與剛纔的戶部啓奏不一樣。

這一次不是侍郎,而是郭允厚這個戶部尚書親自啓奏。

這在大明的朝堂之上還是比較罕見的。

“奏。”

“稟陛下,陝西、河南府奏京,稱當地今年寒潮嚴重,所收糧食欠產嚴重,且河南有起蝗蟲之象,請求朝廷今年減收免除農稅。”

朱由檢震驚了,蝗災之象?

目光如炬的朱由檢瞬間盯住了郭允厚,開口說話間,竟帶上了一些悲痛。

“可有流民或災民死亡的上報?”

“回陛下,據稱,得益於當地大明皇家拍賣行的不斷協調運糧,及時開倉賑災救民,目前河南省只有數十人死亡的上報,而大多都是年老之人,難抵飢餓後死亡..而陝西省由於山西省協調了山西及時向陝西運糧,暫無死亡情況上報。”

聽到郭允厚如此說。

朱由檢內心也算是平息了不少。

“告訴陝西巡撫、河南巡撫,有災先賑災、有亂先平亂,今年的稅收,朕免了!戶部虧空部分,由大明皇家拍賣行填補,若還是有缺口由內帑開支!”

但朱由檢還是知道,這一切救急不救貧。

雖然大明現如今的人口已經有了不斷向南轉移的趨勢。

可陝西省、河南省,而今不僅僅是產糧大省,更是人口大省。

而今已經是秋收之後,北方天氣逐漸寒冷。

而運往朝廷的糧食都還積壓在當地。

若是有人能夠及時理解朱由檢愛民如子的新規矩。

想必當地及時開倉放糧,不會死很多人。

可若是當地官員害怕責罰,一股腦的死腦筋按照原先的規矩辦。

那麼在接下來的寒潮之中。

飢寒交迫的當地百姓下場可想而知。

這個冬天,對於大明可不好過啊。

大明崇禎一年將至。

再加上朱由檢的各項政策正不斷的推行,更多的政策在朝廷之內不斷的草擬。

雖說將來會有改變。

可遠水解不了近渴。

“責令各省,及時上報省內是否受蝗災及寒潮影響!若當地百姓遇到難處,及時開倉放糧不得延誤!不得耽誤!駐京天虎軍即日開拔,調撥獨立第一旅至陝西,獨立第二旅至河南駐防!嚴防動盪!”

有時候,大明朝其實有不少官員難以理解朱由檢的種種做法,更難以理解朱由檢的行事方式。

不說遠處,就是眼皮底下的京師、順天、直隸。

每天都有數萬人從遼東、從河南、從山東流竄而來,口中還高呼著當地盛傳的一句話。

“去京師,吃皇糧!”

“去直隸,當天軍!”

“去順天,裹棉麻!”

口口相傳之下,越來越多活不下去的貧民百姓舉家帶口的向京師涌來。

而朱由檢呢?

卻是一副毫不在乎開支,來者不拒的姿態。

利用內帑充足的銀子。

一邊不斷的向外採購糧食,一邊利用大明皇家拍賣行遍佈大明的商業渠道,從糧食更加富庶的江南地區採購稻米。

那麼多白花花的銀子從京師內帑中用馬車拉出去。

換回的黃澄澄的稻穀用於收納流民。

並且大規模的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大範圍的免稅政策。

每一個大明州縣都可以向當地東廠駐紮的官員提出申請。

只要能夠通過來自京師特派的官員審覈,那麼當地就可以直接越過省府,直接向戶部或即將成立的大明皇家稅務局申請免稅政策。

當然了。

這個免稅政策也不是這麼好拿的。

但凡要拿免費政策,那麼當地的官員都會在一定範圍內接受來自東廠的調查。

可只要理由正當,原因有跡可循。

東廠都不會多加爲難,甚至還會滿臉笑容拍拍當地官員的肩膀。

告訴他。

“別怕,困難日子總會過去的,只要不死人,怎麼都好說!”

內帑的銀子真的夠嗎?

當地本來要上稅的糧食都拿來賑災了,當地的糧價還能看嗎?

會不會有人倒賣賑災糧食呢?

這一切的疑惑,都在朱由檢大手一揮之下,被魏忠賢全部解決!

貪污?

先試試脖子比繡春刀硬多少!

不錯殺!但絕不放過的東廠儼然成爲了懸在大明所有官員心上的一把利。

當然用得好也是解決當地百姓生計問題的極大助力。

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十章 宴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
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一章 魂穿大明,我是崇禎第四百四十三章 議事第二十二章 層層加碼,成效初顯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三百一十四章 談判開始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二百一十二章 養豬很重要第一百七十七章 徹查此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二百零八章 出宮閒逛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四十章 宴第一百九十一章 《赤腳醫生手冊》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五十六章 史上第一皇帝詐騙犯第三百四十三章 降稅興醫第四百四十八章 機遇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快點啊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三百八十八章 炮轟大阪第七十三章 魏忠賢到福建第五百零二章 不能喝酒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三百零二章 開放錄取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三百九十章 先行一步第一百二十六章 法辦周奎(1)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四百零八章 悉數歸案第一百四十章 城門異變第二百二十七章 系統更新第一百七十章 吃飯很重要第二十六章 韃子退兵,天虎軍進發遼東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三百八十九章 順利登陸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二百零五章 太學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一百一十二章 變幻的海外第三百二十六章 士子畢業第三百二十四章 泉州查案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一百六十三章 柳銘器第二百四十一章 皇子來啦第四百一十二章 啥都敢想第十二章 湯藥疑雲,皇爺之怒第十章 江南縮影,探子野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奪權第二百八十章 痛打切格勒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四百二十三章 離開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虎軍第十師第一百零八章 兵部改制遇阻第一百四十一章 蘇合泰的背影第二百二十六章 送上門的銷路第二百九十九章 張倫第三百九十三章 大阪城破第三百五十二章 醞釀風波第二百四十七章 農業貸款第二百零七章 崇禎二年來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絢爛焰火第一百六十五章 周奎想出門第四百零二章 進京面聖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四百五十七章 兩幅面孔第十六章 打消顧慮,科舉革新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四百一十九章 電報滴滴第二十章 流民逃亡,吸納賑災第一百七十二章 敗退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一百三十一章 漩渦內的追逐第三百五十四章 倭國起義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第十一章 調查鹽務,皇家生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五百零四章 離去的查理二世第四百八十一章 開赴第四百一十七章 辦了國丈第十四章 韃子來犯,遼東告危?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揭阳市| 宁城县| 抚顺市| 泊头市| 类乌齐县| 兴国县| 平舆县| 涪陵区| 三明市| 灵川县| 米易县| 呼和浩特市| 濉溪县| 南木林县| 越西县| 保康县| 广安市| 武乡县| 哈尔滨市| 博湖县| 资溪县| 九龙坡区| 洛南县| 出国| 新河县| 泽库县| 城市| 基隆市| 通辽市| 绥江县| 兰考县| 文安县| 鄄城县| 光山县| 任丘市| 罗甸县| 石首市| 潍坊市| 格尔木市| 武定县| 张家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