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七章 供銷局市場

聽到這裡,朱由檢纔算是聽明白了,說到底就是因爲這謝子華雖然才華出衆,但是對待身邊的同僚官員也是異常嚴苛。

畢自嚴是一邊推薦,一邊害怕謝子華在大明供銷局一旦將在大明皇家工商局時在山東司的脾氣帶過去。

或許能力出衆,但不一定適合商業的發展。

但朱由檢卻有著別樣的見解:“瑕不掩瑜,這樣的性格或許不適合去做商業,但是當一個稱職的大管家,恐怕還是不成問題的,大明供銷局註定將會是很特殊的朝廷新式司局..所以朕覺得你選定的這個謝子華,可以試試!”

大明供銷局當然特殊,特殊就特殊在其不僅僅是由朝廷建立的直接對外進行商業貿易的朝廷司局。

更重要的是它還要負責掌管其他全國各個地方的朝廷產業。

這樣一來,這供銷局的權力可以說是相當之大,權力這麼大,但同樣還是一個能做生意的司局。

那麼必定更加容易滋生腐敗。

所以,讓謝子華這樣的朝廷官員前往大明供銷局任職,儘管可能會從一定程度上起到太大的商業性的作用。

但朱由檢同樣可以接受。

畢竟供銷局,主要的作用還是爲了方便朱由檢穩定和監控全國各地不同的物價,通過朝廷的手段。

例如將低價地區的東西向高價地區以更加親民的價格售賣。

大明供銷局可以在這其中獲取一定的利益,但同樣,也對平抑一個地方的物價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於是,謝子華便被朱由檢一道旨意,從山東省府調了回來。

而剛到京城。

朱由檢都還沒有著急召見,就直接指示其先去剛剛掛其牌子的大明供銷局報到,之後先去直隸肥皂在京城的店裡好好感受幾天。

謝子華也是毫不墨跡,能力瞬間展露了出來。

靠著大明朝廷支援的幾十個官員,直接靠著分配下來的大院作爲辦公的根據地,開始了大明供銷局的工作。

而在直隸肥皂店裡當了幾天夥計。

謝子華算是明白了朱由檢的用意,於是他瞬間理解了朝廷的意思,那就是通過商業行爲促進工業的同時,也要通過商業手段,來平抑大明四處的物價不平衡之間的差距。

於是謝子華第一時間找到了王敏,開始的第一句話就讓後者這位知府大人愣神了許久。

“王大人,本官乃新任皇家供銷局的二品侍郎,但數日以前,本官就在直隸肥皂店之中打雜..現在有一事想要和你商議,那就是賣我一批肥皂,要大塊的!”

“這...”

王敏有些不願,畢竟如今這直隸肥皂現有的產量,光是在京師都會出現時不時斷貨的現象,他怎麼願意將沒有分割的大塊再賣給別人。

支支吾吾的推辭說道:“謝大人既然是在京師的直隸肥皂店之中幫了幾天忙,自然是知道京師的店裡每天要售賣出去多少肥皂,如今直隸肥皂的產能實在是不夠,恕我無能爲力?。 ?

謝子華卻搖了搖頭說道:“王大人,這筆賬不是這麼算的,現在你那肥皂廠的建設也是日新月異,遲早產量都會上來的,京師的市場終究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夠及時的開闢新的市場,到時候全國各地的衙門爭先模仿,你又該如何應對呢?”

王敏一愣,說道:“模仿我?”

然後大聲說道:“他們憑什麼模仿我的肥皂,有本事自己去創造一個新的工業品啊!難不成看人賺了錢,就要來分一杯羹嗎?”

謝子華壓了壓手,說道:“所以我來了,大明供銷局將來自然是要搭建起一個供銷全國的商業網絡,你現在將一批肥皂交由我來賣到各地,儘管量不大,但是將來商業網絡建立完善的時候...甭管其他地方衙門生產多少肥皂,這大明供銷局只會售賣你這一種?!?

一聽這話,王敏內心的小算盤開始啪啪撥算起來。

思考半晌過後,他終於咬了咬牙說道:“本官就信你一回,三天之內,給你湊齊大概兩萬塊肥皂的量!”

誰料,兩萬塊肥皂哪能滿足謝子華的胃口。

只見其搖著頭說道:“王大人..這還遠遠不夠?。∫勒瘴铱窗?,最少也得十萬塊!”

王敏一聽,頓時如同一隻炸了毛的貓一般,開口說道:“謝大人!你知道現在的肥皂作坊每天才能夠生產多少嗎?十萬?最多兩萬五!”

“八萬!”

“三萬!”

“六萬總行了吧!”

“最多三萬五了,再多一塊我都沒有了!”

“成交!”

剛剛成立的大明供銷局,將第一個發展的重點沒有放在京師,謝子華將目光投向了山西。

大明皇家礦務局的成立,讓山西煤礦的發展逐漸有了蓬勃發展的態勢,大量的官員被調動之後,紛紛前往山西進行任職。

“對於肥皂的需求,王敏還是看的太淺了...目前最需要肥皂的地方,分明就是山西??!”

山西太原府。

因爲煤礦開採的原因,讓這個大明山西省府最繁華的城市更加繁忙了起來,但在今天的街頭。

一家與往常所有商鋪都有著區別的店鋪被開了起來。

只見上面用鎏金的大字寫著“大明供銷總局山西府市場!”

在謝子華的安排下,不僅僅是肥皂被作爲了商品,連周圍不同地區的農產品都被謝子華調集了起來。

糧食、蔬菜、水果,乃至於一把平日裡在雜貨店裡售賣的油紙傘,都能夠在現在的大明供銷局市場裡找到他的身影。

這樣的畫面,已經有了後世超級市場的雛形。

而在這背後,朱由檢卻一點指點都沒有給到謝子華,直到一段時間過後,朱由檢一次不經意的疑問。

“話說..供銷局的謝子華最近在做什麼啊...”

此時站在一旁的王承恩才招呼手下,拿來東廠送上的奏摺。

開口迴應朱由檢說:“謝子華..在山西太原開了個大明供銷局市場,售賣全國各地運往山西的不同物資...”

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
第八十七章 京津工業園區的構想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四百三十六章 進金邊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四十三章 崇禎再上朝第三百九十四章 控蒙之計第二百九十七章 貿易與平息第四百三十五章 什麼情況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六十二章 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學亂象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九十七章 揍帶英一頓?第三百六十九章 專利事務第三百六十二章 安南請求第三百八十七章 進港休整第二十三章 大明展銷會,京城好百姓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三百二十九章 崇禎三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三百六十五章 改善之策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一百七十五章 朱由檢要下南京第二百九十章 困獸猶鬥第二十五章 再次視察王恭廠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法辦周奎(3)第二百七十五章 先坑一把第四百五十三章 夠不夠喝第八十九章 與蒙古人商量商量第一百一十四章 直隸官學第五十五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百二十七章 東安計劃第一百一十一章 教育問題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二百九十二章 再議農業第三百零一章 恐怖的大學院規模第二百五十三章 小六立功第二百八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四百六十六章 禍水東引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零二章 改漕爲海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四十章 冰糕第三百七十九章 敲敲家光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八十一章 收網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第四百章 目標大海第三章 朝堂之爭,東林落敗第二百三十九章 江西受災第三百六十三章 殖民之路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二百四十章 賑災進行時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三十五章 迷茫的牛二喜第四百八十七章 火焰彈第四十五章 賑災當爲第一要務!第二百零三章 學生罷課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二百一十八章 情報體系第七十章 收稅風波初起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二百九十八章 花了好多錢第二百二十八章 玻璃第三百八十六章 九州夜話第三百三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一百二十九章 風波平息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快遞要下崗?第一百三十四章 工業規劃出爐第二百七十九章 切格勒的試探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零九章 對蒙古的態度第三百零六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張買米記(2)第一百零四章 給皇太極來一刀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纏足之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阮氏家族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一百九十二章 醫學開端第三十五章 關寧絞肉機第四百三十一章 不願回國第二百六十五章 糧價走低第四百八十章 御駕親征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案第二百九十四章 開墾遼東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二百六十七章 平蒙古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连山| 黑水县| 德州市| 岳普湖县| 营山县| 瓦房店市| 赤峰市| 罗江县| 扎赉特旗| 张掖市| 土默特左旗| 安达市| 托克逊县| 茶陵县| 松溪县| 南康市| 平塘县| 元阳县| 宜宾市| 芒康县| 定陶县| 勃利县| 当涂县| 辉县市| 闵行区| 正阳县| 施甸县| 宜川县| 葵青区| 开鲁县| 曲沃县| 诸暨市| 新绛县| 涡阳县| 镇江市| 香港| 浙江省| 瑞昌市| 建宁县| 航空|